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何要搶在美國之前與中國建交?

2020-12-23 華夏經緯網

周恩來與田中角榮舉杯慶祝中日建交(資料圖)

    本文原載於《文史博覽》2012年第5期

    讓日本大為尷尬的美國外交行動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從中、日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及亞洲與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的大局出發,提出了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目標。然而,戰後的日本在美國的壓力下,1952年4月,吉田茂政府同臺灣當局締結了所謂的「和平條約」,宣布建立所謂的「外交關係」,公然對新中國進行挑釁,為中日邦交正常化設置了嚴重障礙。

    在此情況下,中日關係不得不從民間入手,「民間先行,以民促官」,大力開展民間外交,以「漸進積累」方式為兩國關係正常化創造條件。此後,中日兩國的民間貿易和文化交流不斷發展起來。日本人民要求恢復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呼聲也日漸高漲,從而為兩國關係在20世紀70年代取得突破打下了群眾基礎。

    1971年7月15日上午,日本首相佐藤榮作開完內閣會議,剛要走出會議室,他的秘書把一份備忘錄送到他面前。佐藤看完備忘錄後,臉色頓時變了,只見上面寫道:「基辛格博士於7月9日至11日訪問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尼克森總統將於明年5月以前訪華。(尼克森訪華公報)發表時間為日本時間上午11時半。」佐藤連忙看手錶,11時27分,離發表僅剩3分鐘。

    這則消息對他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他絕對沒想到尼克森會把日本撇在一邊,事先既不聯繫也不商量便密派基辛格作為其特使訪華,並決定自己也親自前往中國訪問。僅在八個月前佐藤赴美訪問時,尼克森還向他保證:「關於對華政策將來的發展,將繼續與貴國密切聯繫和協商。」如今,尼克森這種撇開日本決定訪華的做法使佐藤政府陷入尷尬境地。

    佐藤榮作是1964年11月出任日本首相的。上臺前,他在對華政策上講了不少漂亮話。可執政後卻繼續追隨美國,親蔣反華。因此,在他執政的7年零8個月之中,中日關係依然原地踏步,沒有任何進展。美國總統的中國之行和《中美聯合公報》的發表,給日本帶來巨大的衝擊。日本政界一批有識之士以此為契機,強烈要求日本當局迅速開展自主和平外交,改善日中關係。

    田中首相上臺,接受訪華邀請

    1972年7月,在中國問題上一籌莫展的佐藤榮作在一片反對聲中,被迫辭去首相職務。接著,田中角榮在選舉中獲勝,出任新首相,並很快組成了田中內閣,大平正芳任外相。

    在7月7日召開的第一次內閣會議上,田中就公開宣布「要加快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邦交正常化的步伐」。他還表示:「充分理解」中國政府一貫主張的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原則,即: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二、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三、日臺條約是非法的、無效的。大平正芳外相說得更加明確:為實現邦交正常化,首相或外相有必要在某個時期訪華。

    為加速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步伐,周恩來作了一系列安排。10日,周恩來派中日友協副秘書長孫平化率上海舞劇院到東京訪問演出,並指示孫抓住時機,爭取向田中首相當面轉達他的邀請:「只要田中首相能到北京當面談,一切問題都好商量。」7月16日,周恩來在會見日本社會黨前委員長佐佐木更三時又表示:「如果日本現任首相、外相或其他大臣來談恢復邦交問題,北京機場準備向他們開放,歡迎田中本人來。」

    日本方面的反應也是神速的。7月22日,大平外相破例會見了孫平化。孫平化轉達了周恩來總理的邀請:如果田中、大平先生願意去北京直接進行首腦會談,中國方面表示歡迎。 8月11日,大平外相再次會見孫平化,正式表示,田中首相已決定訪華,並對周恩來總理的邀請表示感謝。

    次日,中國外交部部長姬鵬飛通過新聞媒介正式宣布:中國總理周恩來「歡迎並邀請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問中國,談判並解決中日邦交正常化問題」。

    8月15日,田中首相在東京的帝國飯店親自接見了孫平化,正式接受訪華邀請,並告之準備在9月下旬或10月初成行。雙方商定,待訪華日程確定後,再由中日雙方同時發表公告。田中還表示,希望通過訪華,一舉建交。

