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王的故事

2021-03-05 因果不空

有一個夜晚,楚莊王大擺宴席,酬勞那些有功的將士。宴會上輕歌曼舞,熱鬧非凡。突然,颳起一陣風,吹滅了宴會上的燈火。頓時,宴會上一片混亂。這時候楚莊王的一位愛妾,暗中受到一位將士的調戲。這個愛妾非常厲害,一把就摘下了那個將士的頭冠,請求楚莊王做主,點燈捉拿那個非禮之人。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楚莊王非但沒有發怒,還吩咐諸位愛卿將所有的頭冠都取下來,繼續盡興喝酒。很快,燈火復燃,這個時候,所有的將士沒有一個人頭上帶著頭盔,那時候,趁機非禮的那位將士躲過一劫。幾年之後,楚晉交戰,楚軍處於劣勢,危急關頭,一位楚將帶頭衝鋒,勢如破竹,使戰局轉敗為勝。而那個功臣,就是在那次宴會上,因為楚莊王的胸懷大度,沒有追究其咎的那個將士。所以,深明大義是知人善用的秘籍。這種善解人意,以人心換人心之舉,藏著很大的智慧。

在生活中,如果我們能做到誠心待人、心胸寬廣、以善心換人心,那麼每個人的內心就會是遼闊的大海,就能海納百川。想一想多少家庭的誤解、多少家庭的崩潰,就是因為不能理解對方,不能原諒對方,所以由於人自我利益的考慮而生出來貪念、不滿、愚痴、悲傷、憂愁。因此人應該了解「諸行無常」的真理,要了解到宇宙中沒有一個事情是永恆不變的實體。所以這個「我」不是真實存在的我。因為你生出來的時候不知道你是誰,不加個名字你也不知道你是誰,等到名字改了,別人又找不到你這個「我」是誰。

要懂得「諸法無我」,讓我們懂得要用這種態度去看自己的內心和外在,不要因為時空不如意的變化產生的痛苦,使你一切慢慢地變成悲傷。所以我們要了解這些,這樣能夠讓自己的情緒不再產生,慢慢地通過修心達到了輕安喜悅、永恆和祥的境界。人都可以以正確的人生觀、正確的生活方式、達到令自己不再煩惱、令苦難不再生起的安詳境地。這種泛泛的永恆的喜悅境界,就是經常講的「智慧的彼岸」。

 

