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大藝 | 不甘平凡的「花捲兒」

2021-02-17 文旅北京

花捲兒

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麵食

也是一種

經典的家常主食

然而,將這種普通麵食

做出特色並不容易

今天,讓我們跟隨

一代小吃大師馮懷申的講述

尋找關於「花卷」的記憶

作為一個職業的中式面點廚師,我做了幾十年中式面點小吃,感覺越做越有意思,越做越覺得我像個腦力工作者。

我特別喜歡逛菜市場,因為那裡有許多新鮮的菜,還有新鮮的事兒。

記得年輕的時候,去菜市場買雞蛋。看見每個賣雞蛋的攤兒上,都有一個燈泡。我記得特別清楚,燈泡是25瓦的。不是照亮用的,是照雞蛋用的。

買雞蛋的時候,把燈拉亮,照照雞蛋,看看雞蛋裡面壞沒壞。

用燈一照,空的地方很小,整體透亮,沒有黑點,呈橘紅色的,就是好蛋。

渾濁不透光的,就是壞蛋。

買雞蛋的人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到達,所以,菜市場賣雞蛋的攤兒,總是明明滅滅,一閃一閃,很是有些夢幻。花卷,是太普通的麵食了,在咱們中國,得有個千八百年的歷史。芝麻醬花卷、椒鹽花卷、糖花卷、麻辣花卷,口味上的變化,也就是這幾樣,我就琢磨,能不能在外形上想想辦法。我用蔬菜或者水果調汁兒,用這些帶顏色的汁兒和面,然後做花卷。春天,北京景山公園的牡丹花都開了,鮮豔而富貴,我就做紅色、粉色的牡丹花卷;夏天,北京妙峰山的玫瑰花開了,我就做黃花綠蒂的黃玫瑰花卷;秋天,北京各大公園的菊花開了,我就做菊花花卷;冬天花兒都謝了,我的花卷還依舊美麗而香甜。我不是花匠,但是我可以用我的專業技術,讓食客的餐桌上,四季花開。

