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蕩過的馬路|武康路,在歷史中品味生活

2021-01-10 澎湃新聞

十幾年前來上海「白相」,武康路都不大會被列入遊玩清單中。十幾年後的今天,無論是在各大旅遊網站,還是微博、豆瓣、B站、小紅書上的上海遊玩「口碑」路書中,到武康路打卡已成為「首選必備」。

════ 「蕩」一「蕩」 ════

30處名人故居抬頭可見

李安的《色戒》,結尾處王佳芝放走了易先生,揚手叫了一輛黃包車,說:「到福開森路去。」福開森路,正是如今的武康路。

紅磚砌就,哥德式煙囪,紅瓦雙陡坡,還開著挺大的四坡型尖頂老虎窗,紅磚勒腳。武康路99號劉靖基舊居,成為李安為男女主角在電影中安排的住所。這樣的英式鄉村別墅花園洋房,在武康路上還有不少。

與車水馬龍的淮海中路不同,從湖南路一頭拐入武康路,會覺得幽靜得有些不起眼。這條長度只有1183米的小馬路上,有著約30處名人故居,一不留神,就可能錯過某位「大人物」曾經住過的房子。

「就是一出近現代建築史」的說法不是謬讚。武康路393號的黃興舊居,南幢是英國鄉村式,北幢為裝飾藝術派風格,斑駁的牆面透露出歷史的厚重感。武康路395號的世界社舊址,建於1926年,有著巴洛克風格的繁複華美。武康路40弄1號是唐紹儀舊居,是與眾不同的西班牙建築風格。

115號密丹公寓,因孫道臨曾居於此而聞名,深灰色的水泥拉毛外牆,窗裙、陽臺、簷口都有著浮雕裝飾,內裡還有非常別致的旋轉樓梯,是裝飾藝術派與實用主義的完美結合。

最著名的莫過於位於武康路113號的巴金舊居。這位大作家在武康路上居住了近半個世紀,曾在這裡寫下《隨想錄》。他是這麼描述這裡的生活的:「全身充滿幸福的感覺。」

武康路的終點,當然就是位於天平路、餘慶路、興國路和淮海中路交界處的武康大樓了。原名諾曼第公寓,建於1924年,鄔達克設計,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樓,趙丹、秦怡、孫道臨都曾在這裡住過。紅色磚牆、轉角挑陽臺、三角形古典山花窗楣,有著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烙印,還能看到電影《喜歡你》中金城武和周冬雨相擁看夕陽的小陽臺。

因為夾角小於30度,武康大樓酷似一艘等待啟航的巨輪,如今也已是上海的一處地標。

梧桐樹下品味生活哲學

密丹公寓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在上世紀30年代是最為時髦的建築,如今這座公寓的拐角處則是一家小小的網紅冰淇淋店「彩虹昔」,主打維密最愛的椰子碗,疫情前總是大排長隊。原本位於桃江路上的「老麥咖啡館」如今開到了武康大樓底樓,喝一杯咖啡,看看窗外的風景,也成為窗外人鏡頭中的風景。

曾經的時髦,如今的「網紅」,時代的註腳似乎總是一脈相承。

給遊客「休憩」一下的徐匯老房子藝術中心對面,是小而美的武康庭。同樣由五座建造於不同年代的歷史建築組成,包括上世紀20年代的紅磚別墅、70年代的白色工廠辦公樓,以及到90年代才修建的暖黃色房地賓館。這裡是武康路商業最集中的地方。

位於路口的Peet’s Coffee,被粉絲們戲稱為「皮爺」,1966年最早開於美國,星巴克三位創始人都是Alfred Peet的徒弟。店裡的招牌是拿鐵,很小的店面,每天人氣滿滿。

曾經買杯咖啡要等幾個小時的「%Arabica」咖啡,在武康庭的最深處。窄小巷道的盡處是綠植牆上大大的「%」,店裡以白色為基調,大落地窗,乾淨極簡,據說創始人開店的初衷是「透過一杯咖啡認識世界」。在綠牆下坐一會,喝一杯西班牙拿鐵,頗為愜意。

