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記憶支離破碎,你該怎樣面對生活?

2020-10-21 空鏡solo


「我們需要記憶去確認自己的身份,我也不例外。」


克里斯多福·諾蘭 《記憶碎片》

當你睜開雙眼。


當線索與現實相違背。


錯綜複雜的兇殺真相,

在一瞬間便可以扭轉乾坤。


看著自己身上支離破碎的線索,

最後我們都選擇了自欺欺人的快樂。

記憶是一個神秘的存在,是一種記錄亦或是一場演繹。


關於記憶是很難用影像來展現的,因此導演常常使用閃回的方式對主人公的記憶進行影像化的處理。這部迄今為止在劇情編排上最精妙的一部電影,也是將蒙太奇藝術運用到爐火純青的巔峰之作。


觀影后,除了感嘆諾蘭導演情節間縝密的內部邏輯之外,還佩服諾蘭導演的主題傾向。


《記憶碎片》不僅在劇情上有著十分獨特導演風格,在主題方面更是將人類「本我」的哲學觀點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影片為我們講述了保險員Lenny醒來後發現自己的妻子在浴室裡被兇手姦殺。打鬥之間,Lenny被兇手重擊後腦,從此患上了短時失憶症。在妻子被殺害當晚之後的Lenny只能擁有十分鐘的記憶。但即使這樣,也沒有阻止Lenny尋找兇手的決心。他憑藉身上的紋身和手中隻言片語的文字線索,展開了案件調查。


《記憶碎片》整體的敘事結構正如電影片名一般如碎片般支離破碎。


這樣碎片化的蒙太奇處理手法使電影產生獨特的主觀觀影體驗,導演掌控的不僅僅是電影中的人物情感與故事發展走向,同時還掌握著銀幕面前觀影者者的觀影心理。


使我們在觀看整部影片的同時,也會產生記憶上的空缺,這種獨特的蒙太奇藝術也使《記憶碎片》成為後現代電影藝術的典型代表。


縱觀整部影片,看似雜亂無章的影像片段卻在本質上有著十分緊密的邏輯聯繫。


在短短90分鐘內,導演將事件肢解成碎片化的記憶,加之黑白的影像畫面,跳躍幅度過大的臺詞剪切,正是這些藝術元素的緊密堆砌,使得《記憶碎片》的劇作風格與影像風格可以更好的交織雜糅,成為一部十分燒腦的劇情電影。


蒙太奇藝術的重組再造也成為了《記憶碎片》最基礎的藝術體現。


《記憶碎片》所講述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故事?

什麼是回憶什麼是現實,真相到底是什麼?


跳脫的故事情節交叉替換甚至讓觀者始終猜不透故事的真相,亦真亦假的故事結局,看到的始終與聽到的不匹配,觀影過程中,只要你稍不留神,就會錯過之前的故事片段。


故事的開端就為我們呈現出十分強烈的懸疑色彩:記憶的丟失,手中的證據和現實相悖。妻子的死亡到底和誰有關?僅僅一個戲劇段落便將懸疑的元素髮揮到了極致,將觀眾的觀影興趣提到了最高。


僅僅在一個戲劇段落中,便將蒙太奇藝術發揮到了極致並帶有十分強烈的個人風格足以看出諾蘭深厚的導演功底。


在我看來,正是這種得天獨厚的蒙太奇藝術與尋找本我,真我的主題內核架構出整部電影獨特的閃光點。這便是《記憶碎片》為我們架構的藝術呈現手段,諾蘭藉助記憶來對「身份」進行了重新的定義:


如果記憶缺失,那我們在社會中又是誰?


影片看似錯綜複雜,卻在細節上存在著緊密的邏輯聯繫。


在我看來Sammy是真實存在的,他以「失憶症」為由騙保卻被Lenny拆穿。Lenny以觸電物的小實驗對Sammy進行的驗證。


導演在這一戲劇段落中安排了一處十分精巧的細節——條件反射,這是動物的本能。Sammy每次都會裝作自己不記得上次拿到哪種形狀的觸電物而觸電,Lenny因此斷定他並未患有「失憶症」。


這也解釋了Lenny在患有「失憶症」後可以自己判斷出自己患有了「失憶症」,並養成了記錄的習慣。


碎片化的蒙太奇運用,呈現影像深度藝術的表達


關於Lenny和Sammy的身份,也是本片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影片中Sammy在精神病醫院最後卻換成了Lenny。在我看來這是對記憶混淆影像化的處理方式。一方面是Lenny把自己殺死妻子的記憶強加在Sammy身上另一方面是Teddy對Lenny記憶的偏差。


