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有云:「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不得不說,在搜狐力推《法醫秦明》,騰訊有《如果蝸牛有愛情》坐鎮時,愛奇藝捧出《妖出長安》是一步微妙的好棋。這也意味著,探案網劇三足鼎立,愛奇藝借古裝懸疑劇委實博得公眾挑剔的眼球。
更何況,相比傳統古裝劇,《妖出長安》劇情精彩,懸疑燒腦,險象環生,張力十足呢?總之,一句話:這部網劇製作精良上星範兒!甚至,我懷疑是這部有可能就是按照上星劇的標配量身定做的。沒辦法,誰讓建國後妖怪不能成精,也不能出生「妖」呢?!
《大話西遊》說「人是人他媽生的,妖是妖他媽生的」,《妖出長安》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妖劇」呢?首先,該劇故事設定的背景就很有玄機,眾所周知,歷經安史之亂後,民間多疾苦,百廢待興,各類驚聞異事層出不窮。之所謂:安史年間,妖出長安!
與武則天時代大唐狄仁傑判案迥然不同,《妖出長安》剛一出場就妖氣十足,充滿玄幻氣氛。在平緩低沉的音樂聲中,一位神秘的道士目光凝重地望著長安城,一個紙片人從道士的肩膀上跳將起來,悠悠地飛進城裡。隨後,紙片人附在一個巡夜人的褲腿上,而後鏡頭一轉,一個面色蒼白的死人靜靜地瞪著鏡頭……
這就是《妖出長安》開場的橋段,足夠驚悚吧?!唐朝安史年間,日本正歷經德川幕府時代,一大批「唐繪」和志怪小說誕生,在中國「唐傳奇」式的故事亦深入人心。同樣,《妖出長安》中融合了懸疑、推理、驚悚、動作等多種元素,亦不乏「唐傳奇」色彩。只不過,狄大人判案和「元芳你怎麼看」到這裡就成了吊兒郎當的沈遊與嚴肅認真的大理寺少卿韋應物的親密合作。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說沈遊和韋應物是大唐「福爾摩斯和華生」也不算過份。
全劇開始,更多佛道中的「輪迴」之說,有道是,因果輪迴,委實不虛,耐人尋味。斯記得,唐代畫聖吳道子創作的《地獄變相圖》亦闡述「地獄變相,回頭無量」。同樣,在《妖出長安》中,紙片人輕輕一躍,故事開場時,先是一個回紇人神秘死去,讓這起事件事件瞬間上升為「國際事件」,而後一個鐵匠死了,再然後一個姑娘也悄然死去。富有深意的是,每個人死亡的時間正好相差一周,前一個死亡事件亦成了後一個死亡案件的線索……而且,似乎上一個死者的鬼魂總會不失時機地出現在下一個死者的現場。這也讓這些發生的大唐長安中的殺人事件更添幾分懸幻、驚悚的味道。所以,沈遊、韋應物這對搭檔因緣巧合之下組成「搭檔」,開始揭密幕後真相。
值得一提的是,縱觀《妖出長安》,全劇亦有志怪元素亦不乏西方式推理,讓人看後欲罷不能。不過,從創作主題來說,儘管該劇中不乏佛家和東方道教元素,亦有魔幻、動作元素,但就本質來說,仍屬於「唐傳奇」式創作。不過過,相比「公孫大娘舞劍」一類的唐創作,《妖出長安》這則故事更傳奇更燒腦更緊湊一些。至少《妖出長安》中究竟有沒有「妖」呢?相關部門說「不許有」,我寧願相信「有」。誰知道呢?「妖」在人心,無礙觀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