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點讚青島出臺家庭教育指導綱要:為焦慮的父母開出一劑...

2020-12-22 青島新聞網

12月8日《光明日報》以《青島出臺家庭教育指導綱要,將「五育」並舉落在實處——為焦慮的父母開出一劑「良方」》為題點讚贊青島出臺家庭教育指導綱要。

全文如下:

近日,山東省青島市教育局聯合相關市直部門共同下發了《青島市中小學(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為全市中小學校(幼兒園)學生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提供行為指導和規範指導。《綱要》開全國家庭教育風氣之先,率先將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落實到家庭教育指導體系;率先將生涯規劃納入家庭教育指導體系;率先提出配備兼(專)職家庭教育指導教師,幫助家長提升家庭教育質量。

8萬份問卷,問出無數焦慮家長

「不談學習,母慈子孝;一談學習,雞飛狗跳……」類似的順口溜,已經成為大多數中國家長自嘲中的共識。近些年來,全國各地關於孩子厭學、沉溺手機遊戲、抑鬱、自殺等新聞層出不窮,令人痛心的同時,我們看到的是,很多家長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上表現出深深的焦慮。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青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柴清林對記者說,隨著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家長和社會對家庭教育指導的需求與日俱增,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更是給家庭教育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為做好《綱要》起草工作,青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今年上半年面向全市中小學教師和家長發放了8萬份家庭教育指導調查問卷。

「根據問卷結果,我們發現大部分家長都處於比較焦慮的狀態,家長們焦慮的主要問題集中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孩子的學業指導負擔重(佔60.92%);二是教育方式不當導致親子衝突(佔41.53%);三是孩子的自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佔37.3%);四是缺乏共同語言(佔21.96%)。」青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琛介紹說,問卷顯示出家長們迫切需要從五個方面得到幫助和指導: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何提高孩子學習動力、個人情緒管理和行為改善的策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親子溝通的方法。

配備專業指導教師,打通家校溝通「最後一公裡」

據悉,青島是2019年《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修訂後,在全國教育系統率先研究制定《綱要》的城市。本次出臺的《綱要》包括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各學段(包含3~6歲、6~12歲、12~15歲、15~18歲四個階段)指導家長實施家庭教育建議、保障措施幾大部分。

柴清林介紹說,《綱要》各年齡段指導要點均按照「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邏輯展開,尤其是針對目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長於智、疏於德、弱於體美、缺於勞的現狀,對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四個學段家庭教育中的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指導內容分別予以明確。

「《綱要》給出了從幼兒到高中各學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具體指導實施建議,學段跨度大,覆蓋面廣,解決了教師在家庭教育指導中『如何做』的重要問題,讓學校在各學段家教指導上有章可循。」青島平安路第二小學德育主任袁鳳說,比如在6~12歲兒童期,可讓孩子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使其初步認知未成年人能夠理解和常見的違法犯罪行為及其危害和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建立對校園欺凌行為的認知和防範意識。

「《綱要》把生涯規劃也納入家庭教育當中,這對家長的幫助也是非常大的。」青島市第58中學生家長梁稚萍表示,《綱要》對每個學段家庭教育中的生涯規劃指導內容都進行了明確,建議家長通過經歷分享、帶領或鼓勵中小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志願活動等,讓孩子從實踐應用的角度來思考自身應有的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培養適應未來發展的職業素養和創新創業能力。

從全國來看,缺乏專業的師資隊伍是中小學家庭教育指導的「軟肋」。值得一提的是,青島發布的《綱要》提出要加大家庭教育指導教師專業化培養力度,將家庭教育指導作為班主任崗前培訓必修課程,從而解決教師在心理危機幹預和家庭教育理論知識不足等方面的短板。

按照《綱要》的目標,到2021年底,青島市中小學校每個年級至少配備1名兼(專)職家庭教育指導教師。到2023年,基本建成多元化中小學家庭教育指導課程體系,打造一支專業化家庭教育師資隊伍,打通家校溝通「最後一公裡」。

