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白菜,吃水煮所有蔬菜也不一定能減肥,減肥看的也並不是吃什麼,應該是「攝入的總熱量」,減肥的硬性條件只有一個,那就是「攝入熱量<消耗熱量」,能量達到負平衡的狀態,身體就會提高脂肪消耗佔比,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即便天天吃水煮菜,如果一天中的總熱量並沒有達到負平衡,最終也無法達到減肥的目的。比如有一頓水煮菜,又又一頓披薩漢堡,或許還有紅燒肉、零食,這熱量也低不到哪去。
當然,水煮菜沒油沒鹽熱量極低,有一定的飽腹效果,熱量攝入的總量更難超標,看似對減肥的確有幫助。但問題來了,這樣「並不好吃」的形式是否能堅持長久的時間?吃這樣的菜是否能給你真正的滿足感?我想應該是很難的,如果大腦的滿足感不強,很難讓人堅持,而且更容易暴飲暴食,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你堅持三天平淡的菜餚,一旦有美食出現的話你一定更按捺不住自己的饞勁兒。
有人三餐只吃水煮菜,少量主食,如果長久如此的話,熱量根部達不到身體所需,而且營養會尤其不均衡,即便是瘦了,在短時間內也是因為蛋白質、水分的流失造成體重大幅下降,並非讓脂肪大量消耗,三餐只有水煮菜的減肥方式其實無異於變相的節食減肥,節食減肥不僅難以堅持,而且反彈會更加嚴重,身體習慣了水煮菜和低熱飲食,一旦恢復到以往的正常飲食就會更容易長胖。
節食減肥還可能成為「易胖體質」,當身體的熱量攝入大幅下降,身體自己也會開啟「省電模式」,我們會變得嗜睡、懶惰、缺乏積極性,不愛運動,其實這是身體為了節約能量損耗的一種方式;食物不好吃、攝入太少的時候,大腦還會讓「瘦素」分泌降低,瘦素是一種控制食慾的激素,瘦素降低則我們食慾大增,也更容易暴食;節食會導致蛋白質的大量流失,一段時間後我們的肌肉含量大幅下降,臟器功能降低,從而導致基礎代謝耗能大幅下降,而基礎代謝耗能其實是身體的耗能大頭,佔70%的耗能,運動僅佔25%左右,剩餘的是消化食物所消耗的能量,基礎代謝的下降則是導致易胖體質的最大原因,比如體脂少、體質好、臟器功能強的人睡覺的時候就能消耗更多能量,自然更不容易胖。且營養的不均衡還會導致健康下降,到時候得不償失。
其實我們可以把:只吃水煮菜改善一下,例如炒菜的時候少油少鹽,儘量不要採用麻辣燙、火鍋、燒烤等更容易吸油的方式料理蔬菜,一餐中可以吃水煮菜,但也千萬不要忘記也要攝入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主食適量攝入、肉類也應當適量攝入,三餐中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膳食纖維的混合才能有更強的飽腹感,有助抑制食慾,控制我們額外熱量的攝入。
另外,千萬不要採用節食的方式減肥,否則不僅容易反彈,還會成為易胖體質,健康也會受到影響,得不償失。不用刻意在不吃某一餐,減肥只要保證總能量攝入更低一些即可,每日可少吃500~1000大卡的熱量,其實一餐少吃1/3~1/4就完全可以了,這樣不會導致某一餐攝入熱量極低或較高,更容易長久堅持,對健康也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