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嗎?其實,我們讀書的時候,經常會被書給「騙」了,大學問家孟子曾經說過:「盡信書,不如無書。」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告訴大家,看書的時候要學會思考和辨別,不要盲目相信書裡的內容。
今天我們講的這個故事,它的主人公叫做帝辛,是商朝的最後一個大王,大家都習慣叫他「紂王」,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昏君。
紂王有一個寵妃,名叫妲己。妲己長得很漂亮,但是心腸卻十分歹毒。
有一次,紂王和妲己在城牆上看風景,看到走過來一對父子。父親年紀大,光著腳走在冰上卻一點都不怕冷;兒子年紀輕,卻凍得畏畏縮縮。紂王就對妲己說,父親不怕冷,是因為他的骨髓多。但妲己不同意,她慫恿紂王說,要知道是不是因為骨髓多才不怕冷,就要親自看看。聽妲己這樣說,紂王立刻讓士兵把那對父子給抓了過來,當面砍斷了他們的腳。你們說,這樣的大王是不是太荒唐了?
在妲己的慫恿下,紂王殺了很多大臣,還想出了一種叫做「炮烙」的酷刑。如果有人反對紂王,他就將一個銅做的柱子燒熱,把人綁在上面,將人活活燙死。
紂王有一個叔叔,他的名字叫比幹,比幹看到紂王太不像話了,就去勸他,結果被挖出了心臟。
官員裡面最高等級的叫做三公,九侯就是其中之一。可是,紂王不僅搶走了他的女兒,還把他做成了肉醬。三公之一的鄂侯聽說這些事情後,就跑來大罵紂王,結果也被紂王殺死了。三公只剩下西伯侯姬昌了,紂王還沒想到怎麼對付姬昌呢,姬昌竟然自己跑到朝歌來祭拜九侯和鄂侯。這下好了,紂王直接讓人把他關進了羑裡的監獄。
姬昌可不是一個普通人,他寫了一本書,叫做《周易》,到現在還在影響著全世界的人。
姬昌被關進監獄後,他的大兒子伯邑考非常孝順,不忍心讓父親在監獄裡受苦,就帶著很多金銀珠寶送給紂王,希望紂王能放了他父親。可是,紂王聽說姬昌很會算卦,就讓人把伯邑考殺死,並做成了一張肉餅,送給姬昌吃。姬昌早就算出來了,但是,為了活命,他含著眼淚吃掉了這張肉餅。
紂王非常高興,覺得姬昌也沒什麼本事,就把他放回去了。
回國後,姬昌一心想要復仇,全力招兵買馬,還請來了著名的軍師姜子牙,等到實力足夠強大了,就開始派兵攻打紂王。
可惜的是,姬昌還沒走上戰場就病死了,他的兒子姬發發起了討伐紂王的戰爭。
這時候,紂王已經眾叛親離了,他的軍隊一觸即潰,一下子就被姬發給打敗了,紂王放火燒死了自己。
這個故事被大家傳了很多年,連《史記》上也說紂王是個昏君,可是,經過很多學者的研究和考證,最後發現,紂王並不像書上寫的那麼壞。
那麼,真實的紂王是怎樣的呢?
其實,在歷史上,紂王長相英俊,很受人尊敬。他孔武有力,能徒手殺死猛獸,而且,他的學問非常淵博,對待百姓也非常仁慈,大家都很喜歡他。
可是,此時的商朝已經過了幾百年了,出現過三十位大王,國家已經走向下坡路了,雖然紂王是一個非常有理想的人,一心想要強大自己的國家,但是就像一輛向山坡底下飛速下滑的汽車一樣,一個人的力量已經無法挽回了。
還有,我們在故事開始提到的比幹,他們箕子、微子都是叛徒,經常反對紂王的一些決策。而微子最壞,他私底下和周朝結交,作為內應。紂王殺死了比幹,也把箕子關了起來,但是對微子沒有防備。所以,當周朝的軍隊來攻打紂王的時候,微子就把紂王給出賣了。
即使在失敗以後,紂王也沒有投降,而是選擇了自殺。商朝的百姓知道紂王死了以後,還在路邊偷偷祭奠。
所以呀,以後,如果有人在你面前評價別人,或者說一件你不了解的事情的時候,請不要輕易相信,因為呀,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我們自己仔細辨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