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帥》:家庭教育的缺陷如何養成敗家子

2021-02-16 上學堂

最近剛剛結束上映的熱播劇《少帥》,賴於文章、宋佳、李雪健等人的傾力出演,賺足了聚焦和眼球,也讓張學良這一歷史人物重新回到了話題的風口浪尖。的確,對於張學良的評價,一直是中國近代史的一場無休止的公案,國民黨一方,一直視張為民族敗類、黨國讎寇,而共產黨一方,卻一直褒揚張學良為民族英雄、愛國將軍。當然,正如楊慎《臨江仙》所云: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又如辛稼軒《南鄉子》所云: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歷史的拍岸驚濤已經將幾度夕陽紅的前塵雲煙汩汩流水席捲了數十寒暑,改朝換代一貫是肉食者謀之,是非成敗也早已沒有那麼重要,也無人能說清。但是單從家庭教育的角度,小二郎還是願意將少帥的成長環境乃至這些環境因素對其日後接手奉軍、東北易幟、誅殺楊常、九一八等決策的影響加以分析,希望寶爸寶媽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能夠有所借鑑。


張學良出生在一個傳統官僚門閥家庭,跟其他人相比,他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但他出生的年代卻是一個砸碎舊世界的時代,從小到大的教育環境就充斥著其父親,也就是大帥張作霖的傳統治國修政理念和西方發達的科學技術帶來的新理念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在矛盾中生長的孩子,性格中必然帶有矛盾的基因,而矛盾的基因,往往又會轉化成反叛、懷疑和缺乏安全感。縱觀少帥一生,他的每一步決策都沒有一次是特別正確的,每一次都帶著衝動和後悔的色彩,正是由於這一點,他從小看不慣父親三妻四妾的大男子主義作風,看不慣父親和日本人勾結置國家民族於不顧的軍閥作派,但長大後,他自己也一樣花天酒地抽大煙,一樣的擁兵自重——直到日本人攻陷北大營,端了奉軍老窩他才真正的擁戴國民政府。可以說,幾乎大帥張作霖生活上所有讓張學良不齒的瑕疵,少帥自己反而無一例外的襲承下來,青出於藍,頗有乃父遺風。這是他性格層面的矛盾,也深重地影響到了他日後作為一軍主帥的決策。


至於他思想上的矛盾,卻是從另一個人——郭松齡開始的。郭松齡是少帥的授業恩師,早年跟著孫文幹革命,是同盟會會員,思想高標新奇,性情桀驁自專,迅速吸引了老帥一心想要通過軍事訓練苦心栽培的年輕張學良。然而張作霖治軍,講究陰陽之道、捭闔制衡,不希望任何一派擁有堪與自身匹敵的能量,因而縱然深恨某人,也不會把人往死裡整;縱然寵溺某人,也不會因功高而無限提拔。所以,郭松齡因為自己的政治見解不被領袖重視、功勳卓著而未能得到相應賞賜而採取極端方式進行武裝對抗,終於被多方力量聯合絞殺。張學良眼看著自己亦師亦友的郭松齡落得如此下場卻無能為力,於是將憤恨遷怒於楊宇霆。少帥內心的矛盾之花,終於在這一刻生根發芽。

然而越是內心缺乏安全感的人,就越是迷信暴力、倚奉權力、崇尚武力。少帥是一個權力欲極重的人,這一點甚至超過大帥張作霖。一個政客對待權力的態度,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在做事的過程中發現權力的重要性進而狠抓權力,另一種是因內心缺乏安全感而狠抓權力,卻不一定能勝任職位。很不幸的是,少帥屬於後一種。張作霖早年悉心栽培張學良,希望在自己百年之後,東北依然姓張,所以安排奉軍中才調無論的郭松齡輔佐教育張學良,算無遺策的張作霖似乎忘了,要想順利的繼承權杖,不光要具有軍事威望,還需要過硬的政治、外交、戰略素養,這些是迷信暴力的少帥從內裡牴觸的。而郭松齡的政治主張,在那個時代的東北,雖然不可否認確實是思想先進,但操作性卻不容樂觀,這也從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張學良的眼高手低,然而更可怕的是,郭松齡的政見不合便可以隨意反叛的思想,從此刻起,深深的根植於張學良心中。


