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子珍省吃儉用接濟毛岸英兄弟 賣衣救患病李敏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李敏在俄羅斯駐華使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攝/法制晚報記者 吳海浪

  法制晚報訊(記者 侯懿芸 張秀晨)

  毛澤東給孩子們的慰問信

  「岸英、岸青二兒:你們近來好否?有進步否?我還好,也看了一點書,但不多,心裡覺得很不滿足,不如你們是專業學習的時候……」這封毛澤東寫給當年在蘇聯學習的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的親筆信,字裡行間流露著父親對在異國他鄉的孩子們的關心。

  這封親筆信也引出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毛岸英兄弟、李敏等中國早期領導人及革命家後代的艱苦經歷。

  李敏

  李敏,原名毛嬌嬌,已故中國共產黨領袖毛澤東與第三任妻子賀子珍所生的女兒,1936年出生於陝西省志丹縣。李敏出生幾個月之後,賀子珍遠赴蘇聯,把女兒留在了延安。4歲時,李敏被送到蘇聯,和賀子珍一起生活。1947年,賀子珍帶著李敏回到中國,住在哈爾濱。

  成年後的李敏從北京師範大學化學系畢業後,先後在國防科委、解放軍總政治部工作,直至退休。   

  李敏曾在自己撰寫的《我的爸爸毛澤東》一書中提到,父親教育她,不要鮮花,不要掌聲,夾著尾巴做人,過普通人的生活。因此,李敏一生生活得特別低調。

  專題回放

  印記一

  十年三枚

  衛國戰爭紀念章

  印記二

  一生珍藏的像章

  印記三

  新中國頒發的

  光榮紀念證

  印記四

  珍藏70年的相冊

  印記五

  闊別十年的家書

  印記六

  一張戰爭前夕的

  少先隊合影

  4月15日,毛澤東之女李敏從俄羅斯駐華大使安德烈·傑尼索夫手中接過「1941年-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獎章。

  作為毛澤東和賀子珍唯一在世的女兒,李敏日前在接受《法制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去俄羅斯時只有4歲,「雖然說這個紀念章是頒給我的,但我是替母親賀子珍領的。」那段和母親在俄羅斯衛國戰爭中經歷的艱苦生活,是李敏和母親一起生活的最深記憶。

  花白的齊耳短髮,已是古稀之年的李敏很像一位老母親,樸素又慈祥。李敏一生生活得特別低調,無論在毛澤東在世時還是毛澤東去世後,她都在過著一個普通人的生活。

  離開延安

  在蘇聯生活七年 不知父親是毛澤東

  1940年初冬,毛澤東送女兒嬌嬌(李敏)去蘇聯看望母親,她和朱德女兒朱敏等人一起乘坐一架蘇聯轟炸機離開了延安。回憶起當年,如今已滿頭白髮的李敏微笑著說,「當年去的時候只有四歲,什麼都不懂,沒想到,那一去就是7年。」

  賀子珍因為還要學習和工作,只好把李敏送到國際兒童院的幼兒班,好在毛岸英和毛岸青兩個哥哥也在蘇聯。李敏回憶說,生活在異國他鄉的4人,節假日會團聚在一起,圍在媽媽身邊,度過短暫的團圓時光。

  當時,賀子珍經常省吃儉用接濟毛岸英兄弟。李敏也提到,媽媽和其他女同志一樣,為了支援前線,每月要織一件毛衣、三雙襪子。她雙手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候,就靠積攢起來的這點積蓄為幾個孩子添置學習用具。

  「我在蘇聯待了7年時間,都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誰。」李敏回憶那時的自己,表示對父親毛澤東沒有一點印象。

  李敏在蘇聯時,母親從未向她提起父親的事,兒童院裡的孩子也沒有打聽父母的習慣。在一間活動室的牆壁上,掛有毛澤東的畫像,老師也給他們講過毛澤東的業績,但李敏從不知道毛澤東就是她的父親。有一次,毛岸青來看她,告訴她:「我們的父親就是毛主席,是他送我們來蘇聯的。」李敏還是將信將疑。

  戰爭來臨

  哥哥毛岸英赴前線 給史達林寫請戰書

  美好的時光很快被戰爭的殘酷打破。1941年,蘇聯衛國戰爭開始了。「剛到蘇聯不久,納粹德國於1941年6月發動了對蘇聯的侵略戰爭,蘇聯人民的生活都轉入了戰爭軌道,我們的生活因此亂了套。」李敏說。

