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中人》我們都是局中人(次要角色篇)

2020-10-09 Suni

與其說,局中人是一部諜戰劇,不如說,他描繪了一幅非常真實的抗日戰爭勝利前夕到新中國建立前夕的一幅中高階層以上的生活百態圖。劇中幾乎所有的角色都十分的鮮明,是那個時代一類人的縮影。在這裡,我想先記錄一下本劇的一系列次要角色形象。

首先,以郭連生為代表的,在物慾橫流中迷失了自己忘記了曾經的夢想和赤誠的那一類人。郭連生在劇中只出現在了一個片段中,即沈放在查詢共產黨地下聯絡人汪洪濤同志犧牲的真正原因時。劇中並沒有介紹郭連生的政治成分,但是跟他一起接受汪洪濤組織聯繫的另一位同志周達元先生在犧牲的時候,有給過周達元先生個人的五分鐘鏡頭。我們可以大概推斷出,郭連生和周達元一樣,可能並未加入共產黨,而是由於某種契機,自願為黨在南京持續進行地下工作。但是在國民政府回歸南京之後,他陸續參與了軍統和中統的系列挪用軍需等操作,並最終成為了中統的線人。這個人物形象在劇中只有郭連生一人,但就已經極具代表性。他代表了這樣的一群人。長在戰亂年代,沒有什麼崇高的信仰,卻不願意淪為亡國奴。因而,他會主動地為抗日的力量工作。可是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涉及到國共兩黨之爭時,他的眼界就很局限了。因而,他會為了錢,參與軍統的走私。為了命,成為中統的線人,毫不猶豫地將匕首刺向他的同胞。我們作為局外人,郭連生的行為固然是小人行徑。然而放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戰戰兢兢終於將異國侵略者趕出家鄉,再不想過漂浮的生活這種想法確是可以理解的。這種人,有民族大義在,卻也很容易被利慾薰心。

其二,以周達元先生為代表的那一群可以看清時局,政治成分游離在國民黨和共產黨之外的愛國人士。周達元先生在獄中和沈柏年的對話,是我對這部劇正視的開始。他這樣講過:」這個世界是需要改變的。我寧肯多受些痛苦,也想看到這個世界有所改變。「他明白這份改變是需要代價的,」但國民政府讓民眾承受的折磨不比我承受的輕微「,」改變一定會來的「,」我堅信「,感情層層推進,一句比一句強烈。」怕死,但如果我的死能夠給這個世界帶來改變,哪怕是一點點,值了", "您應該為我感到驕傲,因為您的學生,他在追求光明"。周達元在劇中出現的場景前後加起來應該不超過十分鐘,但卻是給我留下印象非深的一個角色。與以往的在主線人物的身上能更多的看到信仰和對光明的追求不同,這部劇,除了在沈柏年和周達元師生二人之外,再沒有做更多的贅述。包括主人公沈放為什麼最早成為了中共的情報人員也沒有做更多的背景描述。但師生二人的獄中對話,卻基本側面說明了沈放和沈林相繼成為風鈴的家學傳承。

第三,以陳偉奎為代表的,為了自身的種種因素(非物質原因)而後選擇叛變的人。其情可憫,其心可誅。陳偉奎在劇中一共出現過三次。第一次為了引出主人公的身份,沈放在日偽政治保衛部情報科的一次行動中,放走了陳偉奎,並以真面目面對了他。第二次是陳偉奎被中統扣押,沈林以其老母要挾,差點被策反。第三次是回到蘇北之後因為身體無法忍受疾病,回到南京準備以沈放的秘密敲詐沈林。三次出現,從中共地下情報人員到被情報人員直接除去,陳偉奎的變化其實也是人之常情。與郭連生的因為物質原因的叛變不同,陳偉奎在第一次被中統扣押被沈林以老母相要挾之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傳統意義上值得尊敬的革命戰士。他是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可是,家人的生死,他卻不能不顧。」忠孝「自古難兩全,這種設定,讓陳偉奎革命戰士的形象之外,更加生動。提及家中老母,當年的洪承疇經略也糾結之後降了大清。並不是所有的母親都跟嶽飛的老母一樣在孩子出門前先在背上刻上」精忠報國「的。前段時間聽張一山先生朗讀了一篇」冷少農烈士寫給母親的一封信「,那封信中描繪的家人對於隱藏戰士的誤解才應該是當時的常態。家人會認為地下人員」不忠不孝,忘恩負義「。然而這樣的地下人員,在真正的面臨」忠孝抉擇「的時候往往才是最難的。但可惜,陳偉奎的最終叛變並不是因為老母,而是因為自身的身體不堪重負。從情理上講,這樣的叛變,比因為老母親的叛變更為人不齒。但,在生命垂危時日無多的情況下,想要更多的感受世界最後的美好生活這樣想法的人絕非少數。陳偉奎在第三次出現的時候,只不過由一個戰士回歸到了一個普通人。然而,這樣的普通人,就讓很多觀眾都難以理解了。其實,在面對那種境遇的時候,我們中的大多數可能處理地較陳偉奎還要遜色。

