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原型《買房子的女人》折射日本住房需求

2020-11-22 新華網客戶端

  隨著電視劇《安家》的熱播,其原型日劇《賣房子的女人》引發觀眾的好奇。

  2016年夏,日本電視臺推出了10集系列劇《賣房子的女人》。該劇的腳本由日本知名編劇大石靜執筆,講述了不苟言笑、性格強勢的天才房產銷售員三軒家萬智從TEIKO房產公司總部調到業績平平的新宿分店後,不斷創造賣房奇蹟的故事。這部題材冷門的行業劇,以紮實的腳本和勵志的喜劇風格,獲得當季度收視冠軍,並囊括第90屆日劇學院賞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和最佳作品四個獎項。2019年冬,第二季《賣房子的女人的逆襲》,以原班陣容強勢回歸,續寫該系列的高口碑和高收視。

  每個屋簷下都承載著一個家庭的煩惱和秘密

  事實上,在日本房產泡沫破滅後,房產銷售並不具備職場吸引力。即便在職業門類豐富的日本行業劇中,也比較小眾。《賣房子的女人》以東京舉辦奧運會,房地產業繁榮為創作背景,女主人公三軒家是擁有強大的職業信念和出色的業務能力的職場精英。角色設置結合了大門未知子的強大、家政婦三田的機械和古美門律師的毒舌——這是之前幾部熱門劇中的人物。同時作為日式喜劇女主角,她漫畫風的咆哮「Go!」每集必現,且自帶聲、光、風特效,讓一群磨磨唧唧、猶豫不決的人聞聲而動,激起笑點。

  劇情從三軒家出任新宿分店主任展開,那裡聚集了一群工作狀態散漫的員工,包括老好人科長屋代,溫良有餘,魄力不足;職場菜鳥庭野,空有熱情,不得要領;業務骨幹足立,善於偽裝,缺乏誠心;傻白甜白洲,好吃懶做,胸無大志。該劇每集的劇情主線圍繞一宗房產交易展開,銷售員們的故事則作為副線穿插其中。最大的看點是女主人公如何完美攻克工作難關,為有各類住房需求的客戶,尋找到合適的房子。

  整部劇集就是一部售樓寶典,編劇通過豐富的房產銷售案例和豐滿的細節來展現行業的生態,為觀眾解密賣房的攻略。劇中形形色色的房產交易涵蓋了當代日本社會各階層和人群的購房樣本,從富豪到上班族,從公眾人物到御宅族,從大家族到小夫妻,從情侶到單身人士。五花八門的住房需求,考驗著房產銷售人員的智慧和業務能力。每一集教科書般的經典營銷案例,反覆印證了賣房天才看似狂妄自大,實則把握十足的口頭禪——「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

  女主角所呈現的房產中介形象頗具顛覆性,她臉上沒有討好的笑容,也不會牛皮糖似的粘人,更不會對客戶的要求照單全收。雖然看起來不好親近,但專業素質極高,做事講求效率。平時廢話不多,開口便能句句切中要害。劇中醫生三口之家想買醫院附近的別墅,庭野苦於找不到符合完全要求的房源,帶著客戶不斷看房,卻毫無進展。三軒家跟著去看了一次,便敏銳地意識到女主人對客廳樓梯的執念背後是親近孩子的意願,而孩子的一幅畫透露出對奶奶家的眷戀。於是她將醫院對面一室一廳斜坡公寓的大客廳布置成了全家共用的工作區,還在花盆中插上了從奶奶家摘的枇杷枝。女醫生帶著質疑走進她推薦的小戶型,卻被走心的設計徹底打動。三軒家用事實讓同事明白了,銷售就是在充分了解客戶真正的需求的基礎上,解決客戶的煩惱,為他們規劃人生。賣房單憑努力不夠,還要依靠經驗和智慧,善於洞察人心。

  跟在她身後的庭野和白洲得到了各種職場歷練,但他們搞不定的生意常常被三軒家理直氣壯地搶走。白洲習慣用世俗的標準來衡量客戶和房源,對有買房意向的流浪漢不以為意。被派去老公寓發廣告,又半途而廢。最終,對客戶秉持以誠相待,不分貴賤的三軒家,在流浪的電器社社長和省錢買房的老公寓住客手中成功籤約。第二季中她甚至去網吧蹲點,在逃避現實的網吧難民中開發出潛在客戶。同樣,對於不同類型、檔次的房產,她也總能找出優點,改進缺點,尋找到適合的買家。就連業界公認難以脫手的兇宅,她也能精準地鎖定醫院和殯儀館從業者,輕鬆找到看透生死的賣家。看房時,不僅具實相告兇宅信息,還重現犯罪現場,笑料十足。

