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定了那麼多的目標都沒能實現?到底該如何「定目標」
很多人喜歡定非常酷的目標,但最終你會發現,很多定了類似「年度100+」目標的人,都沒能夠把目標實現。於是,不得不問一句:定那麼多目標有用嗎?
上高中的學生,幾乎都有自己的目標——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但為什麼最終如願以償的人就只有一部分呢?
因為目標本身並不能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以及目標的數量更不是讓彼此有所差異的原因。
但為什麼有的人的人生就可以蛻變,就可以實現一些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目標。而那些定了類似「100+目標」,渴望開掛的人卻不能呢?
美國著名的個人成長權威人士博恩-崔西講:「成功是目標,其餘是註解」。
儘管這句話是權威人士提出來的,但還是不得不提出質疑,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有了目標,其他就沒有那麼重要了嗎?
事實也不是這樣,即使是權威也會存在認知偏見。
因為這個世界上並不缺乏有目標的人,也不缺乏有偉大目標的人,而是缺乏能夠設立合理目標和制定詳細的計劃並將計劃貫徹執行的人。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目標才是合理的?如何才能夠將目標實現呢?
接下來就深入系統的闡述:如何有效的實現目標?讓你可以擁有真正開掛的人生。
1
設立合理的目標
要設立合理的目標,首先得知道什麼樣目標是不合理的。
不合理的目標有:
很酷的目標。看似高大上、很牛逼的目標,實則是大而空的廢話。
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年度100+目標」。
不能直面挑戰的目標。不合理的目標沒法識別出真正的挑戰是什麼。
比如很多人設立的減肥目標「我要減肥」;業績目標「我要籤更多的單」;學習目標「我要看更多的書」。但這些目標根本沒法做評估與改良。
糟糕的目標。如果目標沒法解決關鍵問題,或者目標之間相互衝突,缺少協同性,那麼這些目標就是糟糕的。
比如你團隊的這個月業績目標是100萬,而你要求團隊每位夥伴必須每周看兩本書。
為什麼人們總是會更偏向於設定不合理的目標呢?
因為不合理的目標更容易設立,是為了迴避制定合理目標而帶來的痛苦。
不合理的目標不需要做深思熟慮的思考,而深度的思考「如何設立合理的目標?」,這從本身來講就是一件很費腦力的事。
同時,很多人也受到類似「成功是目標,其餘是註解」這類型思想的影響,認為只要是大膽的設定很多目標就可以很成功。
所謂的「你相信你行,你就一定行」這類型激勵話語,從根本性上講也是沒有意義的。
這種話太過於感性,而缺乏科學的邏輯論證,會讓一些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變得很盲目。
那麼,合理的目標到底應該如何設定呢?
要想設定出合理的目標,需要遵守基本的原則,比如「關鍵結果」原則、「Smart」原則等。
優質的目標必須是具體的、可衡量的、可達到的、與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有截止日期。
比如一個自媒體運營者的學習目標是:每月要看8本書。
這個目標具體的說明了要在多久時間內看多少本書,可以衡量讀書的進度;對於知識工作者這個目標也很容易達到。
同時,這個目標也具有相關性,自媒體工作者通過看書為自己做知識的補充;另外,這個目標有截止日期,月底的最後一天就是截止日期。
而不滿足Smart原則的目標比比皆是,比如前面提到的「年度100+」目標,文章作者定的目標雖然是具體的、可衡量的、有節制日期的。
但因為各種小目標太分散,缺少關聯性,導致整個大目標不能實現。
目標的制定不再於數量,而在與是否有對關鍵結果做管理。
你需要問自己最想要取得的成果是什麼?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為了解決最大的問題,我最應該做什麼樣的準備?
