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寧靜的馬路上,有棟西班牙風格的建築,取了個修道院的名字

2020-12-26 荷小衣的分享

你想像中的修道院是什麼樣的?如果告訴你在上海的復興路上,有一座又漂亮又浪漫的房子,不是修道院卻以它命名的房子,還能免費參觀。你想去看嗎?

復興路是舊租界的主要馬路,道路兩旁留下的都是充滿著異國風味的房子,閱盡滄桑的復興路上積澱了豐厚的歷史,許多文人墨客和藝術大家曾聚居於此,他們所帶來的文化氣息使復興路的品味始終不俗,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在這條路上追尋到他們流存的足跡。而他們所留下的故事都離不開這條馬路上的房子,當你徜徉在這條馬路的時候,當你靜默著看向建築的時候,她才會為你展現她豐盈純粹的美麗。

復興路是上海最寧靜的馬路之一,在幽靜的復興路西上,梧桐深處的轉角,有一幢鵝黃色外牆西班牙風格建築的房子,房子分前後兩幢,前幢為兩層,後幢為為三層,前幢為住宅(面臨復興西路),後幢為車間(面臨永福路)。柱廊連接,非常的精緻漂亮,這就是本篇文章即將要分享的修道院公寓。取名修道院公寓,可能和靠近永福路有關,永福路老早以前曾經叫過「古神父路」。所以取名為修道院公寓也不足為奇了。

修道院公寓是華麗的,其內涵也是硬核的,房子裡留下了很多傳奇人物的痕跡,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曾經是這裡的座上賓,上海外僑圈內名噪一時的文化沙龍。

修道院公寓(The Cloister)建於1930年,復興西路62號,建築面積2741平方米,佔地面積3086平方米。原是徐匯區人民政府湖南路街道辦事處,經過翻修後現已作為衡復歷史風貌區展示館,主要展示的是向廣大市民展示衡復區域的歷史變遷和相關人物事跡及多元的文化。展示館通過線上預約後,到門口測量體溫登記後可免費進去參觀。

展覽分為歷史回溯、活化利用、衡復建築、紅色記憶、百年人文、復興西路62號記事等6大主題,全面回顧了該區域從開發到保護的歷程,系統地梳理了該區域的人文歷史,並通過展示風貌區的歷史變遷和多元文化,展望未來卓越的全球城市街區和海派文化範本。

修道院公寓這座建築保存得相對比較完整,建築外觀和室內裝修均為西班牙式風格。紅色的屋頂,黃色的水泥拉毛牆,穹頂的窗戶,精細鏤花的黑鐵欄杆。內部空間的組合富有層次變化,由裡到內的裝飾都帶著濃厚的西班牙建築風格,如公寓門窗多用鐵花格柵,室內部分,分隔也用鐵花柵欄,這在一般低層公寓中並不多見。立面除紅筒瓦坡頂、券齒線腳,螺旋形柱外,還採用拱券窗洞、弧形斷簷山花、鑄鐵窗柵等。

最近,隨著全國跨省旅遊恢復,相信會有不少朋友都會選擇到上海來旅行,七八月的上海雖然如火如荼,不過梧桐樹下的復興路,少了一份灼熱,多了一份斑駁的美。

你若來到復興路,大可先從房子看起,從馬路上這些漂亮的建築看起,在離修道院公寓不遠的復興西路上的柯靈舊居是可以一同預約的。雖然兩處的建築都是西班牙的房子,但是還是有區別的,來上海旅行的朋友可以一起把兩處的房子都一起看了。