導演藉助蒙太奇藝術將這兩種記憶偏差生動的呈現在銀幕之上,使得《記憶碎片》在影像風格上具備了十分個性的主觀體驗。


《記憶碎片》打破了經典好萊塢懸疑電影的敘事劇作模式,而是以一種「碎片化的非線性」敘事手法來挑戰經典的敘事模式。


在整部影片中,我們能感知到兩條明顯的故事分支,即碎片化的彩色影像和完整的黑白影像。這兩個戲劇段落分別代表著復仇計劃的片段和主人公當時的內心活動。

整部影片不僅僅模仿了主角失憶症感官的直觀表現更是導演為觀者呈現的一次複雜的心理遊戲。看似順序的片段其實已經被導演打碎,「倒敘」「插敘」的各種混合更是被專業影評家稱為「發現了蒙太奇藝術的另一面」


這樣的敘事處理手法最早出現在昆汀的《低俗小說》中,影片被導演用插敘的方式巧妙的分成四個部分,每個部分被打亂並用相同的故事元素串聯在一起,是蒙太奇藝術的一次嘗試。


而在《記憶碎片》中,導演將這樣的蒙太奇藝術無限放大。充分展現了主人公對「短期記憶」描述所附帶的超現實主義色彩。


隨著影片真相的大白,剪輯節奏也逐漸變快,黑白與彩色影像的緊密穿插短促緊湊,高潮部分兩種影像的糅合在也成為了整部影片的點睛之筆,這種「形散神不散」的電影美學,最終使電影上升到獨到的藝術層面。


獨到的主題闡述與導演對受眾群體心理精準的把控


與經典的好萊塢劇作模式下生產出來的電影相比較,《記憶碎片》更是將「看」與「思」進行了完美的雜糅,這樣的劇作模式使觀者獲得了一種全新的觀影體驗,也為電影創作人打開了全新的電影市場。


整部影片為觀者傳輸出一種極具諷刺與思辨哲學意味的主題觀念,即我們對自己「本我」的認知。


現如今,處在社會潮湧之中的我們,常常會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在時間之中,我們會產生各式各樣的碎片化的記憶。


那麼我們應該以哪種身份在這個社會中生存,哪一個「我」才是「本我」?」


導演藉助具有超現實主義色彩的事件像觀者發出提問,這種具有思辨色彩的哲學探討也是影片主題在無形之中上升到了藝術層面。


對我而言,這就是《記憶碎片》最燒腦的地方,導演已經不單單將邏輯放在電影影像層面了,他更注重的是觀影者對影片的思考,最後他以主人公的內心獨白作為影片結局,更是將自己對「本我」的哲學問題拋向了觀眾。


他給了我們重新思考的空間。正如那句臺詞所說,記憶就像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如果過得快樂,我們可以選擇自欺欺人。


即使我不記得做過什麼,我要相信即使閉上眼睛,這世界依然存在,我相不相信世界依然存在?



