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開始,在北京保利劇院,曾經在1998年轟動香港的話劇《德齡與慈禧》開啟了內地復排版巡演首站。
無論是新銳音樂劇演員鄭雲龍和實力派女演員江珊、還是話劇王子濮存昕和傳奇女演員盧燕,這兩檔組合的話劇票已經早早銷售一空。在即將下一輪開演的上海,網上的話劇票也已售罄。
《德齡與慈禧》:傻白甜清宮歷險記
《德齡與慈禧》講述了一個「傻白甜掉入宮鬥大坑」的故事。
滿清末年,戊戌變法遭遇失敗、光緒皇帝被慈禧太后架空的北京,裕德齡、裕容齡兩個從國外長大的女孩隨著父親出使歐洲任務的結束,回到了中國。
京城裡的皇親貴戚們紛紛對這個兩個行事「西化」的女孩口誅筆伐,德齡和容齡卻在第一次進宮的時候,遭遇了俄國公使夫人進宮。德齡以她良好的西方禮儀和聰明才智,讓慈禧頗為喜愛,於是,德齡和容齡被留在了宮中,成為了慈禧的貼身女官。
故事就此展開,天真無邪的容齡和正直機靈的德齡兩姐妹,雖然深得慈禧寵愛,然而,無論是此前慈禧身邊的宮廷貴眷和近身太監,都因為擔心自己在慈禧心中的地位動搖,而處處給兩姐妹設下陷阱,等待她們一旦犯錯,就會被喜怒無常的慈禧一旨賜死。
更重要的是,德齡因為她開闊的眼界而受到鬱結已久的光緒帝賞識,光緒和德齡成為了知己,經常相談甚歡——卻引起皇后隆裕妒火中燒。大太監李蓮英看準機會,立刻和隆裕皇后聯手,設下一系列圈套陷害德齡。
同時,德齡深切地感受到光緒皇帝對於維新的殷切心情,自告奮勇,要在慈禧面前替他出頭,遞上一份關於維新的奏摺。此時的德齡並不知道,她自己已經深陷血腥的宮鬥之中,時刻都會引來殺身之禍。
編劇何冀平:把《莎士比亞》當童年讀物
《德齡與慈禧》的編劇,正是曾經創作過《新白娘子傳奇》、《新龍門客棧》、《投名狀》等影視作品的金牌女編劇何冀平。
何冀平從小生長在北京,曾經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女附中(現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而她的父親則長期不在家,因此,從小跟著外婆長大的她性格十分內向,更將興趣和精力都放在了家裡幾千本專著和古典文學上。
據她說,光是家裡捐出來的書就達三千多本,她是最愛看《紅樓夢》的,曹雪芹寥寥幾筆便能繪出躍然紙上的人物形象,讓她嘆為觀止。
「由於缺乏童趣和夥伴,過剩的精力便向別處伸延。我發現家裡書架上有一排一模一樣的書,淺黃色的封皮,燙金的字,便夠著拿下來翻看。我發現這些書與別的書不同,每頁靠左邊有一排黑體字,像是人名。比如「某某某」下面是另一個人名,這人名下面又是「某某某」。我想從中找出兩個挨著的「某某某」來,總也找不到,我時常一兩個小時地翻找,不知道這就是《莎士比亞全集》。也許是戲劇的老祖宗被我這個六歲的孩子打動,多年後,真讓我走上這條路。」
何冀平喜歡崑曲、喜歡契訶夫,當然,也曾經在特殊年代下鄉歷練,也是從那時起,她利用業餘時間,開始為農民們創作戲劇。
無論是生活的跌宕、家人的分離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都讓她三十出頭就寫出了《天下第一樓》的劇本。
1988年,話劇《天下第一樓》的首演令她名動北京城,中國戲劇大師曹禺曾經連續看過五遍,有一次拉著她問,「你還那麼年輕,你哪裡來的這麼多滄桑?」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工作的日子裡,何冀平受到了曹禺、于是之等中國戲劇泰鬥級人物的提攜,曾經在採訪中稱:我是人藝「慣著」長大的。
徐克看了她的話劇,請她寫了《新龍門客棧》
在《天下第一樓》前往香港進行巡演的時候,臺下的觀眾裡就有徐克。
「你能把一個飯館寫得這樣有聲有色,一定能寫好一個客棧。」
徐克看完《天下第一樓》後對何冀平說,而《新龍門客棧》的確給話劇出身的何冀平打開了電影電視的一扇大門。於是有了《新白娘子傳奇》、《楚留香》、《黃飛鴻》、《帝女花傳奇》、《風生水起》、《香港故事》等等一系列港臺黃金年代的影視作品中,都有她的姓名。
不過,可能是仍然放不下舞臺,1997年,她應香港話劇團之邀任駐團編劇,也是那個時期,由於對《御香縹緲錄》中德齡姐妹的故事情有獨鍾,她創作了《德齡與慈禧》。「《德齡與慈禧》這部展現中西文化衝突與交融的作品,既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又與世界先進觀念接軌,深受香港人喜愛。」
1998年,《德齡與慈禧》在香港首演即引起轟動,對於勇敢卻機智的「德齡格格」和老謀深算的「慈禧太后」之間相愛相殺、高潮迭起的故事,香港觀眾極為歡迎。《德齡與慈禧》當年獲得了香港舞臺劇「最佳劇本獎」、「最受歡迎劇目獎」等五個獎項,並六度重演。
就連張國榮看了她的話劇都說,「一個這樣的題材,竟被她寫得這麼好」。
《德齡與慈禧》不是那種在結構上玩花樣的話劇,然而,何冀平老師卻通過人物刻畫上的反轉,將多個人物的起承轉合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猶如中國傳統建築中「榫卯結構」一樣複雜卻穩定的結構,達到了充滿張力的戲劇效果。通過「德齡」這個來自「自由開放」文化的女孩,進入了人心複雜、處處陷阱的東方深宮之中,直面「慈禧太后」這樣一個深不可測的東方統治者,折射出東西方文化碰撞、中國近代民主進程等深刻的歷史背景。
今年,除了《德齡與慈禧》的復排,何冀平為電影《決戰時刻》擔任編劇。我們在採訪何冀平老師前,搶到了《德齡與慈禧》的票。
看完《德齡與慈禧》,我們也完成了何冀平老師的採訪,下周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