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十年齡段的別稱,古人的情懷有趣

2020-12-22 蔡駟問好

人生百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感懷人生,古訓:十歲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感、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九十老童、百歲人仙。這也是古人對逢十年齡段的別稱,說法或者出處是比較有意思的。

十歲不愁:曹衝稱象,司馬光砸缸、甘羅拜相,這都是人間的奇蹟,百年少見。在古代與現代差不多,六七歲開始搖頭晃腦讀書,無憂無慮,啥事都不管,離小升初或考秀才的事遠著呢!「十歲不愁」出自何處呢?它出自《禮記·曲禮》曰:「人生十年曰幼,學。」古代的男子長到十歲叫做幼,這時候才外出上學。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截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二十不悔:自古英雄出少年,這是我們自古以來都喜歡的事。縱覽歷史少年才俊代代輩出,他們或為民血戰沙場或激揚文字指點江山,成為中華民族最可歌可泣的一部分。二十之青年富於青春,賭資雄厚,無論跌倒或撞得頭破血流,一切都無所謂,有的是時間和精力,永遠向前看。其出處同上一樣,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的作品《禮記·曲禮》曰:「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後人稱二十「不悔」或「無暇」,反正「弱冠之年」,大家海涵。

三十而立:這是老夫子在2000年前發出的感慨「三十而立」,即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出自春秋孔子《論語·為政篇》中的第4章。這「三十而立」,並不是指男人是否能夠養家餬口,而應是指建功立業的大事。在古代,十五六七歲就已成家了,三十歲就應該是闖蕩江湖了。

四十不惑:一個人到了四十歲,經歷了許多,已經有自己的判斷力了。對社會上的是非、善惡、好壞、美醜等應該有自己的評判標準。人生四十也是一生過半的時候,聽得多了見得也多了,對這個世界沒什麼看不透的了。四十年的風風雨雨,該幹嗎幹嗎,沒有必要再胡思亂想了,守得住,走下去,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也沒什麼不可以的,活成自己就行了。「四十不惑」及「五十知天命」和「六十耳順」的出處,都是老夫子說的。

五十知天命:五十的人一定會常常悟人生。在感悟中,會發現自己今天走過的人生路,其實既有偶然又有必然。從小到大,老天還是公正的,它儘可能公平地給予每個平等的機會,只是有些機會抓住了,而有些機會從手中滑掉了。回頭看,有一點失落,也是正常的事情,向前看依然是一臉的燦爛,會在必然和偶然中,思考命運的天性,仰望星空,看天空縹緲,思安身立命之本。

六十耳順:六十歲的人還有一段良辰美景好時光,詩曰:「老牛自知黃昏晚、不待揚鞭自奮蹄。」更有:「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土暮年壯心不已。」這種境界和精神,還是應該有的。至於安度晚年,頤享天年,還早呢!現在是六十年退休,大多數人身體還是倍兒棒的,應該發揮自己的餘熱,真正幹自己想幹的事情。兒孫滿堂了,社會上的事情也不用你操什麼心了,耳朵背與不背都應該聽得進,如風一樣的順暢才是。

七十古稀:老夫子的原話是「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並沒有說「古稀」,如果說了,那就成為他老人家的「讖語」了,因為他老人家正是73歲仙逝的。出處應該是杜甫的詩,《曲江二首》中云:「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這一點,民間也有說法:「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古稀之年幹什麼呢!開開心心健健康康地活著,看人間好事,力盡所能地為社會做些有益的事。

八十耄耋:耄耋是一個漢語詞彙。耄,年紀約八、九十歲。耋,年紀為七十歲。耄耋指年紀很大的人。出自於曹操《對酒歌》:「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八十老人,現在已經很普及了,這歸功於社會和科學,進步為老人健康長壽創造了新的天地。

九十老童:老童,也稱耆童。古代神話中的神明。出自《山海經》: 「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命重獻上於天,命黎邛下地。」意思是老童生下來是滿頭白髮。顓頊卜知這個滿頭白髮的嬰兒將會子孫繁衍興旺,於是給他起名叫老童。這應該是後人取其吉祥之意吧!

