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諮詢請添加
小編微信:arcatedu
這篇文章是【導演的十年】系列的第一篇
每個新導演背後,都有你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
好萊塢一年一度的頒獎季即將到來,每到這個時候,所有的劇組人員該組CP的組CP,該展現友誼的展現友誼。
至少在這個年終大考時刻大家都會展現出其樂融融的景象來度過頒獎季。
達米恩·查澤雷憑藉《登月第一人》拿下第22屆好萊塢電影獎年度導演
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2月,各種獎項比如金衛星獎、安妮獎等獎項類,還有美國演員工會、導演工會等工會類獎再加上各個地方的影評人協會獎,各種獎項紛紛都這一段時間內宣布提名並且頒獎。
最後熱熱鬧鬧的頒獎季會以重頭戲金球獎和奧斯卡獎的頒布宣告終結。第76屆金球獎頒獎禮將於2019年1月6日頒布,而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將於2019年2月24日頒布。
從12月開始,我們也將陸續看到奧斯卡頒獎季的影片,比如由達米恩·查澤雷執導的《登月第一人》。這不過是他的第四部電影長片,講述了阿姆斯特朗的故事。展現了他從一個普通人開始一步步變成首個登上月球的人,在其中他所經歷的傷心與釋然,以及最終追夢成功的故事。
這部影片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提名,也獲得了第22屆好萊塢電影獎的年度導演、年度剪輯以及年度配樂等三項獎,同時最新出爐的一些最佳影片獎的候選名單中我們也能見到這部影片的身影。
因此在頒獎季來看,我們可以對這部電影產生更多期待。
作為威尼斯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它從一開始就吸睛無數。
傳記片類型外殼下,影片沒有從更加宏大的角度去切入,反而是從阿姆斯特朗的家庭入手,這正是青年導演達米恩·查澤雷所一貫擅長的。
哈佛大學畢業的高材生
達米恩·查澤雷1985年出生在美國羅德島州。他的父親伯納德·查澤雷是法國人,計算機領域的專家,執教於普林斯頓大學,並且酷愛爵士樂和藍調音樂。
他的母親西莉亞·沙澤勒不僅是一名作家,也是新澤西州立大學的歷史教授。同時,他還有一位做演員的姐姐,也對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我們在談論一個導演時,總會將他的作品與他的人生經歷放在一起進行聯想,偶爾會顯得過於牽強。不過,達米恩·查澤雷很顯然地從家庭中受到了相當多的正面影響。
從他導演的前三部電影都是有關爵士樂的題材中我們就可以看出。
從上高中開始,達米恩·查澤雷為了組建自己的樂隊,每天堅持練習打鼓6個小時。但那時他的愛好除了打鼓,還有電影。
他從小愛看的是迪士尼出品的動畫片。後來從法國導演雅克·德米導演的《瑟堡的雨傘》開始,他喜愛上了歌舞片,而這也是《愛樂之城》得以致敬無數歌舞片的原因。
大學的達米恩就讀於哈佛大學視覺與環境研究專業,儘管名字上聽起來好像和電影關聯不大,但那是個可以研究很多紀錄片的專業。
進入大學之後的他依舊在繼續堅持自己的音樂愛好,而且他的大學室友賈斯汀·赫爾維茨也是一個音樂愛好者,他們共同組建了一支名叫Chester French的樂隊。
大二那年達米恩希望能夠更加專注於專業課的學習,然後他們退出了樂隊。結果大四的時候,這支樂隊被許多唱片公司選中爭相錄歌。
最左邊是導演好友賈斯汀·赫爾維茨
如果達米恩沒有退出樂隊,恐怕如今的電影界真的少了一個天才導演。當年知道樂隊的成功之後,賈斯汀不以為然地說:「大約我們註定是個電影人。」
後來達米恩·查澤雷堅定了自己走電影路的信念,並且自編自導了黑白歌舞片《公園長凳上的蓋伊和艾德琳》,而我們可以從這部影片中看到達米恩·查澤雷的一些新想法。
處女作使得達米恩對美國獨立電影有了直觀的認識,那就是「窮」,因為沒有錢做後期,所以拍攝完的膠片在達米恩的臥室呆了很久。
但沒想到幾年過去,達米恩·查澤雷的成功,使得整個電影界為之側目。
在洛杉磯被拒絕了六年
有些導演出身攝影師,有些導演出身美術師,但是從音樂領域走出來的導演並不多,達米恩·查澤雷算是一個。
但更準確一點說,他是從編劇開始做起的。
