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票房繼續第一?後疫情時代,電影怎麼變

2021-01-09 騰訊網

【環球時報記者 董 銘】雖然美國目前仍深陷疫情之中,現在就提「後疫情時代」似乎為時尚早,但近日已有《綜藝》等業內媒體開始預測2021年之後的電影產業可能會出現怎樣的變化趨勢。「2020年這場席捲全球的疫情徹底改變了電影的製作、發行和觀賞方式,電影產業擺脫疫情影響、迎接票房復甦前,還需要解決一系列問題。」《綜藝》從電影題材、院線生存、暑期檔、超級英雄流行文化等多方面來分析2021年電影市場的發展,其中特別提到中國「是否仍是全球最大電影市場和好萊塢大票倉」?

超英片仍是主要發展方向

2020年好萊塢電影遭遇寒冬,許多大片只能推遲到今年上映。從目前已經公布的檔期和影片來看,《綜藝》認為「商業大片、IP系列影片和超級英雄片繼續是好萊塢主流,短期內不會改變」。迪士尼和華納仍然會把超級英雄片作為主要發展方向,今年超級英雄片仍有可能帶來盈利。

更何況,各片廠為了榨取超英IP潛力,不僅翻出漫威和DC漫畫中的冷門超級英雄,還通過《永恆族》等影片挖空心思開發各種「多元宇宙」和外傳。在觀眾徹底厭倦之前,這類影視劇依然能帶來可觀票房。此外,《007:無暇赴死》《速度與激情9》《碟中諜7》《黑客帝國4》《沙丘》等系列電影和經典IP的翻拍擁有多年積累下來的口碑,今年如果能在全球收割足夠票房,未來也有機會繼續投資製作。

但是由於疫情反覆,去年下半年和今年製作的新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像《奇異博士2》本周就傳出片場停工的消息,未來是否會縮減劇組規模,調整演員實拍和特效的比例,這是電影從業者需要面對的風險。至於今後會不會大量製作以「新冠疫情」為時代背景和題材的影片,業內仍存在爭議。《綜藝》認為,越是「世道不好」,觀眾會越喜歡看些「舒心」的電影,「銀幕上出現那麼多戴面具的超級英雄,人們看了可能會有心理陰影」。《華盛頓郵報》則認為,一些中低成本獨立電影會由於製作方承擔不起因疫情上漲的製作費用而擱淺,「但對恐怖片製作者來說,疫情帶來的恐慌卻是難得的題材和氛圍」。

好萊塢之外,歐洲和亞洲也一直在培育和開發自家IP商業系列電影,法國最經典的漫改系列《高盧英雄傳說》今年就在籌拍最新一部續集《中央帝國》,雖然因疫情一度中斷,但近期恢復了選角工作。有韓國媒體則認為,觀眾未來可能會更關注那些在角度內容上與商業片完全不同的獨立電影,後者在後疫情時代可能會迎來爆發。

好萊塢電影在中國還會受歡迎嗎?

2020年世界電影市場格局發生巨大變動,中國以204億元人民幣(約合30億美元)的年度票房,超越北美的22.8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票房市場,並誕生全球票房冠軍《八佰》。據《好萊塢報導者》分析,中國電影市場去年12月的盈利水平就已經恢復到同期的92%,但是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卻從2019年的29%暴跌至10%,上映量也從往年的40多部下降到18部。

好萊塢對此也分為兩派,樂觀者認為這只是疫情造成的暫時現象,很多好萊塢影片去年全球撤檔,自然沒能給中國市場提供足夠產品。僅存的幾部《信條》《花木蘭》在營銷、宣發上捉襟見肘,而今年這些大片重返銀幕後依然保持競爭力,好萊塢在技術和故事層面仍有優勢。

悲觀者則認為,這次疫情在文化層面徹底改變了中美市場的取向,中國消費者對美式流行文化的熱情降低,中國人和西方的價值觀不同,而中國迅速從疫情中恢復又增強本國人民的自豪和激情。在這種趨勢下,好萊塢電影未必會一如既往地在中國受歡迎,即便是美國最頂尖的電影公司,2021年在中國的票房收入也會不如過去。

「院網同步」

除了仍待觀察的中國市場,全世界電影產業還關注深陷危機的院線從業者。去年疫情造成大量影院關門歇業,中國也有半年票房零收入,北美地區的AMC、Cineworld等連鎖院線更是徘徊在破產邊緣。許多歐洲影院艱難重開後,又遭遇第二波疫情的衝擊,這種情況在2021年何時能夠好轉,恐怕要指望疫苗的後續效果。

