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之殤,東方藝術寶庫的罹難日(上)!
當歷史的腳步跨入清朝時,這個古老的國度已經走在了農業文明的末路之上。雖然在人才選用的制度上面,這個古老國家的選才用人制度與周遭「蠻夷」相比堪稱完美。而這種制度至今為止也被全球各國所採用,這個制度不用說大家可能也猜到了,它就是「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對於社會的貢獻不僅僅只停留在使文化教育普及、提升人民文化素質的這個層面,其最主要的作用應該是,使人才有了流動機制,為賢能者走上統治階層提供了一個很公開透明的途徑,在歷史的各個時期科舉制對社會的穩定與發展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當然世間萬物都有兩面性,科舉制也不例外,當這個古老的選人制度與日益加強的中央集權相結合時產生了一個非常大的弊端,而這個大弊端直接導致了中國近現代的屈辱歷史!
為什麼要這樣講述呢?因為科舉選士最主要的是考察各位考生對儒家思想以及文學經典的理解,換言之就是考這些學子們如何去效忠於皇權,服務於封建統治。而在這種選拔制度及我國人民根深蒂固的「官本位制」思想的影響下,使得大部分精英人才為了走上仕途窮經皓首的學習儒家經典、子、史、經、集,對科學技術一律加以規避,謂之「奇技淫巧」而在此期間出現的那些在中華文明史上在科技方面有卓越成就的人要麼就是科舉不第後轉而研究科學要麼就是那些道士,其中最為典型的是沈括和發明火藥的煉丹術士。而中國人在近代所栽的大跟頭就是因為我們在這種取士思維的影響下自恃偉大、不研物理、不思改進所致!
提及近代史就不可避免的要說到「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而這些被西方列強所欺侮的戰爭「八國聯軍侵華」對中華文明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人類文明史巨大的損失!在這次戰爭中一幫自詡為「文明人」的歐洲野蠻人對古老東方的藝術寶庫進行了毀壞性的洗劫,使世界藝術上的明珠「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付之一炬,是中華文明千年沉澱的藝術文化精品慘遭浩劫!
圓明園初建於康熙年間,具體時間為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是康熙皇帝賞賜其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的園子,當然最初園子的規模遠不及現在成型後的園子,之所以將此園命名為圓明園,這就與康熙皇帝的皇四子雍親王好佛尚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雍正皇帝在晚年間非常沉迷於道家的煉丹術,甚至雍正皇帝在圓明園猝然駕崩與其自煉丹藥服用中毒有著很大的關係,但很多人並不知道雍正同樣痴迷於佛法禪宗,並且頗有造詣,自號為圓明居士和破塵居士,因滿蒙對於佛法信仰的特殊感情,所以康熙皇帝便將賜園賜名為圓明園並且親自為圓明園題寫匾額。康熙六十一年及公元1722年雍正帝繼位,便在原來賜園的基礎上增建正大光明殿、勤政殿、內閣、六部以及軍機處,且雍正皇帝大多數時期在此處理政務,尤其是夏季幾乎都住在圓明園「避喧聽政」,且雍正皇帝在圓明園居住的最長記錄是在一年內達到了200多天,到最後雍正皇帝死於圓明園中,足見雍正帝對圓明園的喜愛。
當然除卻喜愛之外還有更有說服力的原因,那就是與康熙一朝最為激烈的政治鬥爭「九子奪嫡」有關,至於具體原由以及圓明園後來發生的事情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