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行業都被迫停工停產,人員聚集度較高的電影院更是首當其衝,被按下暫停鍵170餘天,而隨著疫情逐漸被控制住,電影院也宣布終於在7月20日正式開啟,至此已經被塵封170多天的電影行業,終於被成功按下播放鍵。
經過一個星期的運轉,電影院在緩慢復甦中,電影行業也在一步步回暖中,雖然情況依舊不容樂觀但相較於停滯不前已經邁出了一小步。在疫情蔓延期間,能夠順利走到殺青一步或是能夠開機的項目少之又少,還有很多在籌備階段的項目,因為影院沒有開放、資金也就無法回籠以及主創、主演們的當期變動等各種原因被扼殺在搖籃裡。然而也有的沒有被疫情阻擋住拍攝的腳步,終於克服了種種困難完成了拍攝,比如由周冬雨和劉昊然主演的《平原上的摩西》,馮紹峰和陶虹主演的《烈日之寒》,郭敬明導演的兩部《陰陽師》等。
7月25日,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開幕了,這場以「全面奔小康,築夢新時代」為主題的電影節是這次疫情發生以來,我國舉辦的首個重大國際性影視節慶活動,海內外電影行業人士通過視頻方式紛紛發來對上海國際電影節以及對電影行業在疫情下復甦發展的祝福。海內外很多電影人相聚於這場屬於電影行業的盛宴,當國際電影節「重逢」的主題海報出現在論壇大屏幕上時,很多人都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在感受著這場重逢帶來的喜悅以及電影行業復甦的信號,這場電影節給電影行業帶來了危機中突出重圍的信心,攜手眾多電影人一起為中國電影行業的復甦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危機中尋找機會,實現行業自救,助力行業復甦
這次疫情是中國電影行業所遭遇的前所未有的危機,就目前中國院線電影市場的年度票房來看,我國的線下電影行業正處於停滯階段,可見這次黑天鵝事件對整個行業的影響嚴重性,在面對如此危機的同時也算是對我國電影行業的一種挑戰,要如何在疫情情況下拯救中國電影行業,使行業進行復甦,正式我國電影行業所面臨的挑戰。
在危機中尋找機會,才能夠實現行業的自救和復甦。騰訊影業在疫情期間並沒有停下業務推進的腳步,通過對過去近5年的積累和復盤,進行思考沉澱,提升業務能力,積極擴充專業的人才隊伍,增強自身的能力;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和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發行400萬張觀影券,以回饋醫務工作者和高考、中考的學子;博納影業集團總裁於冬也表示「單打獨鬥的時代過去了,合作共贏,一起面對困難,解決困難幫助電影行業儘快復甦。」上海電影集團也有推進科技影都建設,與B站合作等的計劃……這種種現象都在表示,電影行業在此次危機中需要攜手合作共同進退,也需要提升自身的能力以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實現行業自救,並在這次疫情危機中尋找到合適機會助力中國電影行業的復甦。
線上與線下並舉發行
受疫情的衝擊影響,多部電影在疫情期間由線下的影院播放轉為線上播放,這也無疑抓住了觀眾疫情期間的心理,疫情期間大都在家無事可做,閒下來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觀看電影或其他視頻,尤其準備過年期間放映的幾部電影也受疫情影響而暫緩放映,而像《囧媽》則是選擇在線上首映,這無疑為疫情下的電影行業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如果能夠更加積極探索這類「線上+線下」的運營模式,也能夠有效地推動今後電影行業的發展。
有些電影在影院觀看的人少之又少,但是線上觀看的卻不在少數,每個電影的受眾人群不一樣,每個人喜歡的觀影模式也不同,有人喜歡電影院這種沉浸式的觀影模式,有人則喜歡線下觀影獨處時的安心……想要實現電影行業的長足發展,可以採取線上與影院和諧共生的運營模式,找到適合自己的觀眾,實現多元化、個性化的觀影服務和消費趨勢。正如李捷所說「先別想著上院線,故事出來再討論用戶在哪裡。」能夠抓住用戶的是未來的科技手段,線上線下相融合的觀影方式就算沒有疫情,未來也將會成為電影放映的一個重要手段。
從這次上海國際電影節來看,中國的電影行業正在逐步復甦,通過行業內的精誠合作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放映模式,將會很好地推動中國電影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