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布袋戲出1:6人偶啦!

2021-03-01 拆盒網

歷時一年,由臺灣霹靂布袋戲和STUDIO SUNDOWNER共同創作的末日之狂-銀豹,史無前例、首度結合了布袋戲及12吋人偶創作,為霹靂英雄傳說系列中,繼亂世狂刀(樹脂GK)、華顏無道(樹脂GK)之後的第三彈作品。

末日之狂-銀豹由STUDIO SUNDOWNER主理人Ethan與霹靂團隊統籌製作,國際知名原型師PKKing為原型上色,並由3D數位原型大師流星丸進行3D繪圖製作,英文名稱為ROVER,意指穿梭時空、回到未來的流浪者,為原本的角色帶來耳目一新的全新造型。

末日之狂-銀豹故事背景:


銀驃當家·原無鄉,為對抗邪惡勢力,毅然決然戴上異譜面具,加入魔吞不動城成為黑暗中的正義,然而在尋找並粉碎邪惡源頭任務中,原無鄉穿越來到平行未來世界,印入眼帘儘是烽火肆虐的末日之景,秉持其道心和天命不變,因應未來世界環境,換上一襲簡易,富現代感和科幻的勁裝,戴上全新幻化新銀驃玄解,就算身處末日,逆天而行在所不悔,勢平定一切烽火狼煙,吾名-末日之狂。

配件包含:


末日之狂身體X1、劍X1、握劍手型X1、握拳手型X2、張開手型X2、爪子X1、面具X1、辮子X1
(每一組手型都有對一個連接器,方便替換手型)

限量發售300體,官方售價225美元,2017年3~4月出貨。


拆盒網預訂總價1550元包郵:

複製這條信息,打開👉手機淘寶👈即可看到【拆盒網 STUDIO SUNDOWNER 霹靂布袋戲 末日之狂 銀豹 1:6 可動】¥GhGeiYkmrE¥http://c.b1wt.com/h.2LJf2B?cv=GhGeiYkmrE&sm=ab9e4b

點擊右上角,分享給你的朋友,讓玩具毒害更多人,大家一起來入坑!!


