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清官包拯去世後,手下4大侍衛張龍趙虎王朝馬漢,結局如何?

2020-12-22 東方文史

推薦語:無論生活在哪個時代裡面,我們都會遇到貪官和清官,前者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傷害老百姓,而後者為了保護老百姓和那些惡勢力在不斷的對抗著。我們真心希望這個世界不要有貪官的存在,可是只要有人會被利益所迷惑,那麼就一定會有貪官的存在,這些是我們人為沒有辦法去改變和消滅的。在如今這個社會當中,我們也看過太多官商勾結的噁心事了,每到這個時候,都會無比懷念那個鐵面無私的包青天。

影視劇作品裡面的包青天鐵面無私,無論是誰,只要犯了錯,他都敢於制裁,在包青天的身邊有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大侍衛,還有公孫策這個智囊,以及武藝高強的展昭,他們都是包拯的團隊,也是靠著大家群策群力,才幫助百姓解決了這麼多的煩憂之事。

1.四大侍衛在真實的歷史上並不存在

但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這4個人並不存在。這4個人是在清代小說《三俠五義》當中所虛構出來的,真正的歷史上並沒有關於他們4人的記載,可是也因為所塑造形象太深入人心了,大家都以為當初包拯的身邊有這四大侍衛。在小說當中,王朝,馬漢,張龍,趙虎4個人被稱之為是開封府四勇士,他們幫助包拯辦案,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4人並非一開始就跟在包拯的身邊,張龍和趙虎兩個人本來是龐太師手下的人,可是因為自己實在是看不慣龐太師的作風,後來落草為寇,王朝和馬漢兩個人是在參加武舉人考試的時候,被龐太師取消了考試資格,也因此他們4人都跟龐太師結下了梁子。

張龍,趙虎,王朝,馬漢雖然遭遇不同,可是因為有著共同的敵人,他們一見如故,後來4個人落草為寇,在這期間他們劫持了被罷官的包拯。本身他們並非是十惡不赦之人,被包拯的心胸所感染,不僅沒有傷害包拯,還向包拯承諾,如果他能夠官復原職的話,那麼他們4個人願意為包拯效犬馬之勞,後來當包政官復原職之後,四人如約而至。從那之後她們就跟在包拯的身邊,盡心盡力地為包拯鞍前馬後。

除了《三俠五義》,電視劇《少年包青天》裡面也塑造過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這4個人物。不過在《少年包青天》裡面,他們4人的身世背景和《三俠五義》當中是有一些出入的,但是最終還是殊途同歸,因為受過包拯的幫助,所以陪在包拯的身邊,助他一臂之力,為百姓伸張正義。

2.是否有塑造這四大侍衛的必要?

很多讀者在看完《三俠五義》之後,都在考慮到底有沒有必要去塑造這4個角色呢?有的人甚至覺得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這4個人的塑造略有多餘,因為他們論智謀沒有辦法跟公孫策相比,論武藝也沒有展昭來的厲害,那他們到底有什麼用呢?如果只是單純的衙役的話,那官服裡面又不缺衙役。其實說真的,這4個人物是有其存在必要的,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定位,一般衙役肯定沒有他們來的忠心,王朝,馬漢。張龍,趙虎4個人是包拯絕對的心腹,他們和包拯之間是主僕的關係,而公孫策和展昭卻並非如此,公孫策和展昭他們跟包拯之間更像是朋友的關係。

還有就是在辦案的過程當中,有一些案情是需要走訪,還有證物的搜集,證人的保護和傳訊,這些也都是由他們4個人來負責的。公孫策和展昭是不會做這些事情的,他們兩個人跟包拯之間的關係像是朋友之間的合作,再加上公孫策自己也聰慧過人,就光憑這一點,他不可能願意屈居在包拯之下,他心裏面覺得自己跟包拯是平起平坐的。

公孫策除了協助包拯辦案以外,更加重要的職責是幫助包拯去處理朝堂上的關係,展昭是大俠級的人物,江湖上面的事情只要有展昭出馬,就沒有解決不了的。所以說包拯的這個團隊分工是非常明確的,個人都有各人的職責,每個人都是不能夠缺少的。那麼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這四個人的結局又是如何呢?