一方面是權力欲望的鋪天蓋地,另一方面,缺乏經天緯地、縱橫轉圜的執政、外交能力,卻因為自己在郭松齡反奉戰爭中取得了勝利而自詡天下無敵、目空一切,這,大概就是張學良一生連續決策失敗的悲劇的開始。只是一切仍然靜謐如斯,詭異的平靜中究竟隱藏著多少危機和悲劇,此刻的張大少爺,一無所知。

真正的悲劇終於轟頂而來。當皇姑屯的炸彈驚醒了夜色中熟睡的奉天城,也驚醒了毫無接班準備的花花公子張學良。如馮庸所言: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然而無情的事實只能接受,張學良硬著頭皮在一幹他一向視為「食古不化」的奉軍老臣擁立之下接過了家天下的權柄;一方面標新立異,一方面又因循守舊、抓權不放,張學良將這一條矛盾的信念執行到他所謂的「36歲人生頂點」。


此刻的張學良,確實是硬著頭皮,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他忽然發現,其實他一直看不慣的老子——大帥張作霖,居然是如此發自肺腑地對他好,他突然前所未有的想念父親,想念權威和富貴的庇護,而當他自己承擔著一切的時候,他是很脆弱甚至懦弱的。但權力又是如此誘人,讓人難以輕易放棄——一旦放棄,就意味著他所看重的名聲、威望、富貴和女人,統統都幻化為鏡花水月。所以,少時的矛盾之花,就在這時,結出了仇恨之果。

這個時候的日本希望趁著主少國疑解決少帥,然而強烈的叛逆和殺父之仇,讓張學良怒不可遏,不惜開罪從甲午海戰開始根植、經營東北數十年的日本關東軍,雖然此舉現在看來非常有血性、有民族氣節,但根據當時東北的實際情況,不得不說,這是一步昏棋——因為,此時的奉軍跟蘇聯合法政府赤俄的關係非常惡劣,所謂間於齊楚,弱國處於兩大強國之間,就要不斷地製造兩虎競食的狀態,才能保全自身的生存空間和最大利益。此時的張學良,把日俄兩虎都刺激了,奉系政權已是冢中枯骨,行將就木。張學良提出了易幟的主張,就是將東北地方政權和平演變為國民政府的一部分,深受奉系老臣反對,因為按照中國古代的傳家理念,張學良此舉,屬於敗家行為,辜負了老爹大帥生前的期許。奉系內部面臨著分化的嚴重風險。

正在這岌岌可危之時,深受張作霖生前重用、和郭松齡齊名的奉軍兩大奇才之一的楊宇霆看出了這一點的嚴重性,直陳利害,犯顏死諫,雖然多次公開表明效忠於少帥,但仍然被張學良視為不把他放在眼裡、對人不對事的舉動——少帥認為他說東楊宇霆說西,專門與他唱對臺戲,甚至將這個現象理解為「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認為楊宇霆已經威脅到他的帥位,矛盾已經膨脹到你死我活,刀兵相見了。終於重演了中國歷史上上演無數次的功高震主而死於非命的鬧劇——楊常而去。


誅殺楊宇霆,雖然讓張學良穩固了權力,卻仍然不是上策。原因是:一來,東北地方政權無人不戰戰兢兢,言路阻塞,從此少帥越來越享受手握權杖的日子,聽不到不同的聲音,更加不思進取、妄自尊大;二來,少帥固然是沒有辦法才誅殺楊宇霆,但是穩固權威,弱化楊宇霆的影響,並不只有殺人這一條路。老帥在時,湯玉麟、馮德林等僚屬部曲也因為政見相左而不聽號令,近於譁變,比楊常的叛逆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張作霖輕易地化解了危機;楊常伏法之後,不僅再也沒有出現楊宇霆一樣八面玲瓏的能臣幹吏去疏通日本和蘇聯的關係,也沒有人有能力和白崇禧、張發奎、馮玉祥、閻錫山等地方實力派博弈,只能一邊導向南京中央政府,馬首是瞻,任人宰割。


