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恐怖短片《吵架的父母》:父母情緒失控,才是孩子的童年陰影

2020-12-28 萌萌mm醬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網絡上流傳的一句話是:父母吵架,不論輸贏,最後的犧牲品永遠是孩子。近日,一部泰國高分恐怖短片就把孩子心中的"童年陰影"描繪出來,直指父母情緒失控對孩子的傷害。短片以小孩子的視角來看待父母吵架的過程,短片僅有4分鐘,但給網友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過於壓抑的氣氛。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父母情緒失控時會變成"怪獸",互相廝打糾纏,最後兩敗俱傷,但是傷的最深的不是吵架的父母,而是孩子。我們永遠都無法體會父母情緒失控對孩子的"殺傷力", 而作為家長,我們應當對自身的情緒管理有足夠的重視。

一、 《吵架的父母》:父母情緒失控,才是孩子的童年陰影

1、家庭教育的大忌——情緒失控

在短片開頭,媽媽正在給女兒講故事,女兒被故事情節嚇得瑟瑟發抖,媽媽不斷地安慰她不要害怕。凌晨,爸爸終於回家了,媽媽留下女兒獨自下樓。很快,小女孩聽到了爸爸媽媽吵架的聲音,循聲下樓的時候發現爸爸媽媽變成了可怕的怪獸,糾纏在一起。

小女孩嚇得趕緊奔回房間,卻發現怪獸已經追到了房間裡,還咬了她一口。夜晚雷電交加,小女孩拼命地躲避怪獸的撕咬,而房門卻被怪獸堵住,還看著一家三口的照片也變成了怪獸的合照……

這一段故事把父母吵架時,孩子內心的絕望和恐懼表現得淋漓盡致。昔日溫柔的媽媽在一聲怒吼中變為怪獸,不斷咆哮,並且要傷害女兒。小女孩的雙手沾滿了,所到之處全是怪獸猙獰的面孔,這就是孩子心中的童年陰影。

在這短片中,有非常多隱喻的情節,其中一個就是小女孩被怪獸堵在房門口出不去,短片想表達的意思是:父母情緒失控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而長久的。小女孩無處可逃,也正是很多孩子在面對父母情緒失控的時候,手足無措的表現。

除此以外,最後小女孩親愛的,發現一家人的合照居然變成了怪獸的照片,這意味著父母情緒管理不當會破壞整個家庭的環境和氣氛,讓孩子在看待問題的角度上出現偏差。

小女孩之所以有這樣恐怖的視覺,歸根結底是因為父母沒給她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一直在恐懼和擔憂中成長,小女孩也只能看到事情糟糕和負面的一面。

2、父母情緒失控不利於塑造孩子的性格

在一檔育兒互動節目《拜託了,媽媽》中,中科院心理博士羅靜提到: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會導致孩子的情緒一緊張焦慮,然後腦袋就會分泌一種壓力激素,導致專注力和記憶力明顯下降。在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夠做情緒的主人,而是被情緒所控制,當著孩子的面和另外一半大喊大叫,甚至是動手摔東西洩憤。

我們確實在負面的情緒中得到了發洩,但是卻沒有照顧孩子的感受,和情緒失控,對孩子的影響。兒童教育家孫敬修說過:"孩子的眼睛是錄像機,孩子的耳朵是錄音機。"父母相親相愛,孩子心中才會充滿愛,父母能夠穩定自己的情緒,孩子才能從中獲得滋養。

情緒溫和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平和有好的孩子,而常常情緒失控的父母只能養出脾氣火爆、性格惡劣的孩子。聰明的父母從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會注重在家庭中營造充滿愛和溫暖的氛圍,這是對孩子心靈的保護。逞一時口舌之快,僅僅能夠解決實際問題,還傷害了孩子的心靈。

3、導致孩子過分推崇暴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格的形成在七歲左右就已經完成了。在人格形成的過程中,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學習者,而家庭正是培養孩子良好情緒,最早效果最好的地方,父母的情緒管理能力直接關係著孩子以後的性格和為人處事的方式。

父母一旦情緒失控的時刻,最受傷的肯定是孩子,因為她們沒有反抗能力,生怕自己做錯事惹怒父母,會將父母吵架之間的怒火引來自己的身上。這樣的敏感會一直蹲在孩子的潛意識中,在以後面對相似的情景時,便會激發這種情緒,影響著他們的人生。

