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底,一個細雨綿綿的上午,我們匆匆趕到武康路拍照片。我們的拍攝除了巴金故居,重點則是賀子珍在武康路的隱居地——湖南別墅。
這幢經歷了100多年風風雨雨的老房子,怎麼會與賀子珍的命運、生活、情感糾纏到一起呢?
站在武康路的這一邊,只見一丈多高的磚牆再加一丈多高的竹籬笆圍牆把這幢別墅裡外給隔絕了。無論站在近處還是遠處,都無法看見裡面的世界。這裡真的就是叱吒風雲、被譽為「永新一枝花」的賀子珍隱居了20多年的地方嗎?
一棵老槐樹不怕鐵絲網扎刺和竹籬笆的尖梢,越過高高的圍牆把身子伸探到外面,這情狀不由得讓人心生出些許莫名的聯想……難道這個被張愛玲稱之為「最理想的逃世的地方」真的是賀子珍想要的嗎?
1927年盛夏8月,年僅18歲的賀子珍跟隨起義隊伍來到井崗山。賀子珍一身學生裝,是永新當地出名的美女,17歲就加入中國共產黨。毛澤東喜歡上了這個有文化、有性格、有理想的姑娘。他們於第二年5月在井崗山結婚,開始了10年的夫妻生活。
1934年,夫妻倆踏上了漫漫長徵路,在雲貴交界處賀子珍突然臨盆,生下一個女孩,因後面追兵將到,賀子珍只得把女兒託給老鄉,留下13塊大洋走了。毛澤東曾深情地說:「賀子珍跟了我這麼多年,受了這麼多苦,但她是對我最好的人。」1935年,賀子珍到達陝北,生下一個女孩叫李敏,乳名叫嬌嬌。1937冬,性格倔強的賀子珍不顧毛澤東的挽留離開延安,遠走蘇聯。
賀子珍在蘇聯的日子比長徵還苦,甚至被不分青紅皂白送進了精神病醫院。直至1947年8月,在王稼祥夫婦的幫助下回到祖國,先在東北財政部和哈爾濱總工會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於1950年接受組織安排來到上海,擔任虹口區組織部部長。她曾對一位老戰友說:「不要因為我曾是『第一夫人』而把我禁起來,希望能見一見老毛,說句話、握個手就行。」
賀子珍到了上海後,毛澤東對陳毅說:「子珍在上海的生活從我的稿費中支出。」陳毅則說:「上海養得起一個賀子珍。」
初到上海時,陳毅把賀子珍安排在四川路。在這裡賀子珍養起了豬,自己餵料、自己衝洗豬圈,一頭大肥豬賣了200多元,使前來探望的彭德懷聽了後大為驚喜。不久,賀子珍因受刺激多次生病,由於環境太吵雜,不利於靜養,李敏通過汪東興與上海聯繫,由當時已接任市委書記職務的柯慶施安排,移居到了武康路市委小招待所——湖南別墅。
對於湖南別墅,賀子珍的外孫女孔東梅有過這樣的描述:「武康路上的這幢房子有兩個特點;一是隱蔽,從牆外無法窺見牆內的情況,這對於幽居在上海的外婆來說確實很保密;二是有一個很大的庭院,栽滿了花草樹木,一棵白玉蘭婷婷玉立,兩棟樓房分別為外婆和工作人員居住。」
湖南別墅屬於招待所性質,裡面的廚師、服務員都是由建國路市委招待所派來的,因此,每天的夥食費到月底一起結帳,賀子珍每天 5元生活費,從她工資中開支。
賀子珍每天生活很有規律,清早起來在院子裡散步、打太極拳,吃過早飯就翻看報紙,吃過中飯午睡2小時,起床後就在園子裡幹活,不是澆水就是拔草,累得滿頭大汗。晚飯後,一般早早上床,摟著外孫女孔東梅講故事。有時,李敏從北京回來,告訴她許多有關北京和毛澤東的事,她就聽得特別仔細,有時還會刨根問底。每逢毛澤東託李敏有書信和禮物帶回,她就特別開心,打開後門來到優雅清靜的武康路散步,她們一邊走一邊聊,一直走到武康路與霞飛路交叉口的宋慶齡住處,然後又折回來。每次經過路邊的小店,賀子珍總忘不了給身邊的工作人員帶點吃的回來。有一次,她問李敏武康路有多長?李敏答不上來,賀子珍就把自己掌握的數字報了出來,她還特別告訴李敏,沒有人告訴她武康路的長度,是她自己用腳步量出來的,她每步50公分,十分精確。這些年她天天沿著院子兜圈子,除了數步子還是數步子,功夫就這麼練成的。
1959年7月,賀子珍因哥哥的邀請來到江西南昌,正在出席廬山會議的毛澤東派人把賀子珍接到了山上。賀子珍一見毛澤東眼淚一下子流下來,毛澤東微笑著為她泡了一杯茶、請她坐下。但她說不出一句話,只是不停地哭。毛澤東溫和地說:「我們見了面,又不說話,將來恐怕見不著了。」終於,她冷靜下來了,他們談起了去蘇聯的事,談起了李敏的婚事,談起了毛澤東辭去國家主席、就是隻字不提江青。臨別時,賀子珍提醒毛澤東:「提防王明式的人物害你……」
也許,這次見面刺激太大了,賀子珍回到上海武康路後就得了一場大病。李敏把情況告訴了毛澤東,毛澤東嘆息道:「她都是因為我。」
文革初期,毛澤東在天安門廣場接見紅衛兵的新聞傳到了武康路賀子珍住所,這使得思念毛澤東心切的賀子珍突發奇想,要求搭乘紅衛兵進京列車去天安門廣場見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連忙勸阻她說:組織上規定不能進京的紀律沒有解除,要她服從紀律。滿頭花白的賀子珍不說話,坐在寫字檯前一支接一支抽菸,眼睛望著北方陷入了沉思……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的消息傳到了武康路,賀子珍邊抽菸邊在房間裡走來走去,反覆自言自語道:「老毛不是一直好好的嘛,怎麼會這樣呢?」
粉碎四人幫後的1979年6月11日,人民日報刊發消息: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決定增補賀子珍等人為全國政協委員。同時配發了一張照片:一位面頰豐腴、白髮蒼蒼的老人,慈祥地坐輪椅上,和一個小女孩一起看畫報。這位老人就是賀子珍,小女孩則是她的外孫女孔東梅。於是,「賀子珍還活著」 的消息在全國引起了強烈震動,雪花似的慰問信飛進賀子珍武康路的家。
1979年9月,中央把賀子珍接到了北京。這是賀子珍第一次進北京。9月9日是毛澤東的忌日,賀子珍來到毛主席紀念堂, 她獻給毛澤東花圈上的落款是「戰友賀子珍」。當她離開時,留下了一個回眸,是那樣的情意深長……
回到武康路不久,賀子珍開始生病。1984年病情惡化,於4月19日與世長辭,終年75歲。這位偉大的女性、歷史的親歷者,用沉默走完了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