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1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雲南省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包含的內容是什麼?
(1)清垃圾;(2)掃廁所 (3)勤洗手 (4)淨餐館 (5)常消毒 (6)管集市 (7)眾參與
2.雲南省推進愛國衛生 「7 個專項行動」的行動周期是多久?
一年半
3.公共場所預防疾病傳播要做到什麼?
(1)公眾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
(2)進入較為密閉的場所要佩戴口罩
(3)公共服務人員提供服務時必須佩戴口罩
4.公共廁所管理要達到的標準是那些?
(1)地面淨、牆面淨、廁位淨、周邊淨
(2)無溢流、無蚊蠅、無臭味
(3)水通、電通、燈明
5.文明社會應該倡導的6條新風尚是什麼?
(1)社交距離 (2)勤於洗手 (3)分餐公筷 (4)革除陋習(5)科學健身 (6)控煙限酒
6.餐飲服務環境衛生全改善行動的要求是什麼?
(1)周邊環境整潔 (2)就餐場所乾淨 (3)後廚合規達標(4)倉儲整齊安全 (5)餐飲用具潔淨 (6)從業人員健康(7)配送過程規範
7.公共場所清潔消毒全覆蓋行動的重點是什麼
(1)環境衛生制度化 (2)清潔消毒標準化(3)疫情防控常態化 (4)疫情防控常規化
8.哪些場所屬於公共場所清潔消毒範圍?
(1)機場候機樓 (2)客運站 (碼頭)、高速公路服務區(3) 1級以上旅遊景區 (4)三星級以上賓館(5)商場 (6)學校
9.農貿市場環境衛生全提升行動要落實哪些工作?
(1)有完善的硬體設施 (2)有嚴格的管理措施(3)有整潔的場容 (4)有安全放心的商品(5)有井然有序的周邊環境
10.「門前三包」是指什麼?
(1)包衛生 (2)包綠化 (3)包秩序
11.餐飲不浪費應做到哪些?
(1)按需選購 (2)適量點餐 (3)光碟行動
12.哪些情況下特別要注意洗手?
(1)咳嗽或打噴嚏後 (2)照顧病人時 (3)製備食品前後(4)飯前便後 (5)處理動物或動物排洩物後 (6)外出回家時
13.如何正確的洗手?
(1)用洗手液或肥皂清洗,並用流水衝洗乾淨
(2)七步洗手法
14.七步洗手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第一步:掌心相對,手指併攏,相互揉搓;
第二步: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三步: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
第四步:彎曲各手指關節,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六步:彎曲各手指關節,把指尖合攏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七步:螺旋式擦洗手腕,雙手交換進行。
15.開展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的目的包括哪些?
(1)全面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2)引導全社會形成健康文明新風尚
(3)全面推進全省衛生城鎮創建達標
(4)健全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體制機制
(5)推動從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面社會健康管理轉變
16.健康生活方式包含哪些?
(1)合理膳食 (2)適量運動 (3)戒菸限酒 (4)心理平衡
17.如何做到科學健身?
(1)選擇安全有效的健身運動
(2)健身計劃應該循序漸進
(3)運動風險評估可以提升運動安全
(4)運動健身應該形成習慣,持之以恆
18.如何做到合理膳食?
(1)食物多樣,穀類為主
(2)多吃蔬果、奶類、豆類
(3)適量攝入肉類
19.革除陋習包括哪些方面?
(1)不吃野生動物 (2)不吃生肉
(3)不吃草烏附片等 (4)少食醃製食品
20.關於戒菸限酒的說法,應該怎樣看待?
(1)菸草對人體的危害很大,含有多種致癌物質
(2)早一天戒菸,早一天收穫健康
(3)喝酒應適量
21.關於安全食用野生菌,應該怎樣做?
(1)選擇安全的菌類購買
(2)要煮熟炒透
(3)菌子不要混在一起烹飪
22.公民健康素養包括哪三方面內容?
(1)基本知識和理念 (2)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
(3)基本技能
23.學校環境衛生清潔消毒中學校應建立傳染病疫情及相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預案,落實學生哪些制度?
(1)學生晨檢制度 (2)因病缺課追蹤制度 (3)通風消毒
24.洗手設施全配套行動是指什麼?
在公眾場所要配置洗手設施,以減少傳染病經手傳播。
25.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參與行動目標中,要求每月開展幾次大掃除?
1次。
26.公共廁所全達標行動中2020學校廁所建設標準是什麼?
答:消除學校旱廁,大力推進學校衛生廁所標準化建設,2020年改造提升140 所學校140 座廁所。完善洗手設施,建立完備的管理機制,落實廁所保潔、消毒、運行維護制度,達到「四淨三無兩通一明」標準。
27.2020年洗手設施全配套行動中學校洗手設施全配套目標是什麼?
答:學校教學樓、宿舍、食堂、操場、體育館、圖書館等公共區域配置方便師生日常使用的洗手設施,原則上每個水龍頭服務師生人數不超過50 人。
來源:雲南省文山州人民醫院
原標題:《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知多少?一起來學習》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