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探尋電影之美」高峰論壇如期舉辦,本次論壇的主題為「當下電影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論壇希望深入洞察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機遇與挑戰,並探尋全球電影行業創新發展的思路與方法。多位身處一線的中美電影人分別以線下和線上的方式參與,一同探討。
論壇與會嘉賓合影
於冬作為發言嘉賓參加論壇
中外電影人「雲上」交流
「中國電影經過這場疫情的洗禮,每一家電影企業都是浴火重生。2020年有很多困難,能夠活下來就是勝利,我們要留得青山,贏得未來。」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作為論壇嘉賓,結合博納和行業近況,與大家分享了今年中國電影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以下是發言全文:
自電影大幕重啟,今天已經第37天了,目前累計票房已經達到24億,電影的恢復速度高於預期,整個暑期檔重新盤活,這不僅僅是一個數字,更代表中國電影人在疫情之下的忍耐、堅持和積極努力經營的信心。新片的上映,帶動了影院加速復工,很多影院在上座率限制的情況下,不斷提升票房和人次。七夕單日票房突破5億,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說明觀眾回來了。
電影行業從2001年的不到9億票房,經過了長達18年的努力,到2019年達到644億的票房佳績,中國電影產業也經歷了長時間的快速增長,相信中國電影已經夯實了行業基礎,積累了行業發展的動力,我們有一大批優秀的電影人才,尤其是青年電影力量,中國電影重新崛起,我們有信心。
疫情的影響是暫時的,我們要回到600多億票房這樣的一個市場規模,還需要一定時間的努力,還需要經歷一場艱苦卓絕的奮鬥,尤其是我們電影公司的掌門人,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在後疫情時代電影發展的關鍵階段,要發揚企業家精神,要能夠帶領著團隊、創作人員,不僅要走出困境,更要創作出優秀的高質量影片。
疫情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比如說電影院經歷了整整6個月的停擺,從大年初一春節檔的撤檔,到7月20號接到電影可以重啟的通知,整整6個月。我去博納電影院檢查疫情防控工作的時候,影院還布置著過年的紅燈籠,牆上是春節檔影片的海報,這6個月很多電影院的經營者都經歷了無奈、無助和難過。為春節期間準備的大量爆米花、可樂等小食品,都由於過期要處理掉,為了恢復經營,很多影院流下眼淚,他們認真擦洗著每一個座椅,每一個擺放防疫的消毒劑,很多影院剛開業的時候,第一個觀眾回來,會親手送上全年的電影卡,甚至終生免費的電影卡,這就是對電影的一份真誠的愛。
後疫情時代,電影觀眾也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創傷,是心靈的創傷,他們希望到電影院看電影,電影很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溫暖人心、慰藉心靈,這個時候需要電影藝術家們、電影工作的各個企業家們,克服重重困難,創作高質量的影片,恢復電影創作源頭的生產,讓更多的好電影走進電影市場,電影行業才有了真正復甦的源頭活水。因為經營的壓力,疫情也導致了一些小影院的關店潮,如果片源跟不上還會加劇關店的數量,明年可能好萊塢的電影由於國外的疫情更加嚴峻,好萊塢的進口影片也會出現相當大程度的斷檔,而這個時候中國電影的創作者們,要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儘快恢復生產,電影的企業家們需要有效的調配資金,靠內生增長和國內市場的內循環,讓中國電影市場重新煥發生機。可能電影產量在短時間內不會達到1000部,可以把尾部電影的資金集合起來,集中優勢的創作力量,可能幾個導演聯合一起拍電影,把有效的資金用在刀刃上,降低製作成本,提高製作質量。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市場需要一大批優秀的影片做準備,博納影業將推出3部重量級大片:第一部是《中國醫生》,由劉偉強導演率領《中國機長》的原班人馬,已經開始緊張籌備了,預計會在9月中旬開拍;第二部是抗美援朝重大題材的軍事史詩戰爭片《冰雪長津湖》,由於疫情,這部電影在今年的冬天停拍,我們將在10月底重新啟動拍攝;第三部是描寫中共地下黨諜戰題材的關於隱蔽戰線的電影,叫《無名》,這三部電影都是有份量的作品,希望能夠在明年建黨百年的時候,為全國電影觀眾送上一份厚禮。
最後,企業家要發揚企業家精神,要多與金融資本溝通,爭取他們的支持,要爭取到銀行不抽貸、不斷貸,也要更多的爭取產業扶持政策,充分利用好國家關於疫情的紓困政策,給電影企業爭取更多休養生息的時間,同時要更多的、更好的團結廣大電影創作者,電影不同於一般的生產工藝,電影是藝術創作,涵蓋了藝術家的心血和情感,他們更需要被關懷和關注。還是那句話,只要有電影人在,就會有好電影,只要有好電影,觀眾就會回來,讓我們為中國電影加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