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人他媽生的,妖是妖他媽生的」|中華妖怪進化論

2021-02-07 新京報書評周刊

微信ID:ibookreview

『與351000智慧型微友同路同行』


按:《捉妖記》裡的小妖王胡巴是一個形似蘿蔔,矮矮胖胖的動畫形象。作為一個讓捉妖人聞之色變的妖王,他天真爛漫、心無城府、可愛頑皮。其實,這並非妖怪這種變幻莫測、本應令人心生畏懼的神奇生物第一次以良善的面目出現在我國的文藝作品當中。從《山海經》到《聊齋》,今天書評君就帶大家看看中國傳統妖怪的「進化史」。


妖怪之起源

我們最原始的恐懼與敬畏



《聊齋·黃英》


戰亂之中,屍橫遍野,農民李化龍上山躲避官兵。官兵走後不久,那些斷頭斷腳的屍體都跳了起來,像樹林一樣密密麻麻的站立著。一個就剩點兒皮連著腦袋和身體的屍體說:「野狗來了,怎麼辦?」屍體們嘴裡都說「奈何奈何」,說完就又都倒下了。李化龍嚇懵了,顫顫巍巍地站起來想跑,卻看見有一個東西走過來,獸首人身,面目猙獰,趴下來吸食屍體的腦漿。李化龍情急下摸到一塊石頭,狠狠砸向怪物的嘴巴。怪物慘叫著灑下鮮血逃走了,李化龍撿起了怪物的牙,回到鄉裡給大家看,沒人認得出這是什麼東西的牙齒。(《聊齋志異·野狗》)

倘若是在深夜,一個人走在小樹林中,周圍一片寂靜,唯有風拂過樹梢的聲音,偶爾會在耳邊間歇地迴響。突然間,似乎聽到了不同尋常的響動,讓人不可控制地望向遠方的黑暗……正是在這樣的黑暗之中,妖怪誕生了。



中華傳統妖怪——天狗:天狗最早記載於《山海經》中。由於古代中國的人缺乏天文學知識,把日食現象說成是「天狗食日」


近代妖怪研究的創始者的日本哲學家井上圓了寫道:「妖怪者何耶?有嘯於梁,燭之無所見;有立於堂,視之無所睹;或若動物之化石,死者之現形;是皆妖怪之屬也。」妖怪的產生起初是出於對自然和未知的恐懼與敬畏,人們用神明發怒去解釋風火雷電,把兇疾惡病當成是妖怪作祟,把自己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控制的力量統統稱為妖怪。

《山海經·西山經》:「有鳥焉,其狀如梟,人面而一足,曰橐,冬見夏蟄,服之不畏雷。」反映了原始先民對自然本能的敬畏心理和強烈的徵服欲望。而《嶺表錄異》卷下中記載的海鰌則很可能就是鯨魚:廣州的船經過海南島去越南貿易,有時能看到十幾座山,篙工說,這不是山島,而是海鰌的背,海鰌的眼睛無比明亮,背上的鰭像紅色的大旗,海鰌噴氣的時候水汽在空中散開,風一吹就像下雨一樣。


相柳又稱相繇,上古時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兇神,共工的大臣,出自《山海經·大荒北經》。蛇身九頭,食人無數,所到之處,盡成澤國


在中國古代傳說中,妖怪的出現還往往預示著疫病和災難。漢代董仲舒大力鼓吹天人感應,於是人們往往把一切災禍都歸於妖異,並把妖異之事物與現實政治聯繫起來,認為妖異事物是「兇險不祥之物」。也正是因為如此,大量的妖怪以負面形象在當時的文藝作品中出現,例如禍國殃民的著名狐狸精妲己小姐,纖纖玉指沾滿了數萬無辜群眾的淋漓鮮血。

《搜神記》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江夏郡小官張騁拉車的牛忽然說道:「天下將亂,我很著急。你讓我拉了車到什麼地方?」張騁和他的幾個隨從都驚恐萬狀,就哄騙它說:「讓你回去,你別再說話了。」於是半路而歸。回到家中,還沒有卸下車駕,牛又說道:「為什麼要這麼早就回來呢?」張騁更加害怕了,便請了巫師佔卜這件事。巫師說:「非常不吉利。這不是一家一戶的災難,而是國家將有戰亂發生,整個郡都要毀滅啊!」果然那年秋天,張昌起兵造反,先佔據了江夏郡,欺騙迷惑老百姓。後來整個郡都被摧毀,死傷的人數超過了一半,張騁一家滅族於戰亂。

