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4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美國文壇上衍生出一種新型的文學流派。
該流派的作家主要由一群男女青年組成,他們不屑於社會中的條條框框,喜歡顛覆傳統,追尋刺激和絕對的自由。
他們厭倦工作和學業,生活中不修邊幅,青睞於各種誇張又彰顯個性的服飾,同時渴望突破傳統的價值觀。
這個文學流派,被外界形容為「垮掉的一代」。
而這種桀驁不馴又反叛主流的文化現象,很快在美國大肆風靡,更涉及到電影、音樂、美術等多個文化領域。
諸如之後的貓王、披頭四等樂壇傳奇,都是這種文化的代表性人物。
若提及當時在大銀幕上「垮掉的一代」的靈魂人物,無疑則是詹姆斯·迪恩。
在詹姆斯·迪恩走紅前,好萊塢最受歡迎的男演員是克拉克·蓋博。
蓋博是典型的既紳士又優雅的老牌電影明星,他散發的氣質十分契合那個時代的審美標準。
但詹姆斯·迪恩不一樣,他落拓不羈、頹廢沉淪,蔑視裝腔作勢的主流社會,全身流淌著粗獷又嚮往自由的血液。
他在自己首部擔當主演的《伊甸園之東》中,塑造出一位性格頹廢的青年。
而這個銀幕形象,恰好詮釋出當時大批美國青年的心聲。
24歲的詹姆斯·迪恩,一舉成名!
詹姆斯·迪恩的這種表演風格和人物氣質,在好萊塢顯得獨樹一幟。
他在美國當年所引發的巨大轟動,比起國內剛出道時的周杰倫都過之而無不及。
有無數對未來迷茫的美國青年對他瘋狂的推崇,詹姆斯·迪恩的存在似乎給予他們一種堅定的信念感。
他以一種近乎於「文化圖騰」的姿態在好萊塢迅速崛起,所有人都將他視為明日的影壇巨星!
當他主演完《伊甸園之東》後,又陸續接演《無因的反叛》和《巨人傳》。
其中,在《巨人傳》裡和上演對手戲的是一代銀幕女神伊莉莎白·泰勒。
向來喜歡追求刺激的詹姆斯·迪恩,在生活中喜歡超速飆車,他習慣於在風馳電掣中思考,這會給他帶來無限的藝術靈感。
而這個長期養成的壞習慣,終於還是讓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在拍攝《巨人傳》臨近結尾時,他在一場車禍中不幸喪生,年僅24歲。
剛剛準備在好萊塢大展拳腳的詹姆斯·迪恩,在自己最好的年華,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儘管詹姆斯·迪恩英年早逝,但他的銀幕形象卻得到永遠的保留。
他與生俱來的個人魅力,更是影響到無數美國年輕人。
隨著時光的推移,他已經是和貓王、瑪麗蓮·夢露一樣並列為美國文化的象徵,是一位符號化的好萊塢巨星!
在上世紀末,他還被美國電影協會評為「百年來25位最偉大的銀幕傳奇男星」之一。
詹姆斯·迪恩一生僅主演過3部電影,卻躋身於好萊塢最頂級的電影巨星行列!
這樣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值得我們知曉他的名字和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