為什麼要給開發商劃三條紅線?樓市玩法或生變,下半年買房窗口打開?

2020-12-27 騰訊網

既然負債會與拿地節奏拿地規模緊密掛鈎,為了降低負債,地產公司一定會進行更大規模的拋貨走量,通過降價這一簡單粗暴的方式,不斷的將自己的負債率降到標準線以下。所以,類似疫情期間你看到的恆大大規模的打折活動,在下半年,或許會成為一種新的常態,下半年的買房窗口期,也大概率會打開。

今年以來的土拍市場,暗流湧動

其他不看,我們就看今年一年以來,全國很多城市都頻出地王,單是上海,整個7月份土地的平均溢價率已經達到了31.7%

大家知道20%的土地溢價率頻發是在什麼?沒錯,還是在2017年上半年樓市最火爆的時候

而高溢價的背後,隱藏著的其實是開發商的高負債,通過不斷買地的方式,將自己規模做大,同時將風險均攤,這樣的模式概括為三個字,就是「高周轉」

但是,近期相關部門出臺一條規定,是關於限制開發商融資的「三條紅線」,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全行業全面推行

這一次的政策,對於開發商而言,是真正的釜底抽薪,而樓市,從最開始的供給處,就要被裝上限制的閥門了

8月2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會議上,明確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也就是此前業內多次傳聞的「三條紅線」,內容有一點點繞,但值得大家多看幾遍

具體內容如下:

1、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

2、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

3、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小於1 。

除此之外,拿地銷售比是否過高、經營性現金流情況兩個方面也將作為監管機構考察的重要指標,央行將據此對房企按「紅-橙-黃-綠」四檔管理

如果你覺得有點讀不懂的話,沒關係,記住一句話就好了

就是如果你的負債率太高的話,接下來就會限制你拿地,直到你慢慢降低自己的負債率到合理範圍

同時,根據三項指標的踩線情況,相關部門直接給出了相關的管控範圍和目標

其三項指標全部「踩線」,有息負債不得增加

兩項「踩線」,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

一項「踩線」,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可放寬至10%

全部指標符合監管層要求,則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可放寬至15%

你看,有目標,有具體的執行規則,而且全部都用數字明碼規定,完全根據地產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管控,這一次的高層,是從源頭端抓起,要對依靠負債進行盲目擴張的房企動真格了

根據wind和天風證券研究所的統計,如果這一新規全面落地,對於前50強的房企而言,比如恆大、融創、中梁、華夏幸福、富力、融信等房企,都很可能觸碰到三道紅線,這其實就意味著他們拿地的速度將全面放緩

但即便是只有兩項踩線的陽光城、金科、雅居樂、榮盛、美的、首創等房企,整體融資規模也會受到很大的限制,過去的那套通過負債高速擴張的路,直接被堵死了

換句話說,等到相關政策文件正式開始實施,房企就不能像以前那樣依靠負債進行大規模的擴張了,房企想要多拿地,想要多拿錢,就必須降低自己的負債和槓桿

很多人可能會說,這感覺有些矛盾的,就是因為沒錢才要借錢啊,如果資金很富裕,就不需要去借錢了,你說的沒錯,但請注意一點

高層就是不想讓你通過借錢去盲目擴張,你如果沒錢買地,那就安安心心把房子賣了負債率低了再說

換句話說,很多房企想要通過負債的方式進入TOP50,TOP30,將會變得越來越難

樓市的玩法,開始變了

有幾個簡單的判斷,想跟大家再聊下

首先是房企的超額利潤時期,將徹底過去,對於房企風險的管控,將越來越嚴格

大家仔細想一想,為什麼前期房企會形成超額的利潤,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跟銀行吃利息差一樣,在前端通過開發貸完成對土地的低成本獲取,在後端通過賣房的形式獲得更多的利潤,這就像空手套白狼一樣

這樣的模式在房價上漲期間當然沒什麼問題,但一旦地產的流動變慢,那麼,對於房企而言,面臨著的將是萬劫不復

所謂富貴險中求,高額利潤所伴隨的也是高額風險,所以我們看到為什麼這兩年有很多房企破產倒閉,很核心的一點就是負債做上去了,但房子卻賣不動了,從而現金流沒有跟上

第二,內地房企將越來越港資化

啟東有個超級大盤,叫恆大海上威尼斯,做了住宅+娛樂+酒店這樣的一個超大體量項目,通過空間運營的方式,大批量以很低的價格拿地,然後既賣房又做長持運營,一方面既能保證負債率上升的不是那麼的快,另一方面也能保證現金流的穩定