妖怪與社會

類人形象和情感投射

秀才王啟後在書房休息時,突然一個面目黝黑,相貌醜陋的婦人推門而入,直接坐到床上開始寬衣解帶。遭到拒絕後,婦人不走,仍舊笑臉相迎,盡力討好。日夜跟隨在王生身邊,王生不為所動,婦人久不受待見,惱羞成怒,哭天搶地,撒起潑來,一會兒折騰王生去上吊,一會兒又要去跳河,只是每次都完全沒有要死的跡象。後來有一天,忽然一個武士拿著鎖鏈進門來,鎖住婦人拖出窗外,現出原形,原來是城外城隍廟裡的一尊泥胎。(《聊齋志異·廟鬼》)



中華傳統妖怪——畫皮鬼。(《聊齋·畫皮》)


東漢,王充提出了「夫物之老者,其精為人;亦有未老,性能變化,象人之形」的妖化觀念。這表明東漢的妖怪開始從獸形態向人形態轉變,妖怪的進化程度加深了。隨後,幹寶在《搜神記》卷六「妖怪」條這樣定義:「妖怪者,蓋精氣之依物者也……本於五行,通於五事。」古代志怪中不少妖怪都有一定的神通,比如能夠變化、能夠預知事物的發展等,正是這種觀念的體現。

由此也可以看出,自魏晉開始,民間傳說中的妖怪逐漸開始以人而非獸的姿態出現,他們聰明而巧妙地隱匿在市井之中,暗藏著自己的法力,只有偶爾一個狡黠的眼神或者情急之下的一顯神通,才能暴露他們的妖怪特質。因為「類人」,所以折射的往往是人的情感與訴求。這些妖怪和人們一樣,有愛有恨,有正有邪。而其中最為著名的,大概就是西湖邊偶遇書生的白素貞。

不過,並非所有的蛇妖都像白娘子一樣善良。在魏晉時期,有大量蛇妖以淫蛇形象出現,大都化為男性娶人之女、淫人之婦。《搜神後記》卷十《女嫁蛇》篇,寫一女子被蛇騙娶,結婚當晚「女抱乳母涕泣,而口不得言。乳母密於帳中以手潛摸之,得一蛇,如數圍柱,纏其女,從足至頭」。再看家中「守燈婢子,悉是小蛇,燈火乃是蛇眼」,這才醒悟,對方乃是蛇妖也。



中華傳統妖怪——紅柳娃。烏魯木齊深山中的牧馬者常見一尺餘高的小人,男女老幼一一都有,待到紅柳吐花時,折柳條盤在脖上,列隊跳舞,歡呼雀躍(《閱微草堂筆記》)


除了品行不同之外,妖怪還有各種愛好。《幽明錄》裡就記載了各種多才多藝的狐妖。《太平廣記》中也有類似的故事:嵇康晚上在洛陽郊外的月華亭彈琴,伶鬼叫好,嵇康問:「誰在那裡?」伶鬼說:「我只是一個嗜好彈琴的鬼魂,面目可怕,就不出來相見了。」嵇康堅持要他出來,他便掩著面現身,而後彈奏了一曲《廣陵散》,嵇康驚嘆不已,伶鬼就把曲子傳給了他。

妖怪「類人化」的巔峰大概是在《聊齋志異》。蒲松齡所希望的美好事物,由於封建禮教的束縛,在當時的現實中難以見到,或者不能公開地歌頌,就只能讓它們發生在超現實的社會裡,發生在人與鬼、人與妖精之間。

《聊齋志異》中的狐妖胡四公子是一個美男子,「衣裳楚楚,眉目如畫」,他與張虛一相識、相知,成為莫逆。張虛一因家貧,去向學使的弟弟張道一求助,卻失望而歸。這時胡四公子慷慨解囊,贈送巨資。胡四不僅擁有俊美的外貌,而且比人類具有更美好的品德,更具有人情味。因友而交,對陷入困境的友人雪中送炭,不求回報。不由得讓人感嘆:妖尤如此,人何以堪?



