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裡歐談資本主義危機:5-10年內三大問題恐致美國走下「神壇」

2020-12-24 和訊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橋水基金創始人、億萬富翁投資者達裡歐(Ray Dalio)近期表示,資本家在經濟上的分工不是很好,所以當前作為美國經濟基礎的資本主義體系並沒有為所有人有效地運作。

「資本主義會造成巨大的貧富差距,從而產生機會差距,這對整個體系都將構成威脅。而這個體系過去和現在都是美國企業、工人、政府和投資者健康和成功的關鍵。」他補充說。

他警告稱,除非美國採取措施進行系統性修復,為更多美國人提供更大機會實現個人成長和金融安全,否則其後果可能會令美國痛苦不堪:巨額債務阻礙經濟增長;普通公民在經濟上取得成功的機會更少;全球範圍內對美元的信任度下降,這將削弱美國人的購買力並可能降低他們的生活水平。

展望未來,達裡奧認為,美國在未來五到十年內將面臨三大國內和國際問題,即貨幣和信貸周期問題、財富和價值差距問題以及現有主導地位遭新興大國挑戰的問題。而目前的情況就是,經濟不景氣、巨大的貧富差距以及中國的迅速崛起正對美國現有競爭力造成挑戰。

「這是一個事實。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美國的競爭優勢一直在減弱。例如,美國相對於其他國家失去了很多教育優勢,其在世界GDP中的份額減少,貧富差距也在增加,這些都加劇了美國的政治和社會兩極分化。」他補充說。

在採訪中,達裡奧主要探討了如下幾個問題:

1.債務問題

「財富不能通過創造債務和貨幣來創造。」達裡奧強調稱,並指出以史為鑑,荷蘭帝國和大英帝國都經歷了債務創造和印鈔,教育優勢的減少,內部財富衝突的加劇,來自競爭對手的更大挑戰。而如今,他們已不再是世界強國,英鎊也不再是儲蓄貨幣。

「帝國的興衰沉浮就像是人類的生命周期,生老病死是所有人都必須經歷的。美國是一個有75年歷史的帝國,它正在顯示出衰落的跡象。」他補充說。

2.資本主義崩潰了嗎?

達裡奧表示,「我不會說它壞了,而是說它存在需要解決的問題。」他認為,儘管資本主義是創造激勵和創新、分配資源以創造生產力的絕佳方式,但它也確實產生了巨大的財富差距,從而產生了機會差距,而這些機會差距如今正威脅著整個體系。

「財富差距給富人的孩子帶來了不公平的優勢,因為他們得到了更好的教育,這破壞了機會平等的觀念。隨著獲得平等機會的人數減少,在該群體中找到有才能人才的可能性就會降低,這不僅不公平,還會損害生產力。然後,在經濟狀況不佳的時候,窮人就會想摧毀資本主義制度。這種動態在歷史上一直存在,而且現在正在發生。」他補充說。

達裡奧還指出,資本主義制度是基於以利潤為基礎的資源分配製度,但資本家只擅長提高生產力來擴大經濟蛋糕的大小,但他們並不擅長分割經濟機會蛋糕。

「我們現在過於強調財富的分配,並通過舉債和印鈔來獲得財富,而沒有把重心放在提高生產力上。財富不能通過創造債務和金錢來創造。我們必須共同提高生產力,所以我們必須考慮共同做出的有意義的投資,比如在教育方面,創造平等的機會以提高生產力。」他補充說。

達裡奧強調指出,這個系統需要重做,否則美國就會無限量地花錢,並通過創造永遠無法償還的債務來解決這個問題,進而就會面臨失去美元儲備貨幣地位的風險。

3.美元「霸主地位」受到威脅對美國人意味著什麼?

達裡奧表示,「在接下來的五年裡,你會看到這樣一種情況,一直借錢給美國的外國人不會再願意這麼做,美元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容易被世界上的人們接受。」

「我們花的比賺的多,所以我們產生了債務。我們的生活水平是基於我們的支出,而不是資產負債表。一旦美元失去了其儲備貨幣的地位,美國又不強迫自己提高生產力,總有一天它會失去這種借貸能力,然後不得不削減開支,這將是痛苦的。」他補充說。

4.美國政策制定者應該做些什麼?

簡而言之,達裡奧指出,生產力和平等的機會是目前最需要的。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每個人都在為自己想要的東西奮鬥,而忽略了全局。兩黨應早日分辨妥協和合作的概念,通過談判來得到大多數人想要的東西,而不是一方打敗另一方。

5.上述背景對投資的影響

達裡奧表示,「首先,你要像擔心投資的價值一樣擔心你的錢的價值。印鈔和債務應該讓你意識到這一點。這就是金融資產(股票、黃金)價格上漲的原因。你不會想要擁有你認為最安全的東西——現金。」

「第二,投資者需知道如何更好地實現多元化。這包括國家、貨幣和資產的多元化,因為財富在轉移的過程中並沒有受到太大的破壞。當一些東西下降,另一些東西就會上升,所以必須在相對的基礎上看所有的東西。」他補充說。