但少帥不這麼覺得。少帥認為,所謂縱橫捭闔、騰挪折衝,都屬陰謀詭計,君子不齒,自詡君子的他喜好沽名釣譽,想做民族英雄,不與日本俄國妥協博弈,而是直接衝突,終於惹惱了蘇聯,針對中東路的歸屬問題與東北軍兵戎相見。其實縱橫捭闔,對一個弱國來說並不丟人,清末李鴻章是這麼做的,民國袁世凱、段祺瑞、馮國璋等人也是這麼做的,就連英雄一世的張作霖也難以避免間於齊楚。但是少帥卻敢於直接跟蘇聯開展,一仗就把東北軍打回原型,也讓日本人看到,所謂東北軍,也就是在張作霖手裡還像模像樣,是個東北虎,在少帥手裡,已是內憂外患,滿目瘡痍,成了紙老虎。楊宇霆曾評價少帥「一將無能,三軍受累」。此言得之。

不管怎麼樣,仗打完了,失敗了,不能記吃不記打。所以兩年後的日本人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張學良也只能聽之任之,不抵抗將軍從此誕生。無論是他替蔣介石背了黑鍋,還是他自己不敢打日本人,不抵抗將軍這個諢號,成為了少帥這個又好面子又缺乏統馭能力的公子哥兒一生的夢魘。

當然,雖然身負國恥家仇,少帥還是要維繫花天酒地、紙醉金迷的少爺生活。九一八以後,少帥帶著圍剿的任務去了西安。然而以新思想自詡的他,接受了共產主義的洗禮,卻誤打誤撞的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對抗日統一戰線形成居功至偉。雖然一輩子荒唐糊塗事沒少做,也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敗家子,不僅敗了父親篳路藍縷以有尺寸之地的基業,也失去了一生的自由被軟禁60多年,然而最終求仁得仁,成全愛國將領之名救民於水火,也算是功德圓滿,皆大歡喜了。


少帥的功過是非,你我無可言說。但令小二郎擔憂的是,由於現在生活水平的普遍優渥,中國的孩子越來越養尊處優,缺乏訓練和耐力,勢必會造就越來越多的紈絝子弟、富家闊少,生活富裕是好事,但也要警惕,要讓金錢成為孩子心理健康的保障,而不是障礙。各位家長,您說呢?

