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影視劇除了從小說和漫畫改編拍攝,現在還流行起了從歌曲尋找創作劇本的靈感,將屬於一首歌曲的意境,通過畫面和一段愛情或勵志故事呈現出來。今天安利的是MONGOL800的代表作(小さな戀のうた)改編的同名電影《小小戀歌》
在日本的南端的衝繩,一群生活在小鎮上的高中生們,因為熱愛音樂將他們緊緊凝聚在一起。原本有望被東京的音樂製作公司籤下,正當迎接光明的未來時,因為一場飛來橫禍而失去了方向。而讓停下的時針再度往下走的,是一首未填詞demo,與一位住在美軍基地的少女。為將未了的『心意』傳達到圍欄的另一端,這群四分五裂的年輕人樂隊,再度背起了樂器…
電影版《小小戀歌》在傳統校園青春電影的構架中結合衝繩敏感的社會議題,唱出MONGOL800樂隊四首歌曲想傳達的精神與其中蘊含的豐富情感,帶著觀眾見證音樂的強大能量,其帶來的感動絕對可以超越性別、種族、語言,甚至是生死。
原本預期《小小戀歌》單純只是眾人透過歌曲懷念朋友與親人,幫助慎司實現他生前的夢想,並藉此重拾自身對音樂的熱愛,但直到電影中段,在故事加入衝繩的美軍基地與跟慎司互相有好感的美國女孩麗莎之後,也把《小小戀歌》拉抬至跟原本完全不同的層次。導演選擇在片中藉由車禍肇事者「疑似」為美軍的設計,引發衝繩民眾心中長久以來對美軍的不滿與衝突,但同時也透過麗莎通過慎司,漸漸延伸至跟整個樂團成員們的情感連接來帶出電影的核心主題。
電影的格局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但由於衝繩、日本與美國的問題實在過於龐大複雜,導演自己也明白無法透過《小小戀歌》一部電影來深入探討,甚至是給出真正能夠解決的辦法,因此最終還是把故事焦點拉回這些角色身上,從幾位高中生只在乎樂團、友情和夢想的純真視角,來觀看這起因為車禍事故所引爆的族群矛盾,同時帶出屬於他們的青春熱血,還有音樂自然而然散發的魅力。
我非常喜歡《小小戀歌》在青春熱血的音樂電影中對幾首歌曲的詮釋,無論是《Don’t worry be happy》帶給人的正面思想、《あなたに》大家好想再見慎司一面的心情、《小さな戀のうた》人們心中那些足以超越時空的小小的愛,或者以《SAYONARADOLL》唱出慎司與麗莎兩人的愛情,甚至是衝繩跟美國人民之間在互相深入認識了解之後所建立的友好關係,都讓觀眾非常直接感受到整部作品想要傳達的信息。
或許不是任何事情、任何矛盾都能靠幾首歌來解決,但音樂本身卻是能夠讓原本應該放棄的人們重拾信心,重新牽起人跟人原本斷裂的情感連接,如同那句衝繩方言:「只要相遇就能成為朋友。」電影《小小戀歌》從團練室、表演臺、校外Livehouse、學校屋頂,最後唱到美國與日本的國界,這些動聽的旋律與歌詞都成為最感人肺腑、最賺人熱淚的溫暖。
責任編輯:團總支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