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之殤,東方藝術寶庫的罹難日(上)!

2021-01-10 觀於文史

圓明園之殤,東方藝術寶庫的罹難日(上)!

圓明園復原圖
圓明園yijing大水法

當歷史的腳步跨入清朝時,這個古老的國度已經走在了農業文明的末路之上。雖然在人才選用的制度上面,這個古老國家的選才用人制度與周遭「蠻夷」相比堪稱完美。而這種制度至今為止也被全球各國所採用,這個制度不用說大家可能也猜到了,它就是「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對於社會的貢獻不僅僅只停留在使文化教育普及、提升人民文化素質的這個層面,其最主要的作用應該是,使人才有了流動機制,為賢能者走上統治階層提供了一個很公開透明的途徑,在歷史的各個時期科舉制對社會的穩定與發展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當然世間萬物都有兩面性,科舉制也不例外,當這個古老的選人制度與日益加強的中央集權相結合時產生了一個非常大的弊端,而這個大弊端直接導致了中國近現代的屈辱歷史!

被毀後的圓明園

為什麼要這樣講述呢?因為科舉選士最主要的是考察各位考生對儒家思想以及文學經典的理解,換言之就是考這些學子們如何去效忠於皇權,服務於封建統治。而在這種選拔制度及我國人民根深蒂固的「官本位制」思想的影響下,使得大部分精英人才為了走上仕途窮經皓首的學習儒家經典、子、史、經、集,對科學技術一律加以規避,謂之「奇技淫巧」而在此期間出現的那些在中華文明史上在科技方面有卓越成就的人要麼就是科舉不第後轉而研究科學要麼就是那些道士,其中最為典型的是沈括和發明火藥的煉丹術士。而中國人在近代所栽的大跟頭就是因為我們在這種取士思維的影響下自恃偉大、不研物理、不思改進所致!

八國聯軍登陸大沽口

提及近代史就不可避免的要說到「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而這些被西方列強所欺侮的戰爭「八國聯軍侵華」對中華文明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人類文明史巨大的損失!在這次戰爭中一幫自詡為「文明人」的歐洲野蠻人對古老東方的藝術寶庫進行了毀壞性的洗劫,使世界藝術上的明珠「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付之一炬,是中華文明千年沉澱的藝術文化精品慘遭浩劫!

攻入北京後八國聯軍yisharenweile

圓明園初建於康熙年間,具體時間為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是康熙皇帝賞賜其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的園子,當然最初園子的規模遠不及現在成型後的園子,之所以將此園命名為圓明園,這就與康熙皇帝的皇四子雍親王好佛尚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雍正皇帝在晚年間非常沉迷於道家的煉丹術,甚至雍正皇帝在圓明園猝然駕崩與其自煉丹藥服用中毒有著很大的關係,但很多人並不知道雍正同樣痴迷於佛法禪宗,並且頗有造詣,自號為圓明居士和破塵居士,因滿蒙對於佛法信仰的特殊感情,所以康熙皇帝便將賜園賜名為圓明園並且親自為圓明園題寫匾額。康熙六十一年及公元1722年雍正帝繼位,便在原來賜園的基礎上增建正大光明殿、勤政殿、內閣、六部以及軍機處,且雍正皇帝大多數時期在此處理政務,尤其是夏季幾乎都住在圓明園「避喧聽政」,且雍正皇帝在圓明園居住的最長記錄是在一年內達到了200多天,到最後雍正皇帝死於圓明園中,足見雍正帝對圓明園的喜愛。

燒殺搶掠中的八國聯軍

當然除卻喜愛之外還有更有說服力的原因,那就是與康熙一朝最為激烈的政治鬥爭「九子奪嫡」有關,至於具體原由以及圓明園後來發生的事情且聽下回分解!