其中一個最明顯的影響就是暴力行為,情緒失控的父母會給孩子傳遞一種依靠暴力就能解決問題的錯誤物理練,實際上情緒管理不當正是一種發洩情緒的方式。

如果孩子常常在一個吵架還有暴力的環境下成長,那麼孩子以後情緒失控的時候,就不會覺得這樣的狀態有問題。父母情緒失控的不理智行為,會在孩子的心裡埋下下一顆暴力的種子,他很可能會認為只有暴力才能獲得話語權。

二、家庭教育的基礎:情緒管理是家長的必備技能

不可否認的是,每個家庭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瑣事,有時候也會因此產生爭執。雖然爭執和矛盾不可避免,但是怎樣處理問題、怎樣管理情緒,我們都可以決定。總是不顧孩子的感受,那麼很可能會造成孩子的性格缺陷:敏感自卑、膽小怯懦、孤僻叛逆,甚至會有暴力傾向。父母吵架時猙獰的面孔已經深深的印在孩子的心裡,成為一輩子的陰影。

1、保持冷靜客觀的態度看待問題

作為父母,我們對孩子的表達是要講究方法的,被情緒牽著走的父母,無法給予孩子恰到好處的教育引導,而如果我們能夠正確的進行情緒管理,那麼孩子也會在耳濡目染下更快學會管控自身的情緒。

當家長面臨育兒難題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跟這個問題硬碰硬,而是先把自己的情緒處理好,保持冷靜客觀的態度看待問題。很多時候,家長之所以常常情緒崩潰,是因為太過焦慮,緊張,不能客觀的看待問題,所以總把錯誤推到別人身上,最後找不到正確的情緒發洩方式。

其實,無論是處理家庭中的什麼問題,家長都應當保持一個冷靜的思維,用理智的觀點來看待身邊的人和事,這樣家庭矛盾也更容易解決,也能有效阻止家庭問題影響自身的情緒。

2、學會適當轉移注意力

每個人情緒失控時的身體反應都不一樣,有些人會心跳加快,有些人會雙手緊握,如果家長能夠常常關注自己的身體反應,就能在情緒失控之前意識到"我已經生氣忍不住了"。這時候,家長了解到自己將要發怒,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趕緊轉移注意力,暫停和其他人的溝通。

在情緒崩潰的邊緣,家長可以試著懸崖勒馬,比如思考一些其他問題,或者直接從當時的環境走出來,換個新環境,平復心情。當家長覺得自己將要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不妨出門散散步,或者坐下來聽一首節奏緩慢溫和的歌。等到自己的情緒平復下來之後,在與孩子進行溝通對話,那麼這時候就會發現情緒對自身的影響已經降低了。

此外,很多人都不能在情緒即將崩潰的時候嘗試靜下心來,那是因為情緒管理的技巧不足,學會以上的這些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就能幫助你成為情緒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緒帶著走。

3、與孩子平等對話,學會換位思考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父母要時不時想起自己,以前也是一個孩子",這教育我們的就是學會換位思考,與孩子平等的對話,這樣才能找到教育的正解。

有些家長之所以會情緒失控,是因為他們根本無法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為,所以常常感到非常生氣,認為孩子是故意搗亂。但是當父母試著換位思考的時候,這能更清楚地理解孩子的言行。

與孩子處在同一個溝通的水平線上,親子之間就能夠互相理解,這也能大大降低情緒失控對孩子的影響。聰明的父母,不只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會在教育中,促使孩子學會管理自身的情緒,而學著換位思考就是在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那孩子在以後面對其他人際交往時,也學著在他人的角度來看待問題。

