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達成學習目標,可能是過於依賴打卡

2020-12-23 飛貓飛貓飛貓

打卡會上癮,但打卡很快就會無疾而終。如果我身邊有那種堅持一年以上的打卡達人,不免會心生崇拜之情,因為我完全做不到。

我的手機上有著各種類型的打卡軟體,比如跑步、閱讀、早起、英語打卡等等。我基本上都是三分鐘熱度,堅持最長的跑步打卡大概持續了兩個半月。

同時,我常常是打卡陣營的「老新人」,棄局了又重來,重來了又棄局。

當然,打卡陣營裡不光是我一個「老新人」,很多人都如此反覆。希望通過打卡來堅持做一件事情,但真正能做成的,卻寥寥無幾。

為什麼會這樣呢?心智探索者周嶺在他的《認知覺醒》中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解答。問題主要出在三個方面。

01

問題一,動機轉移,動力被扭曲。

我相信參加打卡的人,都希望通過行動來達成學習成長。

早起精力充沛,可以高效地完成一些有難度的事項;跑步是希望有一個健康的體格與美好的身材;閱讀可以長知識增見聞。。。等等。

學習成長的訴求本來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是一種完全自發的行為,但它一旦打上了打卡的烙印,就變成了任務。

學習是有一個由易漸難的推進過程的,當人們熱情消退、動機減弱的時候,就不得不靠意志力去堅持。

就比如跑步,剛開始的階段,自己也會給跑步設立一個過渡階段,因為按照運動規律,身體需要一個適應過程,逐漸累加的方式會變得更加有效,但這個累加過程,就是一個成長的拉伸區,它極為枯燥,又有難度。

我們的大腦就會開啟自我保持模式,給自己找藉口:「運動、學習很難,但打卡並不難呀!打個卡,不就意味著任務完成了嘛!」

這事我深有體會,比如早起, 5:30鬧鐘會響 ,睡眼朦朧地打個卡,回頭又開始睡起了回籠覺。

這樣持續一段時間後,自己都覺得無趣,於是就停止打卡了。

學習動機轉移了,學習目標也轉移了,早起學習這件事,最後變成了一句空話。

問題二,認知閉合,效能降低。

單純依賴打卡,不僅會轉移學習動機,還會降低行動的效能,也就是認知閉合需求。

認知閉合需求是指人們對於一個模糊問題,會有找出明確答案的欲望。

比如古代的人們,對於高懸於天空的月亮,總會生出一個疑問:月亮上住不住人?這個問題不閉合,會讓大家很難受,所以有了嫦娥的故事,月亮上不僅有她還有吳剛還有月兔。

這樣,問題就被閉合了。雖然我們都知道這個解答並不是那麼合理,但畢竟算是滿足了大家的認知閉合需求。

打卡也是一種認知閉合需求。人們對於一件事的態度是:如果沒有完成,就會念念不忘,一旦完成,做這件事的動機就會立即變成零。打卡就變成了一個零消耗的美事。

一開始沒什麼大影響,但動機一旦轉移了,人們的心理就會發生變化。

最後,打卡心態是這樣的:學不到,假裝一下;學到了,立即停止。

所以,打卡往往不能長久堅持。

問題三,任務心態,身心分裂。

學習的心態應該是身心合一,並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專注度,因為在這樣的狀態下,人們才能從學習活動中收到強烈的正向反饋,並從中獲得學習的滿足感。

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效的。

但當學習成為任務後,便會莫名產生焦慮、緊張、麻木和分裂的感覺 。比如讀書這件事。

有一段時間看到真有人可以一天讀一本書,於是我也想向此目標靠近。雖然閱讀速度與技巧比不上別人,但我一周看兩本總可以吧。

為了完成一周看兩本的目標,我變得很焦慮,總想著還有多少頁才可以看完。一邊看一邊分神,最後看書這件事變成一種負擔,總提醒自己:快點,快點,趕緊看完它。

結果書讀得很糟糕,專注力被任務幹擾,自然談不上有什麼收穫了。

02

打卡從本質上來講,並不是負面的,它的初衷是為了能養成持續學習的習慣,出發點很好。但學習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著學習的逐步深入,就要適時地調整學習狀態,而不能過於依賴打卡。

一部分能將學習長期堅持下來的人,他們只是拒絕讓打卡主導整個學習過程。

一般採用兩種方法做到。

方法一,用記錄代替打卡。

每次學習後,只做行動記錄,而不做打卡展示。

比如我讀書的時候會記一些讀書筆記,這是將學習過程做一個有效的記錄,一方面可以看到自己學習的軌跡,也有利於撰寫書評,以及閱讀行為的復盤。

這種記錄過程,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到閱讀行為的本身,而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讀書。