據廣東地區民間故事記載,大頭鬼是由好吃懶做的人變成的妖怪,經常出現在道路兩旁,性情溫和,從不害人


中國愈見式微的妖怪學

在正統文化中的苟延殘喘與1949後的反迷信浪潮

被虎吃掉的人,魂魄不敢去其他地方,最後就變成一種名為「倀鬼」的妖怪,主動為虎所驅使。虎去捕食,倀鬼一定與虎一起,給虎帶路,遇到有埋伏的陷阱機關,就帶著虎繞道走。倀鬼稱呼虎為將軍,如果虎死了,他們會為之痛哭。(《正字通·子部中》)

據傳,中國的中古時期有一本書叫做《白澤圖》(又稱《白澤精怪圖》),此書中記有各種神怪的名字、相貌和驅除的方法,並配有圖畫,人們可以按圖索驥加以查找。在禪宗語錄中,常見有「家有白澤圖,妖怪自消除」一類的語錄。

白澤是傳說中知道天下所有鬼怪的名字、形貌和驅除方術的神獸。據說黃帝曾向其詢問妖怪的數量,當時得到的答案是一萬隻以上。當然,《白澤圖》只存於遠古歷史模糊的名錄裡,唯有零星條目散於中國歷代古籍之中,能夠保留下來的不超過原文的百分之一。



白澤是傳說中知道天下所有鬼怪的名字、形貌和驅除方術的神獸

在日本,有關妖怪的傳說五花八門、種類繁多,貫穿了整個日本歷史。在日本各地的圖書館,妖怪類書籍十分常見,「妖怪學」亦是一門公認的學問。井上圓了的《妖怪學講義》有六卷,每卷都有多達七八百頁的內容。小松和彥的《日本妖怪大鑑》收錄了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知名學者有關妖怪研究的論文。日本民俗學之父柳田國男1965年出版了《日本怪談錄》一書,裡面收錄了他在明治後期到昭和前期所發表的30篇論文。這些學者們分別從哲學、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醫學等領域將妖怪現象加以研究。

據各類民間傳說和文獻記載,日本有大約六百種妖怪,自古便有「妖怪列島」一稱。然而,除了少量的本土妖怪和來自印度的妖怪之外,約七成的日本妖怪原型來自中國。如天狗原是來自中國《山海經》中的犬怪,傳到日本後,漸漸和佛教中的天魔、神教中的山神等結合起來,融合成為現代的形象。



歌川國芳《相馬舊王城(相馬の古內裡)》。咔嚓骷髏(がしゃどくろ)是日本民間傳說中的妖怪,比人高15倍,會抓人吸血


作為妖怪的「原產地」,中國之妖眾多宛若恆河沙數,遺憾的是,中國的妖怪學界沒有系統的研究,甚至沒有框架和準確的定義以及系統的分類法,因此人們只能從一個個離奇的傳說中覓其蹤影。

《論語·先進》記有孔子弟子季路問事鬼神。孔子說:「為什麼你不問事於人,反而要問事於鬼呢?」弟子回答說:「我是想問死後的事情。」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說明孔子「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實用為教,不欲言鬼神」(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子不語怪力亂神」體現了孔子對於超自然現象的不屑一顧,正是這種遠離妖魔鬼怪的明確態度導致我國妖怪軼事只能在正統文化的縫隙中苟延殘喘,遺留至今。

再加上「反迷信」浪潮的席捲,如今我們提起妖怪,能隨口叫出名目的也許難出十個,還多半只是影視作品中反覆咀嚼過後留下的一點古代文化的影子,只有偶爾走過某個寂靜無人的角落,我們背脊發寒的時候,才會隱約想像出一個捉摸不定的飄忽形象,以妖怪的面目悄然降臨。


本文是獨家稿件,撰文:阿莫,編輯:禽禽,轉載請聯繫書評君,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挺一下堅持原創的書評君

點擊以下 關鍵詞 查看精彩內容

年度好書 | 四月好書 | 紅鏡頭 | 聶隱娘 | 同性戀群像 | 馬克·吐溫 | 康夏 | 權力的遊戲 | 小王子 | 孤獨圖書館 | 黃家駒 | 腋毛禁忌 |二十四節氣 | 伍迪·艾倫 | 夏日翻書 | 禁菸令 | 瑪麗蓮·夢露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書評君的小鋪