所以,任何沒方向的奮鬥,沒計劃的努力都只是作秀而已。有效實現目標的前提條件是:你的目標它一定是合理的。
2
制定合理的計劃
當我們設定了一個目標時,不光要思考「這個目標對於當下的實際情況是否合理?」,還要思考「我需要制定什麼樣的計劃才能達成目標?」
所有的領導者都有一個重要的職責,就是要弱化問題的複雜性與模糊性。
而很多領導者在這個職責上做的很不好,總喜歡宣布一些宏偉的目標,但對於目標卻沒有詳細的計劃去實現。
而任何一個有挑戰的目標的達成,都離開不了詳細的計劃。
比如,曾經的美國總統甘迺迪要求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末將美國人送上月球,人們普遍認為這是對於未知領域勇敢探索。
但重要的是,登月計劃這個目標是切實可行的。為此,甘迺迪不僅指明了目標,更重要的是,他還制定了一系列非常詳細的計劃。
他列出了登月之路上的關鍵步驟:實現無人探月、研發更大的助推火箭、同時還研發了液態火箭發動機和固態火箭發動機並製造登月車。
再如,如果你想在兩個月內減肥十斤。首先你需要看這個目標對你來說是否合理,如果是合理的,就需要制定足夠清晰詳細可執行的計劃。
比如「每天飲食方面應該注意什麼?」,「每天應該進行多長時間的運動?」。
而運動和飲食是影響人體重的兩大關鍵因素,你需要在關鍵因素上做出詳細的計劃。
總之,每當你制定新的一個目標的時候,你需要提前思考一下——這個目標對於當下的實際情況是否合理?
為什麼呢?
因為絕大多數人的問題不在於沒有目標,而在於缺乏合理的目標,以及缺乏詳細可實現目標的計劃。
這種思考問題的方式,有助於讓你理性的設定合理的目標,以及制定詳細的計劃達成目標,而不是盲目的制定一些大而空夠不著的目標。
這就相當於職業的射箭手,在成為職業選手之前,進行了大量專業系統的訓練。他們的目標精準而又合理,毫不含糊,所以他們的箭射中靶的位置和自身理想的命中位置絕不會相差太大。
3
將計劃貫徹執行
貫徹執行這一點看似是最簡單的一點,但實際上卻是最難的一點。
很多人都能夠設定合理的目標與制定詳細的計劃,但卻很難將計劃貫徹執行,這就是為什麼真正能夠開掛的人很少的原因。
比如就拿堅持一個月六點早起的這個目標來講,這個目標看起來很簡單,不就是堅持一個月嘛?這多簡單的事啊,但真正最後能夠堅持下來達成目標的人卻少之又少。
再如很多人去健身房辦了半年的會員卡,原計劃每周去三次,但實際上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
這就是為什麼健身房雖然只能容納幾十人同時健身,但健身房老闆卻敢銷售上千張會員卡出去的原因。
在學校的學生群裡,就經常有學生轉讓自己的健身卡。很多人剛開始都想的是要擁有一個靚麗的身材,但發現一個月也去不了幾次,覺得會員卡很不值得,就只好轉讓了。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阻礙了一個人貫徹執行計劃呢?
有惰性的原因,因為懶惰是人類的天性,無論多麼自律與勤奮的人,也有懈怠的時候。
這就是為什麼,看起來堅持一個月六點早起這個目標很簡單,但大多數人都還是要貪睡的原因。
很多人都知道要任務前置,要提前完成任務,但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是在接近最後期限時完成任務
還有個人的意識、素質、心態與自我管理能力都會影響到執行計劃的能力。
總之,要想有效的實現目標,最終必須通過實踐的方式達成目標。
正如管理學鼻祖彼得.德魯克講:「管理的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其驗證不在於邏輯,而在於成果;唯一的權威就是成就。」
另外在戰略學裡,戰略家不僅重視戰略本身,更重視戰略是否能被執行。
所以,「年度100+目標」雖然看似很酷,但沒有用,只是作秀找找存在感罷了,唯有行動和結果最具說服力。
而懶惰雖然是人類的天性,但克服天性是人類的另外一種天性。
最終所有的一切,還是得靠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