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捲兒
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麵食
也是一種
經典的家常主食
然而,將這種普通麵食
做出特色並不容易
今天,讓我們跟隨
一代小吃大師馮懷申的講述
尋找關於「花卷」的記憶
作為一個職業的中式面點廚師,我做了幾十年中式面點小吃,感覺越做越有意思,越做越覺得我像個腦力工作者。
我特別喜歡逛菜市場,因為那裡有許多新鮮的菜,還有新鮮的事兒。
記得年輕的時候,去菜市場買雞蛋。看見每個賣雞蛋的攤兒上,都有一個燈泡。我記得特別清楚,燈泡是25瓦的。不是照亮用的,是照雞蛋用的。
買雞蛋的時候,把燈拉亮,照照雞蛋,看看雞蛋裡面壞沒壞。
用燈一照,空的地方很小,整體透亮,沒有黑點,呈橘紅色的,就是好蛋。
渾濁不透光的,就是壞蛋。
買雞蛋的人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到達,所以,菜市場賣雞蛋的攤兒,總是明明滅滅,一閃一閃,很是有些夢幻。花卷,是太普通的麵食了,在咱們中國,得有個千八百年的歷史。芝麻醬花卷、椒鹽花卷、糖花卷、麻辣花卷,口味上的變化,也就是這幾樣,我就琢磨,能不能在外形上想想辦法。我用蔬菜或者水果調汁兒,用這些帶顏色的汁兒和面,然後做花卷。春天,北京景山公園的牡丹花都開了,鮮豔而富貴,我就做紅色、粉色的牡丹花卷;夏天,北京妙峰山的玫瑰花開了,我就做黃花綠蒂的黃玫瑰花卷;秋天,北京各大公園的菊花開了,我就做菊花花卷;冬天花兒都謝了,我的花卷還依舊美麗而香甜。我不是花匠,但是我可以用我的專業技術,讓食客的餐桌上,四季花開。【原料】
麵粉、酵母、果汁
【特點】
【原料】
麵粉、酵母、南瓜汁
【特點】
資料來源:《小吃大藝:記憶中的老北京小吃》馮懷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