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這篇文,捧著熱水杯在窗前站了許久。
其中幾段,讀哭了。
要記得,愛和被愛是這世上最重要的事。
故事很動人,導語已無需多言。
如果你也有自己的城市愛情故事,去公眾號後臺講給我們聽吧,冬天雖冷,那裡溫暖。
Bonnie
吉隆坡,飛過3000公裡去愛你
文 ▏Irene
抬頭瞄了一眼桌上的檯曆,11月1日,我搬來吉隆坡九個月整。
我是成都人,現在住在吉隆坡,嗯,以後也會住在吉隆坡。
你是哪裡人?我是中國人。
你是這裡的留學生嗎?我不是留學生。
你辦第二家園移民了? 我還沒有移民。
那你為什麼來吉隆坡?
我男朋友是本地人,所以我來了。
以上是過去九個月裡重複了無數次的對話,是的,我最愛的那個人在這裡,所以吉隆坡,我來了。
我是成都人,現在住在吉隆坡,嗯,以後也會住在吉隆坡。
某年七夕節的黃昏,我在公司會議室開著會,昏昏欲睡,突然手機嗡嗡嗡的一直震動。
趁領導講話回頭的瞬間,我逃出會議室接起電話,「你好,請問你是劉小姐嗎?是的,請問您哪位?我是花店的,請到門口來取一下你的花。」
掛了電話來不及細想,衝到公司門口,從送花人手裡捧回那束花兒,馬上小心翼翼地往自己的辦公室快速移動。
一邊走一邊低著頭,生怕被八卦的女同事看到,淪為公司的最新八卦話題。
回到辦公室放下那束玫瑰,翻出花裡的小卡片,"I miss you always even we are so far apart. I love you."
這就是梁小樂第一次給我送花時的情景,雖然當時他還不是我男朋友,雖然當時我們已經互相喜歡很久了。
從認識梁小樂那天開始,就覺得這世上沒有比梁小樂更好的男人了,這大概也是我對他講過的最動聽的情話之一了吧。
那時我在成都他在吉隆坡,沒有時差,同在東八區卻隔著大海,隔著三千多公裡。
我倆每天早晨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視頻,到公司放下包再次視頻,中午吃飯視頻,上班抽空視頻,下午到家視頻,晚上睡覺前視頻... ...
膩歪的除了睡覺,其他時間都在互發信息沒間斷過,雖然隔著三千多公裡,但是一直覺得我們的距離不遠。
今天穿什麼梳什麼髮型,吃了什么喝了什麼,工作做了什麼,見了誰,一個信息都不落下,恨不得連今天噴了什麼味道的香水也要給他描述一下。
那時的我總在想,我可以放棄安逸的工作生活以及所有交際圈,在一個新的國度重新開始。
但是要我放下我的父母,我遲疑了... ...我是他們的獨生女,想要好好照顧他們,要是我不在身邊他們怎麼辦。
心裡的愛掩飾不住,但三千公裡的距離還是讓我遲疑糾結了。
兩個月以後我和朋友去了馬來西亞旅行,梁小樂說我陪你逛吧,我說不用,我和朋友隨便走走逛逛就好。
他說,那你白天逛完了晚上在雙子塔下面等我吧。然後,我就在雙子塔下面等著他來。
▲白天的雙子塔
▲夜晚的雙子塔
那天我倆在雙子塔下面坐著,從八點坐到十二點,看著身邊的馬來人、印度人、華人情侶如膠似漆。
看著雙子塔的燈光閃爍漸息,看著這個城市一點一點安靜下來,東南亞國家潮溼黏膩的空氣到了夜晚也逐漸變得冷颼颼。
梁小樂問,你可以當我女朋友嗎?我低下頭,沒有回答。我想我是可以的,可是... ...始終無法開口講出心裡早有的答案。
冷場過後,我說,已經很晚了我要回酒店了。他說那好吧,我送你回酒店。
我裝作很瀟灑的樣子起身往回走,心裡卻生疼地厲害。心想,所以我倆還沒開始就這樣完了?
在車上,我故作鎮靜地絮絮叨叨白天逛街的見聞:馬來人的英語口音真心要了我的命啊,根本無法正常交流;馬來西亞太陽好大呀,我被曬得好黑啊;馬來人大熱天的包頭到底熱不熱啊!
他只是伸手過來摸摸我的頭,微笑,又繼續開車。
回到酒店躲在鬆軟的床上我偷偷蒙在被子裡面開始哭,想敞開了哭卻又倔強的不想被同房間的閨蜜聽到。
哭什麼?哭到底要不要在一起呀!
