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18!他收集了20年中國流行語 你見證過哪些

2021-01-10 網易新聞


黃集偉今年60歲了。

他做過老師,當過記者,如今是一家出版社的副總編輯。更多人見到他的名字,是在博客和專欄上。

從1998年起,黃集偉用業餘時間搜集和記錄流行語,熟悉的朋友說,黃集偉「是個耳朵很饞且嘴巴很貧的人」,形形色色的語詞被他捕捉到匣子裡,然後製成標本,以每周、每月、每年的周期展覽出來。

20年過去,黃集偉快要退休了,但收集流行語的「副業」延續了下來,在他看來,它們是他感受時代的快捷鍵,一葉知秋,可以看到芸芸眾生。

花甲之年的黃集偉不顯老,瘦,頭髮烏黑,經常參加論壇、講座,和年輕人說笑沒有什麼交流障礙,知道的「梗」甚至比對方還多。

有段時間,惡搞名字成為潮流,朋友拿黃集偉開玩笑,叫他「黃集偉大光榮正確於一身老師」。

喜歡他的年輕人照貓畫虎,給他起了新名字:黃集偉大夢想天真浪漫於一身老師。黃集偉聽說了,眯起眼睛笑。

「標本採集者」

和此前的19年一樣,黃集偉用流行語來標記剛剛過去的2018年。

每周單字,有出自小遊戲的「蛙」,有出自抖音的「抖」,有出自電影《我不是藥神》的「藥」,還有出自範冰冰稅案的「稅」。

也有不少「刷屏語詞」入選:佛系、小奶狗、233;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開心點吧朋友,人間不值得……

「把我樂壞了。」黃集偉愛用這句話開場,形容自己看到一些新鮮語詞時的驚喜。1997年,黃集偉到長春出差,瞥見一個名叫「大哥城洗浴廣場」的招牌,覺得有趣,琢磨許久:在廣場洗澡,足夠讓人新奇;「大哥」又從當時剛剛興起的大哥大派生而來,兩者碰撞到一起,黃集偉「樂壞了」,自此開始了流行語的收集,一晃20年。

隨著時間線拉長,經常有人追溯他行為的起點,他不斷講起那張招牌。

放進「標本箱」的第一條流行語是「你少跟我柯林頓」,那一年柯林頓緋聞事件沸沸揚揚,人們用這句話意指揣著明白裝糊塗。

那時候,流行語大多從傳統媒體萌生,春晚上的一句「忽悠,接著忽悠」紅極一時。

千禧年後,網際網路迎來波瀾壯闊的發展,流行語也有了新的誕生平臺,並浩浩蕩蕩地更迭。

2003年,百度貼吧開始內測,同一時期BBS、天涯廣受歡迎,手機也進入尋常百姓家。它們開始成為網絡文化策源地,在那幾年的語詞筆記中,黃集偉記錄了「糗」「江湖帳號」「拇指族」「月光族」……

「周迅的下巴最近在做特價,可以打八五折。」這是他從作家鮑鯨鯨的短篇小說中摘錄的句子。商業大潮之下,同一時期流行的還有「限購令」「限量版」「愛瘋(iPhone)和愛破(iPod)」。

2010年之後,微博漸漸進入全盛時期,「躲貓貓」「樓脆脆」這些「委婉代指」被黃集偉收錄到當時的流行語中,網友們廣泛參與的「微博打拐」也被記錄在案。《南方周末》發文「圍觀改變中國」,個體開始走進公共輿論場,黃集偉總結:資訊時代,越捂越炸。

從1998年起,黃集偉共出版了六七本「語詞筆記」,到了年底匯總,出版成紙質書籍。

從1998年起,黃集偉將每年搜集的流行語整理成「語詞筆記」出版。新京報記者王雙興攝

有機構評價黃集偉的「語詞筆記」:既可見人生百態,又可察世風變遷,實為一部見微知著的社會史。

如今,社交平臺更多轉移到了微信,短視頻橫空出世,自媒體方興未艾。流行語越來越快地更新和傳播,也越來越快地被儲存進歷史,「火星文」變成一批人的青春記憶,「春晚」變成一代人的懷舊導索。