這裡吸引著「網紅」更新迭代,也有許多「老店」念舊。走進「Rosa Gallica」花店的過程就讓人心曠神怡——從入口一直到小小的店鋪,都鋪滿了鮮花,眼前是錦簇環繞、全身被花香擁抱的感覺實在太美妙,也讓這間已經在武康路上開了13年的花鋪始終充滿春天的氣息。

武康大樓下的「Platane」家居店也是開了9年的「老店」了,能找到愛馬仕設計師設計的手工印花陶瓷。一盞優雅的草帽設計吊燈透露出濃濃的法式風情,如果掛在家中,是不是能感受到在海邊度假的好心情?武康路被選擇「常駐」,是因為店名在法語中就是法國梧桐的意思。

370號的「梵幾客廳」,是由1941年的3層老洋房改造,與美學品牌 Phaedo Studio共同籌備了3年才落成。藝術被融入家居中,打造了一個簡約古樸的美學空間。夯土、水泥、木樑、裸石,歲月留下的刻度叫作真實。克制,也是這裡的設計所倡導的家居哲學。

在武康路漫步間隙,時常能看到幸福的新婚夫婦、時尚的年輕人在這裡留影,羅密歐陽臺、伸出高牆的枇杷樹、光影斑駁的白牆、充滿生趣的櫥窗、剛出爐的冰淇淋,甚至晾曬著衣物的晾衣架,都是他們取景的對象。

歷史感與生活感的交織,或許正是武康路迷人而獨特的魅力之一。

10年前最大的感覺「沒什麼人」

位於武康路393號的徐匯區老房子藝術中心,就在黃興舊居隔壁,一樓展示了徐匯區內8棟優秀歷史建築。這裡也是武康路旅遊諮詢中心,講解員單翔翔已在這裡工作了10年。

單翔翔是黃浦區人,10年前進入徐匯區旅遊局,剛來這工作,最大的感覺是「沒什麼人」。「那時候武康路名氣還沒那麼響。去年我們工作日接待量差不多在兩三百人,雙休日可能有五、六百人,國定節假日要到4位數,但2010年剛開門的時候,平均接待量一天可能就十來人。」

最早的時候,武康路吸引的人群主要是些老房子愛好者,上海人、中老年人居多。這主要得益於作為全市首個風貌保護試點街道的武康路之前長達3年的保護性整治。

曾參與其中的同濟大學教授沙永傑可以指出很多不起眼的整治痕跡,比如某幢大樓的空調外機漆成了和外牆顏色一致的磚紅色;原本緊閉的鐵門中間多了些鏤空,可以讓遊客一窺門內的天地……這些細節,加上落葉、老建築,讓整條街道變得更加耐看。

老房子令武康路有了細品的底蘊。2011年,武康路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此時,單翔翔所在的旅遊諮詢中心也開張了一年,變化開始出現——來武康路的遊客慢慢變多了,不再只是上海人,年輕人也更多了。單翔翔記得,有一次舉辦「慢遊細品武康路故事會」,有遊客剛從外地飛到上海,推著行李箱就來了。

商業風格要和歷史街區適配成「共識」

醇厚的人文歷史讓這條馬路因為「有故事」而出名,旅遊部門的宣傳和助推聚集了更多人氣,自然也吸引了更多商業探索。單翔翔每天要走幾趟武康路,在他的印象中,早些年武康路上都是些小服裝店、飾品店,近些年多了很多不同的業態,花店、家居店、咖啡店多了,「都很精緻,文藝範兒十足,也很符合武康路的腔調。」

不改變歷史街區的文化風貌,而是同街區風格尋求適配,最初的街區改造開下的好頭,也讓這成為了商業進駐的一個共識。

武康庭的開發商、上海康世房地產經營有限公司總經理梁露薇告訴記者,武康庭裡引入的餐飲,多是簡餐、西餐、咖啡館,即使有一家烤肉店,也是「少油煙」的。多少年來,武康路集聚了不同時代的人文藝術「大家」,武康庭也因此吸納了不少時尚、藝術類店鋪,最近還新開了一家畫廊「Yellow corner」,專門售賣全球限量攝影藝術照片,很受年輕人歡迎。