這裡的酒店也都是排滿了人,爸媽會帶著小孩來這裡度假或是學校在這裡會有夏令營,酒店周末的房價已經達到了1800元一晚

所謂的越來越港資化,其實就是通過介入運營然後可以持續性的賺錢

所以我們看到不管是保利還是融創,開始越來越多的做各種文旅項目,一方面是拿地成本更低一些,另一方面就是通過後期的運營,可以持續性的賺錢,從而抵消掉一部分的負債

同時,對於地方政府而言,也開始逐漸意識到光靠住宅市場是無法盤活區域和城市活力的,還是需要高大的寫字樓和熱鬧的商業

因為只有通過對這些存量資產的持久運營而不是一竿子買賣,才能越來越讓城市板塊價值更加凸顯,城市的土地才會越來越值錢,政府通過賣地才會有更多的收入

第三,房企會發展越來越多的除了地產以外的其他能力

萬科已經轉型城市配套商,開啟了商業、物業、教育、物流等多維度的產業,碧桂園重用機器人產業,恆大呢抽掉了大量的人力耕耘新能源汽車,還不包括花了大價錢為國爭光的足球產業

而這些邏輯在我眼裡就是一個套路,在穩固商品房產業保持現金流的時候,去押注一個個可能的突破口

第四,下半年大概率會迎來買房的窗口期

從當前的政策情況看,下半年的全國樓市,從大面上看,依然不容樂觀,開發商將普遍面臨著現金流的不斷吃緊

既然負債會與拿地節奏拿地規模緊密掛鈎,為了降低負債,地產公司一定會進行更大規模的拋貨走量,通過降價這一簡單粗暴的方式,不斷的將自己的負債率降到標準線以下

所以,類似疫情期間你看到的恆大大規模的打折活動,在下半年,或許會成為一種新的常態

請大家一定要留意,下半年的買房窗口期,也大概率會打開,提醒還沒有買房的客戶,一定要留意

現在的政策越來越混沌,很多人可能會說,這一次的政策是通過限制拿地的方式打壓開發商

我覺得不能這麼簡單片面的理解

這次的「三條紅線」的政策,在我看來,更像是穩定房價的一種長效機制,從短期看,對於開發商想要拼命拿地,當然是做出了最嚴格的限制

但是,隨著城市規模化發展的紅利正在慢慢減弱,所以對於高周轉而言,也不是你想快就能快的起來的,而只有不斷的穩定地價,才能有助於房企在後期持續穩定的以合理的定價拿地

從這個層面看,「三條紅線」對於房企又何嘗不是一種長效保護

接下來的樓市的特徵,是屬於典型的風險厭惡型,不管是對於個人還是房企,所有的政策全部都指向一個方向

有多少錢,辦多少事

相關焦點

  • 三條紅線下,開發商降價促銷!買房時機到了
    下跌城市增多,一方面是因為今年的經濟形勢所逼,即便很多城市直接或間接放開了限購,但人氣和財氣不景氣,樓市依然難以活躍。 另一方面,下半年新一輪調控開啟,官方採取了三位一體的方式,對調控進行了收緊。不僅收緊了數十個城市的調控政策,還對開發商劃定了三條紅線。
  • 樓市「劇情反轉」,四個特殊信號出現,業內人士:抓緊機會買房
    不過,綜合各方面的數據和信息看,近月來樓市卻總體上呈現出了回暖的跡象,而且大有熱度上升的趨勢。樓市「劇情反轉」,四個特殊信號出現,業內人士:抓緊機會買房! 這三大紅線分別為:不計預收款,開發商的負債率達到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據報導,參加座談會的12家房企已經被要求在9月底前提交符合「三道紅線」的方案,否則相關房企的全口徑債務將被限制。
  • 央行放大招 「三道紅線」到「五檔分類」 樓市資金面大變局!
    「三道紅線」控制資產端,房貸「五分檔」控制資金端。資產端和資金端「雙管齊下」,資金違規、過度流入地產的問題有望解決,房價快速上漲、樓市大起大落將成為歷史。這次房貸「五分檔」,與針對房企融資的「三道紅線」的邏輯,完全一致。
  • 樓市再加「兩道紅線」!普通人貸款買房,越來越難了
    一些中小房企,將很難再感受到地方銀行的大力支持,資金壓力會越來越大;而購房者,依靠貸款買房的難度,會越來越大。 時至今日,樓市上空已經有了「五道紅線」。 去年8月,「三道紅線」突襲,一眾以高負債、高槓桿著稱的房企,被套上了緊箍咒,不得不走向降負債之路。