方法二,在設置學習目標時降低要求。

也就是說,設下限,不設上限。

《微習慣》的作者史蒂芬·蓋斯為了養成好習慣,給自己設置的任務是每天做一個伏地挺身,每天只讀一頁,每天只寫500個字。這樣的目標簡單到不可能失敗。

這麼做,可以讓自己一直處於舒適區邊緣,剛剛學到有點難,但又不是太難的程度。

而打卡要面對的是一個固定的任務值,無趣又困難,不如放棄。

《認知覺醒》通過對打卡這一行為的動機與心理分析,讓我們明白了它的意義以及在學習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它只是一種輔助學習的手段,而不是學習動力,不應該讓它成為學習的主導者。同樣的,要持續進行高效的學習,還得將學習過程保持在拉伸區,用小而簡單的目標去實現。

相關焦點

  • 改變你對「意義」的錯誤認知,讓達成目標成為習慣
    專注選書300天,幫你省錢省時間。今天的書是《讓達成目標成為習慣》這是2021年千萬別讀的第4本書。推薦指數:4千萬,難易程度:2千萬關鍵詞:執行力,習慣。大家好,我是好書種草機、爛書排雷器:千姐。開篇之前例行警告:千萬別讀《讓達成目標成為習慣》,因為你會發現原來實現目標竟然沒有想像的那麼難,你也可以幹啥啥都行!昨天在學習《做事的常識》時,我們提到要把行動變成習慣,這樣才能堅持下去,對吧?(想不起來也不要緊,天天跟著千姐學習,遲早你都會知道的)。今天我們聊一下,如何讓達成目標成為習慣。千姐身邊有個牛人,幾乎是「心想事成」型的。
  • 打卡小目標
    打卡小目標簡介 目標習慣打卡APP,高效時間管理.減肥打卡、喝水打卡、讀書打卡、學習打卡、早睡早起、健身打卡
  • 你該怎麼有效地堅持減肥,最終達成自己的減肥目標?
    那麼,怎麼樣才能有效地讓自己堅持減肥,最終達成自己的減肥目標呢?今天小魚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為什麼普遍人看到或聽到某某某成功瘦身多少多少斤的時候,都會投去佩服的目光和表情?沒有抱著太大的決心開始減肥,卻不曾想會接觸和學習了正確的減肥飲食理念,在每天的堅持中加強了自己減肥的決心和信念,所以堅持下來了,完成了自己的瘦身目標。你問我,難嗎?過程痛苦嗎?難堅持嗎?
  • 一個發人深省的英文短片:究竟是什麼阻止了你達成目標?
    新夢想英語口語 口語/美文/晨讀/聽力/打卡/免費 幾乎每個人都曾為自己樹立過目標,但直到現在,我們為什麼還沒成為理想中的模樣?是什麼阻止了我們達成人生目標?懶惰?拖延?疲憊?沒人支持? 也許,通通都不是!
  • 目標總是實現不了?因為你根本沒搞清楚計劃、目標和願景的關係
    無論個人或公司,要定義一個目標都應該從願景開始,因為你的目標定義到底對不對其實是取決於你的願景,很多人往往混淆了目標和願景,在這裡我簡單說一下,目標的執行只有成功或失敗,比如說營收100萬有達成沒達成,但願景無論你做了多少都是往前進的,你永遠都是朝著願景前進,就算目標沒達成你與願景的距離還是會縮短,如果我們設定目標卻沒有願景,往往忙到最後才會發現是一場空。
  • 為什麼你定了那麼多的目標都沒能實現?到底該如何「定目標」
    你定了那麼多的目標都沒能實現?到底該如何「定目標」很多人喜歡定非常酷的目標,但最終你會發現,很多定了類似「年度100+」目標的人,都沒能夠把目標實現。於是,不得不問一句:定那麼多目標有用嗎?上高中的學生,幾乎都有自己的目標——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但為什麼最終如願以償的人就只有一部分呢?
  • 我是新晉百日達人鄧妍容,我把目標變成了現實!
    恭喜鄧妍容同學成為新晉百日達人下面是目標達成互助社頒發勳章的時刻從第1天到第100天,每天堅持做同一件事,你說難嗎?說不難那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說容易嗎?真的不容易!下面來看看百日達人鄧妍容給我們帶來的分享。
  • 越是依賴一個人,他越會讓你失望
    對一個人過於依賴,就像一個永無止境的漩渦,很多時候,會將原本親密無比的兩個人,越推越開。01因為,依賴是「有癮」的。當你在某方面,習慣了依賴於某個人,在不經意間,你會加大這種依賴的程度和範圍。那麼,當這種依賴的程度和範圍被有意擴大之後,其實男性的感受並不會太好。甚至,還會產生些許厭煩。02當依賴成為習慣,對方讓你失望的頻率,也會越來越高。因為,人的潛意識裡,在擴大依賴的程度和範圍的同時,還會提高依賴後的「滿意度」。
  • 發人深省英文短片:究竟是什麼阻止了你達成目標?
    幾乎每個人都曾為自己樹立過目標,但直到現在,我們為什麼還沒成為理想中的模樣?是什麼阻止了我們達成人生目標?懶惰?拖延?疲憊?沒人支持?
  • 首先得對OKR達成共識,才能確保落地