    9月21日,中日雙方在北京時間上午10時(東京時間11時)在北京和東京同時發表公告:「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田中角榮愉快地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邀請,將於9月25日至30日訪問中國,談判並解決中日邦交正常化問題,以建立兩國之間的睦鄰友好關係。」至此,田中訪華完全確定下來。

    田中首相答詞中的「添麻煩」引起中國人的反感

    要到中國訪問,對田中角榮來說,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儘管從其就任內閣總理大臣到落實訪華,僅短短兩個多月,充分顯示出他的政策決斷力和行動力,但訪華能否成功,談判是否順利,田中心裡沒有多大的把握。為此,他做了認真的準備,包括精神準備。訪華前夕,他對大平外相說:「大平君,我們搞恢復邦交正常化問題,不知會怎樣。人生一世,花開一季,人總是要死的,要死就一塊死吧,我是有這個準備的。」

    在做好了精神準備的同時,田中對中國情況也有了相當的了解。他閱讀了大量有關中國的書籍,其中包括《毛澤東,他的詩和人生》、《周恩來——中國幕後的傑出人物》、《周恩來談日本》、《日中問題》以及《中國手冊》、《中國指南》等。田中不僅研究中國,研究毛澤東、周恩來,就連當時的外交部長姬鵬飛也是他研究的對象。在經過一番精心準備後,9月25日,田中首相一行啟程。陪同他來訪的有大平正芳外相以及其他日本政府要員。

    上午11時30分,田中首相、大平外相一行乘坐的道格拉斯日航專機在北京機場徐徐降落。身穿灰色西裝的田中快步走下飛機,與已在那裡等候的周恩來熱情握手,歷史在這一瞬間掀開了新的一頁。五星紅旗和太陽旗在機場上空飄揚,軍樂隊奏起了兩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和《君之代》。中國人又看到了那面太陽旗,聽到了《君之代》。這些在三四十年代對中國人民是侵略和災難的象徵,而如今卻成為友好往來的標誌,不禁令人感慨時代的巨大變遷!

    當天下午,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田中角榮一行的主要官員。雙方稍事休息後,接著在安徽廳進行了第一次正式會談。會談主要在周恩來、姬鵬飛和田中角榮、大平正芳之間進行。

    會談結束後,日方發言人二階堂進向記者發表談話。他高興地說:「這是一次歷史性會談。為實現日中邦交正常化,雙方以驚人的坦率態度,就各自的立場和想法交換了意見。這次會談非常有意義。通過這次會談,我得到的印象是,田中首相這次訪華一定會取得成功。」

    當晚,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設宴歡迎田中角榮一行。在周恩來致祝酒詞後,田中首相致答詞。他在回溯了日中多年的交往歷史以後,說出如下一段話:「然而,遺憾的是,過去幾十年間,日中關係經歷了不幸的過程。其間,我國給中國國民添了很大的麻煩,我對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講到這,剛才還在鼓掌的中方人員表情頓時嚴肅起來,宴會上的熱烈氣氛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顯然,中國方面對田中「添了麻煩」這個輕描淡寫的措辭很不滿意。不過田中致辭結束時,中國方面還是報以熱烈的掌聲。

    第二天會談一開始,周恩來對此發表意見。他嚴肅指出:「在昨天的宴會上,田中首相講添了很大的麻煩,這一表達引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反感。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用『添麻煩』來表述,中國人民是通不過的。因為『麻煩』一詞在漢語裡意思很輕,普通的事情也可以說是『添麻煩』。」田中解釋說,從日文來講,「添麻煩」是誠心誠意表示謝罪之意,而且包含著保證以後不再犯、請求原諒的意思,分量很重。他還表示,如果這樣的表達不合適,可以按中國的習慣改。

    後來在起草聯合聲明時,田中履行了自己的承諾。聯合聲明這樣寫道:「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國過去由於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由於事先雙方已交換了聯合聲明草案,意見比較接近,因此短短5天中,整個建交談判比較順利。不過圍繞日臺關係和日本侵華賠款問題,雙方展開一番唇槍舌戰,成為整個談判過程中比較敏感和棘手的問題。