與當時的妓女們的合照

相關焦點

  • 追尋失落的圓明園-"圓明園罹難150周年祭"舉行
    追尋失落的圓明園  ——外研社舉辦「圓明園罹難150周年祭」系列活動  150年前,被譽為「萬園之園」的中國皇家園林圓明園毀於英法聯軍之手追尋失落的圓明園——外研社舉辦「圓明園罹難150周年祭」系列活動 攝影/董剛  為紀念圓明園罹難150周年,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外研社)聯合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中央電視臺科教節目中心)、中西書局、圓明園管理處,共同舉辦「追尋失落的圓明園——圓明園罹難150周年祭」系列文化活動。
  • 圓明園罹難160周年,我們還能從哪裡看到昔日的盛景
    2020年10月18日是圓明園罹難160周年。1860年10月18日,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縱火焚毀。昔日的絕代風華、美輪美奐,如今只剩破石瓦礫、殘垣斷壁。它的被毀,是人類文明的一次浩劫,也是中國人永遠的民族之痛。
  • 圓明園罹難160周年 90秒看科技復原的圓明園
    來源標題:圓明園罹難160周年 90秒看科技復原的圓明園 點擊觀看視頻圓明三園佔地約5200餘畝,園林景觀100多處。
  • 罹難160年的圓明園如今這樣訴苦
    2020年是圓明園罹難160周年,罹難紀念日所在的10月剛剛過去,國家文物局就在11月上旬以回應人大代表「重建圓明園」提議的方式否認了近期內復建圓明園的計劃,稱「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
  • 英法聯軍進佔圓明園
    1860年10月6日,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進佔北京西郊圓明園,大掠。 10月5日,聯軍從八裡橋分左右翼逼進京城,10月6日聯軍敗僧格林沁、瑞麟於北京安定門德勝門外,法軍首先侵入圓明園。聯軍司令部下令可以自由搶劫3日。當日就焚毀殿座數處,總管內務府大臣文豐自盡。次日英軍亦進園加入搶掠。
  • 圓明園罹難160周年,竟有人在禁行區域大喊「這是我家」?
    今年是圓明園罹難160周年。如今的圓明園遺址已經成為知名景區,是大家可以觀光的地方。然而最近,就在圓明園禁行區域內竟發生了這樣的事!
  • 圓明園流失文物之殤:侵略者曾開專賣店集中出售
    當時已是圓明園罹劫六年之後,海外仍有這樣的「專賣店」存在,一方面可見英法聯軍當年劫掠數量與品類之豐,另一方面也可見海外售賣「戰利品」並無任何限制,是官方默認的、合法化的經營常態。繼張氏首先在海外發現圓明園流散文物「專賣店」之後,清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出使英法意比四國日記》中,又出現了一則關於圓明園流散文物的海外見聞。這一次,乃是在法國巴黎東方博物院中,發現了圓明園舊藏玉印。
  • 秋遊圓明園——雨果與圓明園
    作者/臨海憑風下了高鐵,從西門進入圓明園後,隨著人流,經過綠樹掩映的山丘和湖河蕩漾的水域,終於來到了被英法聯軍毀之一炬的殘片碎石,但是找了很久,還是沒有找到人們認可的現存的「圓明園」標誌的似兩扇大門的大柱子。
  • 火燒圓明園時,英法聯軍發現一門榴彈炮,67年居然原封未動
    他們共同「分享」了這座東方寶庫。鹹豐六年(1856年),列強不滿清政府拒絕他們的修約要求,決意再發動一場戰爭以迫使清政府妥協。同年10月,英國利用「亞羅號事件」為藉口,並糾集與清政府有隙的法國組成了聯軍,沿著海岸線一路北上進逼京師。至鹹豐十年(1860年)時,英法聯軍已經攻佔了北京,圓明園也落入了他們的手裡。
  • 西遊天殤99、東方朔修成天仙,孫悟空送了啥寶貝?
    東方朔忙作揖道:「還多虧陳師妹提點。」  孫悟空奇道:「她不過初入真流,怎能指點你這個天仙?」  陳青蓮不高興了,道:「師父,就這麼看扁你弟子啊。當初那青蛟大王可也誇我天資卓越,冰雪聰明呢!」  東方朔也道:「我雖然比陳師妹修為略高些,不過陳師妹在水系法術的悟性上著實不凡,常常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給我很多啟迪。」
  • 真題範文 | 完美之殤