↓↓↓↓下載拆盒網APP

相關焦點

  • 人偶動漫霹靂布袋戲
    小編今天想說說布袋戲也就是手控操作木偶拍攝的人偶動漫,嚴格意義上說布袋戲不屬於動漫了,可是播放器是放在動漫系列裡的,這樣的人偶動漫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知道這好片的人一般都是從小追到大了的。布袋戲起源福建廈漳現在被灣灣玩得很溜,臺灣省的一個布袋戲工作室,以布袋人偶為載體進行中原情節演變,充分展示了江湖冷暖,人情變故。也完美傳承布袋戲這個傳統文藝。這部霹靂戲系列人物最多,場景很多,臺詞最多,武打特效最多的一部片子。真的很佩服這些人,好多不帶重複的。
  • 從布袋木偶戲到霹靂布袋戲
    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以布袋戲為基礎,將傳統元素和現代流行結合起來,巧妙經營版權,發展周邊商品,形成了多邊營利的格局,跨足各個娛樂消費領域,打造出臺灣本土最成功的IP。二、霹靂的時代發展在臺灣,由黃氏家族掌控的霹靂布袋戲已經深入人心,這不僅僅在於他們對傳統布袋戲的創新,還歸功於企業化的經營、與時俱進的版權理念。通過打造霹靂布袋戲這個大IP,衍生出了多邊產業鏈,拓寬了霹靂發展道路,實現了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 霹靂布袋戲的傳播之路
    可以說布袋戲、木偶戲、皮影戲同出一源,皆是古代人對虛擬人物的一種真實刻畫,說其是「古代動畫片」也不為過。但若說作為一種娛樂形式,電視上的的布袋戲又年輕很多,只有近三十年的歷史。三十年的歷史能發展出什麼,誰也說不準。但可以肯定的是,對於其它傳統戲劇,布袋戲可謂是最潮、受眾面最廣泛的一支。布袋戲源頭筆者不想多談,針對大家熟知的電視劇形式的布袋戲絕大部分來自於臺灣地區。
  • 霹靂布袋戲 小人偶帶動大產業
    霹靂布袋戲京城躥紅  霹靂布袋戲衍生品熱賣  5月6日,臺灣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帶著2000多集的高清數字版《霹靂布袋戲》和100尊戲中主角「霹靂布袋偶」在北京宋家莊IMOVIE視聽館進行為期3天的戲迷交流會
  • 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我為霹靂布袋戲點個讚!
    【1】霹靂布袋戲與漫威宇宙有很多相似之處‖嚴格地講從商業價值上看,漫威宇宙這種部部都是大片的龐然大物在全世界的影響力是無比巨大的,這是霹靂布袋戲這種在國內熱度也不是很高的小眾作品所無法相比的,但如果從起源、製作、藝術性等方面看它們之間卻有著很多相似之處,這是將二者拿來比較的根本原因。‖「相似之處一」霹靂布袋戲與漫威宇宙一樣也是由同一個公司製作、打造的作品。
  • 百年歷史臺灣布袋戲,要在閔行刮出一陣「霹靂旋風」
    如此俊美的人偶,您知道出自哪裡嗎?小編告訴您,這是臺灣霹靂布袋戲中的戲偶。布袋戲雖然已有百年歷史,但至今仍在臺灣甚至大陸的年輕人中有著超高人氣。而如今,這股布袋戲「霹靂旋風」就將來到閔行啦!11月11日下午,臺灣霹靂國際多媒體集團正式落戶閔行,兩家下屬公司名偶(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大霹靂(上海)多媒體科技有限公司同時揭牌,將風靡臺灣百年的布袋戲帶入上海。
  • 霹靂布袋戲的困境:《霹靂靖玄錄》的價格是不是標錯了……
    上篇偶然發了一個霹靂布袋戲的小圖集,沒想到道友還挺多的。看來布袋戲的圈子雖小,但都是真愛粉吶!閩南布袋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晉代。晉《拾遺錄》有載: 「南陲之南,有扶婁之國,其人善機巧變化……」,可謂歷史悠久。
  • 霹靂布袋戲為何知名度不怎麼高
    現如今布袋戲知名度比較高的有「霹靂系列」,「金光系列」這兩個系列,其中知名度相對非常不錯的當屬「霹靂布袋戲」,本文重點講述這一部(當然這也和我沒看金光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因為沒有看便沒有發言權,沒發言權強行發言是要被金光道友寄刀片的)。霹靂布袋戲第一部當屬1984年的《霹靂城》,這是霹靂系列真正的開端。但從頭開始觀看的人喜歡從1988年開始播出的《霹靂金光》開始,畢竟一哥素還真就是這裡閃亮登場的。
  • 文創 臺灣霹靂布袋戲,很炫酷!
    如今,閩南各地的布袋戲傳統舞臺逐漸消失,臺灣卻通過創新,讓這個古老的藝術形式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布袋戲又稱作傀儡戲、掌中戲。演出時,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偶表演。早期許多的迎神廟會場合裡,布袋戲是最常看到的民間戲曲表演之一。布袋戲在臺灣的發展一直跟隨科技脈動,衍生出電視布袋戲這一新的藝術形式,從傳統的劇臺廟會走上螢屏。
  • 霹靂布袋戲:盤點5位霹靂世界的段子手,請大家用心去感受!
    霹靂布袋戲:盤點5位霹靂世界的段子手,請大家用心去感受!文/老郭哈嘍,各位道友大家好!霹靂布袋戲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符號,雖然現在定義為「偶動漫」,但是一直以來大眾對其的印象都非常刻板,老郭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人偶戲有什麼好看的?