  劇中三軒家通關攻略式的賣房過程固然精彩,銷房背後折射出人性和社會心理也值得細品。兩季20集的案例涉及一系列日本社會的現實性話題,包括代際關係、蟄居族、不婚族、職場女性、婚外戀等。這些話題滲透在各種賣房買房者的日常生活中,每個屋簷下都承載著一個家庭的煩惱和秘密。編劇從賣房者的視角,對這些社會現象進行了具有人情味的觀照。比如三軒家讓信奉 「斷舍離」和患有「囤積癖」的戀人以分層居住的形式和睦相處;讓啃老族用以房養房的方式保障未來生活;讓兩代人以背靠背為鄰的格局,避免婆媳矛盾;讓職場女性把房子買在丈夫公司的幼兒園附近,從而轉移一部分育兒壓力。各種彰顯女主人公智慧的解決方案,顛覆了人們對房產銷售的固有認知。

  與其對他人指手畫腳,不如尊重客戶的生活方式

  劇中人物對諸多社會熱點問題的探討也很有啟發性。比如,在蟄居族的買房故事中,庭野主張鼓勵20年未出家門的中年男子重返社會。三軒家則堅持恪守職業本分,認為與其對他人的生活方式指手畫腳,不如販賣給客戶合適的生活方式。人到中年的「家裡蹲」搬進新家,不僅利用屋內自帶的攀巖設施強健身體,還通過寫蟄居日記意外走紅網絡。這樣的理想化的結局固然出於劇情設計,但編劇借主人公之口,為處理蟄居族的社會問題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三軒家雖然性格強勢,但在賣房過程中對客戶群體的多元需求和生活方式,卻展現出開明和包容的態度。她善於換位思考,懂得變通。無論是面對生活方式衝突的「斷舍離」和「囤積癖」情侶,還是家庭地位懸殊的天氣預報員夫婦,她都能在無需要客戶做出改變、妥協、犧牲的情況下,為他們的住房需求找到最佳解決方案,並實現雙贏。雖然,三軒家無心做救世主,強調一切皆出於賣房目的,但正是這種心無雜念的全身投入,使她在銷售的過程中,很自然地為客戶構建起了一個令人安心的家園。

  值得一提的是,日劇原文片名為《家売るオンナ》,「家」 (いえ)被翻譯為「房子」,弱化了「家」的概念。房子本身是一種商品,只是家的外化形式。本劇情的設置正是基於「房子是買來住的」前提之下,講述不同家庭的住房需求的故事。

  房產作為人生中一筆龐大的開銷,關乎一個家庭的幸福。家無疑是全劇的母題,貫穿劇情的主副線之中。諷刺的是,像三軒家這樣一位賣房天才,甚至連姓氏意為「三間房」,都與職業相關。第一季中,女主人公竟然獨居於一棟租金便宜的兇宅之中,終日忙於賣房,卻只為他人做嫁衣裳。劇情透露她學生時代的遭遇,包括失去父母關愛,背負巨額債務,曾無家可歸。從小缺少關愛,以至於不會表達感情,但她內心渴望擁有一個家,感受庇護和溫暖。第一季尾聲,為了守護被大家視為「家一般感覺」的心心酒吧,她和科長放棄了工作。在守「家」和賣「房」中,她毅然選擇了前者。這是女主人公在情感上的成長的證明,讓人物形象更加立體。不過她和科長之間的愛情故事,在兩季銜接上有斷片,使得對女主人公擁有家庭的始末含糊不清,給觀眾中留下一些遺憾。

  整體上看,作為一部治癒、勵志的喜劇,《賣房子的女人》依靠一群有缺點,但不失可愛的角色,創造了不少笑點和燃點。不過,最令觀眾印象深刻的,還是一系列精心構架的賣房故事所呈現的房產銷售行業的生態和當代日本社會的人生百態。作為一部行業劇,如果既能在本行業中掀起話題,又讓普通觀眾對房地產銷售職業的價值有所了解,那麼該劇就具備了成為優秀作品的條件。