第四,以喬治其為代表的懵懂學生派。喬治其因為沈林的關係,可以算是一個邊緣的中統的線人。他代表了當時的一個普通又不普通的學生形象。和1912年一直走在學生運動前列的大學生不同,1945年的中學生一方面因為年紀的關係對於政府,理想和信仰的概念還是懵懂模糊的。而另一方面,他們熱情衝動,又是很好的運動生力軍。劇中喬治其一開始和沈林見面的時候是國民大會前夕,喬治其的原話是」這次我覺得他們是有點過頭了「。他口中的這次,指的是,國民大會當天大家要提出民主和自由的一次集會。然而在喬治其為代表的一類學生中,這樣的公然與政府難堪的集會就是過頭的。喬治其的第二次出現是出賣心裡喜歡的女孩的叔叔。這一點拋去喬治其本身與沈林關係的這一層原因之外,其實也代表了學生這一群體其實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而最後一次出場,則是在一次集會中被憲兵警察隊毆打致死。在死亡之前,經由他之口,說出了那個年代,很多民眾的心聲。大家不過求一個」不挨餓「,只不過求一個」安穩「。而很多學生,只是想」畢業以後當一個普通的學生「。大家沒有誰是生來喜歡找虐型的,在亂世中大家也只不過想求一個活路而已。這是典型的中國人民的特徵,我們國家的人民在歷史上一向如此,若有一口吃食,便不會起兵事。這類形象並不會成為時代的領導者,可是讓這類人信服並追隨,就會有一個新的世界誕生。

最後,以秦參謀,方達生,汪洪濤和照相館犧牲的三名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地下情報人員。這是傳統的我黨情報人員的形象,他們以一人之死換同胞的生,換更有」價值「的人的生。雖然角色立意並不新穎,大家和這樣的形象也比較熟悉。但是」鄙人汪洪濤,金陵地界兒上大事兒小事兒我都熟「的汪洪濤,身陷囹圄卻偽裝到底,保留了軍統人員傲氣的秦參謀,還有堅定的赴死的方達生和連名字都沒有留下的照相館三名同志。

雖然他們代表了不同的人群,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劇中的形象都很真實。無論是貪圖私利,還是捨生忘死,這部劇都會讓我相信,那樣的人們曾經鮮活地生活在那個時代。他們或許被時代左右,或許集體左右著時代。