黃集偉發現,大規模的全民共振變少了,個性化的情感抒發越來越多。「人人都是段子手」,社交媒體上轉發的是李誕和papi醬,段子文化和吐槽文化變成年輕人的時尚表達。

萬眾造句、壓縮語詞的現象越來越多,「凡客體」,「一言不合就……」,「喜大普奔、人艱不拆、十動然拒」,黃集偉曾在一次講座中總結:「這種轉化可以看到大眾語文生活的日漸節約傾向。在一個一切都以效率為標尺,信息化、媒介化社會中,便捷是最高原則。」

「醉氧」

黃集偉從不諱言對語文的喜愛,並從年少時就開始萌芽。

1966年,黃集偉讀小學。

「偶爾讀書,也有所謂的畢業考試,但實際上彈性很大,一會兒學工去了,一會兒學農去了,一會兒抗震救災去了。」黃集偉回憶,「我們總說自己是喝狼奶長大的,沒受過什麼系統的教育。」

為數不多的高光時刻在初中二年級。一位朱姓老師到任教語文,在第一堂語文課上,她用45分鐘時間,只講了一個字。

黃集偉回憶,那堂課的課文是《紀念白求恩》,朱老師沒有講時代背景,也沒有領讀課文,而是用一堂課的時間講了一個字:念。從「紀念」講到「思念」「信念」「軫念」「眷念」。全班「小夥伴都驚呆了」。

很多年後,黃集偉在回憶朱老師的文章中寫:在「文革」紅色語境偶然開裂出的那個小小安寂夾縫裡,我第一次體會到漢字的魅力,體會到藏在那些看似普普通通的漢字身後,或是江山壯闊波瀾,或有濃情千尺深潭。

口號、語錄、樣板戲,時代表達單調匱乏,「全國上下都是模板」。在這樣的成長背景下,黃集偉像被擠壓乾癟的海綿,一旦遇水,就忍不住瘋狂吸收。

那時候,他會跑去頤和園旁邊的101中學聽課,老師站在前面講「怎麼寫作文,怎麼表達符合真實的生活,而不是胡編亂造」,小禮堂式的教室塞下上百人,「連窗臺上站的都是」。

讀高中的黃集偉第一次見到現代漢語詞典。一九七三年試用版,黃色封面,磚頭似的厚厚一本,學校給老師配置的工具書。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很難想像我當時的心情,就像農村小孩第一次看見電燈或者火車那麼新鮮,我就覺得,哎怎麼還有這麼一本書啊,這麼好看。」黃集偉回憶,他開始圍著老師借這本詞典,軟磨硬泡,最終爭取到了三天的使用權。

「那個時候上學,詞彙量非常有限。當你第一次看到詞典,看到那麼多的詞,那種興奮和震驚非常強烈,就像打開一個新世界。」黃集偉吸了口氣,用手在空氣裡畫圓,「那三天,我天天抱著那本詞典看,還往本子上抄,拼命抄。今天看起來很可笑,但是當時真的被嚇到了,被喜歡得嚇到了。」

他用「醉氧」形容當時的感覺:當你被關在一個黑屋子裡,沒有窗戶,如果突然把窗戶打開,大量的新鮮空氣進來,人是會暈的。

學生時代的飢餓感留下了後遺症,從那之後黃集偉迷上了買詞典。各種各樣的詞典擺在書櫃裡,一本專講「然」字的就有兩三釐米厚,還有從西單大廈淘來的《死雅》,用一百五十多萬字講由古至今的「死」。

語詞的魅力,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被動又主動地生了根。

「有一種『找到』的感覺」

恢復高考,黃集偉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日後被人們屢屢懷念的「黃金時代」很快拉開了帷幕,在商品經濟的大潮尚未席捲之前,文藝一度是時代的底色和光環。

