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鈴鈴》其實很爆笑,但我想對吳君如說幾句話

2021-02-16 騰訊娛樂

點擊上方「騰訊娛樂」並關注,在這裡讀懂娛樂圈

來源:Sir電影

id:dushetv

一部聽上去不好聽的電影,片名一直改一直改,改到最後還是被人diss。

一部陣容強大到令人擔憂質量的電影,南北全齊,滿漢全席。

這樣的電影會好看嗎?

反正看了這部元旦檔新片,小編樂了——

《妖鈴鈴》

從海報就可以看出,「群星薈萃」。

以吳君如和吳鎮宇為代表的港派喜劇演員+以嶽雲鵬和沈騰為代表的北派喜劇演員+新媒體流量笑星Papi醬+……

=?

 

但,在群星薈萃太常見的今天,《妖鈴鈴》這種出場式,沒人看好。

南北兩種喜劇風格,本就差異很大,文化根源都不一樣。強行撮合,一不小心就會玩得無聊和油膩。

而另一種質疑的聲音,直指導演吳君如。

52歲的吳君如,第一次拾起長片導筒。這個年齡早就被不少大導演證實,是江郎才盡的階段;再回望吳君如在《歡樂喜劇人》等內地喜劇綜藝上的尷尬表現……

小編前面說自己看笑了,所以怎麼說,都要小小肯定一把——

一部合格的爆米花電影。

首先,它有很多地方似曾相識。

故事,一個類似《功夫》的故事,一座拆遷樓裡的釘子戶,和拆遷方鬥智鬥勇。

喜劇感的《七十二家房客》微縮版。

靈感,確實來源於現實新聞,某拆遷戶發現家中鬧鬼,原來是開發商派人裝鬼想嚇跑他們(小編上網一搜,果然有類似的)。

核心氣質,也是香港喜劇電影人玩熟的。

當吳君如讀到新聞,就嗅到了一絲熟悉的港味,那種曾經無數次打動我們草根階層的:

鬼馬和心酸並存的味道。

片中每個釘子戶身上,都有這兩種氣質。

苦苦等待亡妻魂歸的偏執爸爸(張譯 飾)、窮得沒地兒去的神經質夫婦(潘斌龍、Papi醬 飾)、過氣的古惑仔兄弟(吳鎮宇、方中信 飾)、傻白甜的不紅女主播(焦俊豔 飾),還有一名裝神弄鬼的風水大師(吳君如 飾)。

吳君如應該也懂,曾經自己在香港呼風喚雨的扮醜搞笑法有些不合時宜,所以這次她把主角戲份縮減,花了很多時間去塑造配角的人物背景和性格。

其中出彩的傢伙,首推張譯演的王保健。

他整天一副愁眉苦臉的慫樣。

痴情的他,天天想招亡妻的魂,手段還很奇葩,居然是靠自己假扮亡妻,引鬼現身——這是愛到失魂落魄的一種喜劇誇張。

所以,一幫釘子戶個個在防鬼,他一個人反而在偷偷招鬼……

小編的笑穴,首先被他戳中。

可惜《妖鈴鈴》中,這種用演技和人設來搞笑的手法有些少,更多的,還是香港老喜劇玩慣的「誤會法則」——

讓敵我雙方產生溝通錯位。

比如這場戲,就很有當年許冠文兄弟的影子:

兩個笨賊以為風水大師鈴姐(吳君如 飾)被他們弄死了(其實沒死)。

兩賊叫苦連天,只想毀屍滅跡;鈴姐躺屍裝死,只想見機逃跑。

接著,兩賊把鈴姐放在垃圾桶內,開始熱烈討論如何毀屍……第一個想法很快出爐,肢解。

結果賊扭頭一看,屍體不見了……他們以為詐屍,嚇得要死。緊接著又想到,既然肢解治不了厲鬼,乾脆焚屍!