歡迎光臨書評小店,訂購《吳大羽作品集》,只有10本~



相關焦點

  • 妖是妖他媽生的?或許也不是
    大聖解開了封印,穿上了金甲聖衣,重拾一萬三千六百斤金箍棒,王者歸來打敗了山妖和混沌,所以……你以為妖怪就全都不見了?其實,真正的妖怪才剛剛出現。首先拋出一個問題,妖怪是哪裡來的呢?玄奘哥哥是這麼說的:怎麼會這樣?那麼呆萌可愛的江流兒,長大了卻變成了醬紫的怪蜀黍?不過細想一下,江流兒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去了一趟西藏求佛。
  • 視聽 妖是妖他媽生的:中華妖怪進化史
    作為一個讓捉妖人聞之色變的妖王,他天真爛漫、心無城府、可愛頑皮。其實,這並非妖怪這種變幻莫測、本應令人心生畏懼的神奇生物第一次以良善的面目出現在我國的文藝作品當中。從《山海經》到《聊齋》,今天書評君就帶大家看看中國傳統妖怪的「進化史」。
  • 《萬萬沒想到》:人是人他媽生的,妖是妖他媽生的,王大錘誰生的
    在周星馳的《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中,唐僧是這樣問小妖的:「人是人他媽生的,妖是妖他媽生的……」現在,我補問一句:「王大錘誰生的?」答案是:牛魔王!恭喜你,答錯了!話說,屌絲小妖王大錘,他生來便與常人不同,兩耳尖尖,又有些小法力,總是自詡本地妖王。但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在遇到唐僧師徒四人組後,他的命運發生了逆轉;而對於唐僧師徒四人組來說,遇見王大錘也是無比鬱悶的第八十二難。雙方因此上演了一出相愛相殺,令人捧腹的奇幻冒險。在無釐頭、自嘲和解構的道路上,叫獸易小星這部《萬萬沒想到》則走得更遠。
  • [輕鬆一刻]人是人他媽生的,為什麼《捉妖記》的胡巴卻是井柏然生的?
    戳進來的人應該都看過《大話西遊》吧。羅家英飾演的唐僧,用滿滿的聖父愛普渡眾生、說死妖怪,還留下了這麼一段讓部分泰國人民不是很開心的臺詞:做妖就象做人一樣,要有仁慈的心,有了仁慈的心,就不再是妖,是人妖。
  • 妖是妖他媽生的,《捉妖記》的妖呢?妖今天真的來了!
    找來另一位當紅小生井柏然重拍,女主角白百何不得不把已經拍完的戲份重新走了一遍,而且據導演許誠毅所說「甚至比原來那一次演的還要好」。這部電影對井柏然可謂是一把雙刃劍:演好了,大家會忘了他原來是救場的,柯震東會被完全忽視;演砸了,大家會念念不忘他的替補身份,萬般尷尬。
  • 妖是妖他媽生的,《捉妖記》的妖呢?
    「《捉妖記》是不是一部恐怖片?」江志強在路演時,曾有觀眾這麼問他。確實,在中國觀眾長久以來的概念裡,妖多半是嚇人的。
  • 《元氣少女緣結神》:巴衛的人生,妖怪們的妖生
    是啊,對於沼皇女而言,雖然妖怪與人的壽命不同,裡嵨小太郎的生命有限。也正因為如此,才更應該珍惜在一起的時光。裡嵨小太郎,會是沼皇女生命中最美好的回憶。03妖生的無聊,使龍王能夠為了一件事執著500年對於大部分妖怪來說,永生的生活其實很無聊。
  • 《琉璃》人是人他媽生的,妖是妖他媽生的--眾生平等
  • 看了《捉妖記》以後才發現,自己身邊的妖怪真不少!
    自古以來人妖共存於世,人慾主天下,妖遂被驅逐入山…」小編最近去看了《捉妖記》,一時間對國產電影信心大增,好久沒看到過這麼劇情紮實,人物投入,特效用心的國產電影了!由於小編本就對各路妖怪非常感興趣,不禁腦洞大開得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思考了一個嚴肅的問題--我身邊有哪些妖怪??
  • 《百妖譜》妖如果有了人的心……
    妖是讀不懂人的,因為人心善變。人是讀不懂妖的,因為人心善變。對於人來說,妖有著強大的力量漫長的生命,這是人類渴望卻難以企及的。對於妖來說,人在短短幾十年就能歷經成長,這是妖渴望卻難以企及的。所以人站在人的時間維度裡,無法理解幾十年時光流逝,妖為什麼一如當初初心不變。而妖站在妖的時間維度裡也無法理解人為什麼短短數十載生命卻拼命掙扎活的花樣翻新?!如果妖有一天有了人心,那或許是妖經歷了妖生,將人數十載所歷經情感分段擴展至漫長歲月,在一個更長的維度裡人與妖或許終能互相理解。
  • 是人還是妖?說說動漫中的那些半妖!
    是妖夢父親與異界士母親結合所誕下的半妖,妖夢的那一半能力是不死之身,但是還是會跟一般人一樣有痛覺。擅長照顧他人,主要擅長吐槽,被大家當做活寶。因為是半妖,所以既不被妖夢也不被人類所承認,有著孤獨的一面。
  • 異形進化論——異形4