【原料】

麵粉、酵母、果汁

【特點】

【原料】

麵粉、酵母、南瓜汁

【特點】

資料來源:《小吃大藝:記憶中的老北京小吃》馮懷申著

相關焦點

  • 小吃大藝|「手上功夫」裡的豆餡兒切糕 老牌小吃豆面糕
    豆餡兒切糕是一種老北京傳統小吃,做起它來,全要靠「手上功夫」。豆面糕俗稱「驢打滾兒」,雖說是一種常見小吃,但過去的做法卻和如今不大一樣。今天,讓我們跟隨一代小吃大師馮懷申的講述,尋找關於老北京小吃「豆餡兒切糕」和「豆面糕」的記憶。
  • 小吃大藝 | 「扣碗不灑」的老北京宮廷奶酪
    尋找關於老北京小吃宮廷奶酪的記憶總覺得味道缺少層次,不夠驚豔。至於怎麼改,我也說不太清楚,反正師傅怎麼教,我就怎麼做。後來有一次接待法國總統席哈克,他專門點了宮廷奶酪。我就覺得心裡不踏實。靈機一動,裡面混合了糯米酒和桂花。沒想到,效果出奇地好,很受歡迎。然後我就用心總結了經驗,發現如果找到一款合適的糯米酒,那麼這個宮廷奶酪,就成功了一半。我研究了好幾年,嘗過了市面上所有的糯米酒,覺得都差點意思。於是,發酵的時候,單加了酒釀和桂花。
  • 小吃大藝|擁有「鴛鴦餡兒」的傳統小吃「山藥捲兒」
    文旅君為大家介紹過老北京小吃芸豆卷,其實,還有一種和它頗為相似的、擁有鴛鴦餡兒的山藥捲兒,這種小吃究竟有何特殊之處?又為何很多廚師不愛做呢?今天,讓我們跟隨一代小吃大師馮懷申的講述,尋找關於老北京小吃 ——「山藥捲兒」的記憶 01●現在有許多新的流行網絡詞兒,我看了也覺得有點意思,但是我還是喜歡聽老話兒。因為我覺得老話兒不僅有意思,還有道理。比如技不壓身。
  • 小吃大藝 | 老北京杏仁茶 屬於童年的甜蜜時刻
    是無數人難以忘卻的童年回憶今天,讓我們跟隨一代小吃大師馮懷申的講述尋找關於老北京小吃「杏仁茶」的記憶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小朋友們都唱一首兒歌:「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裡邊。要是丟了一分錢,可就吃不著啦! 我六七歲的時候,家住西單,附近有個特別小的早點鋪,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耳朵眼兒大小的蒼蠅館子。當然裡面很乾淨,沒有蒼蠅。只有一群大小饞貓。 我是其中一隻小饞貓。我特別盼望我的母親想吃他們家的杏仁茶,這樣,我就能搭個「順風茶」。 店裡有一臺磨,老闆在店裡磨粉。
  • 小吃大藝|「舶來品」做成的北京傳統小吃芸豆卷
    白芸豆,原產於美洲,到了北京,這種舶來的食材登上了皇家御膳的膳單,被做成了外表雪白,清爽適口的小吃「芸豆卷」。今天,讓我們跟隨一代小吃大師馮懷申的講述,尋找關於北京傳統小吃「芸豆卷」的記憶~以下內容為馮懷申老師自述▼01我做的這道「芸豆卷」是上過APEC會議的國宴餐桌的。前來參會的墨西哥領導人吃到這一口幸福的清香時,不知他是否能聯想到這樣精緻可口的美味的原材料其實來自他的祖國。
  • 小吃大藝 | 安身立命的芝麻醬燒餅
    武俠小說裡至高的劍術講究人劍合一而製作芝麻醬燒餅的至高廚藝講究廚師與手中的面相通延展、摺疊、張力溫度、力量、引力一切都恰到好處今天,讓我們跟隨一代小吃大師馮懷申的講述尋找關於老北京小吃「芝麻醬燒餅」的記憶我是一個普通人。
  • 小吃大藝|考驗耐心的「三色芸豆糕」 越嚼越有勁的「牛筋窩窩」
    牛筋窩窩是一道用粳米粉做的小吃,它柔中帶韌、爽口不黏,特別有嚼頭。三色芸豆糕堪稱最麻煩的北京小吃,它可以算是北京傳統小吃裡最像西式甜品的一種。今天,讓我們跟隨一代小吃大師馮懷申的講述,尋找關於老北京小吃「牛筋窩窩」和「三色芸豆糕」的記憶。
  • 小吃大藝|考驗麵點師的鹹螺絲轉 讓人忘不了的鹹蒸餅
    >早些年卻能賣出包子價鹹蒸餅鹹香暄軟俘獲了無數人的「芳心」今天,讓我們跟隨一代小吃大師馮懷申的講述尋找關於老北京小吃「鹹螺絲轉」和「鹹蒸餅」的記憶您說不摔能吃麼?能。但就不是那個玩意兒了。鹹螺絲轉【原料】麵粉、老酵、芝麻醬花椒鹽、香油、鹼面、水【特點】外皮酥脆,內質鬆軟,味鹹香,有均勻而清晰的旋紋。
  • 大藝樹地板介紹 大藝樹地板產品系列
    地板是我們常見的家裝材料之一,然而對於怎樣選地板我們卻很茫然,這麼熟悉的東西我們卻不知道該如何去選購它。要想選購一款好地板,就應該多去了解市場,貨比三家,或者詢問身邊有經歷過的朋友們,這也許是簡單的方法了吧。如果你家正面臨地板的選購難題的話,不妨看下今天為大家介紹的一款地板-大藝樹地板。大藝樹地板怎麼樣,相信看完以下的文章對你會有所幫助哦!
  • 【媒體看大藝】藍色的夢