小小的庭院,可以臨街而坐來杯咖啡,也可以與朋友聊聊天,看看藝術展。「舒服,感受慢生活,可能就是武康路的特色。」梁露薇說。

而讓「Platane」家居店銷售主管魏曉娟感觸最深的是,以前店裡的外國客人多,現在中國人更多了。「原來比例可能是7:3,然後5:5,最後變成3:7。可見中國人對於家居品質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大,審美追求也越來越高。」

改變了他人也改變著自己的生活

和魏曉娟有同樣感受的還有「Rosa Gallica」花店主理人黃秋平。「2007年客人80%都是外國人,從2015年開始,中國客人就多了非常多,有住在周邊小區的,也有從郊區來的,周末來武康路玩,吃好飯喝杯咖啡,旁邊買支紅酒,再捧一束花回去,慢慢就變成了熟客。真的就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黃秋平的生活也在這樣的氛圍內發生著改變。這個福建姑娘22歲開始在花店工作,從剛畢業的學生到如今孩子6歲,整個青春都獻給了武康路上的這家花店。

「我沒有上過大學,高中時候學的聲樂,本來可能會自卑,但學了花藝、學了英語,有了一技之長,可以在上海安身立命。還接觸到了不同國家的花藝老師,知道花店不是賣一枝花那麼簡單,而是可以影響人們的生活,帶去美好。」與花相處讓她變得開朗而自信。

她很喜歡武康路,因為一年四季都很美,即使到了冬天,葉子全落光了,四處伸展的樹杈也滿是生命的蓬勃張力。她也因此喜愛著上海,因為感受到了自己是「生活著而不是活著」。

蕭伯納曾說:「走進武康路,不會寫詩的人想寫詩,不會畫畫的人想畫畫,不會唱歌的人想唱歌,感覺美妙極了。」 街道和人之間,若有這樣的合奏,的確美妙。

════ 看未來 ════

從武康路「伸展」到衡復風貌區

從武康路往復興西路走10來分鐘,可以看到一幢小洋房,這是去年5月開館的衡復風貌館。這座西班牙風格住宅,如今展示著百年衡復的歷史、建築和文化。

一樓展廳是「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區」的前世今生。衡復風貌區總面積7.66平方公裡,其中徐匯區域4.3平方公裡,囊括了950幢優秀歷史建築、1774幢保留歷史建築和2259幢一般歷史建築,擁有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是上海城市文脈的發源地和承載區。這其中,有不少已經開發開放給公眾,還有一些正在修繕,等待與公眾見面。

和10年前開放的武康路老房子藝術中心一樣,「年輕」的衡復風貌館同樣有故事。上海衡復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佳音告訴記者,風貌館原先是修道院公寓,梅蘭芳、林語堂等文藝界名流都曾到訪過。後來,公寓被用作湖南街道辦事處等單位的辦公地點,如今修舊如舊,修道院公寓又回復到了當初的模樣,並對公眾開放。

「開放以來客流量一年達到了5-6萬人次,其中團隊200多個。」姚佳音表示,目前衡復風貌展示館還只開放了一樓,二樓展示區域已經在布置,未來將有書店和咖啡店入駐。「書店主要聚焦在歷史和建築方面,目前已經在收尾階段,預計今年6月中下旬就會開放,今後也會成為互動活動的空間。」