  (羅薇 作者為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相關焦點

  • 《安家》原型《賣房子的女人》折射日本住房需求
    隨著電視劇《安家》的熱播,其原型日劇《賣房子的女人》引發觀眾的好奇。  2016年夏,日本電視臺推出了10集系列劇《賣房子的女人》。該劇的腳本由日本知名編劇大石靜執筆,講述了不苟言笑、性格強勢的天才房產銷售員三軒家萬智從TEIKO房產公司總部調到業績平平的新宿分店後,不斷創造賣房奇蹟的故事。這部題材冷門的行業劇,以紮實的腳本和勵志的喜劇風格,獲得當季度收視冠軍,並囊括第90屆日劇學院賞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和最佳作品四個獎項。
  • 安家原型 安家原型女孩
    安家原型隨著電視劇《安家》的熱播,其原型日劇《賣房子的女人》引發觀眾的好奇。2016年夏,日本電視臺推出了10集系列劇《賣房子的女人》。該劇的腳本由日本知名編劇大石靜執筆,講述了不苟言笑、性格強勢的天才房產銷售員三軒家萬智從TEIKO房產公司總部調到業績平平的新宿分店後,不斷創造賣房奇蹟的故事。這部題材冷門的行業劇,以紮實的腳本和勵志的喜劇風格,獲得當季度收視冠軍,並囊括第90屆日劇學院賞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和最佳作品四個獎項。2019年冬,第二季《賣房子的女人的逆襲》,以原班陣容強勢回歸,續寫該系列的高口碑和高收視。
  • 對比日劇《賣房子的女人》,《安家》的差距在哪裡?
    不可否認,《安家》是一部「好看」的劇。但在看過日劇《賣房子的女人》的觀眾心中,卻不是一部合格的翻拍劇。和原版相比,《安家》究竟差在哪裡?都以「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為口號,《賣房子的女人》裡的三軒家萬智和《安家》裡的房似錦,人設雖相同,帶來的觀感卻完全不同。《賣房子的女人》雖然走的還是「傳達溫情」的日劇老套路,但女主奇葩的人設很是新穎。
  • 《安家》賣的是生活,《賣房子的女人》肩負的卻是人生!
    近期爆火的電視劇《安家》,看似是在聊房子,實際上折射出的,是中國社會發展到這個階段,眾多關乎民生、家庭的核心問題。但其實,這部劇還有一個日本原版《賣房女人》。《賣房子的女人》,講的主要是一個叫三軒家房產中介的故事。
  • 電視劇《安家》折射的婚姻現實:房子的幸福只有自己能給
    因為女方並沒有為居住的房子承擔義務,那麼男方便可以以此為由主導著婚姻中的命脈。以電視劇《安家》為例,老嚴夫婦在兒子提出要將自己未婚妻的名字加在房產證上的要求時,老嚴夫婦就表現出了明顯的不情願。因為他們會覺得,自己辛辛苦苦攢錢買的房子不應該被一個沒有承擔相關責任的人佔有一席之地。
  • 《賣房子的女人》VS《安家》:賣的不是房子,是世相
    《安家》播出,口碑兩極化。其實,《安家》脫胎於日劇《賣房子的女人》,是2016年在日本播出。跟國版比,日版的劇集緊湊,只有十集,而且,故事更有嚼頭。日版《賣房子的女人》是講金牌女房地產銷售員三軒家萬智被公司總部派到分所,拯救這裡的銷售業績。三軒家主任有句口頭禪,「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
  • 《賣房子的女人》VS《安家》:賣的不是房子,是世相
    「原創推送第133期」 -------------------------------------- 《安家》播出,口碑兩極化。
  • 豆瓣評分6.2的《安家》比8.3分的《買房子的女人》好在哪裡?
    說起最近的熱播劇,就不得不提到由羅晉和孫儷主演的《安家》。可是房似錦這個角色是有原型的,那個小姐姐真的有一個重男輕女的吸血鬼母親。 對於我們來說,房子不是家,家不是房子 電視劇名字叫《安家》,而日版的名字卻叫《買房子的女人》,從名字就足以看出兩個版本之間的不一樣。中國人是有家的傳統概念,中國也是全世界唯一那麼重視家庭的國家。
  • 賣房子的女人 | 《安家》賣的是生活,北川景子賣的是人生
    房子,也許是許多人一輩子最昂貴的消費品,賣房子,賣的就是人生。 但人生哪有什麼標準呢?存在即合理,每一種生活態度,都值得被尊重。文 | 六月 編輯 | 胡雯雯自從《安家》熱播以後,和許多小夥伴一樣,我順藤摸瓜入了原版日劇《賣房子的女人》的坑,並且一口氣追完。但將兩部劇並列討論,並沒有踩一捧一的意思。在我看來,《安家》其實拍得挺好,豆瓣6分+的評分低了。