PS:以羅立忠等人為代表的國民黨政要的形象會放到下一篇主要形象中,沈家的發展與他們無法分割。

相關焦點

  • 《局中人》我們都是局中人(主要角色篇)
    隨後,沈老爺子的得意弟子周達元先生因「棄暗投明」被中統拘捕,沈老爺子去探獄時與周達元先生的對話,絕對是本劇中給觀眾最深印象的片段之一,也是個人認為本劇中對主要角色形象塑造起最強輔助作用的一段片段。周達元先生的部分我寫在了劇評的次要角色篇,而沈老爺子在這部分中也顯示出了一個很明顯的性格特點:理解和包容。
  • 《局中人》我們都是局中人
    單憑這個名字,就很有味道,局中人,乍一看似乎再普通不過,我相信如果是前幾些年的風格,這部劇一定會被叫《風鈴》,看完這部劇你才真正明白,以往的類似劇,其實只主講一個主角,而《局中人》,是講的所有人。《局中人》想表現在這個背景下國家的各種身份的有良知的人對時局對理想世界的思考而導致的或是信仰變化,最終都導向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主旨也很明了。但這個深奧的道理,《局中人》沒有像很多劇一樣讓角色去教條地去說教,而是給各個角色安排的一件件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而使他們思想上自然而然的產生變化,可能是因為編劇懂得,有過經歷的人說出來的話,才更能讓人動容。
  • 電視劇局中人:我們都是局中人
    《局中人》的背景時間設定在1945年抗戰勝利以後的幾年,在劇中張一山飾演的是國民黨軍統總部情報處沈放,潘粵明飾演的沈林是沈放的哥哥,沈放重回組織之後,第一時間和任先生取得了聯絡,開始找出叛徒,並企圖獲取「靈芝計劃」,破壞「金陵會」。
  • 《局中人》局中人的結尾應該是走出局
    但看完《局中人》後,沈放這個人物卻一直在我腦海裡徘徊。我認為沈放和沈林的扮演者都演技在線。但是劇情我覺得有些方面是可以探討一下的。我認為,局中人的結尾應該是走出局,而不是以沈放、姚碧君等人犧牲的劇情而結束,應讓他們順利到達江坪。其主要原因是:1、王師長這個人物非常像我所熟知的一個伯伯的經歷;2、劇情有些部分我認為是陷入了套路。
  • 《局中人》局中人記錄 叮
    還挺好看的 汪洪濤挺贊的 今天看到14集感覺還可啊,劇情也挺緊湊的,很久沒有過內戰片了(這不是抗日神劇,這 不是抗日神劇!!張一山演的挺好的啊,沒有評論裡說的那麼用力啊눈_눈,還有潘老師和趙達老師都撐得起這部劇 劇情雖說不值得推敲,但也是局中局挺吸引人的 不知道有的人是不是真的看了劇,抗日神劇還真說的出口啊,這不是抗日神劇!!
  • 《局外人》世界本就是個局,我們都是局中人!
    以至於周圍的人都對他有了意見。在母親葬禮的第二天,默爾索卻並沒有在痛失母親的悲哀中沉浸,而是直接找了一個叫瑪麗的女人。以至於後來瑪麗成為了自己的女朋友,可是默爾索還是獨來獨往,根本沒有追求過所謂的婚姻,只是追逐肉體的歡愉,那是男性荷爾蒙的衝動而已。
  • 《古董局中局Ⅱ:鑑墨尋瓷》古董局中(局)中人
    古董局中局,局了局又殘,真假亦難辨,善惡一念間。拳拳赤子心,宗族一脈傳,人傑懷大義,大愛藥不然。😝😝😝終於追到了大結局,不枉費我看到1:45~片尾曲官宣古董F4:費導兒,藥不然,許憨憨,寶兒哥😁馬親王著作如今拍成了劇,雖說是嚴絲合縫的良心精品了但總覺得還缺點兒什麼,仔細一琢磨想明白了,是因為原著太優秀,先讀書後看劇,劇就算拍得再好也好不過書去,差距感不大,所以總jio著少點兒內味兒……如果是先看劇再讀書,就會把劇中人物形象代入到書中去品味,只要劇拍得高貼,對劇與書的喜愛便會並無二般~所以問題不在於劇
  • 《局中人》不知自是局中人
    有的人在為共產黨做事,有的在為國民黨做事。而當時,南京政府是在國民黨的統治下,特務遍地,貪官汙吏屢出不窮。故事圍繞著沈林沈放兩兄弟進行發展,上演了一部驚心動魄的諜戰片。國共的內戰,死了很多共產黨的革命烈士,我感到很悲傷,如今的天下太平的局面,人人都能吃飽飯的日子,全是靠的他們一個個用生命換來的。通過此劇,我深刻感受到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領導,制度終將會崩潰瓦解。人民的力量是最偉大的。
  • 有悖、甚至顛覆科學常識的諜戰電視劇《局中人》(一)
    敝人孤陋寡聞且腦力有限,實在想像不出,《局中人》的著名編劇和導演們何以腦洞大開而設計出如此「奇妙」劇情。敝人搜腸刮肚、想破了腦袋,也回憶不起,古今中外,公開的圖片或影視資料,真實或者藝術再現的審訊中有類似的場景。
  • 沒有一個完整的人——《局中人》劇情篇
    原本覺得《局中人》整體劇本碎成渣,可能是近些年看過最爛劇本的電視劇,如果中國有電視劇的最差評選,《局中人》的編劇一定當仁不讓。覆巢之下無完卵,劇中的人物自然也是一個都立不住,但大概是我的習慣使然,還是來點評一下吧。