設「家庭教育」考評機制,保障《綱要》精準落地

「身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您有上崗證嗎?」從2009年開始,青島上清路小學就堅持為新生家長舉行隆重的家長學校開學典禮,宣讀莊嚴的入學宣誓,接受校長頒發的學員證書,領取專屬的《家長學員培訓手冊》……從此,所有的家長都成了學員,所有的學員都有班級,所有的班級都成了一個溫暖的大集體。在六年時間中,班主任導師定期與家長進行交流,解答學員問題,期末對家長學員進行考評,真正做到「孩子入學、家長入校」。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是教育的三駕馬車。社會教育這個大體系想要通過學校教育來撬動非常難,但是家庭教育是可以通過學校教育來撬動的,而且是速度最快、見效最好的一種方式。」柴清林解釋說。

2019年,青島在全國率先設立行政性質的家庭教育處,2020年,青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專門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中心,構建起了行政、研究兩個緯度協同推進全市家庭教育指導的工作格局。目前,青島市所轄10個區市也均已設立家庭教育科,成立了指導中心,這些都為《綱要》的落地實施提供了重要基礎和保障。

「我們重點打造了『家長大課堂』『家長面對面』『家校合作網』三個家庭教育服務品牌,通過名師名校長進學校、家長進校園等方式開展家庭教育指導。」魏琛說,自2019年以來,已經舉辦市級「家長大課堂」12講、市級「家長面對面」活動217次,視頻點擊量累計達641萬人次。

為了進一步保障《綱要》落地實施,青島市、區教育行政部門還設立了中小學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專項經費。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計入工作量,在績效工資計算上予以傾斜,建立家庭教育指導教師評優評先機制。完善中小學家庭教育指導社區共建機制,城市社區建立家長學校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對各級家長學校的評估納入文明校園創建和陽光校園評價體系。

