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妖鈴鈴》尷尬,我有不同意見!

2021-02-19 1905電影網

吳君如導演,集合了開心麻花、小嶽嶽、papi醬等南北各路笑星的《妖鈴鈴》憑藉超強陣容賺足了眼球!更在首日斬獲8600萬票房,位居第一位。

只不過,電影在豆瓣的評分不太樂觀,僅有沒過及格線的5.1分。不同觀眾對影片的評價也十分兩極。

有人直言「笑不出來」,都是陳年老梗,臺詞尷尬,笑點尷尬,強行煽情更尷尬。

但也有不少港片迷堅持為導演站臺,說電影裡的梗只有港片迷才能懂,對經典殭屍片和恐怖喜劇的致敬也是滿滿的回憶殺。

《妖鈴鈴》究竟如何?到底尷尬不尷尬?我們專門請到研究香港電影的阿蒙老師,一起聊聊電影裡的香港喜劇元素:

說實話,看《妖鈴鈴》之前,我是有點忐忑的,關鍵在於吳君如、開心麻花和嶽雲鵬——如此鮮明的「港式喜劇」、「話劇」和「相聲」招牌混在一起,很難不讓人對影片有「大雜燴」的預判。

更何況所謂「南北融合」,也難免會讓人懷疑其核心特色究竟在哪?再加上還加入了papi醬的網絡段子,一旦失手違和,便很易淪為「四不像」...

但觀影結束後,我覺得這種忐忑似乎有些多餘了,不光在於《妖鈴鈴》確實將集中風格融合得自然流暢,兼有鮮明的類型元素和濃鬱的人情主題,更讓我想起港式喜劇一貫的創作核心:無論什麼題材,都不放過任何讓觀眾捧腹的機會,哪怕在最悲慘的戲份中加插笑料,只要那一刻讓觀眾笑出來,就是勝利!

這就是為什麼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開始,各種你可能意想不到的「XX喜劇」逐漸成為港片的主流,如功夫喜劇、動作喜劇、愛情喜劇、驚險喜劇、恐怖喜劇等等,曾被影片人總結為「世界電影史上的怪現象」。

 

《妖鈴鈴》可謂繼承了「恐怖喜劇」的看家本領,整部戲充滿「邪門」奇趣,一邊鬼影幢幢、陰風陣陣,一邊又讓觀眾在心驚膽戰中忍俊不禁。

雖然受限於審查,始終是「裝神弄鬼」,但這次吳君如在監製陳可辛的配合下,將電影拍得生猛詼諧,還充滿娛樂性,不僅比各種粗製濫造的「國產恐怖片」更見實力,也多少為「恐怖喜劇」與內地電影市場的融合帶來參考借鑑。

 

《妖鈴鈴》故事很簡單:奸商父子想搶舊樓產權,但樓內尚有幾戶人家拒不搬遷,所以奸商買通一個「驅鬼神婆」做戲,企圖靠「鬧鬼」將釘子戶趕走云云。

光說這棟名為萌貴坊(「猛鬼坊」諧音)的城中孤樓,就十足過往港式喜劇裡頻繁出現的公共屋邨,看似空間狹窄,設施破舊,但鄰裡間互相關照、趣事頻生,從80年代的「富貴逼人」系列,到幾年前的《72家租客》、《我愛香港開心萬歲》等,屋邨都是港式喜劇的重要場景。

比起港式喜劇的屋邨居民以「伯父」「師奶」為主的設定,《妖鈴鈴》裡的釘子戶更具「南北融合」屬性。

既有過氣古惑仔(吳鎮宇、方中信),也有內地情感劇裡常見的單親父子(張譯、李亦航),加上「無釐頭」式的小男人夫婦(潘斌龍、papi醬),和接當下地氣的網紅(焦俊豔),已看出人物設定的多元,且證明影片「玩」心甚重。

 

從這些角色引出的「鈴姐」吳君如,可以說是她又一次「找對路子」的演出:首先,「鈴姐」帶有她8、90年代常見的港式「吖烏婆」(即外表行為都不討好的女性)影子,為混口飯吃各種投機取巧、貪小便宜,為扮鬼嚇人寧願「醜態百出」,正是港式喜劇對這類形象最典型的創作寫照。