    1952年日臺締約,建立了所謂的「外交關係」。此後,日臺關係一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主要障礙。因此我方提出的復交三原則中,最後一條便是「日臺條約是非法的、無效的,應予廢除」,並要求在雙方的聯合聲明中寫上這條。但日方一再強調自身的處境和困難,請中方予以體諒和照顧。最後,雙方本著互諒互讓的精神達成協議:日方在聯合聲明的前言中重申「充分理解」我復交三原則,在此前提下,我方同意在聯合聲明中不提日臺條約,而由日方單方面作出聲明。於是,29日聯合聲明籤字後,大平外相舉行記者招待會,公開聲明:作為日中邦交正常化的結果,日臺條約已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宣告結束。至此,這一分歧得到圓滿解決。

    關於日本侵華賠款問題,早在田中訪華之前,我方已向日方正式轉告,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準備放棄對日本國的戰爭賠償要求,並建議將此寫入聯合聲明。我方之所以這樣做,是從兩國人民的友好關係出發,不想使日本人民因賠款而加重負擔。田中首相表示,中國把恩怨置之度外,本著互諒互讓的精神處理問題,日本應積極地評價中國的這一友好表示,並對此表示深深的謝意。最後,在聯合聲明中載入:「中國政府宣布,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放棄對日本的戰爭賠償要求。」

    毛澤東:「你們吵架吵完了」

    毛澤東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高超的指揮者。他在9月27日中日建交談判出現嚴重分歧、中日邦交正常化遇阻的關鍵時刻會見了田中一行。

    田中和大平等在周恩來的帶領下,來到毛澤東住處。剛一進門,毛澤東就說道:「你們吵架吵完了?」接著又說道,「不打不成交嘛!」田中首次領略到毛澤東的幽默、風趣,他驚嘆毛澤東能夠把重大的政治事件轉換為輕鬆的話題。一小時的談話,始終都在輕鬆、友好的氣氛中進行。

    毛澤東先是開玩笑說:「我是個大官僚主義者,見你們都見得晚了。」然後又稱讚大平的名字好,是「天下太平」,說得大平在一旁喜滋滋的。接著又問起會談情況,並說道:「總要吵一些,天下沒有不吵的。吵出結果來就不吵了嘛!」

    當時正在進行中的建交談判,爭論十分激烈,田中對談判能否最後達成協議心裡沒底,毛澤東的這句「吵出結果來就不吵了」使他吃了定心丸。這清楚地表明一切都由毛澤東最後拍板,他為談判最後達成協議開了「綠燈」。

    毛澤東十分重視日方對侵華戰爭如何表態的問題,他問田中:「你們那個『增添麻煩』的問題怎麼解決的?」田中回答:「我們準備按照中國的習慣來改。」毛澤東進一步告誡說:「只說句『添了麻煩』,年輕人也不會滿意。在中國,這是把水濺到女孩子裙子上時說的話。」一句輕鬆的俏皮話,點出了問題的實質。

    在談論了談判中的關鍵問題之後,毛澤東開始海闊天空,古今中外,縱論天下。話題從中日兩國的交往史,談到兩國政府間打交道解決兩國關係;從日本天皇談到中國唯一的天皇——唐朝第三代皇帝、武則天的丈夫高宗;從《四書》《五經》談到家庭又談到毛澤東的幼年時代。

    會見結束時,毛澤東指著周圍書架上的書說道:「你們看,我是中了書毒了,離不開書,每天不讀書就無法生活。」他又指著《楚辭集注》六卷說:「這套書是送給田中首相的禮物。」田中高興地說:「多謝,多謝。您知識淵博,還這麼用功,我不能再喊忙了,也要努力學習。」儘管田中一再謙讓,毛澤東還是把他們送到門口,目送著田中一行離去。第二天,田中一行參觀故宮(微博)。記者問大平,見到毛澤東有什麼感想。大平說,毛主席有權威、民主,講話很平易近人。

    在毛澤東和田中會見之後,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1972年9月29日,中日雙方終於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政府聯合聲明》。周恩來、姬鵬飛與田中、大平分別代表兩國政府在聯合聲明上簽字。聯合聲明宣布:自該聲明公布之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之間迄今為止的不正常狀態宣告結束;決定自1972年9月29日起建立外交關係,並儘快互換大使;決心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建立兩國持久的和平友好關係。