  同在兒童院的李特特回憶說,「戰爭來臨時,兒童院的學生們大多在後方做些救護傷員、縫製衣物等工作,唯獨年紀大點的毛岸英相對特殊一些。他知道自己肩負著更加不一樣的使命。」

  1942年,戰爭進行到最殘酷的時候,毛岸英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提筆用俄文給史達林寫了一封請戰書。他說,「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國青年,我在您領導的蘇聯學習了五年。我愛蘇聯就像愛中國一樣。我不能眼看德國法西斯的鐵蹄蹂躪您的國土,我堅決要求上戰場。請您一定批准我的請求。」信末特別註明他是毛澤東的兒子。

  後來,時任蘇軍政治部副主任的曼努意斯基將軍到兒童院視察時再次收到毛岸英的「當面請戰」,還曾連連稱讚「虎父無犬子」。於是從1942年5月開始,毛岸英先後進入蘇雅士官學校速成班、莫斯科列寧軍政學校、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並前往白俄羅斯第二戰線。

  在李敏所著的《我的父親毛澤東》一書中,記載著一段毛澤東給在蘇聯學習的毛岸英兄弟的親筆信內容。信裡寫道:「岸英、岸青二兒:你們上次信收到了,十分欣喜!你們近來好否?有進步否?我還好,也看了一點書,但不多,心裡覺得很不滿足,不如你們是專業學習的時候。為你們及所有小同志,託林伯渠老同志買了一批書,寄給你們,不知收到否?來信告我。下次再寫。祝你們發展,向上,愉快!」

  病痛折磨

  李敏體弱患上肺炎 賀子珍賣衣救女

  回憶當年的生活,李敏樂觀地說:「我和母親那時生活還好,不像劉愛琴姐姐那些大一些的孩子經常餓肚子。」事實上,當時賀子珍和女兒每天吃的食物也少得可憐,早上是半片麵包加一碗玉米面粥,中午和晚上是一片麵包和一點土豆。

  由於受凍挨餓,本來身體就虛弱的李敏患了肺炎。戰時的醫療條件是有限的,李敏的病一天比一天重。當賀子珍被允許去醫院看望她的時候,她已經奄奄一息,被推到太平間的副室,等待死亡。賀子珍跑回家裡,變賣了身邊僅有的一些衣物,買回白糖和奶粉衝成水餵女兒。在賀子珍的精心照料下,李敏漸漸好了起來。

  如今,回憶起那段在蘇聯的經歷,79歲的李敏樸實地說,自己只是經歷了那樣一段特殊時期,但是最受苦的人是自己的媽媽賀子珍。

  「我很感謝俄羅斯駐華使館邀請我來領『1941年-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的紀念獎章。但這個獎章應該說是我替母親來領的,是屬於她的。」李敏說。

  低調人生

  父親教育她過普通生活 不要鮮花和掌聲

  1947年,李敏與母親回到東北哈爾濱。1949年初夏,李敏回到了毛澤東身邊。毛澤東十分高興,逢人就說,「我家有個會說外國話的洋寶貝。」送她上學時,毛澤東給她取了一個正式的名字李敏。因為嬌嬌在陝北時,毛澤東曾化名「李得勝」。

  長大後的李敏從北京師範大學化學系畢業後,先後在國防科委、解放軍總政治部工作,直至退休。李敏曾在自己撰寫的《我的爸爸毛澤東》一書中提到,父親教育她,不要鮮花,不要掌聲,夾著尾巴做人,過普通人的生活。因此,李敏一生生活得特別低調、簡樸。

  李敏曾在談起父親的家教時說,「從小父親就教導我,穿衣要艱苦樸素,和普通百姓一樣生活。現在我已經徹底平民化了,我如果上街、去公園,根本沒人會認出我是毛澤東的女兒。」

  據多次跟蹤採訪李敏的記者王行娟介紹,李敏夫婦一直都是靠工資生活,不僅要撫養兩個孩子,每個月還要另外寄些零用錢給母親賀子珍。李敏常常教育孩子說,外公曾經為一頓夥食召集過一次家庭會議。一次,印尼總統蘇加諾送了咖啡和牛奶等給孩子們改善夥食。他們煮了吃,這事被毛澤東知道了,就開了一次家庭會議。在會上,他嚴肅地告訴大家,還有多少人吃不飽。