  • 一邊暴跌50%拋售,另一邊暴漲50%進場,這樓市怎麼了?
    紅色:三條紅線全中,不得增加有息負債橙色:觸兩條紅線,有息負債規模增速不得超過5%黃色:觸一條紅線,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10%綠色:觸零條紅線,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15%最近的自媒體都在說這事,但只說了一二,很多人看了都雲裡霧裡,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和樓市有何關係,又和投資買房有何聯繫?
  • 是哭是笑,濟南樓市明年何去何從?
    今年的濟南樓市可以說是讓人哭著走過來的,其實不能說今年的濟南樓市,可以說是最近的濟南的樓市都是讓人心肝疼,濟南的樓市在經歷了16年的上漲到現在的下跌,就像一根彈簧一樣,終於回歸了理性。其實在經歷了膨脹之後也是慢慢的回歸理性。現在已經是12月底了,好多粉絲也是在諮詢小編說明年房價會如何,該不該買房子明年。
  • 警惕開發商這一謊言,三四線樓市還要跌,沒有任何暴漲的理由
    有些三四線城市不跌還漲,臨沂市上月同比暴漲23.82%,漲幅全國第一。網絡上看漲樓市的也逐漸增多,紛紛喊著房價不可能再跌,甚至大肆鼓動剛需購房者大膽買房。房地產大佬潘石屹也曾預言:如果中國房價跌20%,有很多房企就不存在了。
  • 三道紅線,會成為壓死房地產的最後一根稻草嗎?
    通過這「三道紅線」,房企將被劃分為四個檔次,分別是紅-橙-黃-綠。 據消息人士透露,參會房企需於9月底上交降檔方案,包括一年內如何降檔、三年內如何全面完成符合「三條紅線」的調整。2021年1月1日起,全行業將全面推行相關規則。 對於本次會議和「三道紅線」,北哥簡單解讀如下。 第一,從長期來看,房企降負債是一件好事。
  • 買房不到一個月,房子就降45萬,找開發商退差價,方案讓他沉默了
    然而,8月中旬,住建和央行兩部門為樓市來了一個急剎車,「3道紅線」下,有龍頭房企率先釋放「7折」促銷消息,樓市畫風瞬息突變,一些看多樓市的專家,其態度也開始扭轉。 其實,房價無論是漲還是跌,都有支持和反對者,始終存在那麼一部分人:沒買房的人希望房價能回歸,可以減少購房支出,買了房的人希望房價漲,至少不要跌,否則就吃虧了,王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煩心事」。
  • 「返鄉置業」再次泡湯,樓市重演2020年?開發商還能撐得住?
    可以說2020年的樓市算是20年以來最為特殊的一年了,由於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樓市經歷了大轉折。原本指望春節期間迎來返鄉置業潮的開發商,這一計劃也「泡湯」了。2月居民基本都待在家裡不出門,樓市成交量可想而知。部分城市甚至出現了「零成交」的局面,雖然有房企開展了線上看房的活動,不過對於成交量並沒有帶來太大的幫助,這個過程持續到了4-5月份。
  • 兩道紅線下,今年的樓市定調了?
    繼開發商們認領了3條紅線之後,屬於銀行的紅線也來了。12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通知提出,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含境外分行)房地產貸款佔比、個人住房貸款佔比應滿足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確定的管理要求,開發性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參照執行。
  • 當前樓市行情會持續多久?從三方面看:2021年是買房還是賣房