結果再一扭頭,垃圾箱又劇烈抖動起來,兩賊再次嚇得屁滾尿流……

由小處見大,《妖鈴鈴》並沒做什麼創新,只是忠實地沿著港片老套路,由淺入深逐一複製。

比如,直接的戲仿——

當沈騰飾演的黑老大出場,同手下們跳起舞,這已經在相當積極地喚醒觀眾記憶:致敬周星馳版的斧頭幫。

▲與《少林足球》同樣的動作,與《功夫》同樣的戲眼

釘子戶駐紮的拆遷樓,當然也會很快讓你想到「豬籠城寨」,連遠景角度都毫不避諱地一致。

再往深一點,故事套路的借用——

外來的風水大師來到拆遷樓騙錢,做了壞事後良心發現,又決心幫拆遷戶討回權益……這其實就是《功夫》的同一套流程。

還比如,經典類型片的重塑,經典梗的再包裝——

吳君如不止戲仿了周星馳,也重操舊業玩起了港片另一個經典類型,驚喜劇。

要知道,在內地院線這種類型的確出現得不多,只有熟悉港片的觀眾才會產生懷舊感,甚至是一種「重影感」。

隨便說幾處細節吧(其實數不勝數)。

1990年的《新半斤八兩》,就有同張譯如出一轍的男扮女鬼造型。

1988年的《猛鬼學堂》,也有人扮成德古拉吸血鬼,一樣貢獻出中國殭屍步的笑點。

你還可能會想到,很多反覆玩這些梗的喜劇老戲骨,陳友、許冠文、許冠英等等等等……

對了,還有一種類型本片也有——騙術電影,最早歐美電影常見,然後八九十年代的港片也愛玩。

「騙術電影」的最常見套路,就是小人物合夥算計大人物。

說一部咱們最熟的吧,1991年的《情聖》。

周星馳+麥嘉+毛舜筠+午馬+恬妞+葉子楣,一夥失敗的屌絲,面對高利債惡霸(張耀揚)的欺壓,決定合夥反騙。

很多圍繞這個套路的經典小設置,已經被驗證成功,比如大反派的身邊一定要有個傻子——戲裡張耀揚的身邊,就是元華飾演的傻哥哥。

而在《妖鈴鈴》中,同樣的惡霸沈騰身邊,也有一個傻兒子嶽雲鵬。

其實,老料新玩問題不大,多年前的70後記憶,翻炒一下又是90後的體驗,只要觀眾真buy就是好料。

聊了這麼多,小編越聊越發現,吳君如真是一個精明的電影生意人。

為了票房與觀眾體驗,她把很多成功元素都累加到了一起——

成功電影元素的港式雜燴。

很多成功的類型、套路、老梗,都被她認真地再次包裝、組合。

電影人的南北雜燴。

不同於以往那些普通的雜燴喜劇,吳君如和陳可辛組局的諸位明星,並不像大鵬那樣僅僅請來站個臺,展示一下自己人脈之廣。

而是真的物盡其用——

讓明星們,做他們「最十拿九穩的表演」。

南派的吳鎮宇方中信,專業負責古惑仔。

北派大咖呢?當然也不能只是講幾個小品段子,混混觀眾熟悉度——那一套已經玩不轉了。

而是與劇情發生關聯,展現接地氣的人物性格。

張譯是一例,讓有紮實演技的演員,演繹具備悲情的小人物。

開心麻花又是一例。

比如吳君如在片中設計了年輕觀眾愛看的兇猛喪屍元素,這與開心麻花一直以來的「喪屍情結」一拍即合。

早在2014年,開心麻花就在綜藝《中國喜劇星》表演了喪屍小品——由艾倫、黃才倫出演的《末日危情》;2015年《歡樂喜劇人》第一季,沈騰、馬麗又表演了喪屍小品《感染者》。

在《妖鈴鈴》中,沈騰也奮力訓練手下喪屍,教他們各種表演技巧……

北方和南方演員,同時物盡所長,融入這所虛構的拆遷小樓,並不違和。

當然,90%的拿來主義之外,還是有一些小反轉的。

比如高潮戲的騙術環節,沈騰會自己跳出來看破騙局:

