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網訊夏季來臨,孩子們衣服穿得少了,可以自由蹦躂了!隨之而來的是,孩子受到意外傷害的概率也增加了。這些受傷的孩子,讓醫生們揪心不已!
在自家廠房內好奇玩耍
孩子手掌被機器嚴重絞傷
「醫生,你快來看看,孩子的手指還有救嗎?」幾天前的一個深夜,富陽的石女士心急如焚地抱著孩子聰聰(化名)衝進杭州市兒童醫院求醫。當時,孩子的食指和中指已經血肉模糊,看著就令人心疼。
石女士說,她們家是開紡織廠的,由於近期訂單量猛增,一家人幾乎都住廠裡。聰聰趁家長不注意溜到廠房,還好奇地將手指塞了機器裡。高速運轉的機器瞬間將孩子的手指卡在了裡面,等石女士聽到孩子的哭喊趕來,悲劇已經釀成了。
小兒骨科醫生當機立斷為孩子進行了手術,盡力修復斷裂的骨骼與肌腱。萬幸的是,手術很成功。通過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聰聰的手指可以恢復基本的活動功能。
小兒骨科醫生進行手術。5歲男孩在車後座獨自玩耍
小手指被利器夾傷
無獨有偶,另外一名5歲男孩在自家車裡玩耍時右手小手指被利器夾傷,送到醫院來的時候,甲床已經沒有了,手指受傷嚴重。詢問父母是如何受傷,粗心的爸爸說,當時孩子在車後排玩兒,具體是怎麼弄受傷的他也沒看清。
手術中取出的竹籤。 一個3歲的小女孩被竹籤刺入皮膚深度達5-6釐米,送到急診室時,讓人觸目驚心。家長說小女孩在室外玩耍,沒站穩摔到地上,誰想正好一根燒烤竹籤刺入了體內。萬幸的是沒有造成重要臟器損傷。當晚醫生對小女孩進行了全麻手術,將竹籤完整取出,同時對傷口進行處理。術後小姑娘狀態還好,經幾天抗感染治療後,已順利出院。
意外傷害是導致兒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孩子好奇心強,安全意識較為淡薄,且夏天來臨,衣料的防護功能弱,家長一定要時刻把小孩子放在自己的視野範圍內,密切關注孩子的各種活動情況。大孩子要增強安全意識,了解如何防止受傷。
如果孩子出現意外傷害,家長要保持冷靜,不要因為處理不當造成二次傷害,並及時送醫或撥打120。
針對幾種常見的兒童意外傷害,醫生建議可以進行以下應急處理:
交通意外、墜傷事故
家長要先觀察孩子神志是否清楚,如果神志清楚,問清情況後,一般儘快送醫。如果是神志不清楚,伴有軀體活動明顯困難的,或者脊髓損傷的這種情況,是不允許拉拽搬動的。需要把傷員通過硬板轉移,或者叫120來轉運更加安全。
異物吞咽或吸入
異物吞咽的是最好處理辦法是到醫院裡來處理。還有一種緊急情況,如發現孩子在進食了堅果、果凍這類食物後突然劇烈咳嗽,很可能會發生窒息!
家長可以進行海氏急救(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方法,就是家長從後面懷抱小孩子,雙手交叉,按在小孩子的上腹部,用力擠壓,這樣有可能通過肺的通氣道把異物排出來,如果不行,要及時就醫。
燒燙傷
如果發生燙傷,家長首先要用大量的冷水或冰水來浸泡、衝洗,迅速降溫,防止燙傷程度的加重。除了涼水浸泡衝洗外,還要趕快把衣物除去。如果是火焰傷,造成衣物與皮膚難以剝離的,不要強行剝離,容易造成皮膚二次傷害。情況嚴重者,儘快送醫。
車輪、履帶卷傷,門櫃夾傷
這種損傷後,主要看活動是否正常,有無明顯腫脹,如果有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是否骨折。如果活動正常,或者只有部分淤血的,一般可以在家裡自己觀察。
出現扭傷後,24小時之內可先採用冷敷的辦法,促使毛細血管收縮,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48小時後可改為熱敷。如果不能確定是否傷及骨骼,需及時就診。
特別想提醒各位家長的是,孩子的溺水其實是無聲的,而且發生是非常迅速的,只要有水,孩子就有可能會發生溺水。所以大家一定要警醒,千萬不要大意。
如果過於飽食、飢餓、太困、太累或者生病的時候,就不要讓孩子再去遊泳了,乘坐小船和小的皮艇的時候一定要穿好救生衣,另外還是建議家長適齡的兒童是可以接受規範的遊泳技能培訓的 ,這樣對孩子的安全防範都是有好處的。
這些「室內雷區」,家長快自查!
孩子戶外玩耍時,家長相對較為注意。而在家中玩耍時,卻常會忽視了室內的「雷區」。快跟醫生來自查一下,你家是不是也有這些錯誤行為:
錯誤1:藥品隨意擺放
隨意擺放的藥物易被孩子當糖果誤服。若誤服安眠藥、避孕藥、抗風溼藥物,可引起藥物中毒;誤服石碳酸,可造成口腔黏膜、喉、食管、胃部灼傷。誤服了滅鼠藥,可造成死亡。
錯誤2:窗邊放沙發桌凳
桌子、凳子和沙發等家具不要放置在窗邊,窗戶上安裝足夠高度的欄杆,建議欄杆距離小於9釐米,浴室內裝上扶手並鋪上防滑墊。禁止孩子攀爬任何高度的家具,並避免在凹凸不平、有積水或雜物的地面上玩耍。
錯誤3:暖瓶放地上
熱水、熱粥、熱湯,洗澡先放熱水都容易導致燙傷。
錯誤4:水果刀放桌上
刀具、開瓶器、剪刀等尖銳、鋒利的物品,放置於兒童夠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