我是萌萌mm醬,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動畫《吵架的父母》:父母「情緒失控」,是孩子看到最恐怖的電影
    在刷視頻的時候,無意之中看到一個來自泰國的公益視頻動畫短片—《吵架的父母》。這個短片是以小孩子的視角描述父母吵架的過程,短片僅僅只有四分鐘多,但是給我們的啟示卻是深刻的,從某些角度來說我們家長也是其中"怪獸"之一。故事的情節是這樣的: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媽媽在給女兒講故事,女兒被故事裡的情節嚇得瑟瑟發抖,媽媽輕聲的安慰她不要怕。
  • 父母吵架,是孩子看過的最可怕的恐怖片
    與非 | 作者孟夏 | 編輯 最近,泰國的一個動畫短片《吵架的父母》又一次扎了不少人的心
  • 一部恐怖電影毀了孩子童年:成長的路上,也需要父母當「翻譯機」
    2、父母沒個考量有些父母是新手,父母對於孩子的培養以及心理的狀況,每能夠有足夠的了解,父母不知道應該要如何去對待孩子,要怎麼樣對待孩子才是最好的,就是因為父母是比較行手的,所以不能夠去理解以及深刻認識到教育孩子應該是怎樣子的,應該要如何去保護到孩子的內心世界。
  • 「作業沒完成,爸爸失控砍傷孩子」:情緒不穩定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災難
    大多數父母都會覺得,我省吃儉用地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就是足夠愛他的表現了,至於對他是什麼樣的情緒,有沒有打罵,這些都不重要了。 其實不是,相對於那些外在的物質條件,父母在孩子精神上的影響才是至關重要的。
  •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災難
    大多數父母都會覺得,我省吃儉用地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就是足夠愛他的表現了,至於對他是什麼樣的情緒,有沒有打罵,這些都不重要了。 其實不是,相對於那些外在的物質條件,父母在孩子精神上的影響才是至關重要的。
  • 夫妻吵架,丈夫刀劈女兒的作業:情緒不穩定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災難!
    父母的肆意發火,對孩子來說就是天塌地陷的感覺,父母帶著情緒的那張臉,是孩子內心最深的恐懼。 在父母情緒暴力下長大的孩子,終其一生,都不一定能擺脫內心的陰影。
  • 鄭爽情緒失控成這樣,又給父母長了教訓
    鄭爽因情緒失控頻頻上熱搜。直播翻車、無戲可拍、全網群嘲……不少網友猜測,她得了抑鬱症,且病得不輕。她是怎麼變成今天這樣的?: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沒有幸福童年的人,不可能擁有幸福的人生。父母把所有逆襲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她身上。母親給她報了鋼琴、長笛、舞蹈等興趣班,希望鄭爽能實現她當演員的夢想。先天條件不好,她為了練好舞蹈,付出了百分之200的努力。作為在成都的異鄉人,她遭遇校園欺凌,被同學們喊作「東北鄉巴佬」。
  • 父母吵架各自離開,2歲男童機場大哭:你的極端情緒,正在狠狠傷害孩子!
    天底下的父母,為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都在努力工作著...然而,就在我們拼命努力的同時,卻也會輕易陷入到情緒的陷阱中;尤其是,父母極端情緒的爆發,正在給孩子的心靈,刻下傷痕!父母其中一方的情緒失控,會在孩子的心理,留下嚴重的陰影。
  • 6歲娃殞命爸爸手下:父母失控的情緒,是孩子的災難...
    可是此時,孩子已經沒有力氣爬起來了,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枯萎了。一個僅僅6歲的孩子,還沒有來得及享受生命的美好,就在爸爸的情緒失控之下,看著爸爸猙獰的面目,永遠離開了人世。富蘭克林說過,處於盛怒之中的人,駕馭的是一匹瘋馬。當父母情緒不穩定,駕馭了這匹瘋馬時,受到傷害的,首當其衝就是自己的孩子。
  • 父母吵架時,孩子在想什麼?看完沉默了......┃家長必讀
    神經學研究表明,當孩子聽見父母的怒罵和吼叫聲的時候,他們的壓力激素就會飆升。殺魚弟就是因為一時衝動才做了錯事。所以,當我們自身的矛盾激化同時,一定要考慮這種行為本身對孩子的侵害。美國醫生發布的童年不幸經歷研究發現,長期處於功能失調的家庭環境中的兒童,(包括目睹母親遭到暴力對待、父母離異或分居),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會造成極大的傷害。
  • 孩子總情緒敏感,容易失控怎麼辦?父母的重視,能讓孩子更積極