百歲人仙:道教中五仙分別為:天仙、神仙 、地仙 、人仙 、鬼仙。人活百歲不是「天仙」、「神仙」,也應該是「人仙」了。鍾敬文《中國禮儀全書》三章:「若是百歲大壽,則不論平時交往疏密,人們都慕名前來祝壽,因為『山中雖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大家還要為壽星立碑刻傳,宗族還要將此事書於族譜,主家亦要向來賓饋贈禮品等。」(文/蔡駟讀歷史 圖/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古人對這些事物的雅致別稱,驚豔了時光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產生了太多美好的東西,從最初的沒有語言,到現在享譽全球的漢字,可以看出,古人憑藉他們的智慧,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智慧的結晶,特別是古人對身邊事物的雅稱,真的是溫柔了歲月,那種言語中帶著綿綿感情的潤物細無聲的別稱,不像現代的詞彙那樣,簡單淺顯,太細膩了。
  • 古人關於不同年齡的別稱可真多,10至20歲間的叫法還有這差別
    現代人的年齡已經採用數字進行表示,古人的年齡除了用數字表示外,還會用一些詞語指代年齡,似乎這才是主流。畢竟古人用來指代不同年齡的別稱也是非常多的,小至嬰兒,上至老人都有,分得很是仔細,尤其是十歲至二十歲間的年齡稱呼差別比較大呢。
  • 成語無腸公子是古人對哪種動物的別稱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10月2日
    成語無腸公子是古人對哪種動物的別稱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10月2日成語無腸公子是古人對哪種動物的別稱?
  • 成語無腸公子是古人對哪種動物的別稱 吃螃蟹的季節是幾月
    古人多用成語來形容生活中的事物,那麼成語無腸公子是古人對哪種動物的別稱呢?顧名思義是沒有腸子的動物,你知道正確答案嗎?成語無腸公子是古人對哪種動物的別稱正確答案:螃蟹古人給蟹取「四名」:「以其橫行,則曰螃蟹;以其行聲,則曰郭索;以其外骨,則曰介士;以其內空,則曰無腸。」所以蟹便有了「橫行介士」和「無腸公子」的稱號。
  • 古人對酒的有趣別稱
    在國人口中「酒」除了被稱之為酒以外,今天讓我們了解下在我國古代「酒一些其他或文藝或有趣的稱呼。 1、「掃愁帚」,「釣詩鉤」 宋代大文豪蘇軾在《洞庭春色》詩中寫道「要當立名字,未用問升鬥。應呼釣詩鉤,亦號掃愁帚」 因酒能掃除憂愁,且能鉤起詩興,使人產生靈感,所以蘇軾就這樣稱呼。
  • 小於菟、老烏圓,在古詩裡,貓咪的這些別稱可愛又有趣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古代詩人筆下的貓咪別稱,可愛又有趣,讓你絕對想不到!鹽裹聘狸奴,常看戲座隅。時時醉薄荷,夜夜佔氍毹。鼠穴功方列,魚餐賞豈無。這首《贈貓》中,「狸奴」是最被古人廣泛使用的貓的別稱。古代楚人稱虎為「於菟」( wūtú),「小於菟」就是小老虎,後被愛貓的文人用來比喻小貓。珍重從君乞小狸,女郎先已辦氍毹。自緣夜榻思高枕,端要山齋護舊書。
  • 古人智慧:三生萬物,逢七必變,道出了亙古不變的自然規律
    (一)、萬物發展,有據可循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這並不是單純的迷信,而是古人經過長年累月的摸索尋找出來規律。《易經》就是古人智慧的集大成者,它認為雖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變化莫測,但不論如何都有其內在的規矩。  "科學的盡頭是玄學",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
  • 月亮的別稱美翻了~中國民俗別稱大全,長知識!
    古人云:「老驥伏櫪,志在千裡。」【老蒼】謂頭髮蒼白的老人。杜詩:「脫略小時輩,結交皆老蒼。」【老子】老人自稱。《晉書·庚亮傳》:「老子於此處興復不淺。」【老夫】老人自稱。《禮記·曲禮上》:「大夫七十而致仕……自稱曰老夫。」
  • 這是春天的別稱,用在詩中既形象又貼切,讓春天駐足讓讀者流連
    我國的漢語,語言詞彙非常豐富,對於同一事物,常常會有不同的稱謂,也就是所謂的「別稱」。這些別稱既生動又形象,運用在詩詞中,豐富了詩人們的語言表達,也豐富了詩人和讀者的想像,同時也傳遞著更加豐富的情感。今天咱們來聊聊出現在古代詩詞中對於春天的別稱,舉幾個例子和前人的作品,和朋友分享一下。
  • 老祖宗說過壽「忌九,逢九說十」,很多人不懂,壽文化不能忘
    我們知道"壽文化"是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從古至今給老人過壽是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的習俗,而農村也對這樣的習俗做出了總結,"做壽忌九,逢九說十"。這句話的意思並不難理解,老人過壽忌諱"九",到"九"出現的時候要用"十"代替。要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我們要先從過壽的緣由說起。