相關焦點

  • 《光明日報》點讚丨市北區廣納「紅色合伙人」,共繪治理同心圓
    光明日報關注市北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市北區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張雷給出了答案:「市北區是青島的老城區,有100多萬人口,老百姓日益增長的新需求與基層服務的供給存著在一定的不匹配,如何解決這種不匹配?我們想到的就是以各級黨組織為核心,將轄區內外各類組織和資源統籌起來,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到基層服務和治理中來。」
  • 光明日報:電視節目能對家庭教育做點什麼
    原標題:電視節目能對家庭教育做點什麼 近兩年,黨中央、國務院先後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了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的要求,鼓勵將現代技術融入人才培養過程,採用多樣傳播形式加大對科學教育理念的宣傳解讀力度,有效引導了廣大家長的教育觀和成才觀
  • 《流淌的美好時光》獲《光明日報》點讚:直擊青春成長的深層情緒
    網友感慨「青春會亡失,記憶不散場」的同時,該劇接連獲得主流媒體、劇評人等行業內人士的高度評價,其中,《光明日報》文章點評道:「該劇具有話題性和創新性,它打破青春劇的刻板印象,以溫情治癒的視角,直面成長中的焦慮和疼痛,將青年群像置於一個個家庭、鄰裡等社會關係中,直擊具有共情的深層社會情緒,引起觀眾的共鳴。」
  • 光明日報頭版點讚濟南:在社會民生領域大刀闊斧 為百姓幸福加碼
    12月17日出版的《光明日報》在頭版刊發了題為《聚力民生暖民心——2020年我國民生改善成就掠影》的文章,其中點讚了濟南全面放開落戶限制、不斷完善醫保政策、推出景區措施等做法。全文如下:  聚力民生暖民心  ——2020年我國民生改善成就掠影  作者:本報記者 李 慧《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17日 01
  • 季冠霖謝添天為國配發聲 光明日報點讚《我是特優聲》感受聲音力量
    聲音新生孜孜不懈,奮力向前,馮駿驊、夏磊、季冠霖、謝添天、寶木中陽、冷子君,六位中國優秀的配音演員為聲音新生代加油打CALL,光明日報更是點讚《我是特優聲》感受聲音力量。本周《我是特優聲》迎來第二次公演舞臺,季冠霖、錦鯉演繹《大魚海棠》離別片段讓網友淚奔,婁藝瀟、趙弈欽《魔獸世界:了斷》向經典致敬讓人震撼,任敏、馬正陽重現青春記憶《倚天屠龍記》讓網友直呼:一秒「爺青回」。
  • 《光明日報》點讚這部劇:狹路多歧,大道在前!
    這就是《狹路》給我們帶來的積極意義,和人生指導。近日,慈文傳媒、藝能傳媒聯合出品,山東、黑龍江衛視熱播的主旋律大戲《狹路》被《光明日報》點讚啦!從「狹路」到「大道」,論其根源,離不開大家都知道卻很難達到的「高潮迭起、顏好氣高」,媒體點讚的同時,觀眾也用收視率告訴更多的人這是一部良心好劇!我們都有狹路,愛情走進去,人生走出來,《光明日報》告訴你怎樣「從狹路到大道」。
  • 《光明日報》點讚《嗨唱轉起來》:用音樂打破交流壁壘
    節目不僅為「音樂綜藝互動秀」這一表現形式重新賦能,更折射出了飛速發展的社會背後,鮮少有節目關注的個體與群像。近日,《光明日報》客戶端更刊文「關注大眾內心狀態,用音樂傳達人文關注,《嗨唱轉起來》背後的溫情洞察」,為節目立意和對音樂、社會、乃至各行業工作者群像的洞察點讚。文中提到:《嗨唱轉起來》通過精巧而富有誠意的節目編排和創意視頻,向外界傳達著當下社會稀缺的寶貴特質:注重溝通和包容,讓各行業都能通過音樂感受快樂,傳遞正能量。
  • 《光明日報》點讚《嗨唱轉起來》:用音樂打破交流壁壘
    作為探索音樂綜藝新形態的精品之作,《嗨唱轉起來》著眼於音樂與舞臺背後的人文關照,以謝娜、潘瑋柏、大張偉三位「嗨唱大玩家」,和眾多趣味十足的沙發客們的碰撞為核心,通過全面升級的賽制、獨具匠心的選曲和舞臺,結合不同行業、不同年代群體內心對於音樂的解讀,凸顯了其作為人文傳播中獨特介質的重要意義。節目不僅為「音樂綜藝互動秀」這一表現形式重新賦能,更折射出了飛速發展的社會背後,鮮少有節目關注的個體與群像。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就《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就《綱要》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一、《綱要》出臺的背景和重要意義是什麼?  答:印發實施《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重要舉措。
  • 青島教育局2020年工作報告出爐!普惠園佔比90%,組建教育集團65個
    組織開展學習輔導、心理疏導、入學政策優待等六項教育關愛特別行動,對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貧困家庭、留守兒童等出政策送溫暖。出臺落實民辦學校、幼兒園扶持政策,指導1200餘家教育培訓機構,先後減免社保260萬元、稅金377萬元,為民辦培訓機構恢復正常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積極協調職業院校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為海爾、海信、一汽解放、中車等大企業提供5000多名學生返崗實習。