  • 《局中人》中張一山演技遭質疑
    近日又上映一部由張一山和潘粵明領銜主演的熱播電視劇《局中人》,其中張一山出演的是弟弟沈放這個角色,而潘粵明演的是哥哥沈林,講續了兩兄弟由不同陣營的針鋒相對到最後共同投身於民主解放的鬥爭中去的故事。從《局中人》上映過後,很多觀眾朋友都在吐槽張一山在這部劇中的表現不足,廣大網友認為張一山演的這個角色太過於稚嫩,很多觀眾朋友對張一山的認知還停留在
  • 《局中人》潘粵明搭檔張一山共破局中局
    由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上海橙芯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大型年代諜戰劇《局中人》正在熱播當中,本劇力邀兩大實力派男演員潘粵明、張一山擔任主角,講述沈林、沈放兩兄弟在抗日戰爭勝利後所面臨的抉擇《局中人》自開播以來評分居高不下,憑藉「雙男主」形式穩穩地抓住了觀眾的眼球。
  • 大陸劇:局中人
    局中人
  • 局中人:編劇有心了,事件前後對應,每個人都身在局中
    局中人已經收官,沈放為了共產主義事業犧牲了自己,也向沈林坦白了自己身份,更希望沈林以「風鈴」為代號,繼續自己的事業。不得不說,編劇很會抓觀眾的心,讓人失望,又產生希望,最後徹底絕望。沈放第一集便因為沈林而腦部中單,導致身體狀況每況日下,每個觀眾都覺得,沈放最後會因為腦部彈片而放棄自己,選擇與呂步青同歸於盡。但是誰曾想,沈放為了獲得靈芝計劃的名單,主動和沈林合作提供其所需要的金陵會作惡的證據,最後雖然險中殺了羅立忠,但是自己也因為舊疾陷入昏迷,無法甦醒。
  • 你是否看到了《局中人》的另一面?
    ,討論並總結了《局中人》的播出效果及藝術特色,對未來中國精品諜戰類電視劇的創作方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作品應看中所涵蓋歷史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作為一部「雙雄模式」的硬核民國劇,《局中人》講述了原本分屬不同陣營的弟弟沈放(張一山 飾)和哥哥沈林(潘粵明 飾),最後因相同的理想與信仰,共同投身無產階級民主革命事業的故事。
  • 張一山潘粵明新劇《局中人》開播,且看局中人如何「破局而出」
    今晚,張一山、潘粵明新劇《局中人》將在江蘇衛視幸福劇場正式開播,沈家兄弟的人生際遇和革命徵程將就此拉開序幕。在社交媒體上,與《局中人》相關的衍生話題已經積攢了相當的討論熱度:閱讀量達3.4億,討論量達22.7萬;閱讀量達9301萬,討論量突破27萬。
  • 《局中人》失望掩蓋了最初的希望
    張一山在這劇中演技略顯生硬,可能是因為之前沒有嘗試過這種人設,本身年齡也和人物設定有矛盾,可以看出他在用心演,但表演痕跡太重,這也是他這個年紀演員常見的問題,希望可以通過這個角色去重新思考,沉澱演技,得到新的飛躍。可以參照的寇振海先生,印象中最深的是第三集左右,沈父得知有了沈放的消息,眼神從欣喜到偽裝滿不在乎,沒有一句臺詞,卻把一個愛孩子卻要強嘴硬的父親形象表現出來。
  • 《局中人》胡八一不當摸金校尉,改當特工了
    別著急,豆媽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部由潘粵明和張一山主演的諜戰大劇《局中人》。該劇主要講述了哥哥沈林(潘粵明)和弟弟沈放(張一山)兩人原本分屬不同革命陣營,最後卻因為共同的信仰一起奮鬥,一起投身革命浪潮中來的故事。
  • 《局中人》開播上演,誰是局中人?誰又是破局人?
    《局中人》融入了全新的懸疑元素,其燒腦情節與懸疑劇情都銜接得恰到好處,親情與愛情的合理交織越發完美地闡釋了小愛與大愛的融匯。《局中人》在人物的關係設定上十分用心,潘粵明飾演的沈林與張一山飾演的沈放是親兄弟,這種人物關係加上故事背景,很符合「上陣親兄弟」的傳統思想;兩人雖為親兄弟,但性格不同,沈林沉默寡言,卻潛藏心機;沈放似平易近人,卻自帶疏離感。一靜一動,一冷一熱的設計反差強烈。
  • 《局中人》中,被所有人嫌棄的日本人,但確實很優秀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不一定對,但用在電視劇《局中人》裡的田中賢二身上卻一點不為過。看了《局中人》的網友肯定知道田中賢二這個角色。如果說田中賢二這個角色不是日本人,那我一定會崇拜這個他。1,臉皮厚,忍得住可以說田中賢二是《局中人》這部電視劇裡被所有人嫌棄的角色。原本他是一個罪犯,卻因為他超常人的觀察力和智商被GM黨留了下來做了一個國民黨特務。為什麼說他臉皮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