達裡奧指出,美國人以美元來衡量一切事物的價值,但他們並不看重美元本身的價值。但現在必須對此保持謹慎,因為政府最簡單的出路就是像美國一樣,借入並印刷大量貨幣。

「因此,現在我們必須更注重多元化,並時刻關注錢的價值,」他說。

(責任編輯:冉笑宇 )

相關焦點

  • 達裡奧談資本主義危機:5-10年內三大問題恐致美國走下「神壇」
    而這個體系過去和現在都是美國企業、工人、政府和投資者健康和成功的關鍵。」他補充說。他警告稱,除非美國採取措施進行系統性修復,為更多美國人提供更大機會實現個人成長和金融安全,否則其後果可能會令美國痛苦不堪:巨額債務阻礙經濟增長;普通公民在經濟上取得成功的機會更少;全球範圍內對美元的信任度下降,這將削弱美國人的購買力並可能降低他們的生活水平。
  • 薩米爾·阿明:資本主義陷入全面危機
    【編者按】2015年10月14日,世界知名的全球化問題專家、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薩米爾·阿明教授在人大做了一場關於資本主義系統性危機的演講。薩米爾·阿明對資本主義本質的演變、全球範圍的南北關係及發展理論等有深入研究。
  • 防止資本的無限擴張-資本主義危機的反思
    用核心要素去追逐利益最大化,那必然是會導致資本主義危機,當然最後也將不可避免地演變成社會的危機,雖然它有利的一面是可以更好的滿足社會增長的需求,但同時也造成社會分配等一系列問題;而計劃經濟的好處則是在市場經濟出現漏洞或者出現問題的時候政府可以及時的入市場進行調控,當然同樣它不利的一面是如果過度的強調計劃經濟則也會同樣的陷入到低效率的困局;沒有什麼發展方式一定是完美的,都會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
  • 《俠盜獵車手5》的美國社會隱喻:好資本主義,壞資本主義
    2018年10月,R星聯合創始人兼編劇丹·豪瑟在接受採訪時就指出,美國的政治環境讓新作的開發變得十分棘手。他同時也表示: 「我們很難再用遊戲諷刺什麼。今天你看到的很多事情無需加以諷刺就已足夠荒誕,而且它們發生得如此頻繁,一件事兩分鐘內就會過時。」
  • 瑪麗安娜·馬祖卡託:新冠危機,改造資本主義的契機
    結果是,政府沒有總是有適當的準備和裝備,以應對諸如新冠病毒或氣候緊急狀況之類的危機。假設各國政府必須等到出現巨大的系統性震蕩之後,才能下定決心採取行動,那麼一路上的準備工作就不夠充分。 在這一過程中,提供公共服務和更廣義的公共物品的關鍵機制,如英國的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HS)遭到了削弱。自2015年以來,英國的公共衛生總支出被削減了10億英鎊。
  • 瑞·達利歐談原則
    因為掌管著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國主權基金,達利歐一度被稱為「美國的隱形財務部長」。他的傳奇故事還歷經了一次次危機的加持。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道瓊指數下跌508點,跌幅達到22.6%,橋水逆勢收穫了高達20%的利潤。2008年,達利歐成功預測金融危機,金融危機爆發,雷曼兄弟倒閉,貝爾斯登被收購,橋水獲得14%的盈利。
  • 廚房4寶恐致食品安全危機!
    餐飲廚房後場必備的「手套」、「抹布」、「紙巾」及「洗手液」等4大清潔衛生耗材,若未謹慎選擇,竟會間接陷入食安危機!恐潛藏重金屬、螢光劑、塑化劑、細菌等有害風險物質,並可能接觸沾染至食物上,不知不覺中吃下肚!
  • 5天市值蒸發27億,YG娛樂是如何一步步走下神壇的
    從當年韓國練習生最想去、家族飯最瓷實的經紀公司,YG娛樂到底是怎麼從神壇上一步步走下來的呢?給那些不太了解韓國娛樂圈的夥伴們科普下,一直以來韓國有三大娛樂經紀公司,包括SM、YG和JYP。SM號稱「花田」花美男的天下,而JYP創始人比藝人還要火,YG專打音樂和個性。
  • 什麼是社會主義道路,什麼是資本主義道路
    美國等西方哲學話語體系的意向、理念乃至學術機制大都具有凝重的西方話語色彩和深厚的西方文化基礎以及「潛伏」的西方自由利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體系,應當避免用西方哲學的話語體系來評判中國實踐、闡釋中國社會主義道路、解答中國問題。比如「什麼是社會主義社會」和「什麼是社會主義道路」等社會主義問題。
  • 《21世紀資本論》作者:是時候超越資本主義了!
    2019年9月,他的第二本同樣雄心勃勃的新作問世,這部《資本與意識形態》(Capital et Idéologie)和前作一樣卷帙浩繁,厚達1232頁。該書從歷史視角深入探究了貧富差距問題,追溯世界各國存在已久的不平等現象,逐個剖析不同社會制度下,主流意識形態如何為不平等現象辯護,賦予其合理性。