    什麼樣的環境能升級認知OKR達成共識:真實案例:某公司研發團隊高管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 組織研發和核心管理團隊共同學習OKR理論實踐知識和案例,升級了大家對OKR的理解和認知,思考和討論了我們希望通過OKR
  • 凡事喜歡獨立自主,不會過於依賴他人,很快就能夠步步高升的生肖
    凡事喜歡獨立自主,不會過於依賴他人,很快就能夠步步高升的生肖 生肖兔 生肖屬兔的朋友,他們是一個喜歡堅持自我的人,平時在生活中凡事都喜歡獨立自主,從來都不會過於依賴他人,只要是自己能夠做的事情,從來都不會尋求他人的幫助
  • 吸引力背後的秘密,帶你了解達成目標的正確思路——實用心理百科
    「吸引力法則」與「墨菲定律」類似,例如: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當然「墨菲定律」的原句是: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二、吸引力法則發展而來的呢?01.
  • 你不是沒時間,你只是沒目標
    那些成天嚷嚷著自己沒有時間的人,並不是真的擠不出時間,只是沒有目標而已。 因為,有目標的人,在奔跑;沒目標的人,在流浪,他們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
  • 有目標和沒目標差別有多大?
    改變世界的目標使你更富有工作激情瞄準天空的人總比瞄準樹梢的人要射得高。一個需要你踮起腳尖才能達成的目標會要求你比唾手可達的目標付出的多很多,但它卻能讓你充滿激情和鬥志地一直在路上奔跑。 他可以成功地洗腦每個供應商和合作平臺去接受他的觀點,即使一天多次吃到閉門羹,但他依舊對自己的目標充滿幹勁。 我們通常認為作為主流大潮中的小眾,要堅定相信自己的理念並得到大家的認可,是一個幾乎不可能達成的目標。
  • 全世界都知道你在學英語,朋友圈打卡為哪般?
    於是只好打卡,和朋友共同監督自己。朋友A正在學英語,那就從每天的單詞開始記錄。第一天,100個單詞,打卡。晚上又看了一篇全英文文章,打卡。配文:「第一天的英語學習正式開啟,100天過四級,加油!」然後每天堅持打卡,「報備」一天的學習。朋友B也開始在進行著自己的減肥計劃,咱也不知道為啥年底才開始健身,咱也不敢問。
  • 張繼科談論戀愛觀:最好的愛情需要相互依賴又彼此獨立
    她們很容易因為男友沒秒回微信而鬱鬱不樂一整天,會因為男友沒送她當季最新的口紅而確定男友生不夠愛自己。換個角度想,如果有男生這樣對你,你受得了嗎?聽了這番話,最後Y恍然大悟:「原來愛情裡除了親密也需要給予對方空間啊。」是的,戀愛的雙方是兩個成熟、獨立的個體。你和你的另一半除了彼此,還有家人、工作、朋友、愛好,每個人都需要獲得更豐富的情感體驗,這樣的人生才更完滿。
  • 人生沒有目標,怎麼辦?只需八步就能真正制定你的目標
    我是忍冬,心中有火,溫暖你我!我們一起在人生旅途中打怪升級吧!昨天我跟大家分享了 PDCA 高效工作法的好處,轉動小 PDCA,形成大 PDCA,改變人生!很多小夥伴就問,要怎麼才能制定目標?那麼咱們今天就來講講,PDCA 工作法到底是如何制定目標!其實 PDCA 工作法制定目標講究這麼一個原則:制定計劃既要小心謹慎又需要大膽嘗試!
  • 《終身學習》:為何金錢至上的成功者,目標實現後常有空虛感?
    美國演講家、培訓師丹蘇利文與加拿大培訓師凱薩琳野村合著了一本書,叫《終身學習:10個你必須掌握的未來生存法則》。書中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法則:目標為上,金錢次之。也就是說人應該終身學習,在追求成功的時候,目標更為重要,而金錢其次。不過社會現狀卻是目標即是金錢,成功即是成為有錢人。
  • 解放心中大象,幫助自己順利達成目標
    編按:透過《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讓你不只是解決眼前的問題,而是要從行為背後的原因著手,覺察慣性與盲點,改變行為模式。先處理心情的障礙,事情就能順利達成。一隻在馬戲團裡長大的象,它還是小象的時候,被人們用一根細細的鏈條綁住。
  • 2020年餘額不足6%:為什麼你每年定的目標都沒實現?
    2020年已接近尾聲,你的年度目標實現的怎樣?是在感嘆時光流逝的太快?還是在責怪環境變化?亦或自責無力改變現狀,陷入沮喪?所有過去均為序曲,我們需要積極面對現狀,勇敢去破局,科學診斷「目標無法實現」這個「木馬程序」,藉助專業工具的槓桿效應去實現重要的個人目標和職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