    聯合聲明的發表使中日兩國人民為之奮鬥了整整20年的邦交正常化終於實現了。1972年9月29日這一天載入了中日兩國關係的史冊。 「他比尼克森勇敢」

    29日下午,田中首相一行結束了在北京的全部日程,由周恩來、姬鵬飛陪同,乘專機前往上海訪問,然後再啟程回國。

    在飛機上,田中、大平與周總理相對而坐。原先抱著「達不成協議就不回去」的田中,此時格外放鬆,不一會兒便鼾聲大作,進入夢鄉,讓周恩來與大平交談去了。

    飛機抵達上海虹橋機場後,受到上海市負責人及3000名群眾載歌載舞的熱烈歡迎。當晚,上海市舉行盛宴歡迎田中一行。因中日兩國已建立邦交,宴會的氣氛顯得格外融洽、熱烈。田中談笑風生,平時素不嗜酒、連喝幾口啤酒都要臉紅的大平也離開自己的座位,主動到全場每桌碰杯祝酒。田中對大平說:「沒想到大平君這麼能喝啊!」大平動情地說:「我已經完成了大事業,即使倒下化為上海的泥土,也心甘情願。」

    翌日,田中一行結束中國之行,滿載著訪華的豐碩成果離滬回國。周恩來、姬鵬飛和6000多名群眾到機場熱烈歡送。田中緊緊地握著周恩來的手,表示「受到如此盛大熱烈的歡送,很感動」,並請周恩來轉達他對毛澤東主席的問候。他還向周總理髮出了誠摯的邀請,希望他能到日本訪問。

    周恩來送別田中後立即乘專機返京。在飛機上,他欣慰地說道:「我們和日本是兩千年的歷史,半個世紀的對立,20多年的工作。今天,我們已經看到時代螺旋式地前進了。」對此,他十分欣賞和欽佩田中角榮的決斷能力和超凡勇氣。的確,從田中上臺到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僅僅用了84天,這種破竹攻勢就連日本國內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感。後來,周恩來在會見日本客人時曾高度評價田中。他說:「田中先生一上任就立即做出決斷,恢復邦交,這是了不起的,值得稱讚,他比尼克森勇敢。」