其次,「鈴姐」也延續了吳君如式的「悲喜劇」特色,表面看似舉止誇張惹笑,內裡卻有一段悲傷往事。

如片中她在眾住戶各嘆生活不易時,面帶傷感回憶自己童年喪父一幕,就讓人想起《金雞》裡的「阿金」,儘管地位卑微,卻從不放棄,反懂得憑樂觀心境追求生活,所以觀眾既能體會「鈴姐」的無奈,又能感受她內心的正能量,這正是吳君如作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喜劇笑匠之一的原因。

然後,「鈴姐」也展現吳君如的另一喜劇標籤:人情味。從1992年的《家有喜事》開始,吳君如就愈發擅長飾演這種搞笑又暖心的人物,所以片中「程大嫂」不修邊幅,卻扛起整個家的生活責任。

《金雞》中的阿金瘋癲卻充滿人情味

《金雞》的「阿金」身為妓女,卻為每位顧客甚至搶劫她的人帶來溫暖;到了《妖鈴鈴》,她則為釘子戶們討回公道,智鬥奸商,眾人那句「鈴姐,怎麼辦啊?」無疑傳遞了他們對她的信任。

可見,吳君如的喜劇風格自成一格,卻不流於生硬做作,而是以「人情」為基礎,通過表演和細節傳達「笑中帶淚」的本色,所以《妖鈴鈴》裡她假裝「鬼上身」,化妝成小男孩死去的母親逗他開心,兩人互相鼓勵支持的橋段,若換成其他喜劇女星,還真不一定演的出這種溫馨感。

還有,被陳可辛稱為「驚(悚)喜(劇)片」的《妖鈴鈴》,也是吳君如的強項之一,在於她上世紀8、90年代演過的港式恐怖喜劇,如《猛鬼大廈》、《一眉道人》、《新殭屍先生》、《一眉道姑》等,產量不少於20部。

她在這類影片中的表演總能發揮「調劑」作用,如觀眾剛看一幕恐怖畫面,但鏡頭一轉,卻見吳君如瞪大雙眼裂開大嘴高呼「救命」,害怕瞬間成了搞笑。

《猛鬼大廈》劇照

又如她自己變鬼企圖害人,本來陰森恐怖,卻能突然交出一個充滿喜感的表情,觀眾也頓時不覺得此「鬼」可怕;甚至被鬼窮追不捨,她也能趁喘口氣時說出幾句搞笑臺詞...所以,當年能在一部港式恐怖喜劇中看到吳君如,恐懼心理就被衝淡一半了。

《妖鈴鈴》也是如此,觀眾可能會被「鈴姐」面目猙獰從電梯縫裡探出頭來一幕嚇到,但隨即又會被她各種「裝模作樣」弄得大笑不止。剛才還被一堆「喪屍」追殺,轉頭又見「鈴姐」拿別人的腦袋去撞開門鎖。這種怕一陣樂一陣的表演方式,不僅是吳君如的符號,也是港式喜劇的符號。

《一眉道人》劇照

 

當然,作為香港喜劇人,吳君如也在《妖鈴鈴》中凸顯更多港式喜劇符號。

第一是經典情懷,片中吳鎮宇和方中信飾演的古惑仔分別叫「阿明」和「阿仁」,吳鎮宇身處險境時向方中信坦白自己當年被刪掉檔案,摔到失憶後每句話都說「我是警察」,顯然都是對《無間道》的影射惡搞。

此外兩人要持刀看「喪屍」一幕,配上《亂世巨星》歌曲,也即刻讓觀眾想起《古惑仔》,何況「無間道」與「古惑仔」本身就是內地觀眾最熟悉的港片系列之一,所以《妖鈴鈴》的情懷元素正是「投其所好」。

第二是港樂情懷。片中「鈴姐」被釘子戶們責備,決定為他們討回公道,這時背景音樂響起譚詠麟金曲《朋友》,展現「鈴姐」抗爭奸商,和釘子戶的生活狀態,再穿插雙方重歸於好的過程,效果流暢自然,又將先前的「驚喜」氣氛轉為暖心感動,可見對港樂的嫻熟運用。

事實上,此前吳君如主演的兩部《金雞》已有成功先例,如第一集結尾阿金奔跑配上《一生何求》,第二集阿金懷念殉職醫生配上《信》,都第一時間打動觀眾,《妖鈴鈴》也做到了。

