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漢服的各種文化發展的是越來越火熱了。不僅是漢服本身,就連一些漢服周邊的文化,也是發展的相當迅速。這也正說明了漢服文化正在不斷的被大眾所了解、所接受。
然而,有許多人在感嘆漢服文化的同時,卻對於很富文化其實不太了解。這樣的話,大家對於漢服的認識自然也就不會很深刻啦!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解一期漢服介紹吧,希望大家都能真正的了解漢服~
漢服,也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 漢裝。
新中國56個民族,藏族人有藏抱,苗族人有苗服,少數民族同膽在傳統節8和重大場合都穿上自己的傳統民族服裝。
漢族人穿什麼呢?所謂旗袍、「唐裝」並非漢族人自古以來的傳統服裝,而是近代滿清服飾元素與四式設計結合的產物。旗袍和「唐裝」,難以擔當五千年華夏文明的內涵,也難以代表古老而優秀的漢民族形象。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中國自古就被稱為「禮儀之邦"、「衣冠上國」。這樣的話語,相信大家從小就是聽過的,所以大家更應該去了解真正的漢服文化。
漢服是從黃帝即位(約公元前2698年)至明末(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的禮儀農冠體系。
漢服的基本特點是交領、右衽,用繩帶繫結,也兼用帶鉤等,又以圓領,直領等為其有益補充。漢服最能體現漢族人莊重、大氣、飄逸、靈動、自然、典雅的氣質。
當然,在現如今的漢服發展中,所產生的漢服,其實也大部分是經過了改良的。這樣的一些漢服,也可以叫做現代漢服。
現代漢服是指21世紀初以來,立志於復興華夏文明的志願者,尊崇古代漢族人一脈相承的服飾特徵,傳承數千年的服飾文化內涵。立足歷史,反思當下,觀照未來,從而復興的漢族傳統服飾。
大家更需要知道的是,漢服復興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起始。漢服復興的定位,是由衣冠切入,繼承和發揚原生的華夏文明精神。由服飾而禮儀、由文化而精神,層層深入地推進華夏文明的覺醒與重振,在全新的起點上傳承華夏的文化,復興中華的文明。
了解了這些漢服知識之後,大家在遭受到質疑的時候,也可以說:不是日本人韓國人,我是中國人;不是藏族人朝鮮人,我是漢族人;不是穿越不是古裝劇,不是cosplay不是唱戲,不是作秀不是行為藝術,而是漢族人穿漢服。
看完這篇關於漢服介紹的文章之後,大家對於漢服的認識,是不是也變得更多了呢?大家喜歡這樣的漢服嗎?大家在穿著漢服的時候,還有哪些疑問呢?一起留言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