那段歲月裡,張藝謀為了拍電影在高密種了兩百畝紅高粱,陳凱歌拿下了金棕櫚獎;崔健在舞臺上扯著嗓子唱《一無所有》,黑豹進行著「穿刺行動」;北島和顧城在朗誦會聽眾的蜂擁中只能翻窗逃跑,《美的歷程》是當時的暢銷書……

「舞文弄墨」,同樣是黃集偉們傾心的事情,他讀書、寫作,許多年後依然保留著的綠色A6活頁本上,還有不少原創的歌詞。

畢業後,黃集偉到一所中學教了六年語文,曾經的學生去看望他,並抄走了幾首歌詞用作大學的文藝匯演。其中一首叫《朋友》,八十年代,一位叫臧天朔的歌手把它唱了出來,一段時間內,街頭巷尾的青年都在哼著「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

在那時的聚會上,高中同學要和黃集偉談談,神情嚴肅:「你現在就辭職,回家什麼都不要幹,就寫歌詞。」

黃集偉從沒想過藉此「揚名立萬」,也覺得寫歌詞不是自己擅長的事,飯桌上和老同學說說笑笑,回去依然在自己選定的賽道上跑。

黃集偉出席講座。受訪者供圖

後來的日子,他去報社當過記者,去雜誌當過編輯,去電臺當客座主持,如今在一家出版社擔任副總編輯。

擔任客座主持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黃集偉在廣播電臺開了一檔名叫「孤島訪談」的節目,他把嘉賓帶到一座虛擬的衣食無憂的孤島上,「倘若只許帶一本書,你最想帶哪一本?」訪談就此開始。

去「孤島」只需要關掉BP機,告別卡拉OK和股票,王小波作為嘉賓參與黃集偉的訪談時,還沒被貼上「自由騎士」的標籤,黃集偉邀請他自我介紹時說:「不少讀者還不太了解你。」

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黃集偉走訪了30多位嘉賓,每期節目拿20元的報酬,但常常打車就要花掉三四十元。二十年後回憶起來,他依然覺得興奮,為年輕時的行為感到「匪夷所思」,又忍不住感嘆那是「最寶貴的時光」。

「我跟人開玩笑說,你看,我這輩子看過書,教過書,寫過書,還說過書,現在在出版社還編書,都是自己喜歡的事。」黃集偉笑起來把眼睛眯成兩條線:「雙魚座的人啊好像很難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1998年起,黃集偉開始收集流行語。依舊是喜歡的事,但多了幾分契合感和成就感。「以前有一個位置,但是這個位置別人也可以坐。然後突然有一天,你突然想做一件事,並且這是你獨特的表達方式,你做得很舒服,別人也不煩,就覺得挺開心的,有一種『找到』的感覺。」

人生的意義就像一個面口袋

觀察流行語20年,黃集偉尤其偏愛「複雜」的表達。

2001年,電視劇《黑冰》開播。王志文扮演的角色郭小鵬是一個亦正亦邪的毒梟,陰鷙,但又溫文爾雅,在商業陰謀的策劃中不時引經據典,被押赴刑場依然在哼貝多芬的《命運》。

「暮靄沉沉,冬日浮雲滿天,一隻鳥忽然從樹梢上掠過」,電視劇裡的郭小鵬站在刑場上,自言自語說:「你看那隻鳥兒,是不是從辛棄疾詞裡飛出來的?」

電視機前的黃集偉「一下被擊中了」,十幾年後回憶起來,依然忍不住從椅子上坐直身子,揮舞著手臂描述當時的情景。「我覺得這個人物就是有了這一句話,內心的豐富性就出來了。毒梟不是只有文著大花臂、滿口粗語這一種樣子,它讓我記住這個毒梟不是那個毒梟,他是獨特、真實和立體的。」

這句臺詞最終被收錄到他的語詞筆記《非常獵豔》中,古舊的書頁裡穿插著黑白圖片,黃集偉在解讀中寫:「一個獨具特色的毒梟在不被臉譜化為座山雕的同時,會贏取比座山雕更多的喝彩。」

