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值南丁格爾誕辰200周年,第109個「國際護士節」,加之國內外仍處在全力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使得今年的護士節賦予更多的特殊意義。為進一步弘揚南丁格爾精神,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示範作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定於4月26日和5月11日,以兩場活動紀念護士節。首先拉開序幕的是4月26日的活動,由5名援鄂隊員分享戰「疫」故事,致敬「最美逆行者」的同時,舉行97名2019屆新入職護士隆重莊嚴的授帽儀式和重溫南丁格爾誓言的活動(新護士中,有7名男護士)。
北大人民醫院副院長張俊在致辭中表達著驕傲和自豪:在抗擊武漢疫情狙擊戰裡,作為國家醫療隊,這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100名護理抗疫先鋒隊,與病毒作戰,把一位位病人從死亡線上挽救回來,並以「零感染」的驕人成績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正如主持詞中所述:從十九世紀中期戰爭最前沿的南丁格爾到當今抗擊疫情最前線的普通護士,這種「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可貴精神一直綿延相傳。
此次活動邀請參加援鄂醫療隊的五名護士代表講述她們自己的戰「疫」故事。來自兒科的90後李嘉茵護師,在得知醫院要組建援鄂醫療隊,就積極報名,從接到通知到準備出發也不過是數小時的時間,她簡單收拾行李,安撫好緊張的家人,毅然前往武漢抗疫一線。在武漢的隔離病房內,持續加重的憋氣讓她幾乎堅持不住,她就默默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儘快適應,儘量不浪費緊缺的物資,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了患者的病情及心理變化上,「我們學著大人的樣子輕撫著阿姨的後背繼續傾聽她的故事,努力幫她調整心態,讓她保持積極樂觀態度配合治療,戰勝疾病」。
在隔離病房的60多個日夜裡,李嘉茵髒活累活搶著幹,細心照料患者,給他們生存健康的希望,樹立努力早日戰勝這場疫情的決心。「
25歲的權怡是泌尿外科的一名護師,也是此次醫療隊最年輕的黨員。別看她小,大學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此次報名參加戰「疫」,她說:朋友圈的文字「90後是一群孩子,更像是一群超級戰士。」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當年學醫的初衷躍然耳旁,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一名年輕黨員,有這份責任和義務要參與到援鄂抗疫中,入黨的誓詞中「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這句話同樣提醒著我必須要這樣做。看到病房裡越來越多經他們幫助的病人痊癒出院,權怡感言:我想正是因為這樣一些溫暖人心的話語或小小的幫助,讓我們真正體會到了自身的價值。作為一名黨員,在疫情的前線,我們「90後」更加應該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繼續學習,加速成長,彰顯我們「90後」青春蓬勃的力量。我也非常相信,沒有一個寒冬是不可逾越的,武漢這座城市必將會恢復往日的生機。
1997年生人的田濟暢,是重症醫學科的一名男護士,也是這次醫療隊員中最年輕的。性格開朗的田濟暢開玩笑說科室裡護士姐姐都把他當孩子,也坦言這次報名時,也曾心裡掙扎,但大家都在積極報名的行動薰染了他,「我是男的,就應該我上!這不僅是一個男人的擔當,更是身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毅然第一時刻報名並寫下了入黨申請書。說起最讓他「懊惱」的事,就是第一次進隔離病房,居然差點沒堅持下來「作為男子漢太沒面子了」,原來,經過前期細緻嚴格的防護服穿著後,進病房不久,他就開始出汗、頭暈、胸悶……,但在護士長和同事的指導幫助和支持下,他克服了心理和身體的壓力,完成了第一次值守任務。
「授帽」是護生成為護士的重要時刻。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舉行授帽儀式顯得尤為莊嚴神聖。在護理學創始人南丁格爾像前,伴隨著「中國護士之歌」的視頻旋律:「柔情的雙手,迎接生命的希望;溫馨的話語,呼喚健康在起航;輕盈的腳步,驅散病痛的陰霾……中國護士,大愛無疆,用奉獻澆灌生命,讓青春永遠綻放;中國護士,大愛無疆,用生命守護生命,讓真情地久天長……」,97名新員工單膝跪地,護理前輩為他們戴上聖潔的燕尾帽,他們接過前輩手中的蠟燭,傳承著守護生命的重任。
授帽儀式後,護理部主任王泠引領大家重溫南丁格爾誓言,97名新員工、4名護理部主任/副主任、7名科護士長、7名援鄂護士長、26名護士長,以及5名匯報的援鄂護士,共同見證和參與了這個神聖時刻。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蔣若靜 通訊員 鍾豔宇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謙編輯/高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