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無數年輕身影活躍在抗疫防控一線,其中不乏高校學子。在廣西,有這樣一群可愛的大學生,他們毅然逆行,用自己的方式接力抗疫。有的獻血漿救人,有的志願到基層防控,還有的以譯戰「疫」為國發聲。他們經歷了什麼,收穫了怎樣的感悟?近日,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董樂揚所在團隊製作的視頻《加油!熱乾麵》
為國發聲,她把疫情信息翻譯成多種語言
這個寒假,廣西財經學院經濟與貿易學院大三學生董樂揚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醒來,她會第一時間打開手機,刷微博看新聞,關注國內外的疫情情況。「每天居家少出門,除此之外,我總希望還能做點什麼。」這名21歲的東北妹子雖年紀輕輕,卻滿腔家國情懷。國內疫情剛發生時,她曾以個人名義在網上發起捐款倡議,想為黑龍江和廣西籌集防疫物資,不過最終由於各種原因沒有成行。
董樂揚在撰寫戰「疫」作品的文案。(受訪者供圖)
「想為抗疫出力,但一個人的力量太渺小,或許1+1才能>2。」帶著這樣的想法,2月中旬,董樂揚在網上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大家多是國內各高校的大學生,為了向世界傳播中國的戰「疫」實情,他們把中國官方發布的疫情信息和普通人真實的抗疫生活製成視頻、文章,翻譯成14種語言發布在海內外網站上。《加油!熱乾麵》《火神雷神,中國加油》……他們的作品被越來越多人熟知,在網上獲得大量點讚和轉發。
後來國內疫情逐漸向好,但國外疫情仍在蔓延,董樂揚和夥伴們又把抗疫重點放在了向海外分享抗疫經驗上。董樂揚所在的宣傳小組,不斷關注在匈牙利及歐美地區留學的中國學生情況。學生們常互動聯繫,還製作了一些視頻、海報給留學生加油打氣。為了提醒外國人做好防疫措施,他們還收集了各大權威線上醫療平臺資訊,整理翻譯製作了英文版的疫情防控手冊,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
而在全球抗疫中,不時冒出一些對中國不友好的言論和偏見。面對國際輿論場中的煽動性謠言,董樂揚和夥伴們24小時無縫銜接,做策劃寫文案制視頻,在海外網絡平臺發布了一系列抗疫主題的媒體作品,為祖國積極發聲。董樂揚說,他們的想法是不爭辯,以普通人的視角,溫柔堅定的傳遞真實的情況和正確的科普,讓更多人看到中國人的努力和中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張哲選擇捐獻血漿幫助更多人。(受訪者供圖)
治癒出院,他捐獻血漿幫助更多人
22歲的張哲是廣西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今年春節前,他與父母乘車前往湖南岳陽看望年邁的外婆,卻沒想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他與父親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剛入院那幾天,他一直處於高燒狀態,持續的高燒讓他恐懼又焦慮:他不知道父親怎麼樣了,不知道母親和外婆在家好不好,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退燒……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下,張哲終於退燒了,自己和父親的病情也一天天的好轉。經過多天的隔離治療後,他與父親相繼康復出院回家。
2月下旬的一天,張哲突然接到血站電話,詢問他是否有意向捐獻血漿。張哲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而在一旁的母親卻皺起了眉頭。母親擔心張哲剛出院沒多久,身體吃不消,不同意他去獻血。
為了做母親的思想工作,張哲和母親講起了自己在醫院所經歷的一切。張哲告訴母親,自己剛住院時,護士長就來安慰病人「不要怕,大家都會平安回家」;為了更好地照顧病人,醫院感染病科多名護士集體剪掉了長發;給他打過針的護士好久都不能回家,一直和愛人奮鬥在抗疫一線。張哲說,如果沒有醫護人員的勇敢和無私奉獻,他們一家人也許就不能再次團聚。如果他的血漿能幫助更多人儘早回家團圓,他在所不辭。
了解到當地血站需要的血型恰好與自己相符,張哲立刻表示自己可以獻血漿。經醫院評估審核通過,張哲來到中心血站,捐獻了400毫升血漿。看著自己鮮紅的血液沿著細長的採血膠管緩緩流出,張哲難掩內心的激動:「治癒後符合捐獻血漿的要求,我很開心,希望能將這份愛傳遞下去,幫助更多的患者康復!」
謝國富在社區協助做好疫情防控。(受訪者供圖)投身基層,他當起社區防控志願者
「疫情當前,想為家鄉做點事情。如果可以,請安排更艱巨的任務給我。」今年2月初,廣西民族大學政治學研究生謝國富給來賓團市委發去了這樣一條志願服務報名簡訊。這個26歲的小夥子,寒假裡一直關注疫情動態,看到當地共青團正招募社區疫情防控青年志願者,他第一時間報了名。
經過線上培訓後,他被分配到當地社區協助疫情防控。剛到崗時,社區領導見謝國富是學生,提議讓他在辦公室值班,他卻不願意。「安排我到最繁忙的防控關口吧。」謝國富認為,自己在校有豐富的志願服務經歷,希望能發揮所長,與一線人員共同戰疫。
給居民測體溫、做來訪登記、普及防疫知識、維持進出秩序……就這樣,謝國富在社區防控關口志願服務了一個月。2月上旬的來賓,寒冷又下雨,志願者們守在室外的防控卡點,常被凍得瑟瑟發抖。這時,一名社區工作人員對謝國富說:「這場疫情很嚴重,要保護好自己,我們老人先上,保護好你們學生志願者。」這句話讓謝國富備受感動,更意識到志願服務隊伍的責任與擔當。
受疫情影響,社區長時間封閉管理,一些居民曾有誤解。有一村民嫌出入放行條繁瑣,與社區值班人員鬧起了情緒,工作人員耐心勸說了半天才讓其釋懷。小區裡有居民不便外出購買生活用品,志願者們就幫他們從超市買回來,有居民還特意寫來了感謝信。「基層工作是真不容易,但只要用心做好服務,群眾就會敬你挺你。」謝國富表示,這次抗疫經歷給了他很多人生感悟,願以勇氣和擔當致青春,在國家需要時出一份力。
【來源:南國早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