  • 光明日報點讚《站穩了!朋友》王祖藍謝霆鋒開啟戰鬥新篇
    激烈比拼熱搜不斷 銳意創新獲光明日報發文力挺朋友》已經歷三輪角逐,嘉行傳媒&開心麻花、泰洋川禾&哇唧唧哇、英皇娛樂&海西傳媒六家公司兩兩PK精彩紛呈,綜藝助力官與綜藝在笑生的表現成為粉絲特別關注的焦點,從節目開播之初便頻頻被推上微博、抖音熱搜榜:哇唧唧哇伍嘉成憑活力黝黑的膚色出圈,收穫新一輪小熱度;
  • 陳明張薔等經典歌手引發共鳴 《光明日報》點讚《嗨唱轉起來》
    節目播出後,《光明日報》客戶端刊文點讚,文中提到:《嗨唱轉起來》通過精巧而富有誠意的節目編排和創意視頻,向外界傳達著當下社會稀缺的寶貴特質:注重溝通和包容,讓各行業都能通過音樂感受快樂,傳遞正能量。」節目播出後,《光明日報》在文章中曾這樣稱讚節目。
  •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讚山東濟寧:讓傳統文化綻放時代光彩
    12月23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以《山東濟寧:讓傳統文化綻放時代光彩》為題,點讚山東濟寧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全文如下:近幾年來,濟寧市累計評選出各類道德模範、濟寧好人等先進典型800餘人。立足於尼山放眼全世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為新形勢下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重要遵循。
  • 走出家庭教育的焦慮怪圈
    「有的家長積極加入各種群,希望找到「一招鮮」,找到「金科玉律」,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在前不久舉行的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七屆年會家庭教育分論壇上,有關中國家長教育焦慮的話題被頻頻提及,這種焦慮背後暴露的是什麼,以及如何消除這種焦慮,成為與會專家學者探討的主要議題。
  • 《中國夢想秀》改版首播獲光明日報點讚!王姬、郎朗、張靚穎集體發聲
    首期節目中,最令人動容的當屬來自天津的「小海豚聽障兒童合唱團」,他們克服先天重度聽力缺陷為夢想驚豔發聲,小海豚視頻播放量已突破300萬,引網友們感動留言,「『小海豚』的這首《蝸牛》是我們迄今為止聽過的最動聽的版本!」除此之外,全網流量明星強勢關注,王姬、史可、郎朗、張靚穎、賈玲、翟天臨、凌瀟肅、藍盈瑩、歐陽娜娜等明星一同被夢想的力量所動容集體轉發點讚。
  • 幸福使者 封面人物 | 邱曉琴: 別讓孩子來承擔父母的焦慮
    「我們做家庭教育的願景就是,讓身邊沒有焦慮的父母,讓周圍沒有無助的孩子。」盧理認為在父母爭吵、母親焦慮、打擊否定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自我評價、自尊都會受影響。 「有家長會提出質疑,如果常常表揚、鼓勵孩子,會不會使孩子又經不起打擊呢?」盧理說,他通過仔細閱讀心理學的書籍發現,不是鼓勵的問題,而是出現問題後,對這件事的解讀。
  • 濟南三中創新家庭教育指導模式
    每周三晚上7點30分,濟南三中家庭教育課程準時線上開講,經過前期的「選課走班」,近4000名家長變身「學員」,針對自身需求進行系統化的學習,成績優異的「學員」還獲得了學校頒發的證書。濟南三中家權部副主任於穎慧告訴記者,為滿足家長們的不同需求,學校家長學校在開設課程時注意使課程設計立體化、多層次,既有面向全體家長的普及講座,也有面向部分家長的專題講座,還有面向有不同需求家長的團體成長課程,以及個別化的家庭輔導,從全體到個體,為家長提供相應的學習課程和家庭教育指導的幫助。
  • 青島中皓:光明在前
    如何破解這個世界難題,讓眾多眼疾患者重見光明?一家中國公司給出了出色的答案。為研究製備出擁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飛秒雷射整機設備,打破西方國家技術壟斷,青島中皓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合作,共同開發了「飛秒雷射整機設備」項目。據介紹,本項目的技術目標為國內首創,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光明日報》點讚,有道精品課冠名的這個節目怎麼不一樣?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包君成節目播出的幾天前,《光明日報》關注並點讚了有道精品課冠名的《叮咚上線!老師好》,文章表示,當代課堂的交流方式進化,也促進教育類節目的形式更加多樣化。
  • 你為我禮讓 我為你點讚!小男孩一個手勢溫暖青島秋日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31日訊 一位217路公交司機在沒有信號燈的斑馬線前主動禮讓小男孩和老人,小男孩為駕駛員豎起了大拇指,並和老人小跑通過斑馬線。這感人的一幕,被公交車上的監控記錄了下來,再一次展現了「青島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