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那達慕浩特,許你一場陳巴爾虎草原的冬日風情~
來那達慕浩特,許你一場陳巴爾虎草原的冬日風情~ 2021-01-17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天去錫林郭勒大草原,走進冰天雪地中的那達慕大會
每到那達慕大會盛開的那幾日,牧民們便會身著最精美的蒙古袍子,從草原的各個角落聚集在一起,騎著自家的駱駝、牛、馬、羊前來參加各種比賽。參加那達慕大會都能看什麼?賽馬草原上盛產的蒙古馬能跑善戰,還有這超凡的耐力,從小在草原上長大的蒙古族人與馬有著特殊的感覺,馴養出一匹快馬是他們最驕傲一件事情。
-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你知道哪些呢?
1、馬奶節馬奶節是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以喝馬奶酒為主。流行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和鄂爾多斯的部分牧區。通常在農曆八月下旬舉行,日期不固定,為期一天。2、白節白節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相當於漢族春節的年節。整個白月期間,草原上的男女青年紛紛騎上駿馬,帶上嶄新的哈達和美酒等,三五成群,挨家挨戶給各浩特的親友、家長拜年。不過現在,草原上看到的更多的是騎摩託車或開吉普車的男女青年。
-
醉美草原歌正歡——興安盟那達慕賽場剪影
遠眺那達慕賽場奮力一摔女子搏克比賽身著民族服裝觀看比賽搏克手入場風馳電掣>那達慕組委會為志願者頒發證書獲獎搏克手上臺領獎8月14日,歷時7天的2020·興安盟那達慕在科右前旗烏蘭毛都蘇木落下帷幕。本屆那達慕體育賽事緊張激烈、扣人心弦;文藝演出精彩紛呈、典雅唯美;烏蘭毛都中國草原文化旅遊發展論壇,在草原文化旅遊等方面為全區乃至全國作出了積極探索,積累了一定的寶貴經驗。通過那達慕「開門辦賽、文化推廣」的形式,不僅向外界展示了烏蘭毛都大草原的魅力,更傳播了烏蘭毛都大草原的故事,進一步提升了全盟的知名度、美譽度、開放度。閉幕式上還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
-
搶救蒙古族傳統角弓製作技藝
1999年,當時擔任內蒙古電視臺蒙古語衛視新聞記者的他,在赤峰市翁牛特旗那達慕大會中做採訪工作。一位60多歲的其木德老人,拿著一把珍貴的祖傳牛角弓參加比賽,諾敏第一次見到蒙古族角弓的真實面目,就被深深吸引。史料記載,蒙古弓箭延續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解放初期,角弓比賽給國家和內蒙古帶來了許多榮譽。但在1959年後,由於國內開始推廣國際弓,蒙古族傳統角弓逐漸消亡。
-
2020·烏蘭毛都草原冬季那達慕開幕
盟委委員、秘書長許寶全宣布那達慕開幕。廣大牧民身著節日盛裝,現場絢麗多姿,氣氛熱烈。伴著悠揚的科爾沁民歌和熊熊燃燒的聖火,國旗隊、會旗隊、會徽隊、蘇力德馬隊、牧民代表隊等依次入場。科右前旗烏蘭牧騎帶來的彩車表演、勒勒車表演,以及還原早期烏蘭牧騎送文化下鄉的情景表演《瑪奈烏蘭牧騎》,服飾展演、民族舞蹈輪番上演,精彩紛呈,雖然天寒地凍,卻阻擋不了四面八方的牧民及遊客參與的熱情。
-
【新聞】2019年伊金霍洛旗那達慕 第十五屆成吉思汗 旅遊文化周召開新聞發布會
2019年伊金霍洛旗那達慕 第十五屆成吉思汗旅遊文化周召開新聞發布會本網消息 7月19日,2019年伊金霍洛旗那達慕,第十五屆成吉思汗旅遊文化周召開新聞發布會。2019年伊金霍洛旗那達慕,第十五屆成吉思汗旅遊文化周,定於2019年8月8日至14日在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鎮成吉思汗陵那達慕會場舉行,為期7天。8月8日上午9:00時將舉行盛大的開幕儀式。
-
蒙古族服飾
蒙古族男人的腰帶一般扎在肚臍以下,懷中揣著酒壺和茶碗,遊牧時騎在馬上就可以飲酒喝茶,非常方便。蒙古族婦女的腰帶一律都扎在胸部以下,以保持裙身寬大,行走自如,這樣就不影響蹲下來給牛擠奶,也便於在蒙古包裡熬茶煮肉和收拾家務。蒙古袍的腰帶也體現出蒙古民族在穿著上的審美情趣和追求,男人們著袍束帶,展現出魁梧強壯、威武迎人的形象;婦女們緊束腰身,顯示著苗條嫵媚、亭亭玉立的風姿。
-
河北省2019豐收節推出32條「秋採摘」線路
為滿足居民休閒消費需求,在秋意漸濃、碩果飄香的豐收季,河北省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出32條「秋採摘」系列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精品線路,為大家體驗豐收喜悅、觀賞秋日美景提供絕佳去處。
-
盤錦市「慶豐收 奔小康」稻作人家農民豐收節暨榮興稻作人家民俗村...