第三是玩「無釐頭」。得益於周星馳,這三個字在當下內地已是無人不曉,概括起來就是「你笑就行,不必講究」。

作為「女版周星馳」,吳君如過往的喜劇表演也少不了這類風格,這回在《妖鈴鈴》裡同樣有所表現,尤其高潮的「閻王夜審」,各路人馬cosplay地獄,讓沈騰和嶽雲鵬以為自己「下地獄」,就是「港式無釐頭」的典型套路,觀眾看到這也同樣不管什麼邏輯,一路笑到底足矣。

總之,從吳君如表演到整部《妖鈴鈴》,觀眾都將看到原汁原味又引人回味的「港式喜劇」特色。

 

至於《妖鈴鈴》的另一特色,自然是不顯違和的「南北融合」,這自然與陳可辛的監製有關。

在人物表演上,除了吳君如的港式「吖烏婆」風格,飾演大boss的沈騰也延續了他「冷面笑匠」的特色,往往沒有表情時就最好笑,尤其被「審」一幕,毫不誇張的「冷臉」配上懶洋洋的腔調講著臺詞,實在讓人捧腹,所以這場高潮戲,沈騰實質跟吳君如各有千秋,共展笑點。

至於跟兩人呼應的,當然是嶽雲鵬的「賤萌」演法,言行舉止各種「欠打」,但總是「出口成章」,動輒抖個包袱,自然吸引觀眾。

片中嶽雲鵬也延續一貫的「作死」風格,從前面扮鬼到後面被「審」,都將「不要臉」玩的相當有趣,所以觀眾看沈騰被他氣到「淡定」的表情,這種反差就是全片的一大笑點所在。

還有papi醬的各種網絡段子,夾在港式笑料、開心麻花、相聲創意中也並不生硬。

另外,片中papi醬的造型來自上世紀70年代的經典喜劇人物「林亞珍」:冬菇頭、大眼鏡、中性造型、說話粗直,同樣是一次成功的「南北融合」。

 

papi的冬菇頭與吳君如在《家有喜事》中的造型相似度很高

至於場面調度,《妖鈴鈴》照例結合港式喜劇與開心麻花風格:前半部的鬧鬼和扮鬼,就有一點傳統港片「盡皆過火,儘是癲狂」的特長。

後半部的「閻王夜審」,又延續開心麻花的舞臺劇風格,不靠誇張動作,更多強調人物的表情臺詞及演技默契等,但兩者之間並不割裂,反而各有特色,自然過渡。

可見《妖鈴鈴》既在創意上做到風格多元,也在技術上實現流暢融合,南北特色絕非刻意表露,而是通過劇情人物細節等交替運用,從這點而言,確實稱得上是一次成功的融合。

 