相關焦點

  • 上海最有腔調的64條馬路
    其實,這條詩意的小馬路上發生過不少傳奇故事,流傳到現在,最有名的還是白氏父子了。24、五原路赫赫有名的網紅小資一條街,從頭走到底大概十分鐘不到,卻可以一口氣打卡許多潮人們口耳相傳的店鋪,適合漫無目的地遊蕩,或是坐下喝個下午茶。
  • 我最想的西班牙是這樣的!
    酒店美麗的中央庭院深受客人喜歡,他們最愛在餐後於此處踱步聊天。歷史悠久的建築特色體現在酒店的每一個角落,西班牙式的經典石拱門、雕花窗欞以及3條原始的巴洛克式、羅馬式、文藝復興時期的迴廊讓人仿佛穿越回了舊時代。聖艾斯特沃帕拉多是真正的西班牙風格,在餐廳露臺上,客人可以一邊品嘗精心烹調的特色美食,一邊欣賞森林的美景,同時得到視覺和味覺的雙重滿足。
  • 上海有腔調的64條馬路,儂儕逛過伐?
    其實,這條詩意的小馬路上發生過不少傳奇故事,流傳到現在,最有名的還是白氏父子了。24、五原路赫赫有名的網紅小資一條街,從頭走到底大概十分鐘不到,卻可以一口氣打卡許多潮人們口耳相傳的店鋪,適合漫無目的地遊蕩,或是坐下喝個下午茶。
  • 慧言歷史:從聖心會修道院到上海社會科學院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的建築設計進入了飛速發展的摩登時代。西方建築師鄔達克、賚安等紛紛在上海成立建築設計事務所,留下了許多標誌性的建築設計作品,令上海成為中國現代建築的搖籃。現由上海社科院和向明中學共同使用的原上海聖心會修道院建築(淮海中路622弄7號),正是箇中翹楚。
  • 世界上的壯觀建築:新加坡西班牙各有一處,但還是中國的最霸氣
    走在街上,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建築,有的直衝雲霄,端莊典雅,有的清新溫馨,因此,建築的特點與人們的生活和第一印象密切相關,因此,建築作為一個城市特有的文明,被人們銘記,畢竟既能突出地方特色,又能凸顯其獨特魅力,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世界上的壯觀建築:新加坡西班牙各有一處,但還是中國的最霸氣
  • 年近90的老洋房,藏著魔都138座歷史建築傳奇故事
    化身「衡復風貌館」的「修道院公寓」內,能一站式看盡魔都138個歷史建築與故事,這座老洋房,如今儼然已經安逸趟在上海人和外來遊客的「必打卡」名單之內了……如果你在它剛開放那段時間試圖預約過,那麼就應該能體會到這裡有多火!這裡每天開放參觀名額有200個,卻也分分鐘預約到2個月後,儼然一個新晉網紅打卡地標。
  • 聖加侖修道院及圖書館,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圖書館
    據說他的底比斯軍團中有6660名基督徒士兵也一同被殺。後來聖莫裡斯成為了瑞士和奧地利的守護人。瑞士格勞賓登州有個小鎮就叫聖莫裡茨(Moritz)。聖莫裡斯通常以身穿羅馬軍裝的形象出現。荷蘭歷史上曾有多位王子叫莫瑞泰斯(Mauritius)以及以荷蘭殖民者命名的國家模里西斯都是源自聖莫裡斯。
  • 上海少見的合院建築,看上去很陰鬱,名字卻很陽光
    陽光已經逐漸柔和下來,斜斜的折射在威海路上,我在等過馬路的時候就這麼靜靜的站在靜安別墅的門口,看著路上的車水馬龍及馬路對面的那棟太陽公寓,隨即走進了這座太陽公寓。威海路很長,全長1800米,但是老房子好多,若要真的較勁逛起來,逛完整條威海路上的老房子。最起碼你得多吃兩碗燜肉麵還不夠。
  • 哲羅姆派修道院——葡萄牙最著名的建築之一
    哲羅姆派修道院位於葡萄牙城市裡斯本的貝倫區,是葡萄牙最著名的建築之一,也可以說是在裡斯本最為突出的古蹟,在曼努埃爾式建築中最為成功的一例。1983年時,該建築與附近的貝倫塔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哲羅姆派修道院於1502年開始興建,工程為期50年。
  • 這棟大樓,曾發生駭人聽聞的「唐紹儀血案」,至今還是個謎
