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生活中,擁有受虐型性格的人不乏少數,往往擁有受虐型格的人,通常喜歡有虐待自己的方式來獲取到自我滿足。
這在常人看來,是一種自虐的非正常心理。而從專業的角度來說,這種心理的出現,往往跟一個人的童年經歷有關。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童年經歷,這些經歷影響著他們是否有「受虐傾向」,是否已經形成了「受虐型性格」。
餘華曾說過:「一個人的童年決定了他的一生。」這句話不置可否的明確指出孩子小時候的「受虐傾向」會對孩子今後的人生產生影響。
為什麼孩子會從小就出現「受虐傾向」?從孩子的成長曆程可以看出,跟日常朝夕相對的家長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孩子有「受虐傾向」與家長教育有關的原因
家長讓孩子內疚的教育方式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有些家長會這樣說:「媽媽養你很辛苦,能不能懂點事?」
當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有些家長會這樣說:「爸爸每天在外面辛辛苦苦工作,不都是為了你嗎,你怎麼能考的這麼差?怎麼對得起你辛苦工作的爸爸?」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有些家長會這樣說:「媽媽生你的時候很辛苦,不求你能孝順我,最起碼別惹事吧?」
……
上述家長的教育方式,正是通過讓孩子感到內疚,從而達到讓孩子聽話、懂事、上進等目的。
這種方式雖然能夠收到短暫的教育效果,但是對孩子的內心而言,會容易因內疚產生壓抑,久而久之產生一種通過自虐來獲得安全感的心理。
家長「自我犧牲式」的環境教育在很多家庭中,父母都是寧願犧牲自己,也要讓孩子過得好、穿的好、吃的好、用的好等,以此來獲得滿足幸福。
孩子在這樣自我犧牲的家庭環境中長大,耳濡目染,於無形之中受到影響,久而久之自己也會產生一種自我犧牲式的自虐傾向。
家長「道德約束式」的教育方式「你不聽話,就是辜負了我當初辛辛苦苦把你生出來」、「你將來不養我,就是不孝」……
這種對孩子進行日常道德約束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從小產生一種對父母負責的強迫式壓力,從而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扭曲。
家長「不當鼓勵式」的教育方式生活中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提倡鼓勵式的教育方式,但是鼓勵式教育方式,也要有一個限度。
比如當孩子騎車摔倒在地,本身已經受傷比較嚴重,家長們還一味的鼓勵孩子重新騎上車騎到終點。
這種過度式的鼓勵教育,會讓孩子有一種即使頭皮血流也要繼續堅持的心理,在以後遇到事情的時候,儘管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已經收到傷害,處於自虐的心理,也要繼續堅持,獲得別人的稱讚。
為什麼你的孩子有受虐傾向?與家長教育方式有關
有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父母的毆打、虐待等。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如果沒有對其心理和身體踐行治療,很難得到痊癒。
另一方面,有些孩子在被虐待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享受其中的自虐心理。
因此,如果你的孩子有「受虐傾向」,那麼不妨思考一下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出了問題。
對於不能分辨自己的孩子是否有「自虐傾向」的家長,可以通過孩子生活中的一些行為表現及時發現孩子的「自虐傾向」。
孩子有「受虐傾向」的表現
喜歡享受拒絕、失敗當有「自虐傾向」的孩子被別人拒絕或者失敗之後,往往不會尷尬、失落等情緒,反而會有一種快感、享受的感情在裡面,並且還會通過分享自己失敗經歷的方式來進行炫耀。
喜歡用痛苦折磨別人有「自虐傾向」的孩子,通常會通過自虐的方式,讓他人感受到痛苦。比如孩子被父母罵了兩句,就用絕食、打自己等虐待自己的方式,讓父母內心感到害怕、難受,從而折磨父母。
喜歡用自我犧牲獲取滿足有「自虐傾向」的孩子,會通過自我犧牲的方式來獲取到滿足感。
比如家裡有兩個孩子,其中一個孩子本身也很喜歡某個玩具,但是為了能夠讓父母誇自己懂事等,就會通過犧牲自己的方式,把玩具讓給另一個孩子。
如果家長從上述3點認為自己的孩子有「受虐傾向」,那麼可以通過以下的方法,幫助孩子減少「受虐傾向」對孩子自身的影響。
如何幫孩子減少「受虐傾向」的影響?
接納孩子當發現孩子有「自虐傾向」後,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接納孩子,而不是對孩子在情緒上產生排斥、恨鐵不成鋼等情緒,這樣只會增加孩子的自虐傾向。
接納孩子,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不被家長放棄的感覺,有利於減緩孩子的「受虐傾向」。
讓孩子獲得安全感和重視感接納孩子後,家長需要給孩子更多關注和愛護,讓孩子獲得安全感和重視感,讓他們看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和自己的價值感。
增強孩子的存在感和自尊感,從而減少孩子因沒有存在感和價值感而產生的「受虐傾向」。
避免道德綁架道德綁架是一種非常可恥的教育方式,它只會加重孩子的自虐傾向,對習慣用道德綁架教育孩子的家長,需要轉變自己的教育方式,避免孩子因道德綁架造成心理壓力和心靈創傷。
尋求專業幫助對於一些「受虐傾向」比較嚴重的孩子,家長們已經沒有能力或者沒有辦法幫助其進行改善,這時候就需要尋求專業的醫生進行心理諮詢和治療。
羊駝媽媽結語:
餘華說:「決定命運的最好時機就是童年。」
對於曾經遭受過童年陰影而造就有「受虐傾向」的孩子,為了不影響到孩子今後的人生,家長需要及時幫助孩子走出「受虐傾向」陰影,從而可以在陽光的滋潤下,健康健全的成長。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有受虐傾向嗎?是如何造成的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我是@羊駝媽媽,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