  面對這種艱苦的生活,李敏不但毫無怨言,還顯得非常適應。她讓兒子穿丈夫穿過的衣服,女兒孔東梅也穿過哥哥的衣服。

  毛澤東去世後,李敏沒有繼承父親一分錢遺產,無論在毛澤東在世時還是毛澤東去世後,她都在過著一個普通人的生活。

  本版文/記者 侯懿芸 張秀晨

相關焦點

  • 毛澤東3歲的女兒李敏送到蘇聯陪前妻,八年後李敏回國不記得爸爸
    那時李敏3歲,還叫毛嬌嬌。到達蘇聯後,李敏和哥哥毛岸英、毛岸青(毛澤東和楊開慧的兒子)一起生活在了莫斯科莫尼諾國際兒童院。兄弟倆和賀子珍的感情很好,親切地稱呼賀子珍為「賀媽媽」,因此對李敏這個妹妹也十分疼愛。多年後,李敏回憶起在蘇聯的日子,她還記得二哥毛岸青總是弄丟鋼筆的筆頭,每次都吵著媽媽給他買新的。
  • 賀子珍與她的兒女們
    毛澤東的一生,前後有10個兒女,除後來眾所周知的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訥外,其餘6個子女因出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或長徵途中先後不幸夭折或失落民間。
  • 賀子珍的最後歲月是怎麼度過的?
    賀子珍帶著女兒李敏和楊開慧烈士留下的兩個兒子毛岸英和毛岸青毛岸英、毛岸青和李敏被接去北京,而賀子珍卻一個人被送往上海,使她長期過著孤獨的、幾乎與世隔絕的悽涼生活。賀子珍的名字在新中國的歷史上被整整抹去了三十五年。為了顧全大局,她別無選擇地接受了這一不公平的現實。
  • 賀子珍苦尋毛岸紅
    毛澤東的一生,前後有10個兒女,除後來眾所周知的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訥外,其餘6個子女因出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或長徵途中先後不幸夭折或失落民間。      小毛毛下落不明 1932年11月,賀子珍在福建長汀生下了她和毛澤東的第二個孩子,取名毛岸紅。當時賀子珍正患瘧疾,醫生怕影響孩子的健康,不讓她餵奶,毛澤東便託人給找了個奶媽。
  • 賀子珍在武康路不為人知的隱居生活
    1934年,夫妻倆踏上了漫漫長徵路,在雲貴交界處賀子珍突然臨盆,生下一個女孩,因後面追兵將到,賀子珍只得把女兒託給老鄉,留下13塊大洋走了。毛澤東曾深情地說:「賀子珍跟了我這麼多年,受了這麼多苦,但她是對我最好的人。」1935年,賀子珍到達陝北,生下一個女孩叫李敏,乳名叫嬌嬌。1937冬,性格倔強的賀子珍不顧毛澤東的挽留離開延安,遠走蘇聯。
  • 歷史解密:李敏與李訥是姐妹寶貴的照片,兩人穿的都很簡單,可以過正常的平民生活!
    歷史解密:李敏與李訥是姐妹寶貴的照片,兩人穿的都很簡單,可以過正常的平民生活!
  • 賀子珍失去的五個子女:尋毛岸紅幾十年無果
    毛澤東與賀子珍摘自《翻開我家老影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12月版作者母親是毛澤東與賀子珍的女兒李敏他如獲至寶地接過毛主席親筆籤名的「全家福」,照片是毛澤東、賀子珍、毛岸英的合影。這張照片他一直珍藏在身邊,轉戰南北都沒有丟失,可惜在「文革」時被紅衛兵抄家時弄丟了。這裡有一個明顯不合理的地方,就是外公、外婆從沒一起與岸英舅舅合過影(雖然我希望他們合過!),那麼這三個人裡必有兩個是錯的(我想外公他是認識的,不會錯)。會不會是他把毛岸紅記成了毛岸英呢?或者,就是把楊開慧當成了賀子珍?
  • 楊開慧犧牲時,毛澤東與賀子珍已婚兩年,他給妻兄寫信:百身莫贖
    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後,10月6日,毛澤東第一在寧岡縣大倉村見到賀子珍。賀子珍那時,賀子珍剛剛18歲,年輕貌美,當袁文才將她介紹給毛澤東時,他很驚訝。井岡山如此艱苦,這麼年輕的姑娘怎麼能扛的住呢,所以對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優秀國產電視劇《毛岸英》賞析