手機屏幕突然亮了, 他發來信息說,「我要和你在一起。」 我回,「嗯,我也是。」
掙扎了許久,最終還是聽從了自己內心的那個答案。
異地戀,光是聽起來就是多麼不靠譜的事兒,何況還是異國戀,一方面心裡隱隱的擔憂,另一方面直覺上又覺得他相當靠譜。
日子就在掙扎糾結中一天一天過去,那段時間每天糾結的無法成眠,始終無法下定決心。
到底要不要接受這個千裡之外的男人,擔心自己不適應這個穆斯林國家,擔心自己融入不到新的生活圈。
但是唯一沒有擔心過的是我們的感情,就那麼篤定的相信他相信自己。
第二天,我飛回了成都。時間轉眼到了十一月,梁小樂飛來成都給我慶祝生日。
一直不敢告訴父母我愛上了一個馬來西亞華人男生,並且想要去馬來西亞和他在一起,從小對我萬分寵溺的父母哪裡接受得了獨生女要離開的事實。這次他要來我家見我的父母,不得不說了。
某天吃完晚飯,趁著氣氛融洽,我鼓起勇氣對父母說完我和梁小樂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我爸聽了之後強忍住怒火對我說,我不要見他,不準他來我家,說完就摔門走了。
這是我早就料到的結果,我默默地回到自己房間給他發信息,「爸爸生氣了。」
生日前一天,我在機場等來了他,兩個月沒見甚是想念。他一邊說著飛機上的趣聞一邊緊緊地握住我的手。
十一月的成都,已經進入深秋,天氣陰陰涼涼的,心裡卻暖暖的。
生日那天,梁小樂提著本打算送給我爸媽的燕窩緊張兮兮地跟著我往家裡走。
我說,我爸加班我媽出國旅遊了,他們都不在家呢你別緊張啊。「不行,我還是好緊張!」第一次見家長行動失敗!
過完生日,梁小樂回到吉隆坡,開始幫我在馬來西亞找工作,想讓我先過去適應一下這個國家的環境,畢竟結婚是一輩子的事兒,萬一我完全不習慣這個國家,到時候再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三個月之後我拿到了馬來西亞的工作籤證,準備離開成都了。
我跟我媽說,我找到工作了也拿到籤證了,準備先去吉隆坡住住。我媽說了句,「我和你爸捨不得你,可是媽媽相信你的眼光。」
聽得好想哭,爸爸媽媽我愛你們!以後不能每天陪著你們了,不過我已經計劃好了,以後冬天你們來吉隆坡住,夏天就在成都,想在哪裡住就在哪裡住。
過完春節,梁小樂來成都準備再次見我父母,然後接我去吉隆坡。
來我家那天晚上,梁小樂站在樓下不敢上樓,問我,搶走他的寶貝女兒我爸會不會打他,我說,可能會吧。
硬著頭皮跟我上了樓,沒想到萬年不下廚的老劉,居然親自下廚做了一桌無辣白味菜!我爸說,小梁不是廣東人嗎,吃不慣川菜的辣,我給做了不辣的菜。
那天晚上小梁和老劉相談甚歡,第二次見家長行動成功。
第二天,我和梁小樂啟程飛往吉隆坡。
2015年3月1日,我正式從成都搬到吉隆坡。
▲吉隆坡街景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化種族和諧並存的國度,華人、馬來人、印度人三大種族以及小部分土著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
多元化種族造就了各種宗教信仰的自由開放,國教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和印度教是幾大常見教派。
街頭巷尾裡也隨處可見各宗教的寺廟、教堂,每個宗教都很尊重其他人的信仰,這是令大部分並沒有自己宗教信仰的中國人觸動頗深的。
▲馬來西亞首相府
吉隆坡的市區裡,現代化的建築間穿插著一座座英國殖民時期的建築,殖民者巧妙地把馬來傳統的伊斯蘭風格、印度的莫臥兒風格和英國的維多利亞風格融合在一起,風格各不相同卻又出奇的融洽相依。
街道兩旁那些低矮殘舊的繁體字招牌仿佛在訴說著當年繁華的南洋舊事。
▲吉隆坡新區
移居到陌生的國家,總需要一個過渡期來解決在新環境裡或大或小的困擾。對於我來說,首要問題就是交通出行。
在馬來西亞幾乎每人一部車,因為除了吉隆坡最市中心的區域有LRT,KTM等公共運輸設施,其他地方沒有車就寸步難行,所以迫在眉睫的問題就是考取駕駛執照。
終於在我來馬來西亞的第四個月,我拿到了本地的駕駛執照,經過一段時間去適應了靠左行駛以後,現在已經能每天自己駕車出門了。
自己開車出行以後,新的問題迎面而來:塞車!因為公共運輸的限制性,基本每個人出門都靠自己駕車,這是吉隆坡交通的極大癥結所在,不分時段無休止的塞車!
因為公司在雙子塔附近,經常在雙子塔附近塞車近一個多小時卻行駛了不到十米,論堵車程度,真的不比北京上海差噢。
生活就是這樣,發現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繼而又會有新的問題,但只要積極面對,總會解決它!