相關焦點

  • 【名人歷史百科】王中之王——楚莊王
    伍舉明白了楚莊王的意思,便高興地退了出來。過了幾個月,楚莊王這隻大鳥依然故我,既不「鳴」,也不「飛」,照舊打獵。喝酒欣賞歌舞。大夫蘇從忍受不住了,便來見莊王。他才進宮門,便大哭起來。楚莊王說:「先生。為什麼事這麼傷心啊?」蘇從回答道:「我為自己就要死了傷心。還為楚國即將滅亡傷心。」楚莊王很吃驚,便問:「你怎麼能死呢?楚國又怎麼能滅亡呢?」
  • 春秋五霸,楚莊王的問鼎中原
    今天問鼎的是號稱春秋五霸的楚莊王,楚莊王在位期間知人善任,發展經濟,綜合國力漸漸超越了其他國家,楚國對外徵戰所向披靡,大的國家不得不臣服,小的國家更是有亡國之危。一次楚莊王在徵討一個部落小國時,故意把軍隊拉到了洛水,就在東周的郊區展開了閱兵儀式,耀武又揚威。
  • 優孟哭馬,為何使得楚莊王當即下令,把自己死去的馬交給大廚
    《史記》中的「滑稽列傳」有點像時下網絡報刊中的娛樂版,不同於當今娛記把新聞視角放在走光、露底、緋聞之上,其中的藝人,多關心時政,婉言進諫,下面要講的就是楚莊王時代的樂人優孟。據《史記滑稽列傳》記載,楚莊王時代,楚國有一位歌舞名伶,叫優孟。
  • 成語故事:爾虞我詐,理解成語,了解我國傳統文化
    成語故事:爾虞我詐,理解成語,了解我國傳統文化文|歷史趣味學說成語是我國一種極具傳統的文化,大多成語背後都擁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了解成語裡蘊含的故事也是在了解我們國家的歷史。前兩天小編給大家已經講了一些成語故事了,今天小編依舊和大家來講講成語運蘊含的故事。
  • 成語故事——鞭長莫及
    楚莊王說。  果然,不向宋國借路的做法激怒了宋國。宋國君臣認為這是對本國的莫大侮辱,就殺了申舟。楚莊王聽到這個消息,氣得暴跳如雷,立即發兵攻打宋國,一下子就把宋國的都城團團圍住。  雙方相持了幾個月,楚軍還是沒有取勝。第二年春天,宋國派大夫樂嬰齊到晉國去請求晉國派兵救援。晉景公想要發兵去救宋,國大夫伯宗說:「大王,我們不能出兵,古人有話說:『鞭子雖然長不能打到馬肚於上。』
  • 成語故事:問鼎中原
    故事 其中楚莊王就是各史籍當中高度認可的春秋五霸之一。楚莊王開始成為中原霸主。在與晉國爭霸的過程中,楚莊王曾經率領楚軍北上,徵討小國陸渾。路過洛陽郊區時,為了顯示楚國的兵威,竟在周朝境內舉行一次大檢閱。 當時,可把當年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嚇壞了,急忙派巧言善變的王孫滿帶上許多禮品到郊外去慰勞楚軍。
  • 石崗:講給兒童的名人故事之楚莊王熊侶
    一、篳路藍縷小朋友們,前面,我們講了我國歷史上春秋時代的東方大國國君齊桓公呂小白、北方大國晉國國君晉文公姬重耳、西方大國秦國國君秦穆公趙任好的故事,今天,我們講南方大國楚國國君楚莊王熊侶的故事。蘇從說:「我知道。只要大王能夠聽我的意見,我就是觸犯了禁令,被判了死罪,也是心甘情願的。」 楚莊王高興地說:「你們都是真心為了國家好,我哪會不明白呢?」 從此,楚莊王決心認真治理國家,他把這三年裡跟著他吃喝玩樂,給他行賄的人都撤職了,把敢提意見的人都委以重任。伍舉、蘇從都提拔起來,幫助他處理國家大事,國內再沒有人敢溜須拍馬,吃喝玩樂了。
  • 歷史上那些英勇的小人物,他們的故事同樣精彩
    人們更鍾愛於這樣的故事,往往忽略了這些人的名字。 於是,小人物永遠都是小人物,有些人甚至連名字也沒有流傳下來。 我們講幾個故事,來看看小人物的英勇。
  • 張雲雷演唱評劇《乾坤帶--並非兒臣》背後的兩則歷史小故事
    前段時間聽張雲雷的相聲,聽到其演唱的評劇《乾坤袋--並非兒臣》這個小段,曲調朗朗上口,唱詞頗為有趣,便翻了翻故事背景。唐王贈予秦英乾坤帶《乾坤袋--並非兒臣》這個選段即是銀屏公主為子求情時所唱,以古人楚莊王因大度原諒輕薄后妃的小將唐佼,後在危難之時被其所救的故事來請求唐王赦免秦英
  • 【智慧故事】優孟衣冠
    在一次楚莊王的酒宴上,優孟穿戴上孫叔敖的衣冠,上前為楚莊王敬酒。莊王大吃一驚,以為孫叔敖復活了,想要再請他為相,優孟表示必須先回家與妻子商量,希望楚莊王給自己三天的時間。 三日後,優孟回復楚莊王:「我妻子認為楚國的宰相不值得做,像孫叔敖一生盡忠清廉治理楚國,使楚王得以稱霸諸侯。如今死了,他的兒子卻無立錐之地,貧困潦倒。」
  • 成語故事:剛愎自用
    【成語故事】:  「剛愎自用」成語由「剛愎不仁,未肯用命」變化來,意思是倔強固執,自以為是,聽不進別人的意見。語出《左傳·宣公十二年》。  公元前597年春(春秋時期),楚國打進鄭國,鄭襄公裸體牽羊迎接楚莊王,並苦苦求饒,取得了楚王的同情。當年夏,晉國派軍隊救援鄭國。
  • 趣讀 | 公基:春秋五霸的那些霸道故事
    最近小編一直在追《大秦賦》這部電視劇,雖然總是被劇透大秦最後統一了六國,但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真的是很讓人著迷,那在這段時期內,有哪些歷史信息是我們考試中可以用的上的呢,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下春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