    無論誰,都是性格與時運的產兒,既逃脫不了血脈和因緣的世俗傳承,又改變不了精神和靈性的亦幻亦真。所以,你的夢,能不烙上中國的標籤嗎?    ——採訪札記序曲:濱海藍城四季音韻美  大連,在20世紀中葉便有藍城之謂。作為藍城東北部的金州新區,更是黃海與渤海的夾角地域。
  • 心上蓮花素菜譜 | 紫薯玫瑰花捲兒
    用刀切成均勻的小份兒(大小是6個等於兩個花卷的量)。第三步:取6個一組(出兩個花卷),其中5個擀圓片(注意邊緣薄厚適度:太厚出來笨笨的不好看,太薄有可能會把面燙死),一個搓成橄欖狀做花心。第四步:5個圓餅依次疊放,後一個壓住前一個後半部分,用根筷子在中間部位壓痕方便後面操作。最後放上花心從右向左捲起。
  • 大連藝術學院打造「大藝至臻」大學生創新創意品牌
    央廣網大連11月29日消息(記者 賈鐵生 通訊員 楊賢東)11月28日,第五屆「大藝至臻」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在大連藝術學院一號演播廳採用線上直播的形式舉行,來自全國34所高校的大學生獲獎者及青年創客們以雲匯聚的方式參加。
  • 胖墩歌劇院花卷,憨厚外型,鹹香適口,多層有食慾
    一般來說,中式麵粉適合包子、饅頭與花卷。麵包粉適合麵包、吐司、軟歐包。人的口味也是善變,前一陣子玩起歐包,最近又饞上了中式面點。花卷,就比單純白饅頭多了點花樣與味道,但是吃在嘴裡,還是不一樣的感覺,尤其喜歡鹹口小夥伴們。而今饅頭也有眾多爆炸性的做法,例如哄小朋友的卡通版。返樸歸真,又想念傳統花卷的味道。
  • 助力原創藝術夢想 2020大藝時代插畫大展賽進行時
    為回歸插畫行業價值,全面溝通插畫設計與產業的各個層面,旨在進一步推廣新銳插畫設計師的創意思考和設計表達,探索插畫設計發展的新趨勢,促進我國創意產業不斷向縱深發展,大藝時代在政府及相關行業協會指導下,攜手眾多支持單位共同發起和舉辦「2019-2020大藝時代全國原創插畫設計大賽」,面向全國公開徵集插畫作品
  • 全麥麵椒鹽花卷,健康營養又好吃,香噴噴千層花卷
    全麥麵椒鹽花卷By 蘭杏梅健康營養又好吃,香噴噴千層花卷。原料:麵粉、全麥粉帶麩皮、溫水、酵母、白糖、橄欖油、椒鹽。第10步、已做好的花卷胚。第11步、冷水上籠,大火燒開轉中火蒸二十分鐘,關火燜五分鐘。第12步、已蒸好的花卷。第13步、成品圖。第14步、軟軟的,香香的。
  • 「方艙醫院」變身美術館:首屆武漢大藝博用藝術致敬英雄的城市
    可以說,本屆武漢大藝博,不僅是大藝博對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的獻禮,也是全國藝術學子、青年藝術家群體對武漢城市復興的美好祝願。」 廣州華藝大藝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總裁李峰講到。博覽會現場在2020這個特殊的年份,來到武漢這座城市,大藝博懷抱一個初衷,就是集結國內青年藝術力量,以一場規模空前的青年藝術盛會,助力武漢城市文化生活復甦,重啟美好生活。
  • 今天我教你在家也能做好看又美味的青海花卷饃
    花卷饃香油倒在擀好的面片上。香油適量就可以了,不用放太多。把大面片兒相互來回的對摺,讓香油均勻的塗在面片上。這個是均勻塗抹了香油和鹽巴的成品大面片。把面片上撒上少量的麵粉。把面片相互對摺讓麵粉塗抹均勻。這個時候鹽、香油、麵粉已經都在大面片上塗均勻了。
  • 老北京傳統小吃「驢打滾兒」
    「驢打滾」是老北京傳統小吃之一,又稱豆面糕。 成品黃、白、紅三色分明,煞是好看。 一個叫小驢兒的太監不小心把剛做好的新菜撞到了裝著黃豆面的盆裡,但此時再重新做又來不及,大廚只好硬著頭皮將這道菜呈到慈禧太后的面前。 慈禧太后一吃這新玩意兒覺得味道還不錯,問大廚這東西叫什麼名。大廚想了想,都是那個叫小驢兒的太監闖的禍,於是就說這叫「驢打滾」。
  • 營養豐富的黑面再加點白面,做個雙層花卷,真是漂亮,還好吃
    我們家的黑米麵買已經買了很長時間了,一直沒怎麼吃,一是不知道該怎麼做,二也是有點兒粗糙,口感不太好,孩子們都不喜歡吃。 這次看到超市的黑米麵花卷,我也產生了點靈感,今天準備發揮發揮我這個老腦瓜,好好加工加工,做一個既美觀又漂亮,並且口感又非常好,還蓬鬆暄軟的黑白面雙色砍刀花卷,既營養又健康,喜歡的親們看我是怎麼操作的吧
  • 美食探店:感受地道的京味豆汁兒下午茶
    閒話不多說接演上期。上一期中小編帶您去探訪了一家位於三裡屯北區的名為Y的西餐廳,大家是否都去試試,感受過店內海鮮飯和戰斧牛排的美味了沒?這一期小編要帶您去位於老北京四九城中的南城,去感受下京味「下午茶」豆汁兒的味道。導航直接定位老磁器口豆汁店(天壇店)就可以快速找到目的地,開車27分鐘,全程7.8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