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婚姻是雙方共同的義務
結婚後兩個人的生活是立足於現實之上的,這時候人們最需要考量的是柴米油鹽的平凡日子,為了支撐起家庭的各種經濟開銷,無論是丈夫還是妻子都有義務為家庭的生計奔走於工作當中。
而這時擔任家中主要經濟來源的那一方在婚姻中便會有更多的話語權,他為家庭所做的貢獻讓他有更多的底氣去計劃安排婚姻生活。
如果說兩個人婚房的絕大部分資金來源於男方,那麼他在婚姻中便有著更大的權重。
因為女方並沒有為居住的房子承擔義務,那麼男方便可以以此為由主導著婚姻中的命脈。
以電視劇《安家》為例,老嚴夫婦在兒子提出要將自己未婚妻的名字加在房產證上的要求時,老嚴夫婦就表現出了明顯的不情願。
因為他們會覺得,自己辛辛苦苦攢錢買的房子不應該被一個沒有承擔相關責任的人佔有一席之地。
這其中折射出的現實就是婚姻中權利和義務的關係,如果女方想要理所應當地在宣誓主權的房產證上加上自己的名字,那麼她便不能夠只打感情牌。
而是要為此承擔該有的義務,男方及其家庭才會心甘情願地接受自己的財產也有她的名字,才能夠完全接納她家人的身份。
02.
獨立是愛情的前提
婚姻與戀愛不同,除了講求感情的基礎,它需要的還有雙方為組建新家庭而共同付出的物質基礎。
在正式結為夫妻之前,男女雙方及其家庭都要進行經濟上的磋商,需要明確結婚時所需要的房子,車子,裝修費等金錢的花銷,明確承擔起屬於各自的經濟責任。
而這時,如果女方單純地覺得愛情是可以解決一切現實問題的靈藥便顯得太過於理想化。
因為女人如果在經濟上沒有足夠的獨立能力,那她便可能為此處處受限。
比如《歡樂頌》中的樊勝美,因為她以及她的家庭不能夠為買房和婚姻的建設出力。
所以王柏川的家庭才會堅決反對他們的結合,並且連王柏川本人在買房時也不願將房子劃分為夫妻雙方的共有財產。
雖然王柏川和樊勝美有堅實的感情基礎,但他們還是需要面對現實赤裸裸的殘酷考驗,樊勝美必須要接受這種完全出乎她的預料但卻在情理之中的「求實」。
婚姻是必須要有物質財富才能夠堆砌起的高塔,對於現實生活而言,誰的感情都逃不脫「錢」的考驗,這種情況我們無可避免。
所以我們需要清晰地認識到並且直面它所發出的問題,而擁有獨立生活能力就是我們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擁有的裝備。
03.
房子並不是婚姻的防腐劑
人們總會覺得房子是維持婚姻最關鍵的一環之一,雖然這句話確實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絕對不是一句推不翻的真理。
如果一對夫妻將感情完全寄托在房子之上,那麼便無可避免的會為此吃虧受損。
《安家》中的徐姑姑就是一位活生生的例子,他因為想要取得再買一套房子的資質便決定和妻子張乘乘假離婚。
但是讓他想不到的是他為房子所做出的退步成為了讓他在這段感情中一貧如洗的導火索。
徐姑姑將草率的為房子所做出的退步映射了一個現實,或許在他的潛意識中,房子的價值和誘惑力超過了婚姻本身。
所以他才會選擇接受「假離婚」這樣極具有風險性的抉擇。
可無論何時,婚姻中感情的地位都要高於物質,因為買房買車這些需求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讓兩個人擁有更好的生活,它們都是在愛意澆灌下才有的需求。
圍繞買房的主題,我們盡可見世間百態,為了房子,為了金錢,有很多人為此折斷了婚姻和感情的翅膀,在現實的考驗中敗下陣來。
這些不幸和遺憾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婚姻中的你我:「只講求物質和金錢的感情最終沒有結果」。
今日話題:
在婚姻中,你有實現經濟獨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