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東海結束伏季休漁
全面開漁
新一輪海鮮即將「遊」上飯桌
根據部署,今天(9月16日)中午12時,東海結束為期4個半月的伏季休漁,全面開捕。我區所有單拖網、雙拖網兩種作業漁船及漁運船出海。這批漁船主要以捕撈帶魚、鯧魚、鰻魚、小黃魚、梅童魚等魚類為主,屆時大批漁獲上市,將極大豐富市場供應。
待開捕漁船整裝待發~
早上6點不到,椒江木材公司碼頭上已一片繁忙,漁民們做著最後的準備工作,一艘艘漁船蓄勢待發,等待開漁的到來。漁港中,漁船停泊處不時傳來發動機聲響,一些漁民對漁船進行主機試運行,一些漁船正忙著加足油料和冰塊。
漁民正忙著搬運魚箱
碼頭邊、漁船上,有的檢查設備、有的安裝嶄新的漁網、有的搬運魚箱,隨處可見漁民們忙碌的身影。
抓緊運冰塊
現場的漁民潘師傅興致勃勃地告訴記者:最快3天後,就會有漁運船將第一批海鮮運送至碼頭。
出海前安全檢查不能少
為確保漁船生產作業安全,椒江區農水局漁業執法大隊對即將出海捕撈生產的漁船進行安全檢查。
執法人員登船檢查了漁船職務船員證書持有情況、救生消防設施配備和通訊導航設備正常運行情況、網具網目尺寸規範配置等情況。
中午12點,開漁
據了解,由於天氣原因,潮水較低,漁船一早就到指定位置候潮,等到12點,統一開漁。
鯧魚、帶魚、梅童魚…….我們來了
接鮮船尾隨其後
全面開漁了
挑海鮮也是一門學問
想吃到最美味的海鮮嗎
小編的「海鮮小課堂」開課啦
↓↓↓
如何挑選海鮮
魚類
要挑選新鮮的魚,先從魚的體表和魚鰓看起。
一是看魚眼睛。新鮮的魚眼膜無血絲,不新鮮的魚一般眼膜有血絲,眼珠不突出。
二是摸魚身。新鮮的海魚體表完整,沒有畸形,無不明粘液;鱗片緊實,魚肚不破。掀開魚鰓一看,新鮮魚的鰓呈鮮紅色,若鰓已發白、並有許多黏液,說明魚已經死很久了。
三是看魚腹。新鮮的魚腹部是沒有異常突起的。
四是擠壓魚肉。不新鮮的魚擠壓後魚肉凹陷並久久不回彈。
五是聞味道。魚確實有魚腥味,但魚變質的味道卻和腥味明顯不一樣,仔細聞一聞吧。
海蝦
新鮮的蝦呈青白色(雌蝦)或蛋黃色(雄蝦),體表和腹肢不發黑,頭部和表面不發紅,頭、胸甲與蝦肉連接在一起。
一是養在水裡的活蝦,用網子去撈時遊得越快的越強健越新鮮。
二是看色澤,蝦殼硬,有光澤的是肉質比較鮮美的。
三是看殼與肌肉之間緊密程度,鮮蝦這兩者之間是非常緊實的,用手不容易剝開,但如果是久置的蝦很容易用手就會剝開了。
四是靜靜觀察,時不時會有氣泡吐出的,說明有正常的生命呼吸,則為鮮蝦;
五是聞味道,蝦有一種腥味,越腥說明越新鮮,但不是腐爛的臭味,如果已經產生異味,就不新鮮了。
梭子蟹
梭子蟹蟹肉肥美、營養豐富。選好的花蟹是有講究的:
一是看公母,公的腹部是三角形而母的是半圓形的,這是最簡單的辨別方法。喜歡膏多的就選母的,喜歡蟹肉鮮甜的就選公的;
二是看背部,蟹殼呈褐色或紫色,且堅硬,紋理清晰有光澤的為佳;
三是看生命活力,可以將其翻過來,健康的能迅速翻身,如果不能翻身說明生命力不強;
四是看腹殼的軟硬,用大拇指去擠壓,硬的說明肉質肥厚;
五是看蟹足,蟹足和軀體連接緊密,提起蟹體時蟹足堅硬,不鬆弛下垂的最肥滿。
殼類
選殼類可有講究,要肉夠嫩、無沙——一般殼類都是放在水裡養,透過水可以看到它們的外形。
一要選貝殼有光澤的。不同品種的顏色不同,白蛤較白,花蛤較黑。
二開口的不一定就是活的!在水裡開口的,可能已經死了很久了!
三閉著殼的一定是活的?也不一定。不怕腥,可以拿起來2個對敲一下,空的很容易分辨出來。
四選半吐出舌頭的,一碰就縮進去說明是活著的,吃起來才肉質鮮美。
溫馨小貼士:因為殼類是海生的,買回家需要放在鹽水裡養一會,離開海水環境容易死哦!
學起來
待漁獲物歸來
就出發去挑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