    年初,不少購房者都認為房價有望下跌,畢竟「客觀因素」導致樓市成交量大幅下跌,部分城市二手房「零成交」。然而,全年房地產行業各項數據(成交套數、銷售面積、銷售額)依然創出新高。 客觀來說,拋開「V型反轉」,「房價走勢分化」才是2020年樓市的主旋律!
  • 明年開始,樓市迎來「禁錮」新規定,5年前的樓市歷史或重演?
    2015年的樓市政策環境是國家對樓市「救市」政策,當時國家為了降低樓市庫存,出臺了降低房貸利率、鼓勵農民進城買房和降低房貸首付等「救市」政策。但是現如今的樓市政策和以前截然不同了,這次樓市調控以來,4年時間已經過去了,但是調控政策不但沒有放鬆,反而在不斷收緊調控政策。特別是今年9月份央行和住建部出臺了「三條紅線」新規,這個政策可以說是直接禁錮了未來樓市的發展,控制了樓市發展的速度和規模。
  • 求求您,別忽悠開發商了,樓主才是樓市的救世主
    當然,忽悠開發商的,不止是有些磚家,還有(自)媒體(人)、企劃活動機構、第三方服務者,等等。 那麼,樓市房市該不該救?能不能救?應該怎麼「救」,應該由誰去「救」?救到什麼程度?這是個爭議,卻是個沒必要的爭議。 有人說,政府應該救市,而且療效明顯。
  • 合肥樓市4個小道消息,開發商日子太難了…
    三、有開發商拿不到地,焦頭爛額;也有開發商主動要求合作開發,平攤風險……在合肥,房地產就是一輪拼刺刀的戰場,贏了生存下來,輸了就退場。但贏的前提一定要有地、有項目。當然,還有一批新的開發商對合肥樓市的未來仍持謹慎態度,他們決定向進駐合肥多年的開發商拋出橄欖枝,希望能夠聯合開發。像此前,合肥一位開發商就說,自己剛剛拿地,就有一些房企上門要拜訪,希望能夠聯合開發打造,熟悉合肥市場。其實縱觀合肥目前的一些新盤項目,不難發現,很多樓盤都是聯合開發。
  • 國家表態樓市,2020年樓市迎來3大「好消息」,沒買房的恭喜了?
    眾所周知,對於房地產而言, 每年一月、二月都是銷售淡季,但是受返鄉置業的影響,對於不少二線、三四線城市來說,依然會迎來一波成交小旺季。但是,今年不同了,受當前這場風波的影響,目前全國已經有超過60個城市暫停了售樓處開放,隨後不少開發商通過電商平臺、直播APP等方式轉向線上銷售。
  • 國家開始「整治」樓市!想買房的先等等,先了解這2個「新規定」
    各行各業的大佬們都發表過自己關於房價的看法,例如馬雲就直接給未來樓市下了定義——房價如蔥。王石則建議年輕人不著急買房子,如果買不起城市的房子,就可以直接回老家拿著錢先創業了,然後賺到錢了再回到城市買房,因為如果過早的買房,就會限制住自身的發展了。
  • 2020年,樓市傳來「三大信號」!
    2020年馬上要過去了,今年樓市的總體感覺就是紅利期已經過去了,北方各城市房價集體出現大跌,二線城市有鄭州、西安、天津、青島、石家莊、太原等地,而跌得較明顯的要屬環京樓市,從2017年高位跌下來,都已經面目全非,像燕郊、通州、大廠、香河、涿州等地現在房價平均跌去40%,跌得最慘的城市房價也已經跌去七成。
  • 2021年樓市10大趨勢,影響購房者買房
    樓市不也是如此嗎?再有5天,又將開啟新的一年,2021年的樓市會帶給我們什麼,我們又如何在2021年有更長足的發展?剛才我說了一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呈現出嚴重的分化態勢,那麼就需要用調控去平衡。現在很多不該漲的三四線城市或招來嚴厲調控加身,那麼接下來就是理性回歸,但是大城市因為有天然的優勢,也有可持續的需求,上漲動力還是存在的,只要沒有意外,這是肯定的。但要知道,儘管大城市有上漲動力,但是因為調控的存在會繼續發揮作用,不會讓房價出現大幅上漲的情況。
  • 鄭州樓市,買房最害怕的事情還是出現了
    這項目一開始還是很不錯的,並且綠化面積大,容積率低,在這裡買房的人,多數都是工薪階層,買房要不是為了結婚,要不就是為了子女入學。但爛尾的出現還是很多人頭痛。當然除了這之外,在北三環外,還有一個是託斯卡納,也是這樣。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