嘗特色非遺小吃,觀慶豐收攝影展,釣螃蟹、品稻田蟹、觀看民俗舞蹈……盤錦市「慶豐收 奔小康」稻作人家農民豐收節暨首屆榮興稻作人家民俗村文化民俗節於9月19日在榮興稻作人家民俗村開幕。如今,榮興朝鮮族風情小鎮已初具雛形,這裡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村民生活富裕,擁有獨具特色的精品民宿、民族風情的住宅小區和商業街、傳承文化的博物館等,廣大遊客在榮興可盡享濃厚遼河口民俗味。
-
全國唯一一支蒙古族管弦樂團合奏,這麼多樂器您認識多少?
在視頻中您聽到的,是草原名曲《那達慕序曲》,而演奏出如此靈動悅耳之音樂的,就是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民樂團的成員們,他們也是全中國唯一一支以蒙古族傳統樂器馬頭琴為主弦樂,火不思、雅託克為彈撥樂聲部,畢休固爾、布列號、牛角號為管樂聲部的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多聲部專業民族管弦樂團。
-
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政協建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
8月18日,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政協向縣委、縣政府報送《關於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發展建良言。《蒙古族四胡音樂》為國家級代表性項目;《蒙古族那達慕大會》《蒙古族草原賽馬》《蒙古族傳統婚俗》《杜爾伯特蒙古族民歌》《鹿棋》《多克多爾山祭祀文化》《蒙古族搏克》《蒙古族安代舞》《馬頭琴音樂》《蒙古族潮爾音樂》《蒙古族祭火習俗》11項為省級代表性項目……截止2020年6月, 杜蒙全縣共有19項非遺分別列入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全縣有國家、省、市、縣級代表性傳承人33人,有各級各類項目傳承人近千人
-
「慶豐收 奔小康」盤錦稻作人家農民豐收節:多彩民俗活動邀客來
榮興稻作人家 供圖 盤錦市文化旅遊局國際在線遼寧頻道報導(呂文衛):嘗特色非遺小吃,觀慶豐收攝影展,釣螃蟹、品稻田蟹、觀看民俗舞蹈……盤錦市「慶豐收 奔小康」稻作人家農民豐收節暨首屆榮興稻作人家民俗村文化民俗節將於
-
豐收節為啥選在秋色平分時?丨歷史喵話「秋分」
戰國時,楚國宋玉在《楚辭·九辯》中說「皇天平分四時兮,竊獨悲此廩秋」,平分四季便與秋有了聯繫。後來,唐代詩人韓愈說「窮秋感平分,新月憐半破」,宋代詩人李樸說「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裡明」,平分秋色的說法便一直沿用下來。描寫秋分的詩詞中,還有兩句格外有名,一句是北宋詞人謝逸的「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涼蟾光滿。
-
為了傳承逐漸被人遺忘的蒙古族傳統體育項目「布魯」,他努力了30年!
「布魯」曾在蒙古族的生產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成為民族體育項目之後,布魯走進那達慕大會,也是必有的娛樂項目之一。 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娛樂項目日益增多,人們對布魯的興趣逐漸減弱,再加上近年來,會投擲布魯的人年齡都在45-50歲以上,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布魯運動的生存發展。
-
通訊:蒙古族唯一保存完整宮廷歌曲「古如歌」漸次走向世界舞臺
馬知遠 攝中新網鄂爾多斯9月25日電 題:蒙古族唯一保存完整宮廷歌曲「古如歌」漸次走向世界舞臺中新網記者李愛平旋律緩而不拖,慢而不沓,節奏若隱若現、若即若離,旋法跌宕起伏,並帶有自然和聲。71歲的雷鳳英和她的同伴齊聲合唱出婉轉悠揚的「鄂爾多斯古如歌」(簡稱古如歌)音樂聲,能瞬間將觀眾帶入另外的意境。
-
《尋找那達慕》:一場獨特的心靈洗滌之旅,感知世間人情冷暖
《尋找那達慕》就像是一部孩子的生活啟示錄,憑藉導演對兒童電影精準的風格把控,在觀者對兒童電影原本的認知基礎上,藉助少數民族這一獨特的思考角度,使《尋找那達慕》以全新的視角呈現在了觀者面前,為我國的兒童電影提供了豐厚的參考資料與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