    2001年電影「最終幻想——靈魂深處」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無一例外的完美,但卻遭受了評論與市場的雙重失敗,是一場完美之殤。完美過於死板,唯有不完美方可成就別樣精彩。生活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也正是如此造就了許多別樣的精彩與美麗。愛國主義詩人杜甫,將在仕途上的抑鬱不得志,與自己的文學才華相結合,留給我們大量的千古絕句,更成就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
  • 世界上著名的十大博物館,個個都是人類文明的寶庫
    據統計,羅浮宮宮殿共收藏有40多萬件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珍品。法國人將這些藝術珍品根據其來源地和種類分別在六大展館中展出,即東方藝術館、古希臘及古羅馬藝術館、古埃及藝術館、珍寶館、繪畫館及雕塑館。這些價值連城,甚至根本無法用財富衡量的寶物,大部分都是英國在18世紀至19世紀發起的戰爭中掠奪而來的,當時的「日不落帝國」軍隊橫掃全球,造就了今日這個「戰利品」的大寶庫。
  • 歷史上的今天丨固倫和靜公主出生於圓明園五福堂
    劇中昭華公主的原型正是歷史上的固倫和靜公主,眾所周知,清朝歷史上只有皇后的女兒才能夠被封為固倫公主,固倫公主是最高的公主等級,由此可見乾隆有多喜歡這個七公主了,破例給她大清公主最高的榮耀。不過可惜的是,歷史上固倫和靜公主只活到了20歲就香消玉殞了,聽聞她病故的時候乾隆老淚縱橫,為愛女的殤逝傷心不已。
  • 中國彩塑藝術的寶庫,平遙雙林寺,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中國古代保存下來的彩塑不多,敦煌、華嚴寺、晉祠都有一些精品,但數量不多,如果你想看保存完好、數量眾多、雕刻工藝精湛的彩色雕塑,來雙林寺吧,雙林寺彩塑美術館於1987年8月正式成立,廟內有2056尊宋、元、明、清時期的彩塑,其中較大的比張多,神色俱全,定會讓你大飽眼福,在這裡冰冷的大地在古代藝術家的匠心獨運下被改造成鮮活的人物,那些普通的顏料使這些人物活了過來,成為鮮活的藝術形象
  • 圓明園發布365張老照片:大多首次公開 美得令人心碎
    2021年2月24日上午,圓明園管理處在正覺寺舉辦圓明園老照片發布會,現場發布365張珍貴老照片,大多數照片為首次向公眾展示,十二獸首中的「龍首照片
  • 《中國石窟走廊》石窟——人類藝術寶庫
    看完了《中國石窟走廊》又一次被感動,千百年來,無數的畫工,塑匠用畢生的精力、驚人的創造雕琢而成燦若繁星的壁畫,雕塑,覆蓋了一座座石窟一座座石窟連接成千米的藝術走廊,形成全人類的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石窟、天水麥積山、涇川王母宮等他們是中西文明交流融合的見證,是絲綢之路璀璨文化的載體是佛教、美術、音樂、舞蹈、服飾等的變遷者、記錄者使甘肅隴東這片看似荒蕪的地區有了瑰麗的生命和無限的價值
  • 周杰倫《止戰之殤 》,夢在遠方~
    編舞:薛珊舞者:冉楊 王子銀 劉澤男 徐文婷 舒萌 周雪穎 王晨冉 李亞萌 李璐璐 覃麗 楊傲 葉奇凡 肖夢 皮安琪 夏小樂 王曼 籍夢文 阿柯 吳彩迪 陳丹敏 孫安娜 美楪 薛珊周杰倫的《止戰之殤《止戰之殤》這首歌收錄在《七裡香》專輯中,在磁帶的背後有著周杰倫親手寫的一句俄語,翻譯過來就是「我希望這個世界充滿和平,我希望和我愛的人永遠在一起」這是每個人心中的夙願,這首歌寫出了戰爭的殘酷,也表達了周杰倫對和平的嚮往。止戰之殤,夢在遠方,點燃生的燭火,照亮回家的路,燈光猶在,歌聲悠揚。
  • 乾隆四十首詩全都為了這裡,圓明園,之日天琳宇
    「日天琳宇「圓明園四十景之一,位於匯芳書院之南武陵春色的西北邊,是一處大型的皇家寺院。總佔地面積1.7萬平方米,其中建築南北長度110米東西長度160米麵積4400平方米。圓明園四十景圖日天琳宇日天琳宇,雍正初年建成。模式仿照雍和宮後佛樓,原名叫佛樓,乾隆九年才改名為日天琳宇。
  • 被毀前的圓明園,復原後震撼人心
    1860年10月18日, 八國聯軍進攻北京,作威作福的老佛爺跑了,清朝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被英法聯軍一把火給燒了,這座佔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的圓明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