如今走在路上,看到一句精彩的廣告語,黃集偉依然會忍不住興奮;上網看到有趣的語詞,還是條件反射地記錄下來。前段時間,耐克出了一款新鞋,年輕同事在辦公室裡抱怨沒能搶到,黃集偉對鞋不感興趣,但對鞋子的顏色起了興致,掏出本子,把「騷粉」記了上去。

「要麼當個老師,要麼當個編輯,即使再豐富也是單一的。但是這個業餘愛好幫我看到芸芸眾生,看到好多人是怎麼生活和思考的,因為對語言的關注,可以讓人保持和時代的聯繫,同時又找到了一個獨特的路徑表達自己,挺好的。」他說。

黃集偉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人生的意義就像一個面口袋,往裡面裝什麼就是什麼,裝一袋土豆就是土豆,讓他選擇的話,就裝一袋語詞。

如今,網際網路加速著流行語的創造,讓這種語言野性十足地生長在全新的時空裡。話筒被送到每個人手中,大家七嘴八舌地參與和構建網際網路文化。

黃集偉覺得,網際網路釋放了語言的活力,也增加了漢語的表達能力,變得豐富多彩起來。同時,它們又是日漸臃腫聒噪的都市裡最好的見證者。「歷史總是成功者書寫的歷史,但是語詞就在那裡擱著,對吧?」

不過,流水不腐,是生機和活力的象徵,也會帶來泥沙和樹枝。有人擔心網絡流行語汙染中文環境,也有人質疑廣泛使用流行語會影響人的獨立思考。

黃集偉覺得,流行語被創造時,新的表達方式提升了民間語文的活躍度,但是在大規模使用時,會因為其便捷性限制了人的思維,「它其實鎖定了你,你會不自覺地說『不明覺厲』。」黃集偉說,「還是要謹慎,或者說要有選擇,它不能成為你個性語言的主體,最多是點綴。」

謝謝你,寶寶老師

出版社塞滿圖書的辦公室裡,一月的風順著窗子縫隙溢進來,黃集偉在深藍色的T恤外套了一件黑色馬甲,看上去文氣並且老派。

記錄流行語20個春秋,如今花甲之年的黃集偉,依然保持最鮮活的表達方式,從來不會因為和年輕人存在交流障礙而發愁。

「土味情話」四處傳播,他就跑去豆瓣小組看看到底有多「土」;《超時空同居》熱播,他也和年輕觀眾一起鑽進電影院;微信炙手可熱,他也開通了自己的公眾號,就叫「與無聊共勉」……

黃集偉有時會回復網友留言,最常用的是「邊笑邊哭」和「捂臉哭」的表情,在微信公布的2018數據報告中,它們是九零後和零零後最愛使用的表情。

2018年,北方剛剛入冬的時候,60歲的黃集偉受邀參加一場演講。

那天,他從起名的藝術講到千奇百怪的網名,又從網絡段子講到土味情話,跨越20年時空的網絡流行語在PPT上隱現,有聽眾抱著手機拍照、發微博,也有人笑趴在前排的椅背上,把一句「反差萌」送給臺上的流行語先生。

黃集偉給自己那一次的演講取名《小規模盪氣迴腸》,取自木心的詩,意指流行語給生活帶來的樂趣和感悟。

演講結束時,他講了一則小故事,一位網友發燒沒去上班,三歲的小侄子給她打電話,上來就說:寶寶,你好點了嗎?她很吃驚,說你亂叫什麼,你應該叫我姑姑,怎麼叫我寶寶。三歲的小侄子奶聲奶氣地說,我媽媽說的:管喜歡的人要叫寶寶。