接下來,考驗我的就是語言問題。來到馬來西亞以後,發現本地華人至少都會講華語,英語,馬來語,廣東話或者福建話,有的還會客家話,潮州話,海南話等等。
因為本地華人大部分都是廣東福建或者海南等沿海地區當年下南洋來到馬來半島的中國人後代,所以在這裡各種沿海方言都很常用。
他們由於從小生活在這片土地,所以語言能力實在驚人,令人羨慕。
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講完一段話只使用一種語言,都是各種語言摻雜使用。
即使是講華語,也和中國人的普通話區別明顯,不僅是口音腔調的不同,句法也融合了各種廣東話福建話馬來語英語單詞,如此鮮明的馬來特色。
我不懂馬來語,廣東話只能聽懂最基本的,講的話就只限於點飲料。
所以只能使用華語和英語進行交流。可來了半年,還是不習慣和本地人講英語,雖然本地人英語普及率很高,但幾乎是我完全聽不懂的口音。目前我依然在努力學習適應當中。
去家附近的大排檔吃飯,服務員都是周邊東南亞國家來馬務工的外國勞工,有的外勞來馬來西亞已經學會了一些廣東話。
每次去吃飯,外勞服務員見我華人模樣自然對我講廣東話,而我也努力從腦中搜尋粵語單詞從口中擠出。
外勞:「飲咩啊?」
我:「Teh 冰。」
外勞:「食咩啊?」
我:「鴨飯,塞(小)概。」
想來這場景頗有喜感,兩個不會廣東話的外國人,執意要用不標準的廣東話交流,趣味頗多。
今天中午又去那家大排檔吃鴨飯了,那個熟悉的外勞廣東話進步很多,而我,也可以用廣東話正常和外勞交流了,好像這一切都那麼順理成章。
▲吃鴨飯的大排檔
第一個月,不會開車,自己沒辦法出門,完全聽不懂廣東話也不會馬來語,吃不慣本地食物,討厭這裡每天都是大太陽。
第二個月,開始學開車,學廣東話,吃了很多本地菜,還是討厭這裡每天豔陽高照。
第三個月,學會了開車,能聽懂簡單廣東話,還是不會馬來語,吃了更多奇奇怪怪的本地菜,已經被東南亞的太陽曬黑。
第四個月,拿到了馬來西亞駕照,開始了靠左駕駛的女司機生涯,可以用廣東話點菜,學會了馬來語的數字,被東南亞的太陽曬得更黑。
第五個月,自己每天開車上下班周末去超市採購,愛上了肉骨茶這種本地食物,久了沒吃開始想念它。
第六個月,在本地的星洲日報上發表了文章,衣服搭配上了本地時尚雜誌,開始抽空寫作。
▲在星洲日報發表的文章
第七個月,已經習慣了本地人奇怪的華語口音和英語口音,能區別臺灣腔和馬來西亞華人腔的區別,每天不喝白咖啡反而睡不著。
第九個月,寫的文章第一次上了國內某公眾大號頭條,發現自己發自心底的愛上寫作。
第九個月,我愛上了東南亞晴朗的天氣,愛上了吉隆坡。
第九個月,我和梁小樂的感情越來越好,很感激上天讓我遇到這麼好的人,我們計劃著我們在吉隆坡的將來,一步一步努力著,實現著。
吉隆坡,在這裡住的越久越愛這裡,可能就是那句話,「愛上這個人,愛上這座城」。
我是成都人,現在我住在吉隆坡,嗯,以後也會住在吉隆坡。
▲家附近的湖邊
-END-
世界本文是【100個城市生活的人】集體寫作計劃
第042篇
作者:Irene
回復城市名稱,查看過往文章
上海 | 廣州 | 巴黎 | 香港 | 烏魯木齊 | 洛杉磯 | 瀋陽 | 科倫坡 | 堪薩斯 | 三亞 | 拉薩 | 米蘭 | 大阪 | 深圳 | 成都 | 墨爾本 | 鄭州 | 膠南 | 天津 | 溧水 | 慕尼黑 | 南寧 | 新加坡 | 蕪湖 | 麥德林 | 阿姆斯特丹 | 西安 | 倫敦 | 廈門 | 安曼 | 長沙 | 上海02 | 青島 | 西峰 | 南京 | 彥根 | 馬鞍山 | 南京02 | 墨西哥 | 新疆 | 長勝 | 北京 | 北京02 | 福州 | 宣化 | 吉隆坡
你也可以在公眾號向作者提問
有關作者所描述的城市的任何問題
我們會聯繫作者共同解答
豆瓣小站
http://site.douban.com/256213/
豆瓣小組
http://www.douban.com/group/569271/
圖文並茂
真實的你、真實的城、真實的事
投稿郵箱:lijing_vipmail@163.com
希望有更多人描繪他們所在的城市
也願這個計劃能夠一直進行下去
永不截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