在拍攝完自己的處女作之後,達米恩·查澤雷接連參與編劇了《奪命鋼琴》和《最後一次驅魔2》兩部作品,這兩部電影都是驚悚片的類型。
這時他已經從波士頓來到了好萊塢所在地洛杉磯,來到相距一整個美國大陸的另一座城市並沒有讓他的電影之路走的更加容易。
相反,在洛杉磯他大概被接連拒絕了六年。
這六年間他不斷的寫劇本然後找投資商,然後被拒絕。
根據自己的一些經歷寫完《爆裂鼓手》之後,這個劇本放在他那裡封存了一年多。
因為劇本來源於他的一些真實經歷,很多時候,他害怕讓別人發現劇本中那個崩潰邊緣掙扎的男主人公其實就是他自己的投射。
在拿到投資之後,他被要求先將劇本拍成一個短片,而這成為了達米恩·查澤雷開始發光發亮並且騰飛的真正起點。
這部18分鐘的短片最終拿下了2013年聖丹斯電影節(Sundance)短片單元的評審團大獎。聖丹斯電影節是非常受美國獨立電影界看重的,這也使得他之後的長片順利拿下了投資。
在《爆裂鼓手》中達米恩·查澤雷展示了一個年輕人與他的鼓手老師之間相愛相殺的故事。
在影片中,邁爾斯·特勒飾演的鼓手在不斷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時陷入了一種近乎癲狂的模式。而這其實也曾是導演本人的親身經歷,影片中血跡斑斑的經歷導演也曾有過。
而飾演男主角的邁爾斯·特勒跟導演的情形很類似,他從15歲起就開始打鼓,在拍攝的過程中兩隻手上的老繭都磨破了,鼓槌和鼓架上都是血跡。
《爆裂鼓手》這部影片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更像是一種反類型,典型的商業類型片,似乎主人公經過千難萬險最終成功,而且還可以名利和愛情都紛紛擁有。
但是這部影片真實的揭示了另外一種真相,那些最終站到最前面的人們,可能因此付出了許許多多,最重要的是他們可能要放棄正常的生活,甚至放棄除了目標之外的一切東西才能成功。
即使出身於不錯的家庭,達米恩·查澤雷認為比起天才,他更喜歡鳳凰涅槃這種經過了努力而達到成功的狀態。當然了,前提可能還要是個鳳凰。
當然他自己本身也是這種,可能很多人會想當然的以為,30多歲就拿了奧斯卡最佳導演,整個人生應該是一帆風順,但是我們看到了達米恩生命中那必不可少的被拒絕與失落的六年。
32歲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
《爆裂鼓手》大概用了330萬美元的預算,在全世界獲得了約4898萬美元的票房(數據來源IMDb),這使得業內開始更加關注查澤雷這個年輕導演。
從小就酷愛歌舞片的他,在2010年左右就寫出了《愛樂之城》的雛形。
但是歌舞片在好萊塢已經沉寂已久了,這使得找投資變得十分困難。
畢竟上一次的熱潮還是十幾年前的《紅磨坊》和《芝加哥》掀起的,投資歌舞片的風險相當之大,而查澤雷那時還名不見經轉。
我們在學習電影史時,從很多電影大師的從業生涯中那裡學會了堅持自我的一切,而往往青年電影人會在自己剛開始的時候就學會了這一技能,但那是對於拍攝電影的時候,有時是需要學會放棄的,這並不是意味著要放棄一切,而是曲線救國式的放棄。
如果達米恩·查澤雷從一開始就堅持要拍攝先拍攝《愛樂之城》,可能2017年的奧斯卡歷史將會改寫,更不會出現那麼大的烏龍了。
同樣的例子也曾經出現在國內電影人忻鈺坤的身上,他最先寫出了《暴烈無聲》的劇本,但是也同樣因為投資的問題先拍攝了《心迷宮》。
《爆裂鼓手》的成功使得《愛樂之城》的拍攝提上了日程
然而即使是前作拿下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最佳混音三個獎項以及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影片等兩項重磅提名,《愛樂之城》在最開始也只拿下了100萬美元的投資。
並且,坊間傳聞的換角色和換投資方其實都是真的。
艾瑪·沃特森因為《美女與野獸》推掉了《愛樂之城》,「高司令」因為《愛樂之城》推掉了《美女與野獸》,看來這兩個人還真是很沒有緣分。
一點八卦是,最初的投資商很希望影片是一個「大團圓式」的結局,但是影片的創作人員們最終堅持了他們原來認為的結局,而這可能也與導演本人的經歷不無關係。
儘管導演很年輕,但其實他已經離過一次婚,他的前妻是他的大學同學賈思敏·麥克格拉德。
達米恩·查澤雷與賈思敏·麥克格拉德
從哈佛畢業之後,他們一起來到洛杉磯打拼,達米恩·查澤雷的處女作就是由他的前妻擔任製片人。2011年的影片《瑪麗亞,我的愛》則是由麥克格拉德導演,而查澤雷擔任製片。