    上海的武康路,無疑是一條值得令人久久停駐腳步的一條馬路,這裡曾經是舊社會著名的法租界。歷史的原因,不僅有許多優秀歷史建築,留下了許多風花雪月的故事,也曾經發生駭人聽聞的上海灘「唐紹儀血案」。從華山路開始,沿武康路南行,也許你會被掩映在梧桐樹後的那棟西班牙風格的獨立式花園住宅的屋頂所吸引,繼而走進了武康路40弄,一探究竟。武康路40弄(大多數情況下是敞開門的,可以進去參觀)不僅是一棟棟漂亮的獨立花園洋房。還留下許多耐人尋味的人文歷史故事。
  • 上海這條低調的馬路,連接上海的兩大商圈,還是繁華的酒吧一條街
    道路兩旁是繁茂的法國梧桐,林蔭中是頗具特色的高檔歐陸建築,兩側還有歐式風格的人行道隔離欄、仿臺格路的紅褐色人行道。衡山路曾經是法租界高級住宅區,匯聚世界各國建築風格的老洋房就有2000多棟,留下許多故事和輝煌記憶。滿是異國情調,是繁華附近的清涼地。
  • 他因《安家》爆火:是個殘疾流浪漢,卻有「千億遺產」,一座就值1.5億,還都留在了上海!
    他是世界上最頂級的建築設計師之一,上海大部分著名的建築都是出自他的手,他奠定了上海這座城市基本的建築格局。光他的一個名字,就值1.5億。它的特點是,它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築之一,也是世界上僅存的3棟船型建築之一。
  • 「上海顏王」武康大樓重新亮相,世界上僅存三棟
    這棟令所有人期待的地標建築,不光對上海人意義非凡,同時身兼諸多榮耀。 它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築之一,與宋慶齡故居隔街遙望,也是世界上僅存的3棟船型建築之一,稱得上1張「上海名片」。
  • 西方歷史:西方朝聖地之西方修道院
    馬麗是歷史上有名的奧地利國王馬克西米連二世的妻子。如今這座修道院的一部分開放為美術館,最值得參觀的是哈布斯堡家族的肖像畫、裡韋拉、提以及蘇巴朗、布魯蓋爾香等名家的畫作。修道院裡最著名的珍寶是布魯塞爾掛毯,上面有魯本斯創作的畫,表現對聖餐的崇拜。由於從前哈布斯堡王室的女子多在此隱居,因此其中收藏著許多王室贈送的貴重物品,其質與量都非常可觀。
  • 那些年,我們蕩過的馬路|武康路,在歷史中品味生活
    這條長度只有1183米的小馬路上,有著約30處名人故居,一不留神,就可能錯過某位「大人物」曾經住過的房子。「就是一出近現代建築史」的說法不是謬讚。武康路393號的黃興舊居,南幢是英國鄉村式,北幢為裝飾藝術派風格,斑駁的牆面透露出歷史的厚重感。武康路395號的世界社舊址,建於1926年,有著巴洛克風格的繁複華美。武康路40弄1號是唐紹儀舊居,是與眾不同的西班牙建築風格。
  • 他因《安家》爆火:是個流浪漢,卻有「千億房產」
    他是世界上最頂級的建築設計師之一,上海大部分著名的建築都是出自他的手,他奠定了上海這座城市基本的建築格局。 光他的一個名字,就值1.5億。 它的特點是,它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築之一,也是世界上僅存的3棟船型建築之一。 它的基地呈三角形狀,位於五條馬路交匯的岔道口,視野開闊。
  • 76條文藝馬路 65個商業街區,總有一款適合你
    而心底最愛的還是上海的一條條馬路,有靜謐也有熱鬧,有傳統老味道也有新派潮流範……魔都最好逛的76條馬路和65個商業街區,不僅有好看的風景,還有好吃的美食哦~不到900米的小馬路上,有著各式的小資店鋪、話劇中心、外文圖書館、創意手作店、特色咖啡店、美味餐廳、麵包房、進口超市、博物館…比如特別的西班牙圖書館,雖然小小的,但是藏書卻特別齊全。
  • 2021上海必逛的25條馬路,一起兜出上海味道!
    作為魔都又一條幾乎每個人都熟悉的馬路,在愚園路玩起來也是蠻舒服的。值得一提的是,愚園路這個名字一個世紀以來都沒有變過,這在上海的馬路中是非常少有的。連接著靜安寺和中山公園兩大商圈,最老牌的網紅百樂門也在這裡,上演著魔都風情。還有CHAO』S CHAOS、弗蘭科牛排館等網紅店,周末可以約上朋友一起來感受一下網紅店的魅力。
  • 他因《安家》爆火:是個殘疾流浪漢,卻有「千億遺產」,一座就值1.5...
    他是世界上最頂級的建築設計師之一, 上海大部分著名的建築都是出自他的手, 他奠定了上海這座城市基本的建築格局。 光他的一個名字,就值1.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