總之,《妖鈴鈴》讓我看出吳君如首執導筒的創意,更願意稱之為近年國產電影的「驚喜」之作,因從類型創意到觀眾感受,它確實擔當得起這個讚賞。

撰文/阿蒙

編輯/miro

客官,請留步!《妖鈴鈴》、《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齊齊來開獎~

提前祝你2018,新年快樂,貌美如花啦~


【《妖鈴鈴》中獎名單】

【《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中獎名單】

相關焦點

  • 《妖鈴鈴》,零分.
    今天有4部備受關注的華語新片上映,豆瓣評分最低的是《妖鈴鈴》,只有5.0分。
  • 妖妖鈴還是妖鈴鈴,都洗不白爛片的本性
    《妖鈴鈴》在上映之前還經過一次改名,將原本的《妖妖鈴》改為《妖鈴鈴》,炒作也好,按照主創所說的聽大師提點也罷,從最終確定的名字來看,主創大概想取一個「100」的諧意,希望電影在觀眾心中達到一百分。但是很抱歉,一百昏怕是沒有,如果可以打零分,大概有很多。
  • 《妖鈴鈴》:無心亦無腦的妖
    《妖鈴鈴》看不到一星半點的地氣可言,如此以強拆為引對小人物情感的著墨,也儼然只是矯揉造作的胡 亂煽情,電影除了幾個強行令人尬笑的包袱外,再無何般可取之處。,據聞是擔任監製的陳可辛將電影壓縮到了這個時間,但是仍舊不難感受到劇情上的蒼白無力,電影就像是一個個被胡亂拼湊起來的段子,看著一個個明星抖包袱的你方唱罷我登場。
  • 《妖鈴鈴》:嚇得我都笑出聲了
    港片沒落後,這種「驚喜片」曾經一度「失傳」,但今天上映的《妖鈴鈴》,卻又把這門手藝撿了回來。這次吳君如在《妖鈴鈴》中除了擔任主演還做導演,找來老友吳鎮宇出演過氣古惑仔,他和方中信之間相當有戲,完全可以開發成一部外傳。這兩個古惑仔還挺有品位的,就連賣盜版光碟,都只賣陳可辛的片子。
  • 《妖鈴鈴》其實很爆笑,但我想對吳君如說幾句話
    但,在群星薈萃太常見的今天,《妖鈴鈴》這種出場式,沒人看好。南北兩種喜劇風格,本就差異很大,文化根源都不一樣。強行撮合,一不小心就會玩得無聊和油膩。而另一種質疑的聲音,直指導演吳君如。52歲的吳君如,第一次拾起長片導筒。
  • 《妖妖鈴》更名為《妖鈴鈴》歪?有人搞事情啊!
    電影片名近日由《妖妖鈴》改為《妖鈴鈴》,吳君如也開玩笑說自己蠻迷信,改名是聽了大師的建議,「妖鈴鈴」 寓意100分。   電影為何改名?《妖鈴鈴》意頭更好         等會兒,本來不是《妖妖鈴》,怎麼變成《妖鈴鈴》?吳君如笑言,「我問了大師啊,《妖妖鈴》好像要打電話報警,而《妖鈴鈴》這個意頭好,100分嘛」。
  • 《妖鈴鈴》:一部關於釘子戶「鬧鬼」的電影!
    喜劇的能量是能夠讓人在不開心的時候笑的,而《妖鈴鈴》卻讓我在開心的時候變得不開心了。本以為是一部香港本土特色的驚悚喜劇片,也集結了吳鎮宇,方中信等熟悉的老面孔,具備了笑點和淚點,如果選角沒有那麼胡來,我還是會被感動一把的。方中信很賣力演出,為了影片犧牲了他本來就稀疏的頭髮,不過禿頂造型確實有點太過了。
  • 深度影評 | 《妖鈴鈴》:一部風格化喜劇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陸芳賀歲檔大家都憋著一股勁兒,想樂一樂。「女版周星馳」吳君如來了,而且還是她自導自演,《妖鈴鈴》。和大家一樣,我也是抱著哈哈哈的想法,進影院的。吳君如、沈騰、小嶽嶽這樣的組合,明擺著就是讓人笑的嘛。看完,倒覺得有點出人意料。
  • 妖鈴鈴插曲朋友在哪試聽 妖鈴鈴插曲朋友歌詞歌曲介紹
    電影《妖鈴鈴》由陳可辛監製、開心麻花聯合出品、吳君如自導自演,匯集了沈騰、嶽雲鵬、張譯、papi組成的「喜劇聯盟」,將於2017年12月29日上映。「萬能大師」鈴姐與萌貴坊的街坊們聯手對抗無良地產霸權,守望相助不離不棄,推廣曲《朋友》就是將這種喜鬧之間的真情摯感表達出來。
  • 《妖鈴鈴》證明沈騰嶽雲鵬並非萬能,papi醬演不了電影
    吳君如的這部《妖鈴鈴》,從賣相來看,不應該太差。畢竟,劇情節奏方面,吳君如背後站著她老公陳可辛導演,可以幫助把關。而喜劇演員方面,有沈騰、嶽雲鵬這樣的知名喜劇藝人。更是有papi醬這樣的電影首秀做噱頭,免不得讓人有所期待。然而,昨日看完《妖鈴鈴》之後,我有一點明白了。