而從今年五一開始,「漫步衡復」的路線已首發推出,2個半小時的人文路線,可以了解包括武康路在內的街區亮點,還可以喝上一杯咖啡。

人文漫步和品質慢生活,今後將不僅僅在武康路才能實現。

來源:青年報·青春上海 劉晶晶 常鑫

原標題:《那些年,我們蕩過的馬路|武康路,在歷史中品味生活》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上海武康路,最優雅的名人街道
    福開森路就是今天上海市徐匯區的武康路,這條長約1183米,呈弧形南北走向的道路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築於1907年,原名福開森路,是以美國傳教士約翰.福開森命名,武康路被譽為「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名人路」,沿線有優秀歷史建築總計14處,保留歷史建築37處,包括巴金、黃興、鄭洞國、唐紹儀、周作民、趙丹等諸多名人都曾在此居住,宋慶齡故居也在路口,武康路也是目前上海三條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之一。
  • 漫步上海 || 原來你是這樣的武康路
    1915年,福開森路的東段被重新命名為巨潑來斯路,也就是今天的安福路,霞飛路以南的福開森路則被併入了姚主教路,也就是今天的天平路,至此,原先福開森路的長度便縮減了一半。重新劃定的福開森路和今天我們所見到的武康路基本相同。
  • 賀子珍在武康路不為人知的隱居生活
    2010年4月底,一個細雨綿綿的上午,我們匆匆趕到武康路拍照片。我們的拍攝除了巴金故居,重點則是賀子珍在武康路的隱居地——湖南別墅。  這幢經歷了100多年風風雨雨的老房子,怎麼會與賀子珍的命運、生活、情感糾纏到一起呢?  站在武康路的這一邊,只見一丈多高的磚牆再加一丈多高的竹籬笆圍牆把這幢別墅裡外給隔絕了。
  • 武康路|上海最美的8大榜單(福利在後!)
    這家小店讓整條馬路都鮮香起來,花草量不多,品種卻超級豐富,空氣中瀰漫著花草香,看看逛逛心情就會變陽光。最美的時光武康路落葉大道▶︎ 一切安排都是最好的,雨天逛馬路遇見最美的武康路。第二張圖,已被朋友多人次地「盜圖」,放大做屏保超美的。(需高精圖,私信我們😘)
  • 2021新版武康路逛街指南,又開了這麼多新店!
    武康路的小資浪漫相信許多人都深有體會除了無數網紅店在這裡聚集還有鄔達克設計的武康大樓、巴金的故居、迷你歐洲的武康庭……馬路兩邊的梧桐樹更是將優雅與沉靜的氣質展現得淋漓盡致最近小怪還有了一個新發現!快跟著小怪一起往下看吧~魔都人和武康大樓的情懷還要從上世紀說起——1924年,它由著名設計大師鄔達克設計,成功成為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建築,1994年,便入選了上海市第二批優秀歷史建築,現在更是目前世界僅存的三棟船型建築之一。歷經2次較大整修後,佇立在路口的武康大樓,以其獨有外形和周圍風貌區的優雅氛圍,吸引了無數人前來打卡拍照,無疑成了上海歷史建築的一大爆款。
  • 武康路,喜提秋天.
    80多年前,一代文豪蕭伯納如此讚揚武康路。武康大樓在一次次修繕中,再次芙蓉出水,言笑晏晏。秋風踱步,申城滿是桂花香,是時候,再蕩蕩武康路了。這條魔都文藝癌們最愛逛的馬路,沒有過分的商業氣息,而是流露出上海特有的典雅氣質。
  • 上海的大好時光,胡歌帶你蕩馬路
    阿拉上海小囡胡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喜歡思南路,約嗎」。眼光不錯嘛,思南路可是不少影視劇的取景地呢。而在東方衛視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大好時光》中,上海有很多美麗優雅的小馬路一一亮相,經過導演的指點,樂樂把這些馬路都找出來了。  胡歌同學,帶我們一起去蕩馬路吧!
  • 中秋逛吃武康路指南,給你一個喜歡上海的理由!
    鬱蔥蔥的葉把玻璃窗映得晶瑩翠綠,楊萬裡說,接天蓮葉無窮碧,在武康路上,接天的就是梧桐了。
  • 武康路吃喝玩樂全攻略!全上海最洋氣的人都喜歡在這裡閒逛!
    是的,就是這個瘋狂的Gelato小窗口,賣著號稱全上海最高逼格的冰淇淋,搞得整個武康路排隊排到人山人海,這裡已經儼然成為逛武康路的必打卡之地!既然全上海最洋氣的人都喜歡在這裡扎堆,我們特意把整條馬路都逛了個遍,除了排長隊吃冰淇淋,這條短短1公裡的小路,還有很多好吃好玩好逛的小店等你來發掘。