    從此,中日兩國關係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左秋子

相關焦點

  • 與日本最要好的國家:國旗只相差一個顏色,至今與中國無建交
    與日本最要好的國家:國旗只相差一個顏色,至今與中國無建交在歷史上,日本二戰期間曾經侵略過很多個國家,而我們國家就是其中一個,這也導致很多國家對日本的印象並不是很好。不過,凡事都有個例外,在日本侵略過的這些國家中,有這麼一個國家對日本的印象確實相當好的,甚至可以說是日本的「死忠粉」了,不僅當地人說日語,就連國旗的顏色也僅僅跟日本國旗相差一個顏色,這也導致很多網友都調侃這個國家是「小日本」。這個國家就是帛琉,它位於西太平洋,很多國人對這個國家並不是很熟悉,是因為這個國家是個很小的國家,佔地面積僅465.55平方公裡。
  • 沉迷模仿日本的國家,說日語升太陽旗,卻拒絕和中國建交!
    沉迷模仿日本的國家,說日語升太陽旗,卻拒絕和中國建交!地球上目前總共有200多個國家地區,而每個國家不僅領土面積大小不同,氣候環境等其他也是一樣,但有一點是一致的,就是要尋求和平發展,那麼這樣做就是要和周邊國家進行建交。
  • 美國為何要瘋狂惹怒中國?中國只希望得到尊重,學者說了句實在話
    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自中美建交40多年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關係持續發展。但近幾年來,中美關係一直呈螺旋形下跌,面臨著建交以來最為嚴峻複雜的局面。美國為何要瘋狂惹怒中國?中國只希望得到尊重,學者說了句實在話。
  • 「視角」捨近求遠,不丹為何與以色列建交
    不丹與以色列在印度宣布建交對於不丹來說,本次「捨近求遠」的建交亦十分特別。長期以來,不丹王國並沒有完整的外交自主權,根據印度1949年和不丹籤訂的《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規定,不丹在進行外交關係時,必須要受到印度的「指導」。
  • 川普馬上要宣布「大事發生」,綠媒搶猜——「臺美建交」
    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將在27日發表「重要聲明」內容,綠媒「三立新聞網」借島內網友的一篇帖子炒作稱「網瘋猜臺美建交」。這種拿胡話新聞的報導一經發布,就被其他島內網友譏諷:「想太多」「到底能有多蠢?」美國白宮發言人霍根·吉德利(Hogan Gidley)10月26日稱,川普計劃於美國東部時間27日上午9時(北京時間27日晚上21時)在白宮發表「重要聲明」。
  • 蔡英文期待與美國「建交」?袁鶴齡:不可能
    編輯:堅果審稿:悠悠插手別國內政是美國一貫的作風,在臺灣問題上,美國把臺灣變成棋子來制約中國大陸的發展。蔡英文也想趁著中美關係惡化的機會,趁虛而入,抱美國的「大腿」。臺灣在「外交」政策上選擇走親美路線,無非是想加強臺灣與美國的關係,從而獲得美國更大的「庇佑」。在中美兩國關係下滑的時間節點,臺灣企圖與美籤訂「FTA」,雖然美方部分政客認為這樣可以打中國一個措手不及。但其貿易代表表示,臺灣有著貿易保護主義,這樣做不會給美方帶來更大的利益,因此這個提議被否決。
  • 「臺獨」政客又鼓吹「美臺建交」?不過是美國給的空頭支票
    (圖片來源:臺媒)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剛剛當選臺「立法院長」的遊錫堃13日與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等人見面。遊錫堃在會後稱,他在會面時談到希望美國支持臺灣加入WHO,並建議儘快促成臺美籤訂自由貿易協定(FTA),同時建議美國可以考慮「臺美建交」。遊錫堃同時也轉述稱,針對籤訂FTA,酈英傑提到可能牽涉開放臺灣進口美國牛肉、豬肉議題。
  • 日本赤軍無法接受中美建交紛紛自殺
    事件發生後,美國將日本赤軍列為恐怖組織,而阿拉伯世界開始對日本產生好感,這3名日本赤軍被阿拉伯世界奉為英雄,巴勒斯坦在和以色列談判時也要求釋放岡本公三。 到了上世紀70年代末,世界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身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與作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美國建交了,中國開始走向改革開放。
  • 日本大佐相當於中國軍隊什麼級別?為何日軍不當少將搶著當大佐?
    文/日本大佐相當於中國軍隊什麼級別?為何日軍不當少將搶著當大佐? 大家好,小編每天為你們更新精彩的歷史故事,歡迎各位看官。 在許多抗戰影視劇中,都會出現日本軍隊的軍官,我們經常會看到 「大佐」這個稱呼。
  • 美議員為什麼喊出要跟臺灣「建交」?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範凌志】20日,來自加州的共和黨籍美國眾議員羅拉巴克(Dana Rohrabacher)在國會提出議案,呼籲美國「開始與臺灣恢復外交關係的程序」,要求摒棄美國歷屆政府執行了幾十年的一個中國政策,改為採用「一中一臺」政策,承認臺灣為「主權獨立的國家」。羅拉巴克的言論引起了臺灣媒體的極大關注,也讓一些親綠網民興奮不已。羅拉巴克是何許人也?