    相比之下,生化人就比較慘,不僅自己不受待見了,自己造出的生化人造人還被趕盡殺絕,只能掩飾自己的身份混跡於人群中,為消滅異形默默潛伏著。異形在這200年間的境遇就更慘了,徹底淪為實驗室裡的小白鼠任人宰割了。然而小白鼠的反擊開始了,而正是不斷進行著異形科研的公司,自己埋下了這場災難的種子。
  • 妖,是妖他媽生的!(附關於《無限出局》的解釋!)
    這本書的作者是陶鈞,陶鈞這個人呢,有時是個挺無聊的人,偶爾心血來潮也會幹點惡趣味的事情,但本質還是好的嘛,還是可以在廣大人民的監督下改造成為一個高尚的人滴。額,陶鈞其實還有個稱呼,朋友們都叫他九哥。好吧,陶鈞就是老九我。說實話,九哥我真是沒想到大家這麼熱情,所以,也有點猝不及防。大家見諒吧!
  • 人與妖之間,一念善惡;妖與人之間只隔著一層美人皮
    他雖然不是故事的主線,但卻給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和貓妖的恩怨糾紛,也給了小編一些關於人性的思考。那人性到底是怎樣的呢?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呢?借著這部影片小編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為此,儒學家延伸出了兩大理論,即性善論和性惡論。無論是哪種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可又無從證實。而佛教則認為人性非善非惡,人性是無記的,即人性是中性的,不能記別是善是惡。也因此,這大千世界才有了好人和壞人。這個觀點則被很多人所認可。
  • 《妖出長安》丨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唐傳奇」不妨影像化
    更何況,相比傳統古裝劇,《妖出長安》劇情精彩,懸疑燒腦,險象環生,張力十足呢?總之,一句話:這部網劇製作精良上星範兒!甚至,我懷疑是這部有可能就是按照上星劇的標配量身定做的。沒辦法,誰讓建國後妖怪不能成精,也不能出生「妖」呢?!
  • 電影《美人皮》: 問世間情為何物,管他是人是妖?
    書生喬生是個詩畫俱佳,飽有才華的人。但更為可貴的是,他非常的重情重義,自己因為當時的縣令對他有知遇之恩,就在縣令死後,可以散盡家財,為縣令抬棺,送其回老家。,也許是修煉到一定程度都會經過人的感情階段,白素貞如此,現在的貓妖依然如此; 也或許是,人的情感是一種強大的能量,它可以超越物種之間的界限,超越了一切的規定規則,這種強大的感情可以讓本應該潛心修煉的妖怪們,敢於逾越最能自我毀滅的界定,而如飛蛾撲火一般的奮不顧身
  • 人不可露胸但妖可以!妲己娘娘的胸保住了
    給出了一個很彪悍很強大的理由:人不可以露,妖可以!!!亮瞎了有木有!!!就像許多人不可以的事情妖是可以的,服裝造型也應該允許一些突破,所以在妖服的設計上就會有很大不同。尤其是狐妖本身就該魅惑一點,她迷惑紂王,造型也應該有體現。妲己要能迷住觀眾,才能讓觀眾相信她能迷住紂王。」人和妖都是他媽生的,人是人他媽生的,妖是妖他媽生的……人不可以露,妖就可以!?
  • 男人看了會懷孕,女人看了要生妖,2015年人妖大戰電影,史萊克+蘿蔔=胡巴.
    《怪物史萊克》系列的創始人兼導演許誠毅的最新3D奇幻大片《捉妖記》這部真人3D電影講述了:小夥子天蔭陰差陽錯地懷上了即將降世的小妖王,他被降妖天師小嵐一路保護著躲過各種妖怪。第一次在電影裡經歷了「生子」的井柏然表示,「每每想到生胡巴的過程,還是有點小激動」,他說,「我第一次生,生的不好,請見諒,如果不好,我跟我男人再努力一把,生二胎。
  • 所有的小孩,生下來都是妖怪
    各位,只要養育過自己的小孩,你就會知道,靈珠萬中無一,魔丸灑遍各地,而如果把前者作為極端數據排除掉,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講,那就是, 所有的小孩,生下來都是妖怪。  三 是妖怪,本能自然就要排山倒海的湧出來。
  • 關於《捉妖記》有你不知道的事:兩個版本、如何讀懂妖語······
    他還導演了夢工廠2012年好評如潮的動畫作品《穿靴子的貓》。為了執導《捉妖記》,他放棄了導演《功夫熊貓3》的機會 (許誠毅在漫展中手捧自己創造的角色史萊克、驢子和薑餅人)4、親爹繼父(母?)5、代孕為了當好胡巴的「媽」,井柏然向生過孩子的白百何請教了不少懷孕生子的經驗,還向劇組中一位懷孕的工作人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