  • 盤點古往今來各種茶的別稱
    古人茶事,總伴著風雅,茶在詩文中,有著各種稱呼,今天杯小茶盤點茶在古代詩文中的幾種別稱。 晉代張華在《博物志》中說:「飲真茶令人少睡,故茶別稱不夜侯,美其功也。」五代十國胡嶠在飲茶詩中贊道:「破睡須封不夜侯。」 消毒臣——唐朝《中朝故事》記載,唐武宗時李德裕說天柱峰茶可以消酒肉毒,曾命人煮該茶一甌,澆於肉食內,用銀盒密封,過了一些時候打開,其肉已化為水,因而人們稱茶為消毒臣。唐代曹鄴飲茶詩云:「消毒豈稱臣,德真功亦真。」
  • 古人對顏色的稱呼,太「中國範兒」了!
    漢字之美,美在真情,美在精髓,美在風骨,美在意境…… 古人對於漢字的運用讓當代的我們自愧不如,古人對萬物的稱呼怎麼都那麼美? 我們常說的黃綠青藍紫黑白灰等顏色,在古人的口中卻有著這樣的雅稱:
  • 古人講:「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春年」,具體有什麼講究
    因為農村的老人們都會說「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春年」,可能很多年輕人看不懂是什麼意思,但就單憑這個「難逢」就知道明年的鼠年是特別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十九年頭七年寡: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19個年頭裡邊,會有7個年頭是我們農村所謂的「寡年」。何謂寡年呢?
  • 「逢一查藥,逢七查吃,逢九查酒,逢十查食」
    近日,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市範圍組織開展「逢一查藥」、「逢七查吃」、「逢九查酒」、「逢十查食」「月固查」行動。推動酒類、餐飲經營者、食品經營者和藥品零售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提升消費者食品藥品安全意識,嚴厲打擊無證無照生產經營食品藥品及製售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
  • 農曆十二個月份的別稱,滿滿的都是詩意!(下篇)
    本著只為一個好名字的起名網,在前幾期已經跟大家分享了一些農曆十二月份的雅致別稱,發現大家都喜歡中華傳統文化,並被其魅力所深深的折服,所以,今天起名網就趁熱打鐵,再分享一波關於月份的雅致別稱,如果你還意猶未盡,那就快快來看看吧!
  • 圍棋別稱「河洛」!《河圖》如何演變為圍棋?
    原標題:圍棋別稱「河洛」!《河圖》如何演變為圍棋? 古人又認為「因射之餘意為投壺,且寓禮焉;因數之餘意為弈,且寓智焉」,並稱「弈之為數,即六藝之數也」,可見圍棋對算術及六藝的意義。 到了東漢,圍棋發展到一個高峰,在書面語中普遍使用。
  • 關於月亮的別稱
    於是,月亮便擁有了數以百計的、充滿詩情的別稱。這些別稱異彩紛呈,美不勝收。(元·范槨《贈郭判官》)(二)來源於神話傳說的別稱 月亮的許多別稱,都來源於一些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1.玉兔搗藥--"兔"字系列別稱傳說月亮上有玉兔在長年累月的搗藥,由此產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別稱--玉兔、白兔、銀兔、冰兔、金兔、玄兔、臥兔、兔影、兔輝、兔月、月兔……玉兔搗藥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別稱。如:①玉兔半升魄,銅壺微滴長。(李紳《奉酬樂天立秋日有懷見寄》)②金兔猶懸魄,銅龍欲啟扉。
  • 菜刀、犀牛、周伯通……聊聊名莊佳釀的有趣別稱
    皮耶侯奇酒莊的Logo(圖片來源:domaine-prieure-roch.com) 皮耶侯奇的「菜刀」別稱來源於酒莊的Logo。Logo左側的綠色圖案是埃及造紙常用的紙莎草,象徵著葡萄園內的植被,皮耶侯奇也因這個形似菜刀的圖案被中國酒友冠以「菜刀酒莊」的別稱。 班尼杜克酒莊:周伯通
  • 王者榮耀英雄別稱,白斬雞算什麼,還是吉吉國王更魔性!
    王者榮耀英雄別稱,白斬雞算什麼,還是吉吉國王更魔性! 王者峽谷英雄個數雖然還沒破百(馬上就破了),但是各有各的特色,有些別稱也格外有趣,雖然別稱來源有好有壞,那麼我們今天來談談那些有趣的別稱。
  • 老祖宗說:做壽忌稱九,逢九必稱十,何意?為啥都要過虛歲壽?
    「做壽忌稱九,逢九必稱十」就和我們的生活很貼切。「壽」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代表了我們民族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寄託和願望,在民間老人過壽,無論是富貴人家還是窮苦人家,都會邀上親朋好友,大家聚在一起觥籌交錯,歡聲笑語的。那麼何為過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