  • 霹靂布袋戲の起源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今天小亞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臺灣省的民間傳統文化——木偶戲看到這個是不是想到了木偶奇遇記呢?不過,小亞要介紹的這個木偶戲可不同哦~就跟著小亞來一睹為快吧~沒錯,這就是臺灣省著名的木偶戲劇——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因每出劇名皆有"霹靂"二字得名,由"十車書"黃強華職司編劇、由"八音才子"黃文擇統籌口白 ,以1984年《霹靂城》為創始,劇情以霹靂三大主角清香白蓮素還真、百世經綸一頁書、刀狂劍痴葉小釵作為主線而衍生發展的天下武林故事,劇情以魔幻為主
  • 霹靂布袋戲的商業化運作
    霹靂布袋戲在這方面,可以給我們很多借鑑。 在上篇文章,我提到,布袋戲一開始是在傳統的戲棚、劇院表演,黃氏父子第一次將它搬上了電視螢屏,這就是商業化的前奏,緊跟市場變化,然後不斷調整。 黃氏父子第一步,就是把偶的體型做大,尤其是強調眼部的神氣,嘴角的變化。
  • 虛淵玄談《霹靂布袋戲 東離劍遊記》(上):一個日本人的霹靂情結
    當他來到活動的現場,卻受到了結結實實的一記衝擊。展覽會規模很大,令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霹靂社的悠久歷史,還有他們精心耕耘了多麼長的時間、博得了多麼巨大的人氣。會場展出了歷代霹靂布袋戲使用的人偶,放映了節目影像。雖然沒有現場的布袋戲演出,卻也示範了布袋戲的操作動作。這是虛淵玄第一次在現場體驗到布袋戲的妙趣。
  • 那個道友滿天下的霹靂布袋戲要出大電影了!
    臺灣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新發展出一種電視布袋戲,自其上演後就一發不可收,連續播出十多年,迄今一千多集,劇中僅有名有姓的主要人物不下數千,宏大直逼三國,細緻堪比紅樓。每出劇的劇名皆以「霹靂」二字得名。霹靂布袋戲以武俠玄幻為主,以素還真作為主線衍生的一系列江湖恩怨故事,配音為臺灣閩南語,估計這配音很多人一開始都會很不適應,但是若習慣了你會慢慢愛上黃大的口白。因此,有眾多「粉絲」瘋狂追捧。
  • 霹靂有罪,布袋戲無罪,細數霹靂幾宗罪!
    我相信,在取消合作之前,諸多合作方肯定通告過霹靂官方,希望他們給出一個真誠的太多和道歉,然而時至今日,霹靂官方真的令大陸的戲迷和道友們傷心了。霹靂布袋戲資深操偶師丁振清就新冠肺炎發布不當言論,深深傷害了廣大戲迷的心。他在社交媒體上大致意思說:「每次看到點讚的網友、名字裡有「冠」字都會連聯想到「新冠病毒」!算了~還是叫「武漢病毒」好了,這樣才不會瞎想」!
  • 非遺布袋戲:傳承與創新之路如何走?看霹靂布袋戲的成功轉型
    泉州被認為是布袋戲的起源地,所謂布袋戲,簡單來講,就是人為操控的一種小型人偶,將木頭雕刻成人頭、四肢,中間軀體部分中空,以便於人手伸進去操控,這需要一雙靈活的手。
  • 撥開日本動漫的包裝,布袋戲《東離劍遊紀》依然夠「霹靂」
    一直以來在動漫圈裡頗為小眾的「偶動畫」——霹靂布袋戲最近頗為搶眼。霹靂國際與日本動漫界的著名編劇虛淵玄聯手打造了一款完全不同與以往霹靂劇集的《東離劍遊紀》。這部劇在繼續沿用霹靂布袋戲人偶和操控技巧、人物詩號、攝影等關鍵元素的基礎上,採用了虛淵玄打造的劇本、日本的人物設定、造型設定、聲優、音樂,呈現出更國際化的樣貌,更易被看慣了日式動漫的觀眾所接受。不過也有「道友」(霹靂戲的資深粉絲)對這樣的合作並不歡迎,因為《東離》放棄了霹靂劇特色的一人分飾多角的閩南語口白,失去了韻味。
  • 兩岸布袋戲發展史:霹靂布袋戲如何打破次元壁,成功文化輸出?
    泉州被認為是布袋戲的起源地,所謂布袋戲,簡單來講,就是人為操控的一種小型人偶,將木頭雕刻成人頭、四肢,中間軀體部分中空,以便於人手伸進去操控,這需要一雙靈活的手。早期的布袋戲由一個木偶與簡易的服裝道具組成,表演者只需要拿著個布袋裝著,挑個擔子就可以大街小巷地串走,因而得名「布袋戲」。
  • 《閃耀暖暖》X霹靂布袋戲聯動活動怎麼樣 霹靂布袋戲聯動活動介紹
    《閃耀暖暖》將與《霹靂布袋戲》聯動啦!那麼本次聯動都有哪些具體內容呢?下面,就跟隨玩遊戲網的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內容介紹吧! 什麼是霹靂布袋戲: 「布袋戲」又稱為「掌中戲」「木偶戲」... 好消息!《閃耀暖暖》將與《霹靂布袋戲》聯動啦!那麼本次聯動都有哪些具體內容呢?
  • 霹靂布袋戲,一份匠心一份木偶情
    臺前敘述者在三弦琴樂手的伴奏下講述木偶的故事……中國也有近年來大熱的霹靂布袋戲,它脫胎於三百年前起源於福建泉州的布袋戲,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演變為利用光影效果,特效技巧等現代技藝講述故事的劇集。木偶戲是依託於木偶這一表演道具,衍生出來的表演藝術。可以說木偶是木偶戲的靈魂,對比國外的木偶,霹靂布袋戲對於表演的木偶有著一份自己獨特的匠心和木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