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難免出現一些「荒淫無度」的皇帝,商紂王就是其中之一,甚至因為他還誕生了個成語,那就是「助紂為虐」。
在一些電視劇中皆是如此,紂王就是昏君和暴君的代表,可隨著專家考古發現,歷史中的紂王並非如此,怪不得都說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紂王是大商朝最後一個君王,關於紂王的暴行記錄,是牧野之戰前,當時周武王為紂王立下四大罪狀,並記錄在《尚書》中,這些罪狀就是:「對百姓殘暴不仁、聽信妲己讒言、不認真祭祀祖先、不用叔伯兄弟」。
要知道當時周武王和紂王是死對頭,這樣做只是想找個理由攻打他,隨後司馬遷在《史記》中再次添油加醋,例如:酒池肉林、虐殺比乾等等,隨著時間的長河,紂王變成了個暴君。
在當時的年代本就混亂,紂王本就是最大的奴隸主,而且很多人都非常迷信,紂王卻是個例外,因此紂王被很多人針對。
因為紂王並不迷信,為了推翻這件事,他做出了一個別人不敢想的事情,那就是「射天」,在當時來說這是大不敬。
他將木偶綁在木樁上,稱它為天,然後用箭射它,並且取消所有祭祀活動,在當時祭祀是一件大事,不僅要大量的豬、牛、羊,有些時候還要活人。
隨著殷墟甲骨文的出土,掩蓋了幾千年的真像被揭開,考古時發現甲骨631片,辭1006條,涉及到的人牲9201人,而紂王取消祭祀,導致死的人並不多,甚至在徵服四方時,也沒有將奴隸殺死,反而把他們補充到自己的軍隊中。
紂王這樣的做法,恰恰救了很多無辜的生命,可那時的人並不這麼認為,周武王甚至打罵紂王「圖厥政不蠲 ,天惟降時喪」、「弗惟德馨香祀 ,登聞於天」。
司馬遷在《史記》中還有一句話那就是「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雖然一邊說著紂王壞話,但卻給著他不錯的評價,很明顯,司馬遷也對紂王是否這麼荒淫無度產生了懷疑。
要知道歷史是由勝利者寫的,而且在這期間紂王得罪了很多貴族,他的這種行為,在貴族眼中就是「離經叛道」,因此很多人去幫助周武王,紂王的哥哥微子啟便是其中之一,在周武王的軍隊到來時,他將城門打開,故意放軍隊進來,並對周武王臣服。
《史記》中還記載:「帝辛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這說明紂王是個文武雙全之人,並不像周武王說的那樣荒淫無度。
由此看來其實紂王並不算是個昏君,只不過在當時的年代中,紂王受到了「限制」,他還算是一個可敬的君主,而且郭沫若現實對紂王評價很高曾說:「盡信不如無書」、「殷辛之名當恢復,殷辛之冤當解除」。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跟大家分享到這,如果遇到什麼問題,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評論,大家可以一起探討一下!
本文聲明:文字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