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無論生活在哪個時代裡面,我們都會遇到貪官和清官,前者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傷害老百姓,而後者為了保護老百姓和那些惡勢力在不斷的對抗著。我們真心希望這個世界不要有貪官的存在,可是只要有人會被利益所迷惑,那麼就一定會有貪官的存在,這些是我們人為沒有辦法去改變和消滅的。在如今這個社會當中,我們也看過太多官商勾結的噁心事了,每到這個時候,都會無比懷念那個鐵面無私的包青天。
影視劇作品裡面的包青天鐵面無私,無論是誰,只要犯了錯,他都敢於制裁,在包青天的身邊有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大侍衛,還有公孫策這個智囊,以及武藝高強的展昭,他們都是包拯的團隊,也是靠著大家群策群力,才幫助百姓解決了這麼多的煩憂之事。
1.四大侍衛在真實的歷史上並不存在
但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這4個人並不存在。這4個人是在清代小說《三俠五義》當中所虛構出來的,真正的歷史上並沒有關於他們4人的記載,可是也因為所塑造形象太深入人心了,大家都以為當初包拯的身邊有這四大侍衛。在小說當中,王朝,馬漢,張龍,趙虎4個人被稱之為是開封府四勇士,他們幫助包拯辦案,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4人並非一開始就跟在包拯的身邊,張龍和趙虎兩個人本來是龐太師手下的人,可是因為自己實在是看不慣龐太師的作風,後來落草為寇,王朝和馬漢兩個人是在參加武舉人考試的時候,被龐太師取消了考試資格,也因此他們4人都跟龐太師結下了梁子。
張龍,趙虎,王朝,馬漢雖然遭遇不同,可是因為有著共同的敵人,他們一見如故,後來4個人落草為寇,在這期間他們劫持了被罷官的包拯。本身他們並非是十惡不赦之人,被包拯的心胸所感染,不僅沒有傷害包拯,還向包拯承諾,如果他能夠官復原職的話,那麼他們4個人願意為包拯效犬馬之勞,後來當包政官復原職之後,四人如約而至。從那之後她們就跟在包拯的身邊,盡心盡力地為包拯鞍前馬後。
除了《三俠五義》,電視劇《少年包青天》裡面也塑造過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這4個人物。不過在《少年包青天》裡面,他們4人的身世背景和《三俠五義》當中是有一些出入的,但是最終還是殊途同歸,因為受過包拯的幫助,所以陪在包拯的身邊,助他一臂之力,為百姓伸張正義。
2.是否有塑造這四大侍衛的必要?
很多讀者在看完《三俠五義》之後,都在考慮到底有沒有必要去塑造這4個角色呢?有的人甚至覺得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這4個人的塑造略有多餘,因為他們論智謀沒有辦法跟公孫策相比,論武藝也沒有展昭來的厲害,那他們到底有什麼用呢?如果只是單純的衙役的話,那官服裡面又不缺衙役。其實說真的,這4個人物是有其存在必要的,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定位,一般衙役肯定沒有他們來的忠心,王朝,馬漢。張龍,趙虎4個人是包拯絕對的心腹,他們和包拯之間是主僕的關係,而公孫策和展昭卻並非如此,公孫策和展昭他們跟包拯之間更像是朋友的關係。
還有就是在辦案的過程當中,有一些案情是需要走訪,還有證物的搜集,證人的保護和傳訊,這些也都是由他們4個人來負責的。公孫策和展昭是不會做這些事情的,他們兩個人跟包拯之間的關係像是朋友之間的合作,再加上公孫策自己也聰慧過人,就光憑這一點,他不可能願意屈居在包拯之下,他心裏面覺得自己跟包拯是平起平坐的。
公孫策除了協助包拯辦案以外,更加重要的職責是幫助包拯去處理朝堂上的關係,展昭是大俠級的人物,江湖上面的事情只要有展昭出馬,就沒有解決不了的。所以說包拯的這個團隊分工是非常明確的,個人都有各人的職責,每個人都是不能夠缺少的。那麼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這四個人的結局又是如何呢?
3.四大侍衛的最終結局
因為這四個人都是虛構的角色,所以在真正的歷史上並沒有記錄關於他們四個人的結局,在書裡面關於他們四人的結局也並沒有進行交代,但是關於他們四個人最終的結局我們還是可以進行大膽推測,對於他們是個人而言,最終的結局不外乎兩個。
第1個就是他們4人都被包拯的仇人給殺害了。包拯一生為官清正廉明,也因此觸犯了很多權貴之間的利益,可是這些人對於包拯都無可奈何,只能夠把氣撒到包拯的屬下身上,所以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他們4個人很有可能在包拯去世之後受到這些權貴的迫害。
第2個結局就是在包拯去世之後,他們選擇遠遁江湖,過上了快意恩仇的生活。對於他們4個人來說,他們對於朝廷並沒有什麼歸屬感,唯一連接他們與朝廷的就是包拯,可是包拯已經不在了,那麼他們4個人也沒有什麼為朝廷效力的必要了,所以很有可能會選擇遠離朝堂,歸隱江湖。相信大部分的讀者都希望他們四個人最終的結局是第二種,希望他們都能過上自己所期待快意恩仇的生活,畢竟他們追隨包拯的時候,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像他們這樣的人也應該有一個美滿的結局。
總結:他們4個人也給了我們後世很大的啟迪,人生在世最關鍵的就是要找準自己的定位,在沒有遇到包拯之前,他們只是草寇,如果不是因為包拯的話,他們可能會繼續幹一些雞鳴狗盜之事,但是包拯改變了他們的人生方向,也讓他們走上了正道。我們要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是有自己優勢所在的,不要為了生活而去強迫自己過不喜歡的日子,我們都可以創造出自己人生的輝煌,在康莊大道上找尋到自己人生的歸屬,你說對嗎?歡迎在留言區分享討論,歷史的變革和時代的發展,我將與你同在!
參考文獻《包拯》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