  • 10條網紅馬路,哪一條是你的最愛?
    建國西路這條馬路,向來低調文靜,但細數它背後的歷史文化和洋房建築,卻豐富的驚人,巴金在這裡生活寫作、中國「船王」和「冰箱大王」在此發跡,汪精衛夫婦也是居住於此.餐廳一共才20幾個餐位,卻大手筆地請來了三位在日本著名壽司店工作過幾十年的明星壽司職人。人均千元的頂級日料店,這可能是必須嘗試的一家!地址:建國西路466號電話:64737017人均:1441元
  • 武康路有這些秘密…給你超強攻略,領略徐匯隱藏的美!
    武康路有這些秘密…給你超強攻略,領略徐匯隱藏的美!你真的讀懂建築抑或弄堂,讓那些景,那些人,那些事在你心中留下驚鴻一瞥嗎?「我們會有的放矢地講解。在每一次的漫步中,我也會從遊客的反饋中更新、升級知識庫。微遊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旅遊,它更像是一種社交,志同道合的人們相聚在一起,一同探索,這個過程是很有意思的。」
  • 98%的人愛來的網紅馬路,給你一個喜歡上海的理由!
    ||甜愛咖啡 甜愛路上有很多小資的咖啡館,最火爆的還要屬1999年就開的甜愛咖啡 在這棟老洋房裡,雕花的木門、散發著幽光的老檯燈、奇巧的雜貨擺設……都在帶你重溫那些關於老上海的時光。
  • 美文分享 「上海丨武康路是個好地方」
    武康路,被譽為「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名人路」,沿線有宋慶齡故居、巴金故居等高密度的重要歷史建築。西班牙式、文藝復興式的建築風格極具特色,是上海城市變遷的沉澱,被文化部及國家文物局評定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 上海有腔調的64條馬路,儂儕逛過伐?
    然而,就有那麼64條馬路,它們見證了上海的變化、歷史和文化。1、衡山路(天平路-桃江路)photo via 圖蟲秋天的衡山路更顯浪漫,兩旁的法國梧桐落葉落滿了馬路,走在其中,浪漫唯美~走累了,就去旁邊的小資店坐著,享受生活的美好。
  • 乘坐高鐵靜音車廂去品大上海百年歷史沉澱
    京滬、成渝高鐵部分車次可選「靜音車廂」了騰訊新聞:高鐵部分車次購票可選靜音車廂,再也不會受到「打擾」了2020年12月24日,鐵路部門就會在京滬線、成渝線部分高鐵車次上進行「靜音車廂」試點,從此我們就能靜靜地享受愜意的旅途時光啦!
  • 【美麗家園】住在武康路,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美麗家園】住在武康路,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住在武康路,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一個個小型花壇或倚牆而砌,或坐落小區中央,紫色、綠色的低矮灌木叢中,五顏六色的花兒隨微風搖曳著。
  • 2020新年伊始,細數魔都值得去逛逛的20條馬路
    每座城市的每條馬路都訴說著一個故事,想深入體會這座城市的文化,那麼那些有名的馬路是一個好去處。2020年,閒暇時軋軋馬路,你將體會到一個與眾不同的魔都。 上海地標老建武康大樓的東南側,有一條將時光凝固的馬路,沒有公交車打擾,就連行人都很稀少,走在路上就能享受鬧市中難得的靜謐。
  • 76條文藝馬路 65個商業街區,總有一款適合你
    值得吃:光明邨大酒家、老大昌、哈爾濱食品廠、長春食品廠、全國土特產食品商場交通:地鐵1號線陝西南路站武康路 - 最文藝武康路鬧中取靜的清幽感,最是讓人迷戀。這裡的餐廳美食,大多與馬路氣質相似:低調,精緻,適合在慢慢行走中細細品味。
  • 被Angelababy點名,上海小馬路之王
    「巨富長」街區,地處上海法租界地區,這裡有許多高大遮陽的法國梧桐和極具歷史文化氣息的海派建築,穿插其中的則是一條條幽靜的小馬路和老式的弄堂。圖/網絡這裡沒有外灘那樣宏大的建築,也沒有新天地裡那些新穎的地標,它只是把需要關於生活的故事連綴起來。
  • 想約你逛街,去這些傳說中的「山城步道「壓馬路
    在這些街巷中,能探尋感悟歷史人文,能品味獨特的城市體驗,重慶的步道,是這座城市寶貴的財富。 一組來自市交通規劃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8年,重慶人的出行結構中,步行及非機動車佔比43.6%,為佔比最高的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