上學堂,找活動

相關焦點

  • 大學生用房換零花錢花:不想成為「敗家子」,應先實現人格的獨立
    大學生,想讓自己的零花錢更多,賣掉父母買的房子,這簡直就是」敗家子「的典範。大學生用房換零花錢花:不想成為「敗家子」,應先實現人格的獨立。作為一名大學生,由於他想多得到一些零花錢,他不得不賣掉父母自己買的房子,這就是 」敗家子的典範「。當這件事發生時,便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那麼當代學生應當如何才能實現自己人格上的獨立呢?
  • 現代的敗家子為何越來越多?讀完韓非子10個字的名言,你就明白了
    也是這樣,很多父母以為可以用錢來彌補,其實最後都錯了,等孩子長大了,性格養成了,叛逆,而且花錢大手大腳,甚至不把爺爺奶奶放在眼裡,更不把父母放在眼裡,成了一個敗家子,父母就很後悔,後悔當初的決定與選擇。李玫瑾說過,「一個人如果在小時候沒有被善待過,就別指望他成年後會善待這個社會。」
  • 「少帥」張學良,憑啥女朋友那麼多?
    「少帥」張學良如果學良爺爺還在世的話,是絕對不會讓人稱他為少帥的。為什麼?因為少帥這個詞其實它並不是個褒義詞,在民國初年北洋軍閥最高軍銜是上將,並沒有元帥,但是我不說你也知道當年的軍閥頭頭,很多都是草莽出身土皇帝,喜歡看《三國演義》《水滸傳》都是天不怕地不怕,敢叫日月換新天的主。
  • 「敗家子」倒光父親茅臺,只因手辦被送走:這3類家長,最容易把孩子養成仇人
    (ID:xdfjtjy)逛知乎時,看到熱搜榜上的一個話題,被吸引點了進去:「父母把孩子的《火影忍者》手辦送人,孩子把父親的茅臺倒掉,父子二人反目成仇,如何看待這件事?」放縱溺愛,小心把孩子養成「白眼狼」還記得那個在地鐵裡對媽媽拳打腳踢的女孩嗎?
  • 【家庭教育篇】返工的家長朋友們, 泰順「家庭教育e站」繼續堅守...
    【家庭教育篇】返工的家長朋友們, 泰順「家庭教育e站」繼續堅守,為您服務!別急,我們「家庭教育e站」服務熱線一直與您同在,我們一直在用心溝通交流。「家庭教育e站」服務熱線自1月30日開通以來,我們已服務98個家庭,解答200多個問題, 惠及400多人。
  • IP推薦 |《重生之神級敗家子》——爽文中的戰鬥機
    前述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是藝術為人民而創作的一個要求,而這部小說將娛樂功能發揮到了極致至於如何評價這部作品,小編只能說,果然爽文。《重生之神級敗家子》,都市異能類小說,發布於2014年7月6日,完結與2015年8月12日。作者辰機唐紅豆,男,遼寧瀋陽人,其他作品:《九重神格》等。故事梗概洪大力必須要敗家,這是為了自己的身體能夠想常人一樣健康,為了能獲得越來越多的東西,所以他揮金如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敗家子。
  • 家庭教育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它是家庭教育指導思想、方向的出發點和歸宿,具有客觀存在性。血緣與撫養關係使父母與孩子之間凡接觸到教育問題的言行無不與教育目的有關。家長應認識到在家庭環境中,不管自己的言行有無意識,客觀上孩子都在接受著教育,並達到一定的目的。要想孩子健康地成長,家長必須革除無意識自然發展的家庭教育觀念,樹立起有意識、有目的科學施教的新觀念。
  • iEnglish:通過解決學英語難題 構建家庭教育解決方案
    應該看到,家長「持證上崗」熱議背後的根本意義,應在於讓監護人養成一種科學教育的理念,用更多智慧與耐心去面對孩子成長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家庭教育中尊重孩子的天性,在尊重的基礎上加以合理引導,而不是一味地「灌輸」或「打擊」。一些家長過去信奉所謂的「棍棒教育」,認為「嚴師出高徒」,卻不知這種野蠻粗暴的行為嚴重傷害了孩子。
  • 「清晨帆分享」代孕棄子、被央媒批評,性格缺陷對一個人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性格缺陷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會讓一個人產生不可扭轉的嚴重後果。那麼,有性格缺陷的人,會有哪些表現呢?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做好自我的心理疏導?如何做好孩子的思維和行為的引導,防範於未然,避免性格缺陷的形成呢?我們不妨試試這樣做:1、提高自我認識,多接觸積極的人。
  • 電視劇|少帥
    《少帥》開拍之前,正是事發不久。而《少帥》播出之後,依然有網友對文章「不買帳」,認為他將自身的「痞氣」帶進了人物中。在不同場合,張黎曾多次提到,在他眼裡,文章是出演張學良的不二人選。面對堅持選擇文章的風險,張黎坦言,作為導演他曾與出品方做過深入的論證。對於最後的呈現,張黎表示,自己特別滿意,為此,張黎特別提到一個細節,歷史上,張學良曾經有非常重的毒癮,而後經歷了艱辛的戒毒涅槃重生。