  • 匯源攜手電影《妖鈴鈴》,妖你大笑過新年 | 福利
    輕輕的,2017走了如果說快樂也有成績那麼你去年的分數及格了嗎?
  • 《妖鈴鈴》南北笑星實力碰撞,吳君如首導有瑕疵也有誠意
    《妖鈴鈴》「三姑」首部執導電影,陳可辛監製,開心麻花聯合出品。看了預告片,南北笑星實力碰撞,久違的殭屍,畫面也挺復古,小編還是頗感興趣滴。看完之後,小編內心很平靜,朋友也沒說甚,沒有預期的好看,倒也是意料之中。觀眾對此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 嵊泗影劇院元旦假期電影:《小貓巴克裡》、《妖鈴鈴》
    類型: 動畫 / 家庭 / 兒童 / 奇幻 / 冒險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語言: 漢語普通話上映日期: 2017-12-30(中國大陸) / 2017-12-29(臺灣)又名: Barkley The Cat 小貓巴克裡的劇情簡介:     魚都誤入了一座動物城市,除了認識了小貓巴克裡與其他動物夥伴,也發現這座城市竟是被一個假裝擁有無邊法力的人類所控制
  • 《妖鈴鈴》曝「嘻嘻哈哈」推廣曲《什麼鬼》
    電影《妖鈴鈴》推廣曲《什麼鬼》海報賀歲喜劇《妖鈴鈴》日前發布推廣曲《什麼鬼》。身兼導演與主演雙身份的吳君如以港普大膽挑戰國語rap,與影片主演papi說唱battle。人氣小生熊梓淇驚喜助唱,與吳君如大秀魔性「什麼鬼舞」,三人新鮮組合「嘻嘻哈哈」出道。
  • 【正在熱映】「妖妖鈴」?「妖鈴鈴」? 傻傻分不清
    電影《妖妖鈴》更名為《妖鈴鈴》陳可辛+吳君如+開心麻花12月29日喜劇電影玩轉感官刺激鈴姐」吳君如一副「江湖神婆」扮相出場,又變身「紅衣小女孩」。提到《妖鈴鈴》,導演吳君如定義:「《妖鈴鈴》當然是一部喜劇。」
  • 《妖鈴鈴》喪屍鏡頭遭陳可辛反對,驚悚如何融入國產喜劇? | 專訪吳君如
    《妖鈴鈴》是吳君如導演、陳可辛監製、開心麻花聯合出品的一部賀歲喜劇。除了吳君如第一次當導演這一重要賣點之外,《妖鈴鈴》也在主演陣容上花了功夫,匯集了吳君如、沈騰、嶽雲鵬、papi醬、潘斌龍等香港、內地不同風格的喜劇演員。
  • 《妖鈴鈴》:吳君如遭遇信任危機
    《妖鈴鈴》——在2017年上映,由老牌港星吳君如領銜,眾多喜劇演員共同出演的喜劇片。主要講述了在城市CBD中間一座老舊小樓的幾戶住戶與開發商鬥智鬥勇的故事。                                                                                                                      一頓操作猛如虎,可惜這套捉鬼戲法根本無法降服扮鬼的人,雙方你一招我一招就這樣來來回回好幾個回合之後
  • 《妖鈴鈴》是一部比較一般的港片..
    我是看著地鐵口的人忽然變多,街上情侶變多才發現這個事。放假歸放假,我這麼說吧,這個元旦我是不放假的。一天都不休息。(沒人陪你過節的,我陪你過節就好了)本來我明天是準備鴿一天,但是我已經買了《二代妖精》的票。徹底幫你們站好2017最後一般崗。
  • 《妖鈴鈴》:作為一部電影,它實在是不行
    《妖鈴鈴》的最大問題不是沒邏輯和瞎胡鬧,而是「一魚兩吃」,普通話版本和粵語版本完全是兩個感覺,臺詞也有出入。損失更多的其實是內地觀眾。電影的整體風格和文化背景都是典型港式的,從捉鬼天師、城寨住客,到殭屍喪屍,都帶有那種典型的香港嬉鬧劇之感。
  • 【影訊】《妖鈴鈴》將於12月29日登陸全國院線
    《妖鈴鈴》將於2017年12月29日登陸全國院線,預售現已開啟,讓你笑到明年。「真大師」吳君如爆笑「打假鬼」萌貴坊集體爆笑演繹「鬼」出沒即將上映的《妖鈴鈴》升級加碼,發布終極預告。無論是萌貴坊與地產商煞有介事地「扮鬼」,還是有組織有預謀的「喪屍」攻陷萌貴坊,這次曝光的片段都使這部爆笑喜劇的劇情發展變得更加撲朔迷離。預告片中出現的「真的大師」、「真的有料」、「真的有鬼」、「真的喪屍」、「真的實力」、「真的驚魂」這「六大真言」,與沈騰教訓育嶽雲鵬「都是假的」形成強烈反差,在逗笑觀眾的同時,也為大家留下了「到底鬼是真是假」的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