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琪琪的父母卻感覺不到一絲的高興,因為孩子到現在還說不清楚話。眼瞅著孩子就到了應該上學的年紀,可是連一句整話都說不清楚,他們這些做父母的,那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其實孩子一開始也不是說不清楚話,一兩歲的時候說話發音也都還行,雖然有些字音說得不是那麼準確,但基本上不影響正常交流。可沒想到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她的說話發音有了很大的變化,原先只是個別字音說不清楚,現在是基本上說不清楚話。
原本琪琪的父母想著也許是孩子天天在家待著,所以不太會說話,於是他們決定讓孩子早一點去幼兒園接觸一些同齡的孩子。因為琪琪的父母想著幼兒園的孩子多,沒準自家女兒和小夥伴天天待在一起會有很大的變化。
可是在幼兒園待了幾個月之後他們發現,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沒有提升,整個人還顯得異常消極,到後面是怎麼樣都不肯去幼兒園了。這時候琪琪的父母才知道,原來影響孩子說話發音的問題始終沒有離開,甚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更麻煩起來。
影響琪琪說話發音的這個問題到底是什麼問題呢?
其實這個問題大家都比較熟悉,俗稱矯正「大舌頭」,專業名稱叫做「功能性構音障礙」,是一個比較常見的語言問題。在學齡前兒童和青少年群體中出現的概率比較高,但是矯正難度相對來說比較輕鬆一點,不過語言問題不能拖延太久,否則小問題也會變成大問題。
相對於其他的語言問題來說,功能性構音障礙對孩子的影響僅僅局限於說話發音上面,並不會導致孩子的發音器官出現缺陷,也不會損壞孩子的五官發育。也正因此,大舌頭在很長一段時間中不被人重視,很多人覺得既然影響不大,那不用矯正也沒問題。
可事實終究會教會我們做人,大舌頭對孩子的影響不大是相比較於那些根深蒂固的語言問題而言,從它自身而言也不是一個小問題,否則出現的概率也不會那麼高。所以,家長們如果發現了大舌頭的存在,那就要及早帶著孩子前往專業的語言矯正機構進行矯正。
每個孩子的語言發育要經歷四個時期:發育期、單詞期、單句期、完備期。只有經歷過語言發育的這四個時期,孩子的語言能力才算是基本發育完全,他們自身也算是有了基本的語言邏輯能力和修正自己語法錯誤的能力。
但三四歲的孩子又缺乏對於字音的辨識能力,也不知道怎樣規劃系統的語言學習脈絡,因此他們學到的很多字音都來自於父母的教導和周圍環境中的各種聲源。表面上來看,孩子學習字音的方式多種多樣,可實際上他們卻混淆了不同字音的關係。
大舌頭兒童在學習字音的時候基本上會出現兩種情況:第一就是單個的字音說不好,比如G、K、D、T等等;第二種情況就是多音系的字音說不好,比如NL不分、平翹舌不分等等。如果出現第二種情況,那語言矯正已經迫在眉睫。
說話發音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技能,可是語言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種種情況卻讓孩子無法塑造一個系統的語言體系,於是今天說這個,明天說那個。時間一長,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表達的清楚含義,結果就導致了大舌頭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