文章作者:瑪卡巴卡

熱愛電影的禿頭女大學生

(文章由空鏡solo原創首發,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抖音當記憶的線纏繞過往支離破碎是什麼歌 寂寞沙洲冷歌詞
    抖音當記憶的線纏繞過往支離破碎是什麼歌?本篇文章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這首歌,對此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來看看。  《寂寞沙洲冷》歌詞:  作曲 : 周傳雄  作詞 : 陳信榮  自你走後心憔悴  白色油桐風中紛飛  落花似人有情 這個季節  河畔的風放肆拼命的吹  無端撥弄離人的眼淚  那樣濃烈的愛再也無法給  傷感一夜一夜  當記憶的線纏繞過往支離破碎
  • 奧斯卡最佳影片《羅馬》:面對支離破碎的生活,母親們保護孩子的方法令人動容
    因為這部「非主流」的黑白影片,所展現的女性在面對家庭挫折和社會動蕩時,表現出來的堅強、溫柔和背後展現的強大母愛令人無比動容。本文並不為預測誰獲獎,如果《羅馬》這部電影沒能獲得最佳影片,這部影片也是我們心目中的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如果是《羅馬》獲獎了,請各位讀者為我們點好看並轉發,感謝!
  • 值得追看的爆款韓劇,李昊秀記憶恢復,他卻怎樣也不願面對結果
    值得追看的爆款韓劇,李昊秀記憶恢復,他卻怎樣也不願面對結果刑警處容2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後面幾集裡的友愛會,友愛會主教圭 xx,由實驗恢復,由知道自己有罪的綁架犯,由忘記了自己有罪的人等等,一直在探索著人該刪除哪些記憶,該刪除哪些記憶。
  • 如果你的記憶只有一天 你該相信誰?記住別相信任何人
    ,因為這部電影越想越可怕,越想越恐怖,恐怖到懷疑人生……這就是電影《在我入睡前》如果,你的記憶只有一天時,對過去什麼都不記得,生活該是怎樣?在Ben告訴她,你出了事故,當時情況很糟糕,你受了重傷時,從Ben的動作上明顯看出Ben是在撒謊,在隱瞞事實的真相。「所有事,你只能維持一天的記憶,第二天醒來,前一天的記憶就消失,你的記憶就回到你20出頭的時候.」
  • 記憶碎片:記憶變得殘存破碎無法擁有回憶,該如何找回遺失的記憶
    記憶是我們每個人最重要的東西,沒有了記憶,你就會變成一個空殼,仿佛在世界上轉瞬即逝,你不會直到過去發生了什麼,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誰,自己住在哪裡,不知道自己從而何來,該往何處去,記憶的確實會讓你失去存在的意義,你想,之前你還在和人說話,然而,下一秒你甚至忘了在和這個人討論著什麼,或者居然忘記了在你面前的人是誰。
  • 結婚後該如何面對你的初戀情人
    後來我才知道,他靜靜的走了,是他覺得自己不想打擾我現在的正常工作生活。好一段時間沒音訊後。我們又聯繫上了,但彼此間不再直接表露那份感情,彼此藏在心底,成了一對異性知已。他總是喜歡不時的給我電話,問我過得怎樣?有天,我們在聊天時我不經意的問他一句,問他想我不?我們十年沒見了,好想見見。他馬上給我的答案說:想,要不我來看你,明天就來。我當時說我在外出差,等我回去那天吧。
  • 如果有一天,你的手機突然消失了,生活究竟會怎樣?
    你的生活,究竟是你玩手機還是手機玩你?  如果有一天,你的手機突然消失了,是真的,屏幕不再明亮,耳機再也沒有聲音,你的生活究竟會變成怎樣?看看接下來的這個微視頻中,會是怎樣的一個場景。  說一句玩笑話,除了地球,宇宙裡就沒有星球適宜人類居住了,因為只有地球有WiFi!
  • 男人的恐懼:我們該怎樣面對與解決?
    用一個優秀的自己來讓她覺得自己選擇了對的人,用一個為她為生活而打拼的態度,讓她認可,這是個可以相守終生的男人。於是我給了他這樣的答覆:根據你的描述,你可以判斷一下男友是否有輕微的焦慮症。他最近是不是壓力特別大?這種壓力可以是工作上的或者生活上的,甚至是你倆性愛上的不和諧帶來的。
  • 《廢土3》支線支離破碎的家怎麼玩 支線支離破碎的家攻略
    導 讀 廢土3有不少支線任務能夠完成,在這些支線任務中能夠更加了解本作的劇情和背景,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支線支離破碎的家攻略,一起來看看吧!
  • 電影教會我們怎樣去面對生活,面對生命
    其實應該說,這部電影講的是「藝術」的功能:它教會我們怎樣去面對生活、面對生命。電影中有一幕,男孩抱怨父親忘了一個承諾:許多年前父親答應要把車送給他,但結果卻私自賣了,父親告訴他:你可以工作後自己攢錢買一部(結果他打工後卻有了一部自己的車),而後父親卻送了一份禮物給他,是一張 beatles 的唱片。這是父親要教會男孩的事:從來不是耽溺物質,除了自力更生,而應該去追求更多美好的事物。