「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嘛……」

可惜,這種自我吐槽並不能完全抵消對現實的避重就輕,也讓最後的大歡喜結局又一次陷入了無力。

這就是小編說它最爆米花的地方。

《妖鈴鈴》繼承了很多喜劇的成功模型,卻在最關鍵的地方,又一次刻舟求劍。

想想看《功夫》結尾,周星馳最後破繭化蝶,成為絕世高手,一切的蛻變都始於一個節點,那就是他終於領悟了什麼是「自我犧牲」。

《妖鈴鈴》中,吳君如也試圖複製這種「自我犧牲」,但顯得力度不夠,轉化生硬,而小編懷疑即使全部做到位,觀眾的「二次感動」同樣不會到來。

因為,電影並不是只有一個標準答案的。

它首先應該基於創作者對生活的自我思考,哪怕思考的方向在大多數人看來甚至不理解。

很多一流喜劇到了結尾,也未必有圓滿大結局,只是提出了一個「現階段解答無力」的終極問題。

比如前幾天小編聊金·凱瑞的《月亮上的人》,看完後觀眾很可能會陷入一種矛盾:

身邊人都那麼討厭、疏遠安迪·考夫曼,但他的死又讓人無比唏噓和同情。那麼,人與人之間,虛偽和真實的界限,到底是什麼?

