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光陰的故事》、《戀曲1990》、《追夢人》、《滾滾紅塵》、《東方之珠》……
這首流行歌曲承載著一兩代人的記憶青春,甚至影響到整個華語歌壇,時至今日,這些歌曲經久不衰,成為傳唱的經典,這些歌曲的創造者是音樂奇才華語歌唱圈巨星-羅大佑。
生於中國臺灣省臺北市。在一個醫學家庭長大,他深受童年的影響,或者父母希望他也走上醫學的道路,所以他考上了醫科大學,畢業後自然成為了一名醫生。
他不能放棄對音樂的熱愛,他天生的天賦和對音樂的強烈渴望使他註定不會走上醫學的道路,於是他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辭去了醫院的工作,開始從事音樂工作,他放棄了醫學之路,走上了音樂之路。
實際上,羅大佑在他還在中學的時候就加入了學生樂隊,之後,他開始慢慢嘗試創作音樂,這激發了他天生的音樂天賦,在大學期間,他還創作了一些經典曲目,如《痴痴的等》,《戀曲1980》。
他辭去醫院的工作,從事音樂工作後,真的爆發了。在那一年,我們創建了《酒幹倘賣無》、《一樣的月光》和《青春舞曲》,最經典的《光陰的故事》也是在今年創作的。
然後我創建了影響力巨大的《童年》。提起這個《童年》,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時候我的農村小學直到初中才有音樂課和美術課,所以我還記得第一次音樂課。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我覺得我是在自己寫,我只是好奇當時歌詞中提到的一些看不見的東西,我們的東北池塘邊沒有「榕樹」,我這麼大的時候沒看到「知了」,我不知道「諸葛四郎和魔鬼黨」是什麼(因為我沒看到這個動畫片,哈哈!)。
事實上我一直覺得在華語歌曲的創作中,寫詞更具藝術性,深度而且只有李宗盛和羅大佑才能創作出更經典的歌曲。像《追夢人》、《你的樣子》、《戀曲1990》、《東方之珠》和《童年》這樣的經典歌曲,都覺得文字比歌曲好,尤其是《東方之珠》,大街小巷的必選曲目,可見歌詞的意義深遠!
後羅大佑左臺灣為香港發展,在香港時期,他主要創作影視歌曲,也有不少經典歌曲,如《滄海一聲笑》、《滾滾紅塵》、《追夢人》、《似是故人來》等都是在這一時期創作的。
似乎在香港發展之後,羅大佑一直專注於幕後創作,其在臺前的受歡迎程度有所下降,直到他和「李宗盛」,「周華健」,「張震嶽」形成了「縱貫線樂隊」,他的聲望再次爆發。
也正是在當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天王四「老男人」頂級陣容的樂隊組合登臺亮相,引起轟動,每一首原創音樂,一首接一首,都充滿了「回憶殺」旋律。羅大佑是我初中畢業後在第一堂音樂課上學的。
雖然羅大佑至今仍活躍在舞臺上,偶爾也會在綜藝節目的觀眾面前被視為導師或評委,但當人們看到他在舞臺上唱歌時,他那張老面孔,他的力量和聲音都不如從前那麼強大,他會感慨萬千。當然,每個人都會變老是很正常的,這也是我們現在還年輕的縮影,但是,儘管人們會變老,經典歌曲是永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