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6
當我們來到集合點時,桂兄已經開始下山了,「跑完了,回去了。」小韓同學跑完待在集合點看補給,他每次也早早出發,幫強兄一起拿東西。
還給我們拍照,「要美顏和修身功能的。」「有有有,都有。」他是特馬隊特定的攝影師,每次活動跑前跑後,為大家留下每一次靚麗和帥氣的瞬間。好同學,讚一個!
我們停下等大部隊,今天人不是很多,十來個。大家兵分多路,紛紛在其它地方為即將到來的廣馬、廈馬和珠馬、鵬馬……積極備戰。
每年的11—12月和1月份都是「跑馬季」,廣大跑者的「狂歡節」,可以連續瘋幾個月。據說跑步四年的路大師,以前是一周一個馬,今年全馬還「破三」了,生命不息,跑馬不停,「噼裡啪啦」,激情持續在燃燒。
自從報了珠馬,加加跑得更加勤奮了,以前是騎行到集合點,現在是跑步前來。而且還本著十分嚴謹的態度完成了半馬,一步都不能少。
我們一邊吃補給,一邊和跑完的隊友聊天,海哥和袋子從山上衝下來。第一次見袋子,據說她今年已經完成兩個馬拉鬆了,而且剛才還是跟著四分多跑下來的,不得了,又是一枚「女漢子」,妥妥滴!
糖葫蘆,經常越野跑,疫情期間休了幾個月,現在跑量和速度又上來了。
新來的大哥還帶了一個超級大的保溫杯,「是薑茶嗎?」「不是,是白開水,」「哦,帶姜水比較好。」「是嗎~~?」他有些遲疑,將信半疑。哈哈,說不好下次真的帶過來了。
強兄說有一個大神,每個月跑「3000公裡」,「這怎麼可能?是造假的嗎?」簡直難以置信,3000公裡,每天100公裡,身體如何受得了?
還記得看過一部紀錄片《跑步回中國》,2011年,林義傑、白斌歷時150天、途徑6個國家、總行程10000公裡,以徒步奔跑的方式,完成了由臺灣「地球探索保護協會」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主辦的「奔向絲綢之路、擁抱和諧社會」極限探索活動,最終在古城西安畫上完美句號。
10000公裡,每天也要六七十公裡,還有貼身理療師為他們緩解一身的傷痛和疲憊。那也是相當不容易的。
「他們生活很規律的,每天9點就睡,3點多就起來跑步了。」強兄娓娓道來,「當你們還在喝啤酒時,別人已經睡了,當你們還在睡覺時,別人已經跑完了。」
我想,這需要有一種非常強大的穩定性和自律性,包括工作和生活,還有身體,才可以讓一切有規律地運轉起來。這誠然已升華到一種精神,是跑步絕對的忠誠衛士,才能持之以恆這每日的百裡奔跑。
人的潛能是無極限的,需要有探索和持之以恆的精神,還有日復一日的艱辛付出,才有可能被挖掘出來。
此等境界,只可仰望,不可企及。溫馨提示:高危行為,不宜模仿!
大家到得差不多了,強兄大聲喊「合影啦。」拍完照我們這才上山繞圈圈。
風清朗,陽光和煦,透過樹林抖落一地,明晃晃,一路趕腳。山路蜿蜒盤旋,曲曲折折,伸向山腳,又上一坡。
人們陸陸續續,或邀約結伴,或獨自行走,四周幽靜,落葉無聲,腳步從容。
清寒,不能逗留太久,屬於南方的冬天終於來了。
和強兄幾人收拾完下山,感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