  • 年末薦書|資本主義的缺陷如何摧毀美國工人階級?
    中國的經濟與衛生發展史上,為何在1949-1978年經濟不發達的情況下取得了非凡的健康成就,而在改革開放之後經濟取得奇蹟般發展的同時,健康成就卻差強人意?下一步的醫療改革該向何處去?然而有學者卻發現,美國的平均壽命在近年內已經出現了連續下降,這在一個平均壽命即使與上一年持平都不算正常的標準下,格外令人詫異,引人深思。為美國社會敲響這一警鐘的是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和公共事務名譽教授安妮·凱斯(Anne Case),及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
  • 新冠病毒挫敗了新自由主義的鋒芒,資本主義的未來將會何如?
    但這次疫情所反映出的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方面的結構性問題,讓新自由主義神話不在,也將其中的制度性矛盾徹底暴露在了陽光下。  面對無產階級覺醒的意識和多方面的批判,已經主導資本主義國家幾十年的新自由主義是行將就木,就此終結?還是轉換姿態,以新的形式繼續存在?抑或是在不斷加劇的風險與矛盾中,成為新冠肺炎本身更嚴重的「病毒」,給世界帶來更嚴重的災難?
  • 日本天皇是如何一步步走下神壇的?
    日本近代以來的天皇們都是如何一步步走下神壇的呢?時至今日,日本的國歌依舊是那首《君之代》:「皇盛世兮,千秋萬代;砂礫成巖兮,遍生青苔;長治久安兮,國富民泰。」在日本,天皇曾被看作是太陽神「天照大神」在人間的化身,菊花王朝「萬世一系」。但隨著日本在侵略戰爭中的失敗,天皇也失去了有宗教意義的「現世神」地位,被還原為「人」。
  • 阿司匹林走下神壇:一個長達40年的錯誤
    同時卻可能導致嚴重的醫療問題,如腸道和顱內出血、潰瘍、腎功能衰竭、失明等。」 阿司匹林是如何成為「萬能藥」的? 經常用阿司匹林,但你知不知道阿司匹林其實最早是從柳樹裡來的……
  • 告別信息崇拜 解構數字資本主義
    演講結束後,他坐下聽現場聽眾的提問,看上去有些疲憊,回答問題如喃喃自語,仿佛剛剛兩個小時的演講已經用掉了他的全部精力。不過當他提到他的「學術英雄」雷蒙·威廉斯的時候,你可以感受到他演講時的熱情開始慢慢回歸。  之後,丹·席勒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這位傳播政治經濟學的標杆人物保持著他一貫的批判鋒芒,尤其對數字資本主義結構下的產物尤為警惕。他認為信息產業無法幫助資本主義走出危機。
  • 《休克主義》作者:冠狀病毒是「災難資本主義」下的完美災難
    克萊恩:我對災難資本主義的定義相當直接:它形容的是私人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從大規模危機中直接獲利。藉由災難與戰爭牟取暴利並非新概念,但是911後的布希政府深化此構想,當時政府宣布某種永無止境的國安危機,同時私有化並外包危機——包括國內、私有化的維安國家(security state),以及(同樣是私有化)入侵與佔領伊拉克和阿富汗。
  • 13年過去了,《色戒》成就的湯唯,也該走下神壇了
    文/卉論華特迪士尼公司出品的《花木蘭》可謂是一波三折,其主演國籍及語種問題引起了很多網友的不滿。原因在於,很多人認為《花木蘭》屬於中國的傳統故事,那麼中國的傳統故事就應該用中國人來演,誰料到,在該公司「千挑萬選」中,選擇了美國國籍的劉亦菲作為主演
  • 新資本主義的出現給美國的經濟貿易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引言有了賣主控制市場、辛迪加(lessyndicats,工會)、國家「補償權力」,「美國正在建立某種類似新資本主義的事物,以其發達的形式適應20世紀的環境,新資本主義已經截然不同於傳統資本主義」。這種新資本主義難以把握。
  • 美國300響喪鐘是資本主義滅亡的標誌
    300年朝代更迭的魔咒,300響喪鐘,資本主義社會就要落幕了,這是歷史的輪迴,還是偶然的巧合?美國大教堂300響喪鐘說明了什麼?資本主義社會能夠避違背滅亡的歷史規律嗎?美國為了紀念30萬人死於新冠瘟疫,鳴喪鐘300下,這是巧合,還是歷史的輪迴?資本主義社會為啥逃不出歷史的魔咒。
  • 解讀電影《華爾街》中的美國文化危機
    時隔23年,導演因為「煩透了金融業製造的許多虛假繁榮」,又推出前部的續集《華爾街2:金錢永不眠》。不擇手段地進行內線交易而遭到法律制裁的戈登重新回到人們面前,他發現華爾街在新經濟環境下更加貪婪、更加兇險、更加「合法化」。導演斯通也想再次通過對「貪婪」的詮釋告誡人們:應當從金融危機中吸取教訓,通過投機獲得利潤,一味貪婪不受約束,在任何社會都是不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