「這句話我想借來結束今天的分享,謝謝各位寶寶。」黃集偉鞠躬告別,臺下一片笑聲和掌聲。

視頻被發到網上,「彈幕」無數,年輕的網友紛紛「刷屏」:謝謝你,寶寶老師。

相關焦點

  • 盤點:2018年年度十大流行語
    2018年,中國網際網路民首次突破8億,其中超過98%的人每天用手機上網,通過一方小小屏幕瀏覽和點評這個時代,發表和留存自己的聲音一個年度的熱詞,是一個年度的縮影,熱衷於網上衝浪的社會人們,每日每刻都在輸出生動多彩的語言智慧。
  • 盤點2018年度流行語 你的關鍵詞是什麼?
    【解說】2018年已接近尾聲,回首這一年,你是否留意過自己最常掛在嘴邊的是哪些詞語呢?此前《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了2018十大流行語,其中不少詞語都跟2018年的熱點新聞事件有關。【字幕】錦鯉【解說】2018年國慶期間,支付寶官方微博開展了一個抽獎活動,從轉發此條抽獎微博者中抽獎,抽中的人為「中國錦鯉」,該條微博吸引上百萬次轉發。網絡上也掀起了轉發「錦鯉」的熱潮。【字幕】教科書式【解說】2018年5月,一段上海民警街頭執法的視頻在網上走紅。
  • 2018年網絡流行語盤點,看看你都用過哪些?
    轉眼已經2018年11月底,馬上就要12月份,2018年就要紅紅火火恍恍惚惚過去了。這一年,我們跟英雄世界(金庸、斯坦李)告別,這一年,我們都在說,開心點,人間不值得。這一年,女性邁出了勇敢的一步,一聲「Me too」從美國傳到中國,這一年,全民為IG喝彩,這一年,鎮魂女孩非常快樂,瘋狂為居老師打call這一年,我們實力回答:某奢飾品牌失去了中國市場,會活的好嗎……2018年的瓜,相信朋友們一定都一起吃過,下面,就跟嶽公子一起來盤點一下2018年的網路流行語吧,據說,每個詞語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 2018十大流行語都有哪些盤點 2018火起來的網絡用語
    12月3日下午,《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了2018年十大流行語。  命運共同體,即在相同條件下結成的命運攸關的集體,源自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指全人類都生活在同一地球上,同處於一個利益攸關的集體中,各國要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 它們何以成為2018年的網絡流行語
    西安市手機低頭族專用通道出現「確認過眼神」等網絡流行語。 視覺中國網絡流行語的迅速傳播有利也有弊,網絡流行語最為直接的影響是交流的效率,它可以用最簡單的語言承載最為豐富的信息量,但也會帶來信息形態層面的審美疲勞。
  • 2018年十大流行語出爐,這些你都聽過嗎?
    二十年專業老司機,等你上車,點擊右上角關注泡泡網百家號即可12月3日,《咬文嚼字》公布了2018年十大流行語。來看看你們都聽說過哪些?哪些又是你們最常用的:1.命運共同體2.錦鯉:一提到錦鯉,大家腦子裡想到的第一個人是楊超越還是信小呆?
  • 你常用哪些流行語?
    郝鑫城攝(人民視覺)「逆行者」「後浪」「帶貨」「雙循環」「爺青回」「奧利給」……即將過去的2020年,哪些流行語你常掛在嘴邊?往年的流行語你還記得多少?近日,多家機構陸續公布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流行語有哪些特點?「首要特點是量多。」何偉漁說,今年新概念、新詞語豐富多彩,是流行語的「大年」。其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抗疫是今年的年度主題,很多流行語會自然而然地與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大事高度關聯。「比如在《咬文嚼字》公布的十大流行語中,就有7個詞和抗疫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繫。」
  • 2018年十大流行語出爐!你能看懂幾個?
    這一年大事很多一批新的「網絡流行語」也隨之而來12月3日,《咬文嚼字》雜誌編輯部公布了2018年十大流行語:命運共同體、錦鯉、店小二、教科書式、官宣、確認過眼神、退群、佛系、巨嬰、槓精入選。2018年國慶期間,支付寶官方微博開展了一個抽獎活動,從轉發此條抽獎微博者中抽獎,抽中的人為「中國錦鯉」,吸引300多萬次轉發。後來,隨著熱度增長,「錦鯉」開始泛指在小概率事件中運氣極佳的人。「錦鯉」的走紅及其意義的泛化,隱含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原來,1998年已經是20年前了!