儘管沒有參與《爆裂鼓手》但影片的最後還是感謝了麥克格拉德
《愛樂之城》則是由麥克格拉德擔任了這部影片的執行製片。從兩人過往的作品經歷來看,正是如同《愛樂之城》男女主人公一樣在那座大城市中共同努力但又最終沒有在一起的悽美結局。
當達米恩·查澤雷真正可以拍攝《愛樂之城》的時候,他沒有辜負自己為了這部電影所進行的7年等待。
首先他提出了3個月集訓演員的要求,這使得男主角的飾演者瑞恩·高斯林快速的學習了彈鋼琴,在後期甚至不需要用手替。
為了拍攝影片開場的那個公路上的長鏡頭,劇組真的在警局的幫助下封掉了洛杉磯的高速公路,劇組的指導人員為了不穿幫都躲在車底。
最終開場看上去「一鏡到底」的6分鐘驚豔長鏡頭,由兩個搖臂和一個斯坦尼康鏡頭合併而成。連主題曲《City of Stars》都經過了31次的修改。
但是最終,《愛樂之城》獲得了14項奧斯卡提名,贏得了當年奧斯卡的6座小金人,追平了當年《鐵達尼號》和《彗星美人》的紀錄。
達米恩·查澤雷也成功捧得了他的第一座小金人——最佳導演獎,並且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
《登月第一人》:個人與家國
實現了《愛樂之城》的滿載而歸,達米恩·查澤雷開始籌拍新片《第一人》。
這是一部有關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的傳記電影,而瑞恩·高斯林再次成為他新片的男主角飾演阿姆斯特朗這一角色。
這一影片將阿姆斯特朗的家庭生活和美蘇關於太空爭霸的歷史事件聯合起來(傳言這部影片無緣內地大銀幕也是因為這一原因)。
從題材來看,登月計劃涉及了當年美國NASA大大小小的工作人員以及無數個繁雜瑣碎的過程,加之過程之中所發生的各種離奇事件(比如那次爆炸),都使影片處理起來相當複雜。
但是從成片來看(小編啃的可是生肉),達米恩·查澤雷將大部分家國的元素都成為了阿姆斯特朗家庭的大背景。
從一開篇阿姆斯特朗在一次降落之後,工作人員說他會完成的很好,因為他有他的家庭。
從短短的這一段,顯現了導演對於聲音的敏感以及控制的恰到好處,所以之前兩次影片拿下音效提名其中一次還得獎是不無原因的。
然後就從主人公的家庭開始講起,他的家庭,妻子、兒子還有患病的女兒。影片一路都在展示著阿姆斯特朗的經歷。
儘管在其他三位太空人喪生之後的影片的節奏控制的非常好,但是最終的整體節奏在面對如此複雜的細枝末節之時還是顯得有些四平八穩。
當然,無論是《爆裂鼓手》還是《愛樂之城》,其實作品本身都有著導演自己的一些影子。
《爆裂鼓手》中男主人公打鼓的經歷以及嚴苛的導師,都是達米恩·查澤雷一些經歷的極致體現。而《愛樂之城》則實質上講述了美國年輕人「西漂」的故事,這也正是導演在洛杉磯打拼多年的情感共鳴。
驚喜之處在於,《登月第一人》同樣可以感受出導演試圖借影片主人公表達情感並與之共鳴的那種狀態。
影片中阿姆斯特朗站在月球之上,月坑之前,他的身影倒映在月坑之中,想起了自己曾經與家人共度的快樂時光,曾經懷抱著現已逝去的女兒在樹林之中快樂的那些生活片段。
賦予一個曾經做出過重要貢獻的歷史人物過於細膩的情感,可能會是這部影片被批判的軟肋,但也是這部影片的閃光之處。
達米恩·查澤雷這樣評價自己: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有野心的人,死心塌地地去追求某個目標或夢想,直到它實現為止,即使不知道它到底能不能實現。我和『夢想家』是有共鳴的。我想借別的人、將別的故事來表達自己。
當然我從未登過月,阿姆斯特朗身上當然有我無法感同身受的東西,但這不代表我不能把它變得很個人化。我覺得對於每一個導演或者講故事的人來說,把別人的故事變得很個人化都是很有挑戰性的。
阿姆斯特朗登月之時39歲,查澤雷拍攝這部影片之時33歲,無論年紀如何,每個人都有做夢並且實現夢想的權利。
如果你也有一個電影夢,請掃描最下方的二維碼,我們將幫助你在距離夢想的路上邁出第一步。
|申請季福利|
<申請季福利 | 英國特價福利包,幫你打贏電影留學最終戰!>
| 影譯社 |
<無處不在:短片影展,上線以及發行的終極指南>
<如何為你的電影項目找到製片人?>
<劇本完成後的15個步驟>
<電影,拍攝現場的藝術!>
<《柏林蒼穹下》上映31年後維姆·文德斯導演訪談錄>
<是枝裕和再談《小偷家族》>
更多好文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