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無情的森林大火正在東南亞島國印尼肆虐開來,火光沖天,燃燒之地生靈塗炭。
持續一個月的大火,將印尼的天空染成血紅色,宛如地獄。
93萬多公頃土地被燒毀,數百名居民被疏散,9000多名救援人員前往滅火,然而全世界的關注度卻少之又少。
其實,這場大火,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大自然早就將災難的伏筆掩埋,只是人類毫無察覺。
火災主要位於兩個島嶼,蘇門答臘和加裡曼丹。
那裡擁有廣闊的森林,承擔著農業生產和原料加工出口,因此人口密集,破壞一年比一年嚴重。
著火點多為農場,種植著世界上最密集的棕櫚樹,以便出口或加工生產棕櫚油、紙張來賺錢。
通過地球知識局獲悉,島嶼上之所以能生長這麼密集的植物,主要是因為擁有特殊的泥炭地形。
由於熱帶雨林氣候降水頗多,植物死亡後分解速度減慢,就在地表累積了一層厚厚的有機物,含水量高。
因此,這也引發了當地人過度開墾,種植農作物。
土地原本是這樣的。
過度利用後,地表缺水越來越嚴重。
然而,泥炭層有一個Bug,在喝飽水的情況下,不怎麼會引起火災風險,然而一旦缺水,它就會變成天然的燃料。
但人類偏偏在泥炭層種植了大量經濟作物,使得農作物吸收了土壤裡大量水分,它變得過分乾燥且易燃,風險已經不能用潛在去形容了。
不僅如此,在利益與安全面前,人們還是選擇了最危險,最原始的方式燃燒野生植物和殘留經濟作物,放火清理農田。
想想都覺得恐怖,如果幹燥的泥炭層,加上易燃的樹木,全部充分燃燒,或許整個東南亞都要顛覆。
何其悲哀,工業、利益促使著人類利用一場接一場大火來擴大種植園,只是萬萬沒想到,這次它竟停不下來。
印度尼西亞熱帶雨林大火的數量急劇上升,燃燒的煙霧波及整個東南亞地區。
被譽為花園城市的新加坡短短幾天內就被濃濃的霧霾纏繞,馬來西亞政府不得不發放50萬個口罩。
肺泡不可再生,死一個少一個,我們每天所吸入的霧霾,就是肺癌的發病因素之一,這事關全人類的健康和生死存亡。
可印尼環境部長強行為自己國家開脫,甚至還想拉鄰國下水,試圖推卸部分過錯。
此時此刻,印尼著火點已經多達1286個,還有不斷上漲的趨勢,空氣中顆粒物濃度讓人苦不堪言。
一片片農田被燒毀,一顆顆樹木應聲落地,甚至連森林中的巨蟒也張著大口在災難裡死去。
這是全球範圍內新一輪森林大火的爆發。
早前亞馬遜地區烈火蔓延數周,地球之肺燃燒了全人類對霧霾、全球變暖等問題的憂心忡忡。
澳大利亞東部森林大火異常兇猛,肆虐的野火比以往來得更早了一些。
美國加州持續爆發山火,燒毀了無數房屋,居民接連遭殃。
或許一場山火,撲滅了,許多人也就忘了,可人類對自然的傷害,大自然是不會忘記的。
燒焦的屍體、累累白骨,無能為力的哀嚎,喪失家園的絕望,一次次衝擊著我們脆弱的心臟。
是大自然的警告,是人類的私心,讓生靈淪為犧牲品。
當人們一下又一下過度開墾、濫砍濫伐時,斷裂的木樁點燃了最後一把火,燃盡了森林,也斷送了人類。
發現了嗎,地球正在進入一種「自毀模式」。
全球變暖讓歐洲各地達到了40度高溫,2017年遍地是綠色的丹麥,僅僅時隔一年,植物就被烤焦,露出破碎的黃土。
冰川融化,北極熊找不到食物,沒有家的他們,餓得瘦骨嶙峋,挑來揀去,吃的都是順著洋流飄來的人類垃圾。
正常情況下,原本五顏六色的大堡礁,由於溫室氣體的排放,讓珊瑚體內共生藻接連死亡,珊瑚失去了養分和絢爛,可怕的白化出現了。
倘若全球變暖持續得不到改善,2030年中期,大堡礁將會滅絕三分之二,也許有一天,我們只能看到白茫茫的一片。
喪鐘為誰而鳴,它不為逝去的生命,而為活著的你我。
山火,還在燃燒,霧霾還在加劇,海平面依舊在迅速上漲。
人類抵抗災難的屏障在被無情地撕毀著,視而不見的假象背後,是森林在滅絕,是地球在哀鳴。
我又想起那句話:
「最初,沒有人在乎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別讓火勢越來越猛,人心越來越涼。
地球不需要被拯救,最該被拯救的是人類,我當真害怕有一天,我們連哭都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