  • 幻想「臺美建交」?美國這一番話「打臉」民進黨
    更有甚者提出所謂的"美臺建交"的幻想,但是遭到了美國的拒絕。"臺獨"分子慘遭美國打臉臺灣立法機構負責人遊錫堃在會見"美國在臺協會"會長的時候聲稱,美國應該實現同臺灣的"建交",但是,美方代表對此沒有任何回應。他只是關心民進黨當局何時開放臺灣市場,能夠讓美國含有瘦肉精的牛肉和豬肉在臺灣大量的銷售。
  • 被稱為「第二個日本」的國家,日語是官方語言,從未與中國建交
    被稱為「第二個日本」的國家,日語是官方語言,從未與中國建交。它被評為人生必去的50個地方、世界七大海底奇觀之首、世界上清澈度最高的無汙染海、目前最原生態的海島之一等等,從這些就能看出,這個地方是多麼的美,身負如此多的頭銜,而這個地方就是帛琉。
  • 臺當局操弄所謂「臺美建交」,卻被美國主子「打臉」
    臺灣立法機構負責人遊錫堃與美國在臺協會處長酈英傑見面。(圖源:「自由時報」)民進黨當局狂言「臺美建交」早已不是新聞,借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臺北法案」,臺灣立法機構負責人遊錫堃近來又炒作該議題,屢屢向美方人士「表達意願」,綠媒和網軍齊聲鼓譟,妄圖慫恿美國炮製相關法案並引起行政部門注意,促使「臺美建交」提上日程。
  • 世界上「模仿」日本最像的國家,國旗都差不多,不敢與中國建交
    最近幾年東南亞的旅遊比較火爆,很多人喜歡去日本旅遊,因為被日本獨特的文化和優美的風景所吸引。但是你們了解日本的文化和一些風俗習慣之後,知不知道在世界上有這麼一個國家。最會模仿日本,不僅會說日語,還會寫日文,就連國旗還都差不多。這個國家還不敢與中國建交,這個國家到底是哪裡呢,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其實這個模仿最像的國家就是帛琉,這個國家也是一個島國,位置是在太平洋附近。
  • 不丹,是唯一一個沒有與我國建交的鄰國,他們為什麼這樣做?
    不丹,雖是鄰國但至今未與我國建交,這是因為國際矛盾造成的 引言:中國是一個友好而包容的大國,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所創下的輝煌文明也輻射到了很多小國,尤其是距我國比較近的韓國、日本等,日本使者在盛世唐朝學習的文化習俗,很多依舊沿用到至今。
  • 「臺美不建交論」在島內發酵,民進黨當局擔心觸紅線
    臺「行政院長」蘇貞昌29日也稱,這幾年美國對臺灣助力很多,「我們要一步一步有效跟美國加強關係,這是要奮鬥的目標」。等於是在呼應吳釗燮的說法,也沒有提到所謂「臺美建交」。遭諷「小三地位比較高」藍營一片驚愕。
  • 在吃飯之前,日本人為何要說一聲「我要開動了」?說給誰聽?
    寫在前面:在吃飯之前,日本人為何要說一聲「我要開動了」?說給誰聽?在觀看日劇的時候,不知道各位讀者有沒有發現一個小細節?日本人在開飯之前,先不動筷子,而是雙手合十,對著食物說一聲「我要開動了」!這樣的儀式有點像基督教的傳統,基督徒在餐前一定要禱告,感謝神賜予的食物,感謝耶穌基督的肉和血。但日本是一個佛教國家,日本人這樣做,又是什麼原因?根據小編的理解,日本人之所以注重用餐之前的「儀式」,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個原因,告訴廚師(或者別的做飯的人)他做的飯品相很好,一定挺好吃的。並且感謝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為自己做了如此豐盛的食物。
  • 名嘴匯丨和臺灣省建交?中國只會斷交!宋忠平:看美國人眼色
    編輯:虎威軍校對:查爾斯據英國《每日快報》曝出重磅新聞,英國內閣知情官員指出,如果中國大陸繼續目前的發展路線,未來5年,英國可能將承認臺灣的「主權」,與民進黨當局「建交」。中國將選擇斷交近日,據英媒報導,英國內閣首相考慮進一步支持臺灣,甚至不排除在未來5年承認臺灣的「主權」。稱倘若中國繼續按照目前的發展軌跡,英國將會和各國共同「保衛」臺灣。其中的各國究竟是哪些國家呢?無非就是美國。畢竟長期以來,英國一直是美國的「小老弟」,跟在美國的屁股後面,針對中國。所以宋忠平表示,未來5年會如何?英國人一定會看美國人的眼色。
  • 日本討要辛追夫人的頭髮,美國還想用月球土來換,中國:痴心妄想
    在日本訪華團來華之前,日本考古界就有很高的呼聲,要求日本首相此次接著建交之際,能夠帶回辛追夫人的一些物品於是在田中角榮參觀馬王堆展覽之際,就向當時陪同的周總理提出想中國能贈送幾根辛追夫人的頭髮,作為兩國建交的禮物,送給日本。 這個提議被周總理拒絕了。這個拒絕也是在情理之中。馬王堆的漢墓,是中國考古界的一大發現,對研究中國古代歷史,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在馬王堆出土的任何物品,大到陪葬祭品,小到一根頭髮絲,一根絲綢,都是我國的國寶。
  • 中國最年輕的「巴鐵」,建國僅17年2小時建交,拒絕日本人入內
    如果說現在有無數的人相信中國人的話,近年來,中國的發展有目共睹,現在成為了世界第二經濟體,除此之外,在軍事、科技製造、影響力等方面,中國也有不同的建築樹,因為影響力越來越大,所以我想更多的國家和中國搞好關係,像這樣和美國對峙,美國更加強大,但是支持中國的國家也越來越多了,這也是中國強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