又比如《回魂夜》《大腕》,其中部分小人物瘋狂一把之後的歸宿,也還是精神病院,這樣的結局未必現實,卻更真實地加大了荒誕的悲劇性。

小編明白,《妖鈴鈴》本意是借一個有沉重度的故事,講述城市發展中弱勢群體的悲涼,也鼓舞小人物團結同心的力量。

小編推薦你看,因為的確蠻好笑,尤其大過年的,香港賀歲片的老傳統又被吳君如「拿來」了——就是可以爆笑到尾,毫不深刻。

這一盤賣相不錯的爆米花生意,小編可以給個合格分,但老實說,也對吳君如有一點小小「不滿」。

因為你是一個老資格的「新人導演」。

下次,請不光讓我們懷一把舊,也讓我們看到你獨有的「新」。

↓↓↓戳閱讀原文,看更多娛樂八卦、毒舌辣評,等你來撩

相關焦點

  • 吳君如首次執導的電影《妖鈴鈴》網友:很尬的香港喜劇鬼片
    上映第一天,《妖鈴鈴》便拿下了票房第一,PK掉了同時上映的三部片子:《二代妖精》《前任3》和《解憂雜貨店》——前兩部都是很受歡迎的都市喜劇類型,後一部又是大IP+流量明星,一個關於裝鬼嚇人的開發商和釘子戶之間互相套路的故事,前面的嚇人和反嚇人部分,怎麼說呢,給人的感覺很尬。
  • 妖鈴鈴插曲朋友在哪試聽 妖鈴鈴插曲朋友歌詞歌曲介紹
    電影《妖鈴鈴》由陳可辛監製、開心麻花聯合出品、吳君如自導自演,匯集了沈騰、嶽雲鵬、張譯、papi組成的「喜劇聯盟」,將於2017年12月29日上映。「萬能大師」鈴姐與萌貴坊的街坊們聯手對抗無良地產霸權,守望相助不離不棄,推廣曲《朋友》就是將這種喜鬧之間的真情摯感表達出來。
  • 《妖鈴鈴》曝「嘻嘻哈哈」推廣曲《什麼鬼》
    電影《妖鈴鈴》推廣曲《什麼鬼》海報賀歲喜劇《妖鈴鈴》日前發布推廣曲《什麼鬼》。身兼導演與主演雙身份的吳君如以港普大膽挑戰國語rap,與影片主演papi說唱battle。人氣小生熊梓淇驚喜助唱,與吳君如大秀魔性「什麼鬼舞」,三人新鮮組合「嘻嘻哈哈」出道。
  • 《妖鈴鈴》:無心亦無腦的妖
    文/夢裡詩書吳君如自詡無釐頭的香港喜劇,實則充滿了裝瘋賣傻的尷尬,喜劇與驚悚的糅合,浮誇怪誕的風格更是令人在《妖鈴鈴
  • 【影訊】《妖鈴鈴》將於12月29日登陸全國院線
    陳可辛監製、開心麻花聯合出品、吳君如執導的賀歲喜劇電影《妖鈴鈴》今日曝光終極預告。
  • 《妖鈴鈴》,零分.
    今天有4部備受關注的華語新片上映,豆瓣評分最低的是《妖鈴鈴》,只有5.0分。
  • 深度影評 | 《妖鈴鈴》:一部風格化喜劇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陸芳賀歲檔大家都憋著一股勁兒,想樂一樂。「女版周星馳」吳君如來了,而且還是她自導自演,《妖鈴鈴》。和大家一樣,我也是抱著哈哈哈的想法,進影院的。吳君如、沈騰、小嶽嶽這樣的組合,明擺著就是讓人笑的嘛。看完,倒覺得有點出人意料。
  • 《妖鈴鈴》:嚇得我都笑出聲了
    港片沒落後,這種「驚喜片」曾經一度「失傳」,但今天上映的《妖鈴鈴》,卻又把這門手藝撿了回來。這次吳君如在《妖鈴鈴》中除了擔任主演還做導演,找來老友吳鎮宇出演過氣古惑仔,他和方中信之間相當有戲,完全可以開發成一部外傳。這兩個古惑仔還挺有品位的,就連賣盜版光碟,都只賣陳可辛的片子。
  • 妖妖鈴還是妖鈴鈴,都洗不白爛片的本性
    《妖鈴鈴》在上映之前還經過一次改名,將原本的《妖妖鈴》改為《妖鈴鈴》,炒作也好,按照主創所說的聽大師提點也罷,從最終確定的名字來看,主創大概想取一個「100」的諧意,希望電影在觀眾心中達到一百分。但是很抱歉,一百昏怕是沒有,如果可以打零分,大概有很多。
  • 都說《妖鈴鈴》尷尬,我有不同意見!
    我們專門請到研究香港電影的阿蒙老師,一起聊聊電影裡的香港喜劇元素:說實話,看《妖鈴鈴》之前,我是有點忐忑的,關鍵在於吳君如、開心麻花和嶽雲鵬——如此鮮明的「港式喜劇」、「話劇」和「相聲」招牌混在一起,很難不讓人對影片有「大雜燴」的預判。更何況所謂「南北融合」,也難免會讓人懷疑其核心特色究竟在哪?