  • 胡世宗:家庭教育可以彼此瞭望、互相借鑑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為從何而來,家長又應該如何應對?可以聽聽這部廣播劇怎麼說。1月16日,家庭教育類暢銷書《15歲的劍橋生》同名廣播劇正式上線喜馬拉雅。該劇由瀋陽出版社、樂動山竹影音工坊聯合打造,以聲音為載體將最適合這個時代的教育理念傳遞給更多家庭,使其成為更具可聽性的「家庭教育寶典」。  《15歲的劍橋生》是瀋陽出版社2020年度力推的巨作,作品由著名軍旅作家、詩人胡世宗根據外孫段治先的真實成長經歷撰寫,以一個個真實、生動的故事反映出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心理、性格、行為習慣養成等方方面面的影響。書籍面市後,社會反響熱烈。
  • 柳巖演活了少帥的那個「表嫂」其實少帥還有......
    同樣的,因為這部電視劇的播放,人們對少帥的情感經歷也更加好奇,而歷史上真實的少帥,他的情感經歷跟電視劇裡的一樣麼?好了,接下來就讓Hi哥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我們「少帥」吧。不過少帥在認識趙四小姐之前,其實就已經結婚了!相信如果沒有電視劇的播放,很多人會認為少帥的妻子就是趙四小姐。然而少帥跟趙四小姐真正步入婚姻殿堂時,兩人都已經到了垂暮之年,而少帥的原配妻子卻另有其人。
  • 《少帥你老婆又跑了》9.1分居現代言情榜第2,看霸道少帥如何寵妻
    《少帥你老婆又跑了》作者:明藥簡介:少帥說:「我家夫人是鄉下女子,不懂時髦,你們不要欺負她!」那些被少帥夫人搶盡了風頭的名媛貴婦們欲哭無淚:到底誰欺負誰啊?少帥又說:「我家夫人嫻靜溫柔,什麼中醫、槍法,她都不會的!」那些被少帥夫人治好過的病患、被少帥夫人槍殺了的仇敵:少帥您是瞎了嗎?
  • 家庭教育中,家長用心做好「3門功夫」,孩子更優秀
    教育這個詞我們一直都在說,可究竟什麼是教育,學校裡學習的文化知識是教育,家庭教育是一種教育,教育伴隨著一個人的一生。從一個人出生的時候,他的教育就開始了,在他還不會說話和聽別人說話的時候,就在接受教育了。
  • 讓《紅手指》《隱秘的角落》告訴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強調過: 「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緻而複雜的任務。」這就說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前段時間看完東野圭吾的紅手指後,就一直想發表一篇關於教育的感觸,但一直沒有開始。
  • iEnglish看似是要解決英語難題 其實是要提供家庭教育解決方案
    2019年全國婦聯、教育部等九部門修訂發布了《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修訂)》,倡導以德育人,而家長要在家庭教育中承擔主體責任。而在今年的兩會,全國政協委員許洪玲則遞交「父母持證上崗」的提案……小編查到,iEnglish創始人趙亞松在今年兩會的採訪中曾這樣說道:「從本質上看,家庭教育的核心矛盾是親子矛盾,親子矛盾的重點是孩子的學習和教育問題,當下孩子的學習問題更多的集中在英語學習問題上。」
  • 但得本,何愁末——家庭教育的「務本之道」 寧波圖書館「知行學堂...
    寧波市「甬派教育管理名家」培養對象、廣濟中心小學校長黃鐵成與二十多個家庭共同分享《但得本,何愁末——家庭教育的務本之道》,現場互動頻頻、氣氛熱烈。「不少家長給孩子報了很多培訓班,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什麼才是家庭教育的務本之道?」分享伊始,黃老師結合當下的家庭教育現象引出了一個思考。
  • 《俗女養成記》第八集拍出了典型傳統家庭教育的弊端,令人感慨唏噓...
    《俗女養成記》看到第八集,本想全部看完再寫觀後感,但這一集卻給了我很深的感觸,讓我瞬間有了先寫一篇的衝動,原因是它拍出了典型傳統家庭教育的一個弊端:父母一方在兄弟姐妹間金錢和愛護精力上的分配不均
  • 敗家子的一生
    父母得知這個敗家子賣地的時候已經晚了,氣的父親當場吐了一大口血,揚言要和這個敗家子斷絕父子關係。母親對他也徹底失望了,認為他這輩子不可能有出息了。又過了些日子,曹陽的病情加重,身上開始腐爛。蔣四姑把他安置在一個空房間裡,不聞不問。
  • 帶你做一個逆襲之夢,爽文中的戰鬥機| IP推薦《重生之神級敗家子》
    至於如何評價這部作品,小編只能說,果然是爽文。《重生之神級敗家子》,都市異能類小說,發布於2014年7月6日,完結於2015年8月12日。作者辰機唐紅豆,男,遼寧瀋陽人,其他作品:《九重神格》等。故事梗概洪大力必須要敗家,這是為了自己的身體能夠像常人一樣健康,為了能獲得越來越多的東西,所以他揮金如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敗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