    時間跨入2018,才突然反應過來原來1998年已經過去20年了20年仿佛就是彈指一揮間……年1998年對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網際網路來說都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大家也都把1998年作為中國商業網際網路真正興起的一年
  • 2018年度十大流行語來了!我打賭你全都用過!
    12月3日,《咬文嚼字》公布了2018年十大流行語:①命運共同體;②錦鯉;③店小二;④教科書式;⑤官宣;⑥確認過眼神;⑦退群
  • 王菲那英有望相約2018春晚!快哭了,原來1998年已經是20年前!
    想到1998年,我才2歲,當時爸爸抱著我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一聽到2位天后的聲音,就被迷住了。他們的歌聲伴隨著我20年,時隔20年,再次合作。真是歷史性的畫面。超級期待。據了解,最新原創歌曲《相約2018》,由錢雷作曲、梁芒作詞。最近很紅的央視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
  • 2018最新網絡流行語出爐
    2018已經接近尾聲,讓我們看看有哪些奇葩的網絡詞
  • 2018十大流行語背後:年度流行語價值何在?
    12月3日,《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了2018年十大流行語,命運共同體、錦鯉、店小二、教科書式、官宣、確認過眼神、退群、佛系、巨嬰、槓精入選。年度流行語價值何在?需要我們去思考。
  • 趣說科學儀器行業 盤點2018年十大流行語(二)
    本篇將繼續以科學儀器行業的角度,來盤點「2018年十大流行語」當中的「官宣」、「確認過眼神」、「退群」。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風馬牛不相及的網絡熱詞能被解讀出哪些意思吧!2018年十大流行語信息對稱(圖片來源:視覺中國)TOP6 確認過眼神詞義:用來表達一種「得到了自己內心希望得到的訊息」的心情。
  • 2018年這些火爆的流行語,你都知道嗎?
    轉眼2018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網友的地方就有段子,那麼我們來盤點一下,2018年出現的那些有趣的流行語。1、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作為網紅豬的小豬佩奇和社會人聯繫起來完全是個意外,這句話最開始來自快手。
  • 2018年度流行語,看看有沒有你的口頭禪?
    2018年已經到了最後一個月,轉眼間又要過完了,總結了這一年中的流行語,看看有沒有你常用的,歡迎補充~涼涼本來是《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的插曲,特別好聽,朗朗上口,只是在玩遊戲時一些主播輸了會說「死了死了」「涼了涼了」這個時候,「一首涼涼送給你」就出來了,後來被用到各種場合
  • 2018年中日十大流行語「官宣」了!有沒有你經常聽到的呢?
    2018年的最後一個月了,你過得好嗎?你的年度計劃完成多少了?感覺又是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西固1998-2018,我們錯過了什麼?
    轉眼2018即將走完,但恍惚中那些逝去的時光卻依稀仍在昨日。1998,成了所有人難以復刻的回憶,而2018,我們泛舟記憶,敬畏生活,感恩歲月。還有一周時間2019就來了。20年的時間我們身邊都經歷了哪些變化呢?
  • 2018年網絡流行語大盤點
    雖然我們依依不捨,2018年這隻歲月的小狗依然調皮的溜走了,或許我們還有遺憾,還有無奈,可我們不得不迎來2019年這只可愛的小金豬。新時代的我們,共同編織著英特爾這張大網,互聯互通,網民無限的溝通之中,便產生了許多非正式確是大家都愛用的新名詞,我們叫它們網絡流行語。
  • 抗疫、網課...來看看2020年還有哪些媒體流行語
    抗疫、網課......來看看2020年還有哪些媒體流行語 2020-12-24 2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