  • 《安家》VS原著日劇《賣房子的女人》,同一母題下不同的社會揭露
    《安家》自熱播以來,引發的社會話題不斷。房產中介的故事折射出扎心的社會現實,似乎每個成年人都能在劇中窺見自己的人生。原著日劇《賣房子的女人》豆瓣評分8.4,而《安家》只有6.3分。分數的高低,從表面來看是影視劇的差距,其實是職業和文化的差距。
  • 《安家》VS原版日劇《賣房子的女人》,女主房似錦是最大漏洞!
    最近孫儷、羅晉主演的《安家》正在熱播中,那你知道這部劇是翻拍自日劇《賣房子的女人》嗎?在初期宣傳中,《安家》也一直叫《賣房子的女人》,卻在上映前突然間改名。 那麼,中國版的《安家》和日版《賣房子的女人》,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都是搶客戶,《安家》是從中作梗,《賣房子的女人》卻順理成章?
    今天看了一下孫儷和羅晉主演的《安家》,怎麼說呢。劇情上的點和《賣房子的女人》是相同的,比如永遠出不了單的女下屬和第一個客戶是醫生的情節。但從人物關係和人物塑造來說,很不一樣。
  • 《安家》:賣房子的女人沒告訴你的事,更慘烈
    熱播電視劇《安家》和日本電視劇《賣房子的女人》,我都看了。《安家》是引進了《賣房子的女人》的版權,拍的中國「房事」。相比之下,我倒是更喜歡《賣房子的女人》乾淨利落的賣房子的故事——一個只專注於事業、沒有一句廢話、看似性格有缺陷、實際上對人情世故看得深入骨髓的怪異女人三軒家萬智,把「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演繹到了極致。
  • 《安家》電視劇裡面的買房子的人,是如何賣房子的?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談一個話題,就是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安家》。這部電視劇非常火,反映的是在上海的一批年輕人如何去賣房子的故事。這個電視劇借鑑日本的一個電視劇賣房的女人(根據網絡介紹)。經過改編創作以後,在國內熱播。
  • 《安家》與《賣房子的女人》的差距,豈是一個《蝸居》?
    這是熱播劇《安家》中的片段,孫儷飾演的女主角房似錦自信又幹練,號稱什麼房子都能賣得出去。《安家》播出後可謂是話題十足,討論不斷。這是一部聚焦房產中介的都市職場劇,從雙店長的經營理念,到買房賣房的形形色色的小市民,房產中介那些不得不說、不為人知的事兒,大抵都在這了。在懸浮「蔚然成風」都市職場劇市場,《安家》在很努力地想回到地面上,但事實並不如意。
  • 安家?身無所安,何以為家?
    「不論哪個國家,都有遮風擋雨的房子將人們聚集在一起,感情就在這房子下誕生。」房子,是人和家庭的根,房事就是社會事。近期爆火的電視劇《安家》,看似是在聊房子,實際上折射出的,是中國社會發展到這個階段,眾多關乎民生、家庭的核心問題。
  • 《安家》和《賣房子的女人》
    《賣房子的女人》核心劇情是什麼?是三軒家主任專心賣房子的過程。每集賣出去至少一套房子,穿插少量辦公室其他人賣房表現。賣房子的女士《安家》前兩集孫儷賣出去一套,這個賣樓過程多長時間呢?十幾分鐘!剩下的時間幹嘛了?當然是辦公室無聊鬥嘴,表現孫儷管理有方。
  • 《安家》:賣房子的女人沒告訴你的事,更慘烈
    熱播電視劇《安家》和日本電視劇《賣房子的女人》,我都看了。《安家》是引進了《賣房子的女人》的版權,拍的中國「房事」。
  • 安家對比 賣房子的女人和安家對比
    安家對比《安家》是根據日劇《賣房子的女人》改編而成,由孫儷,羅晉,張萌等人一起主演的一部都市劇。在《安家》這部劇電視中,已經出現了兩位渣女,一個是張乘乘,一個知否小姐,這兩個女角色都是讓觀眾討厭的角色,而且都是典型的渣女,張乘乘頭腦簡單,知否小姐心機滿滿。
  • 和原著日劇《賣房子的女人》相比,《安家》差在哪兒?
    雖然我從事的是一手房市場的營銷策劃,沒有賣過一套房子,但在我媽和絕大多數人眼裡,也就是一個「賣房子」的。在大家眼裡,一手房、二手房都差不多。雖然沒有看完就來評論顯得不太禮貌,但因為本人很喜歡日劇原版的《賣房子的女人》,對比之下,難免心有起伏。於是想從業內角度,來談談《安家》與原著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