    近來,電視劇《毛岸英》又在央視及衛視重播了。這部優秀電視劇的首播時間是2010年,距今已有十年了。但此次重播,觀眾們的熱度依然不減,收視率還是很高,可見觀眾們對這部電視劇是多麼的喜愛了!《毛岸英》這部電視劇由著名導演劉毅然執導。據說他可是由劉思齊女士親自選中的導演。用劉思齊的話來說:劉毅然他懂毛岸英!他抓住了毛岸英的「魂」。而劉導也不負眾望,拍出了一部感人肺腑的佳作!該電視劇全面講述了毛岸英短暫而又偉大的一生!讓觀眾全方位地了解了毛岸英的一生!毛岸英是湖南湘潭人,是毛澤東與楊開慧所生的長子。他出生於1922年10月24日。
  • 「鐵娘子」賀子珍:享年74歲,她的後代「子女」都在哪?
    不過在戰爭中女性的身影也不在少數,比如古有「替父從軍」的花木蘭,近代上戰場的女性更是數不勝數,不過她們大多是一些醫療兵,或者文藝兵,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位,也是抗戰時期的一位偉大的女性,她叫做賀子珍,因其性格被人們稱為是「鐵娘子」!
  • 楊開慧胞兄楊開智,建國後欲求廳長職位,毛岸英:我非常替他慚愧
    因為他在根據地時聽到各種流言,以為妻子早已犧牲,所以就和賀子珍結了婚。而確切的消息是,妻子在兩年後才犧牲的,在這兩年之中,楊開智給了妻子很大幫助,這是他不敢忘的。但毛澤東此時遠在江西前線指揮作戰,無法抽身,此事還只能託妻兄代勞。這又是一筆人情債。
  • 賀子珍含淚託孤
    原標題:賀子珍含淚託孤 1931年,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時,康克清(左一)、賀子珍(右一)等女紅軍的合影。  毛澤東夫人賀子珍在長徵途中沒有與他一道行軍。當時紅軍規定極嚴,夫婦不能在一起。參加長徵的紅一方面軍中有三十名婦女幹部。紅四方面軍則有兩千名婦女,還組成一個婦女獨立團,該團在長徵中曾經歷了一些殊死的戰鬥。  賀子珍由於懷孕,便與大多數婦女一起被分配在休養連。她只有在周末或在駐軍休整的幾天裡才能與毛澤東見面,而這種休整在長徵初期是極少的。
  • 電視劇《毛岸英》:展現毛澤東父子故事
    電視劇《毛岸英》中的毛澤東和毛岸英  多年前,在電視劇剛出現的時候,毛岸英烈士夫人劉思齊就想把毛岸英的故事拍成電視劇。如今,她的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10月15日,中央電視臺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電視劇《毛岸英》首播新聞發布會場,頭髮花白、年已古稀的劉思齊發表談話,動情地表達了她對毛岸英的無比懷念,對毛主席的深切憶念,並多次對主創人員表示感謝。
  • 鍾赤兵鮮為人知的故事:賀子珍身中數枚彈片竟是因為他?
    中央休養連是紅軍中的一個特殊隊伍,有年齡大董必武、徐特立等人,也有婦女鄧穎超、賀子珍等人,整個隊伍約300餘人,鍾赤兵來到後,被分配到第一排第二班。鄧穎超(中)與鍾赤兵(右)1935年3月,部隊在貴州盤縣,敵人前來轟炸,賀子珍看到炸彈落下,大喊一聲:「不好」,縱身撲在了一個傷員的身上,這位傷員就是鍾赤兵。事後,鍾赤兵沒有事,而賀子珍的身上多了17處傷口,11枚彈片!
  • 李敏今年85歲,為何姓氏和父親不同?主席對她說出原因
    相比兒子毛岸龍,李敏和李訥更讓人熟悉。在這裡就牽扯出一個問題,同為偉人兒女,為何毛岸龍姓毛,李訥和李敏都姓李呢?李敏1936年在陝西出生,是偉人和第二任妻子賀子珍的愛情結晶。當時她出生時整個紅軍隊伍都跟著高興,一直陪著生產的鄧穎超看著孩子隨口說了一句:漂亮的小姣姣。聽到這個名字後,直接給她取名叫做毛姣姣。
  • 關鍵證人翁清河反覆橫跳,導致賀子珍長女身份撲朔成謎,終未相認
    1930年,賀子珍與毛主席的大女兒毛金花出生在福建龍巖,當時由於部隊轉移,所以孩子被寄養在了龍巖縣城裡的一個補鞋匠家裡,這個補鞋匠就是翁清河。1932年,毛主席和賀子珍第一次派人回龍巖打探毛金花的消息,按地址找打翁清河後,得到的卻是孩子已經夭折的消。