  • 《妖鈴鈴》《解憂雜貨店》《前任3:再見前任》影片預售!
    《妖鈴鈴》繼《羞羞的鐵拳》之後,今年還有一部令人十分期待的喜劇電影,《妖鈴鈴》即將上映。
  • 《妖妖鈴》更名為《妖鈴鈴》歪?有人搞事情啊!
    《妖鈴鈴》導演: 吳君如編劇: 周運海 / 查慕春 / 王貽興主演: 吳君如 / 沈騰 / 嶽雲鵬電影片名近日由《妖妖鈴》改為《妖鈴鈴》,吳君如也開玩笑說自己蠻迷信,改名是聽了大師的建議,「妖鈴鈴」 寓意100分。   電影為何改名?
  • 【DMG·影片】《妖鈴鈴》9.9元起限量秒殺!爆笑!速搶!
    (光看演員名字,就有想去看的欲望了)這部影片由陳可辛監製,吳君如導演可謂是夫妻搭配,幹活不累了。「鈴姐」吳君如一副「江湖神婆」扮相出場,又變身「紅衣小女孩」。提到《妖鈴鈴》,導演吳君如定義:「《妖鈴鈴》當然是一部喜劇。」同時她也介紹,因為結合了這些特別元素,《妖鈴鈴》和觀眾平時看到的喜劇非常不一樣。她解釋道:「這並不是要嚇人,是因為好玩。」監製陳可辛爆料,這個想法源於吳君如,他也贊同這是個很有趣的概念。
  • 《妖鈴鈴》證明沈騰嶽雲鵬並非萬能,papi醬演不了電影
    我個人對吳君如導演的《妖鈴鈴》還是比較期待的。恰逢賀歲,大家還是喜歡看一點劇情較為簡單但能逗樂子的電影的。
  • 喂喂...妖鈴鈴嗎?這裡有全國通兌卷!《晶彩電影圈》的新年禮物來啦!
    《妖鈴鈴》將於2017年12月29日登陸全國院線,預售現已開啟,讓你笑到明年。>即將上映的《妖鈴鈴》升級加碼,發布終極預告。》路演獲好評「簡直無敵」《妖鈴鈴》雲集了吳君如、沈騰、嶽雲鵬、張譯、papi組成的「喜劇聯盟」,這些不同類型的喜劇演員相互擦出的火花為觀眾了帶來前所未有的新鮮感。
  • 電影《妖鈴鈴》曝高能預告大打反差牌 吳君如領銜眾笑星演繹「什麼叫恐怖」
    吳君如、沈騰、嶽雲鵬、張譯、papi、吳鎮宇、方中信、焦俊豔、潘斌龍、阿如那、許君聰眾星集體出鏡,各出奇招,爆笑演繹「什麼叫恐怖」。這部搞笑金句頻出、匯聚了半個華語喜劇江湖勢力的賀歲電影《妖鈴鈴》,將於12月29日正式上映。 「尖叫」?「大笑」!
  • 匯源攜手電影《妖鈴鈴》,妖你大笑過新年 | 福利
    無論2017成績如何笑對當下才是硬道理最近就有這樣一部電影能讓你大笑過新年沒錯,就是TA滿分100的終極跨年喜劇電影《妖鈴鈴》匯源攜手《妖鈴鈴》作為2018年的歡樂接力棒,《妖鈴鈴》不僅在首映禮現場逗翻全場、獲得眾星力薦,更在場外獲得了全民期待。
  • 《妖鈴鈴》是一部比較一般的港片..
    妖鈴鈴Goldbuster其實這個賀歲檔挺奇怪的。多的是《芳華》《妖貓傳》這樣偏嚴肅的題材。而我們常見的群星賀歲的片子卻不太多。不過轉念一想,現在的群星賀歲,特別喜歡玩港味夾雜著東北味兒。《妖鈴鈴》由吳君如執導,陳可辛監製。請來了吳鎮宇、方中信等港星,開心麻花的舞臺演員,同時還雜糅了內地演員張譯和網絡紅人papi醬。這樣一來光看劇照,就會讓人覺得是一鍋亂燉,而且比以往的單獨南北雜糅更亂。
  • 【正在熱映】「妖妖鈴」?「妖鈴鈴」? 傻傻分不清
    電影《妖妖鈴》更名為《妖鈴鈴》陳可辛+吳君如+開心麻花12月29日喜劇電影玩轉感官刺激提到《妖鈴鈴》,導演吳君如定義:「《妖鈴鈴》當然是一部喜劇。」同時她也介紹,因為糅合了這些特別元素,《妖鈴鈴》和觀眾平時看到的喜劇非常不一樣,她解釋道:「這並不是要嚇人,是因為好玩。」監製陳可辛爆料,這個想法源於吳君如,他也贊同這是個很有趣的概念。
  • 《妖鈴鈴》:作為一部電影,它實在是不行
    《妖鈴鈴》的最大問題不是沒邏輯和瞎胡鬧,而是「一魚兩吃」,普通話版本和粵語版本完全是兩個感覺,臺詞也有出入。損失更多的其實是內地觀眾。電影的整體風格和文化背景都是典型港式的,從捉鬼天師、城寨住客,到殭屍喪屍,都帶有那種典型的香港嬉鬧劇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