3.四大侍衛的最終結局

因為這四個人都是虛構的角色,所以在真正的歷史上並沒有記錄關於他們四個人的結局,在書裡面關於他們四人的結局也並沒有進行交代,但是關於他們四個人最終的結局我們還是可以進行大膽推測,對於他們是個人而言,最終的結局不外乎兩個。

第1個就是他們4人都被包拯的仇人給殺害了。包拯一生為官清正廉明,也因此觸犯了很多權貴之間的利益,可是這些人對於包拯都無可奈何,只能夠把氣撒到包拯的屬下身上,所以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他們4個人很有可能在包拯去世之後受到這些權貴的迫害。

第2個結局就是在包拯去世之後,他們選擇遠遁江湖,過上了快意恩仇的生活。對於他們4個人來說,他們對於朝廷並沒有什麼歸屬感,唯一連接他們與朝廷的就是包拯,可是包拯已經不在了,那麼他們4個人也沒有什麼為朝廷效力的必要了,所以很有可能會選擇遠離朝堂,歸隱江湖。相信大部分的讀者都希望他們四個人最終的結局是第二種,希望他們都能過上自己所期待快意恩仇的生活,畢竟他們追隨包拯的時候,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像他們這樣的人也應該有一個美滿的結局

總結:他們4個人也給了我們後世很大的啟迪,人生在世最關鍵的就是要找準自己的定位,在沒有遇到包拯之前,他們只是草寇,如果不是因為包拯的話,他們可能會繼續幹一些雞鳴狗盜之事,但是包拯改變了他們的人生方向,也讓他們走上了正道。我們要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是有自己優勢所在的,不要為了生活而去強迫自己過不喜歡的日子,我們都可以創造出自己人生的輝煌,在康莊大道上找尋到自己人生的歸屬,你說對嗎?歡迎在留言區分享討論,歷史的變革和時代的發展,我將與你同在!