在北美,暑期檔通常佔全年票房四成以上,去年票房狂跌98%,接近消失。今年十幾部好萊塢大片的檔期同樣與暑期檔重合,如果到春天疫情仍然沒有好轉,那這些影片有可能撤檔或轉為線上放映,只靠海外票房難以回本。

華納已經宣布今年17部影片「院網同步」,迪士尼也計劃把《匹諾曹》等部分新片直接免費上線Disney+。至於網飛、亞馬遜等純流媒體平臺,則在疫情期間趁機吸引大量用戶,培養他們「在家看電影」的習慣,即使手中暫時沒有IP資源,也能靠新鮮、免費的原創內容留住觀眾。畢竟今年連奧斯卡都承認這些在電視、手機和平板上播放的就是「真正的電影」。

相關焦點

  • 中國票房繼續第一?後疫情時代電影怎麼變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中國票房繼續第一?後疫情時代,電影怎麼變【環球時報記者 董 銘】雖然美國目前仍深陷疫情之中,現在就提「後疫情時代」似乎為時尚早,但近日已有《綜藝》等業內媒體開始預測2021年之後的電影產業可能會出現怎樣的變化趨勢。
  • 在後疫情時代,中國還會繼續引進國外獨立電影嗎?
    電影市場已經在戰爭片《八佰》中獲得了成功,該電影已成為今年迄今為止全球票房最高的電影,截至發稿時,電影票房為4.46億美元。在流媒體平臺方面,中國的三大平臺(愛奇藝,優酷和騰訊視頻)從疫情期間的「全民居家」政策中受益匪淺。儘管從第二季度開始增長變緩,但至少在第一季度,付費用戶直線增長。
  • 疫情重挫北美院線 中國內地電影票房首次全球第一
    這種「反超」顯然與疫情有很大的關係,同時可以說,正是中國強大的抗疫能力幫助中國電影產業率先恢復,榮耀登頂。  中國電影越來越受本土觀眾喜愛  中國電影市場在7月20日正式復工後回溫迅速。先是依靠《八佰》的火爆放映,完成了50億大關;又藉助國慶檔《奪冠》《我和我的家鄉》等作品,在10月3日超越了100億大關。
  • 作品展映威尼斯 後疫情時代的中國電影
    疫情下的電影節 重啟依舊精彩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嚴重影響了國際電影產業的發展格局。據估計全球電影票房因疫情關係,損失超過百億美元。 在歷經最困難的考驗後,雖然如今全球電影院的人氣開始回歸,然而對於大環境改變後世界電影未來之路的思考卻仍在進行。 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節,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仍然實體舉辦。而隨著疫情的日趨常態化,在整個電影行業持續低迷、眾多國際電影節停擺的狀態下,威尼斯電影節仍頂住壓力,在夾縫中堅持實體舉辦。
  • 中國電影票房超越北美?成全球第一電影票房,中國怎麼贏的?
    ,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 說實話,中國電影票房超越北美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為什麼這麼說呢?之前電影院大家可能都不太注意這種潛在的風險,但是隨著全球的疫情大爆發,可以說電影院的這種風險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電影院到底票房好與壞,實際上直接和這個地區當前防控做的如何直接掛鈎。
  • 超越美國,中國電影票房首次全球第一
    據燈塔(阿里影業旗下)實時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0月15日0時,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累計票房達129.5億元人民幣(約合19.3億美元),這個票房成績也讓中國超越北美地區19.25億美元的票房,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
  • 後疫情時代,第一部破億票房電影來了
    《八佰》點映場票房突破1億元,成為影院復工後首部票房破億的國產新片。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8月18日18:57,電影《八佰》點映累計票房破億,觀影人次近300萬,連續兩天拿下全球單日票房冠軍。8月17日,《八佰》單日點映票房為5064萬元,8月18日,該片單日點映票房5047萬元。
  • MAMA歐洲首映引關注 後疫情時代的中國電影
    疫情下的電影節重啟依舊精彩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嚴重影響了國際電影產業的發展格局。據估計全球電影票房因疫情關係,損失超過百億美元。在歷經最困難的考驗後,雖然如今全球電影院的人氣開始回歸,然而對於大環境改變後世界電影未來之路的思考卻仍在進行。
  • 「後疫情時代」下的思考,於冬:中國電影正在浴火重生
    「雲上」交流 「中國電影經過這場疫情的洗禮,每一家電影企業都是浴火重生。 電影行業從2001年的不到9億票房,經過了長達18年的努力,到2019年達到644億的票房佳績,中國電影產業也經歷了長時間的快速增長,相信中國電影已經夯實了行業基礎,積累了行業發展的動力,我們有一大批優秀的電影人才,尤其是青年電影力量,中國電影重新崛起,我們有信心。
  • 王中磊談後疫情時代從新出發的中國電影新浪潮