  • 觀影推薦《記憶碎片》:你相信你的記憶嗎?
    《記憶碎片》是根據喬納森·諾蘭的短篇小說《Memento Mori》改編而成的懸念影片。影片講述了患有「短期記憶喪失症」的萊昂納多·謝爾比必須根據自己支離破碎的記憶來找到殺害自己妻子的兇手的故事。這是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剪輯提名的影片,十分大膽且混亂的剪輯手法,雙線交織,黑白彩色穿插,克里斯多福·諾蘭秀邏輯剪輯的高能影片。
  • 《夫妻的世界》:面對男人的背叛,一個聰明女人究竟該怎樣做
    在面對老公出軌這個問題,不同的女人會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有人選擇隱忍,畢竟對她來說安穩才是最重要的,有人會和老公相愛相殺糾纏不休。這樣的女人不想放棄家庭的同時又不甘心受辱,所以總是在冰火兩重天裡受盡折磨,而有人會幹脆拿刀相向,你毀了我的幸福,我也一樣能毀了你的人生。
  • 《降臨》:如果擁有預知未來的超能力,你將如何面對生活?
    甚至認為何時結婚、何時生活有突變、何時失去至親至愛,這些都是註定的。假如有這樣一種超能力,擁有它之後,能讓你看到接下來人生中發生的每一件事,哪怕何年何月何日會摔一跤這種小事都能預見到。擁有這個超能力之後,你會怎麼面對接下來的人生和將要認識的人?
  • 在《當幸福來敲門》中你受到了怎樣的生活啟迪?學會去面對困難
    剛從象牙塔出來的有些同學可能會在面臨職場上的一些問題的時候表現出一些氣餒的情緒,但是當你有這些想法時我們再去對比一下《當幸福來敲門》裡面男主人公的命運,這時你就會發現自己是多麼的幸運。一開始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小編我是真的體會不到主人公的那種情緒的崩潰,以及當他在面對那麼多的困難時一次次站起來的勇氣。可以說是初看不知影中意,再看已是影中人。
  •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你現在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那麼該怎麼辦?
    曾經有人問過我: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你現在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那麼該怎麼辦?我說:不知道,沒想過。確實不知道,哪怕時至今日,自己依舊無法確定那個答案。甚至,我也不知道現在的生活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但無論是怎樣的生活,自己卻願意接受。因為選擇是自己的,生活也是自己在過。而是好是壞,不管在別人的眼裡是如何,只要自己覺得還可以過得下去,那麼好像就沒有必要追問那麼多,也不想追問那麼多。
  • 牛津通識《記憶》:你就是你的記憶,我們需要記憶確定自己的身份
    ,正是記憶塑造了個體的為人處世,也正是記憶,讓我們可以把過去暫時放在一邊,充滿希望的面對未來。你就是你的記憶,這些過往的記憶有些會慢慢淡忘,有些卻是一輩子印象深刻,通過記憶我們知道我們是誰,應該做什麼,應該如何去愛。
  • 如果記憶甜蜜又痛苦,是選擇記住還是忘卻?
    因此絕大多數成年人都練就了一樣本領:背負著既痛苦又甜蜜的記憶,努力記住想記住的,努力忘記想忘記的。但假如一個成年人擁有過目不忘的超能力呢?無論甜蜜的記憶還是痛苦的記憶,於他都清晰如昨,那會是怎樣的體驗?3月中旬開播的韓劇《那個男人的記憶法》,男主角李政勳(金東旭 飾)就是這樣的人。
  • 面對《比海更深》中不盡人意的生活,我們該如何重振旗鼓?
    年少時的良多與所有人一樣,對未來有著憧憬,對生活有著期盼。可是,成年後的他,卻經歷了事業失意和婚姻破裂。那麼,良多究竟經歷了怎樣的事情,才導致他淪落至此?通過良多的故事,我們又能領悟到什麼呢?人到中年的良多生活十分拮据,甚至可以稱得上是負債纍纍。他不僅沒有辦法支付兒子每個月的撫養費,而且連房租都拖欠了好幾個月,即將無家可歸。面對這樣窘迫的生活,良多決定到母親家中,希望能夠翻到一些值錢的東西,解決自己的燃眉之急。
  • 《半個喜劇》面對這「該死的生活」,我們又能怎樣?
    疫情困在家裡許久,生活平淡如水,翻不起一點漣漪,繁忙之餘偶爾能得到一點時間,又碰巧能得到一部好的電影,正好撥動最柔軟心弦,讓人在生活的麻木窒息中,如或飽吸了一口新鮮空氣,暢快無比。電影「半個喜劇」正是如此,周末和它不期而遇,正好被它get到內心最柔的點。
  • 《美國麗人》—— 浮生若夢下的支離破碎
    現在還是新年期間,我有點於心不忍,來解讀一個這樣支離破碎的電影——《美國麗人》其它譯名《美國美人》、《美麗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