參考文獻《包拯》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包拯去世後,跟隨他的張龍、趙虎、王朝、馬漢結局如何?
    提起包拯,相信沒有人不知道他的。作為北宋名臣,他以清廉公正聞名於世。甚至有關於他的很多影視劇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他大量的斷案事跡。雖然有很多是被美化過的,但這也證明包拯有多麼厲害。在很多劇中,我們也經常能看到他身邊的四個幫手,他們分別是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大侍衛,那包拯死後,他們幾個人結局如何呢?實際上,真實歷史上並沒有這四個人。王朝、馬漢、張龍、趙虎是清代小說《三俠五義》中被虛構出來的人物。只是因為大量的影視劇中,都有出現這幾個人,所以極其容易讓人相信這幾個人真實存在過。
  • 包拯死後,張龍、趙虎、王朝、馬漢和展昭去哪兒了?結局令人痛心
    包拯死後,張龍、趙虎、王朝、馬漢和展昭去哪兒了?結局令人痛心!王朝馬漢張龍趙虎是包青天手下四大侍衛,與南俠展昭、師爺公孫策一起構成開封府破案天團,這四位行俠仗義,懲惡揚善,加之武功高強,忠肝義膽,可謂正道人士代表人物。
  • 包拯逝世後,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展昭都去哪了?結果讓人哭笑不得
    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包拯擔當開封府尹也僅僅只有一年的時間,那麼在包拯離世後,包拯手下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都去哪裡了?還有一直陪伴著包拯的南俠展昭又去往何處呢?後人編撰了許多包拯的故事,包括講故事、漫畫、電影、電視劇等,流傳甚廣。特別是對於80後和90後來說,偵探包青天、少年包青天、包青天等電視劇為包拯贏得了不少粉絲。在電視連續劇中,為了更好地配合包拯處理各種案件,他也在身邊聚集了很多人才。例如,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御貓展昭是包拯順利完成任務的標準配置。此外,好友公孫策還協助包拯調查了北宋公主的案件。
  • 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這四人是何來歷,又如何投奔了包拯
    提起王朝和馬漢,大家自然又會想到張龍和趙虎,是的,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他們四個共同組成了開封府包大人手下的「四大名捕」,那麼,他們四個人都是什麼來歷呢?他們又是為何投奔了包拯呢?包拯和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的相識,說起來還有些「不打不成交」的感覺,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包拯死後, 張龍、趙虎、王朝、馬漢和展昭去哪兒了 結局令人痛心
    包拯死後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下落不明大家都知道,在包拯身旁有四大侍衛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還有南俠展昭,這四位行俠仗義,懲惡揚善,加之武功高強,忠肝義膽,可謂正道人士代表人物。王朝、馬漢是清代石玉昆所著的古典長篇俠義公案小說《三俠五義》中的虛構人物。據書中記載,2人屬開封府包公的四大侍衛,與張龍和趙虎合稱為開封四勇士,職務六品校尉。
  • 張龍趙虎是誰?原來是定遠縣人士!
    作為膾炙人口的經典小說,《三俠五義》曾被屢次搬上熒幕,而作為其中的經典角色,張龍趙虎也被塑造成各種不同的形象。張龍趙虎與青天,不僅是我國清官與俠士的代表,也在流傳的過程中,逐漸演變成生肖和燈謎的謎語。王朝馬漢張龍趙虎怎麼死的王朝馬漢張龍趙虎怎麼死的?
  • 包拯去世後,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御貓展昭都去哪裡了?結局怎樣?
    標題:包拯去世後,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御貓展昭都去哪裡了?結局又怎樣?文/阿聞包公也叫包青天,在中國的北宋時期擔任開封府尹的職位。不僅如此張龍趙虎等人稱得上是四大捕頭,還有許多朋友對公孫策這個名字有印象。是一個神機妙算的師爺,出於好奇經常跟隨包公一同斷案。而那些案件和包公的傳奇故事都是經過後人的編造,虛假構成的,有些出現的角色在歷史上根本就沒有存在過。人們想到包公在平反冤假錯案,打擊貴族期間肯定會遭到奸人的暗算。
  • 包拯去世後,南俠展昭和他的四大護衛去了哪?為何不再出現?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細,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哼起這個小調,想必很多人都很熟悉。作為我國古代歷史上的第一清官,包拯的美名傳天下。而有關他的故事,更是讓人們津津樂道。在人們的傳說故事中,包拯的身邊總跟著六個人,分別是: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展昭和公孫策。
  • 真實的包拯:善於彈劾,身邊沒有王朝馬漢
    為了不讓雙親為難,包拯乾脆推掉官位,在家專心侍奉二老,這一侍奉就是10年。其間,父母相繼去世,包拯守孝在家。為此,司馬光、歐陽修等人的筆下誇獎了包拯的孝行「少有孝行,聞於鄉裡」。10年後,已人到中年的包拯才走出家門。「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這是他在進京途中為自己寫下的官場座右銘。
  • 剛正包青天,為何請4個悍匪當護衛?其中大有寓意!
    包青天在《三俠五義》中,包拯有4個護衛,分別是王朝馬漢張龍趙虎。而這四個人,卻是包拯因刑訊逼供過猛,令嫌疑犯死亡被革職後,在回京路上在土龍崗遇到的四個劫匪。既然是小說,就有很多虛構,而所有虛構都是為主人公而設定,所以很簡單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就是為豐滿包拯而來,就如衣服鞋襪一樣是個陪襯。包拯是什麼人?從小說中出生描述即可得知。文中寫道:包拯父親包百萬,一日獨坐書房,朦朧之際,只見半空祥雲繚繞,猛然紅光一閃,面前落下一個怪物來,頭生雙角,青面紅髮,巨口獠牙,左手拿一銀錠,右手執一硃筆。
  • 《一片冰心在玉壺》殺青 陳楷「開封四勇士」王朝
    演員陳楷在該劇中飾演「開封四勇士」中王朝一角。陳楷在劇中飾演的王朝履行承諾和馬漢張龍趙虎投奔包拯,做了包拯的長隨,一直陪伴在其身邊,並鞍前馬後的做了不少的事情,被稱為「開封四勇士」,也稱包公的四大侍衛,而包拯與四大侍衛也不僅僅是簡單的主僕關係,更是包拯不可或缺的助力。進入開封府後堅守侍衛使命忠心耿耿,恪盡職守。
  • 包拯臨死前說了什麼話,展昭等人一夜之間消失不見?說出來別不信
    包拯是歷史上有名的清官,一生剛正不阿,敢與權貴鬥智鬥勇,替百姓說話而被稱為「包青天」。這樣具有濃厚歷史色彩的人物,自然會被寫進小說中,《三俠五義》就是包拯最好的「傳記」。
  • [扯談]王朝馬漢是怎麼混成京城著名警察的
    至於王朝和馬漢具體都辦了哪些案子,立了哪些功勞,顯示出哪些方面的大塊頭有大智慧,恕我看《三俠五義》和《包青天》遠沒有讀金庸認真,實在記不起來個一二三,更多的印象,還是他們雄赳赳氣昂昂地抬著鍘刀閃亮登場。
  • 公孫策作為包拯的得力助手 包拯為什麼要殺公孫策
    原來在一次南巡中,包拯遇到了一件命案,而就在案件調查過程中,包拯卻一再遭人刺殺,這個刺殺他的人叫江龍,還口口聲聲是為了弟弟報仇,他的弟弟就是以前被包拯斬殺的惡霸
  • 真實的包拯
    這名嬰兒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包青天,由於前兩子早夭,三子包拯就成了家中的寶貝。      生於官宦世家,必然要通過科舉追求功名,29歲那年,皇帝點了他的進士,同榜的還有文彥博。包拯被任命為建昌縣知縣。可是,因離家太遠,年邁的父母捨不得這個寶貝兒子。為了不讓雙親為難,包拯乾脆推掉官位,在家專心侍奉二老,這一侍奉就是10年。其間,父母相繼去世,包拯守孝在家。
  • 包拯額頭上的彎月疤痕怎樣形成的?有5種說法,你信服哪一種
    鐵面無私辨忠奸,大家想到的自然是"包青天"包拯。作為百姓擁戴的清官,罪犯懼怕的"包閻王",包拯升堂時的每一聲怒喝都展現出了公平正義。而他的影視劇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堪稱是標籤化人物。面黑如墨,額頭有彎月,身邊有公孫策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