    9月5日-6日,由政經國論與牛津中國論壇聯合舉辦的首屆倫敦政經-牛津中國論壇在上海舉行。6日下午,華誼兄弟副董事長、CEO王中磊受邀出席文娛分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與上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健兒,導演高希希等行業嘉賓,就「融合與重塑:後疫情時代的文娛行業趨勢與布局」展開圓桌討論。
  • 中國電影票房全球第一,之後呢?
    歲末年初,中國電影票房全球第一的喜訊接二連三地傳來,接下來是對2020年中國電影表現的各種盤點。在中國電影票房全球第一的基礎上,又盤點出了全球票房冠軍《八佰》,以及全球電影票房Top10中其他的三部中國電影,分別是第二名《我和我的家鄉》、第八名《姜子牙》、第十名《金剛川》,國產電影票房佔比達到新高,佔比83.72%,等等。
  • 2020年全國電影票房達204.17億元,中國成全球第一票房市場
    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最終定格,也標示著中國電影市場一年來共克時艱所取得的成就。這個數字與前兩年動輒五六百億的年度票房紀錄相比,似乎不值一提,但是放在疫情衝擊、行業停擺178天的大背景下,2020年年度票房突破200億對於整個電影市場而言都是一個振奮的消息。而且根據國家電影局數據,2020年中國電影全年票房204.17億,約合31億美元,超過北美成全球第一票房市場。
  • 70部票房過千萬,後疫情時代的網絡電影是挑戰也是機遇!
    根據云合數據顯示,截止目前今年票房超過1000萬的網絡電影共70部,與去年相比增幅達到了43%。千萬級票房作品的大幅度增加,體現了網絡電影整體盈利水平的提升,而這一方面與近兩年來網絡電影的產業結構改革密不可分,另一方面,頭部電影數量的爆發性增長也與今年電影市場受到疫情的影響息息相關。
  • 2020年中國票房全球第一外語電影接連撲街的背後是文化自信
    截止2020年10月14日,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累計票房達129.5億人民幣(合19.3億美元)。中國正式超越北美,歷史上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值得驕傲的是,貢獻這些票房的電影主力,大部分為國產電影。疫情後上映的首部電影——八佰,打響了電影市場第一槍,累計票房
  • 中國電影票房「逆風」登頂
    2020年,經歷了178天「休克期」的中國電影逆風翻盤,票房遠超北美電影市場,成功登頂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場。這一年來,中國電影進行了市場、主體、內容等近乎全元素的變革。從地區來看,2020年上海以11.64億元繼續領跑全國城市票房,並於同年10月1日創下全年最高單日城市票房紀錄。
  • 他們眼中的「後疫情」中國電影
    來源:環球時報本報記者 曲秋妍 李司坤為期8天的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8月29日落幕,本次電影節以「夢圓·奮進」為主題,舉辦10場主題論壇,邀請90位業內人士,探討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及中外電影合作等話題。本報記者採訪了其中4位導演,談談他們眼中電影在疫情下面臨的挑戰以及中國電影在國際舞臺上的競爭優勢。
  • 後疫情時代,中國影視業如何重整旗鼓
    原標題:後疫情時代,中國影視業如何重整旗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幾乎所有行業都受到了影響,在焦慮中艱難前行。
  • 中國電影票房首超北美排名全球第一
    原標題:影視行業進一步復甦:中國電影票房首超北美排名全球第一 業內預估全年票房有望達200億元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0月15日0時,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累計達到129.5億元人民幣(合19.3億美元)。
  • 中國電影票房超北美成全球第一
    【僑報網綜合訊】根據燈塔專業版實時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0月15日0時,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累計票房129.5億元人民幣(約合19.3億美元)。這個票房成績也讓中國正式超越北美,歷史上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其中,中國國產電影票房佔比近85%。
  • 業界聚焦「後疫情時代」中國電影面臨何種機遇和挑戰
    業界聚焦「後疫情時代」中國電影面臨何種機遇和挑戰 2020-08-10 21:04:56 陳靜 攝   中新網上海8月10日電 (記者 陳靜)新冠肺炎疫情讓中國電影業在近6個月的時間裡寂靜無聲。疫情形勢平穩之下,電影院線重啟,業界摩拳擦掌再出發。網際網路時代,疫情之後的中國電影行業如何乘風破浪,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