    孩子的情緒問題時常讓家長非常煩惱,因為有些孩子情緒波動過大,總有情緒敏感容易失控的問題。而這樣動不動就撒脾氣或者哭鬧,也讓家長不知道是打還是教育,因此,在孩子這個情緒敏感的多發期,不少家長都在論壇上討論。
  • 「都是因為你,爸爸媽媽才吵架!」: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傷害究竟有多大?
    答案五花八門,有考試沒考好的,有想要的禮物沒得到的…… 其中有一個學生回答:「當爸爸媽媽說,都是因為我,他們才吵架的時候,我整個人都想跳樓!」 他瞪大眼睛、握緊拳頭、咬緊牙齒狠狠地說,這位同學憤怒的情緒溢於言表。
  • 臺灣紀錄片揭露教育真相:情緒失控的父母,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反之,如果在有家暴、或者經常被父母怒吼甚至暴力的家庭,孩子對父母的臉色就非常敏感,生怕做錯什麼事又招來事端,唯唯諾諾,努力的笑臉相迎。那麼,父母的情緒管理真的那麼影響孩子嗎?海綿媽媽帶著疑問,看過一個臺灣的影片《VR還原家庭暴力:孩子面對失控父母有多恐懼》,完美還原了孩子眼中父母情緒失控的樣子。影片最開始,小男孩拿著玩具槍射擊其他玩具小人之後,留下了一地狼藉。一旁的爸爸開始大聲訓斥,並在嘴裡念叨著:是不是欠揍?
  • 一部恐怖電影毀了孩子童年?拒絕孩子滋生陰暗面,需要父母翻譯機
    由於在大多數孩子的認知當中,恐怖電影意味著害怕與驚慌,所以有些好勝心強的孩子就會嘗試觀看恐怖電影,以此來證明自己膽量大。3、受到父母影響作為孩子的第一任導師,父母的很多行為舉止將對孩子的性格、喜好、習慣等都會造成影響。
  • 孩子有心理陰影怎麼辦?運用「心靈溝通」,幫助孩子抹去陰影
    成人在受到刺激時會產生心理陰影,那麼同樣孩子的心靈在受到激烈的震蕩或者受刺激時也會產生陰影,比如看到恐怖畫面,父母激烈的爭吵等等都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晚上妞妞睡到半夜的時候突然大叫一聲,緊接著不停的抽泣,媽媽被她的聲音給吵醒了,抱著她哄了半天也沒見好,就索性把她叫醒了。
  • 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管用嗎?情緒失控才是憤怒的真相!
    二、父母情緒不穩定,會給孩子帶來一生的陰影文章開頭那兩個如此極端的案例,也許我們不常見,但在日常生活中,因為工作不如意、生活不順心而吼孩子卻是一件極為平常的事。「你怎麼還是這麼笨啊?怎麼教都不會!」一向以正能量示人的偶像劇女王陳喬恩,有一個童年陰影。自爆小時候經常被媽媽打,頻繁又恐怖的挨打是她至今揮之不去的童年噩夢。在她接受單獨採訪時,談到被媽媽打的話題時,她眉頭緊鎖、神情凝重,整個人都異常緊張、謹慎。「我從小生活在恐懼中,我很怕媽媽。」說著說著,會猛地一回頭,確認媽媽聽不到才安心,隔著屏幕我們都感受到她的小心翼翼和內心的恐懼。
  • 親子 | 父母爭吵的背後,必定有一個受傷的孩子
    對於這對渣父母,真想引用網絡上的一句話:「為什麼要吵架呢? 會讓他們在成長的路上不停地懷疑:是不是因為我不夠好,爸媽才不要我了。 好吧,說讓對方心平氣和的坐下來砍對方幾刀只是氣話。 父母在孩子面前有過激的爭吵或暴力的行為,絕對會讓孩子留下一生難忘的陰影。但生活中卻有不少這樣的父母。
  • 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你的情緒,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想得太多 父母情緒容易失控,會導致孩子想的太多。 因為父母爆發時,孩子就會想,是不是我又犯錯了,我哪裡做的不對又讓媽媽不開心了? 這樣的想法,會讓孩子陷入到焦慮當中,深受父母的壞情緒所折磨。
  • 情緒失控的父母,殺傷力最大(贈送《不生氣歌》)
    但是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你要是對他說同樣的話,他真的會以為你想讓再做一遍。因為,此時的他的社會性發展還未成熟,還不能把父母的話、父母說話的語氣、當下的情景結合得很好。 在平日的生活、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過度去解釋了對方的情緒表徵方式。舉個例子,比如一個編輯被領導退稿了,退稿的時候說話語氣有點生硬,指出文章各種需要修改的地方。
  • 秦昊的《隱秘的角落》:情緒失控的媽媽,永遠教不出健康的孩子
    父母突如其來的暴怒,會讓孩子長時間地處於恐懼當中,並且會影響孩子今後的人生。微博上有一個話題叫做,有一條熱門微博總結了在情緒失控父母身邊成長起來的孩子具備的10多個特點。那麼,作為父母,到底要怎麼避免失控情緒對孩子產生的負面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